從自行車到電動車——自行車王國進化簡史

2020-12-27 新周刊

文 胡同

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喜電動車,但仍然無條件地捍衛人們駕駛它出行的權利。

電動自行車也好,電動摩託車也罷(以下描述中的「電動車」,泛指電動自行車),兩個輪子的電動車理論和模型早就與科技革命無關,它誕生已經百年,只是在最近20年才無孔不入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裡。

20年前,中國正在忍受禁摩的陣痛,那是從自行車王國進化到過摩託車王國後的二三十年,如今,電動車似乎和摩託車一樣,陷入合法與非法的陣痛期。這種發展看上去不像進化,更像是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城市,以不同的面貌和自己的出行方式做博弈,這場博弈,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電動自行車罪與罰

幻想一下,電影《逍遙騎士》或者是《摩託車日記》裡摩託車變成了電動自行車,裡面的浪漫、自由主義、嬉皮精神或許會因此坍塌。「逍遙」可能會在不停地尋找插座而成為「禁錮」;切·格瓦拉的「日記」裡,與好友的共享人生,可能會因為續航問題,止步在出發的第一天。

這一切發生在了伊萬·麥克格雷格的新紀錄片《長路漫漫》(《Long way up》)裡,他和老友查理·布爾曼的第三次環球旅行選擇了南美,哈雷·戴維森為他們研發和定製了電動摩託,即便是如此,旅行一開始,他們便陷入了關於充電和低溫的困擾裡。

哈雷·戴維斯特製的電動摩託車。/《Long way up》紀錄片截圖

你一定能從這樣的表述中輕易看出,我不喜歡電動車。我一直認為這種兩輪的出行工具,過於安靜、便利,這極易放大人性中的懶惰,刺激天性裡嚮往的無秩序自由——騎士以為人車合一,便忘記了基本交通秩序。

歐洲中世紀,人們將那種具備貴族氣度和基督徒美德的人稱為騎士。理想的騎士除了孔武有力,還要具備忠誠、慷慨與寬容的氣質。

如今,騎士一詞失去了自我約束力和那些光環。濫用之下,騎士在人心中的地位成了快遞和外賣小哥、囿於996的年輕人、接孩子上下課的中年人。

這使得騎士或者騎手,降格成為了掙扎求生的都市人。

這大概是我不喜歡電動車的根本原因,另外,電動車缺乏美感和力量感。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傳統的自行車,至少可以襯託出人們對生活的態度。

一直心心念念的正裝公路車。

不過尷尬的是,生產製造電動車利潤可觀,僅僅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超過了5000多家,產量超過1170萬輛。這個數字的背景是,10年前,中國的電動車數量已經達到了1.2億。

和這個規模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電動車公司,只有5家。

這折射出的是行業混亂、抄襲嚴重、品質堪憂。

通俗來看,人們認為電動自行車誕生於1895年,美國俄亥俄州奧格登·博爾頓在那一年申請了個人電動出行設備的第一個專利。內容是安裝在自行車後輪上的一個電動機。

這無意圈好了日後電動車的生產格局。做為核心零部件,提供電動機的是一個廠家,控制器來自另一家,電池也必須請其他的工廠來製作,至於車架,無非就是鋼管焊接。

大多電動車的生產企業,更像一個貼牌的零件組裝廠,他們的智慧,更多用在了防盜和外形設計上,這有利於在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

電動車的同質化競爭嚴重,看上去也都大同小異。

而中國的第一臺電動車誕生在1998年。清華大學教授馬貴龍和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迅速建議制定國家標準。第二年,電動自行車的國家標準確定在了時速20公裡以內,整車重量不超過40公斤,10年後,標準調整過一次,但這兩個數據沒有變化。

那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規定給電動車賦予了玩具色彩。直到2003年非典,人們認為公共運輸工具容易傳播病毒,因此電動車市場才開始興起。

當然,自行車和摩託車也是優質選擇。但當時很多城市禁摩,價格低廉的電動車迅速普及,以致人們認為這就是未來。

誰從禁電動車中獲利?

2005年,英國歌手Katie Melua在自己的新專輯裡收錄了一首《九百萬輛自行車》,歌詞裡說,在中國北京有九百萬輛自行車,這一點毋庸置疑。

統計數據來源不詳,但這是Katie Melua在北京旅遊時真實感受,她確信中國是自行車王國,歌詞裡說,這一點就像她確定自己的愛情一樣。

15年過去了,隨著經濟收入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行車不再是多數人的出行選擇,電動車正形成自己的王國。所以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喜電動車,但仍然無條件地捍衛人們駕駛它出行的權利。

出行方式的變化,實際上粗暴無聲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假如僅僅依靠步行,一日內最遠的出行半徑在5公裡左右;自行車會變成20公裡;摩託車80公裡;汽車可以達到320公裡。當然,飛機是最遠的,足夠有錢的話,5000公裡不在話下。

電動車價優物廉,出行半徑在自行車和摩託車之間,在城市化發展的背景下,這種交通工具似乎就是為都市人量身定做,市場當然收貨。但這開始讓一些其他的矛盾也變得尖銳,人們認為電動車增加了交通壓力。

2000年前後中國多地開始「禁摩」也是用的這個說法。

深圳一位電動車企業的副總經理曾跟我說,把交通壓力歸咎於電動車,實際上不具備說服力,以珠海為例,這個地廣人稀的海濱城市在2005年就禁止了電動車出行。「珠海當時不存在交通壓力,但摩託車和人力三輪車都被禁了,這顯然是從城市美觀度進行考慮的。」

在2010年之後,廣東地區的廣州、珠海、東莞開始禁止電動車,後來深圳、惠州等地加入陣列。廣東的舉措讓其他省份有了行動依據。後來參與禁止電動車的城市還有南寧、昆明、北京等地。

某城市執法者「收繳」電動車。/新聞截圖

當時整個電動車行業誠惶誠恐,不少企業開始考慮轉行,或者專做出口。不過神奇的是,在一邊在禁止電動車情況下,中國的電動車銷量和保有量卻在一路高歌。

雖然我一直不明白,既然企業合法、銷售和購買渠道合法,為什麼一上路就變成了非法,時至今日,仍然會在馬路上看到執法部門截堵和沒收電動車。

深圳的那位經理分析,各地的政策如此順利推行,是因為對電動車管理標準滯後。「國家標準是1999年制定的,但隨著電動車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提高,20公裡的時速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

這是一種安全的說法,禁止電動車背後,仍然有城市美觀度、為家庭汽車擴容(稅收更可觀)的發展博弈。

當然,也很少有廠商會將國家標準的速度卡死在這個上限,這也給政府管理電動車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依據。

而作為那些視時間如金錢、效率如生命的年輕人,尤其是從事快遞和外賣的人來說,供需雙方都在講究唯快不破。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配送員。/胡同

電動車是唯一讓他們在物理上快起來的工具。

電動車也不是未來

一邊禁,一邊生產,不知不覺兩個輪子的交通工具在中國便有了4億臺,其中3億是電動自行車。

從自行車王國,到電動自行車王國,我們只用了不到20年。這20年裡,在出行權上,我們卻並沒有太多進步,甚至從十幾年前禁摩開始,就一直停滯不前。在這一點上,電動車一直遊走在摩託車曾經的舊路上。唯獨那些傳統的自行車,似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文物。

80年代中國鄉村。/Martine Franck 攝

2007年,廣州以飛車賊和影響交通為由,開始禁摩,當時廣州全市中心城區的摩託車保有量是79萬。當79萬輛摩託車突然消失,廣州並沒有瞬間就習以為常:那些以摩託車為職業的人,那些以摩託車為交通工具的人,那些過去生活必須與摩託車緊密聯繫的人的生活都被改變了。

摩託車修理店的師傅不得已開始給單車打氣和補胎,要價2角和2元;街市靠摩託車進貨的販子,不買貨櫃式小汽車的話,只能選擇少進貨;還有數十萬的摩的司機,廣州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為他們創造出這麼多就業崗位。

所以禁摩之後的社會陣痛,重組了市場和社會環境。那幾年,關於網購行為將井噴的預測不絕於耳,此後又相應地出現了外賣的行業。

社會的確是按照這樣的藍本發展著。今年6月,一家送餐機構的統計數據稱,中國的外賣員、快遞員從業總人數高達1000萬人,其中包括兼職人員。

現在,城裡到處都是伸長了脖子看手機的人,他們臉上總有一種疑惑或迷失的神態,他們往那些建築物上張望著,朝商場裡的櫥窗張望著。

這1000萬人已經無孔不入無微不至絲絲入扣地嵌入我們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環節,以他們相伴電動車的方式。

一旦我們認可並接受了這樣的生活,也就必須默認電動車的急劇增加造成的交通壓力(實際上,1000萬在3億保有量中不值一提,中國每3到4個人裡就有一臺電動車)。

這或許也需要從政策層面上,給所有的「騎士」一個體面的出行方式,無論是從道路交通設計上、還是從產業標準上。至少不應該讓電動車一直存活在沒有尊嚴的灰色地帶。

從單車到摩託車,再到電動車,我看到了人們在為了改善自己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地與政策做出行權的博弈。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人們願意努力工作,願意適應不斷變化的政策,並對各種變化懷著一種崇敬。但當這個過程來得太快的時候,便會擔心人們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就像中國商賈曹德旺在《美國工廠》裡說的,他沒有覺得很快樂,雖然現代化讓各方面的物質都有了保障,但總有種很大的失落。「我很難回到從前那個蟬叫蛙鳴的年代,我拼命地開工廠,把這個原本很寧靜的地方,變得不安寧了,我弄不清楚自己是有功之人,還是有罪之人。」

相關焦點

  • 金華市抽查:1批次電動自行車、1批次電動車充電器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19年金華電動自行車和充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電動自行車20批次和充電器20批次。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不合格2批次。信息顯示,商標為「獅龍」的1批次電動自行車樣品被檢出「車速提示音」項目不符合本次抽查要求,不合格。
  • 南充市交警支隊致全市廣大摩託車、電動車、自行車駕駛員的一封信
    廣大摩託車、電動車、自行車駕駛人:您好!近年來,南充市轄三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逐年增長,目前已經突破27萬餘輛,成為了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為了紮實推進南充市轄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減少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南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將從即日起持續開展對摩託車、電動車、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
  • 新國標電動車怎麼樣?網友:安全是安全,但還不如騎自行車
    雖然汽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加,但是電動自行車依舊是人們出行的主要通勤工具,尤其是在擁堵的城市中,電動車的優勢更加明顯。可是電動車的監管一直是個大問題,由於車主對安全駕駛的認識不同,電動車事故每年發生的都不少,不過隨著新國標電動車的到來,電動車亂象得到整治,那麼換上新國標電動車之後,車主的感受如何呢?網友:還不如騎自行車。速度慢電動車能夠與摩託車相抗衡,除了受到禁摩令的影響,也與電動車的行駛速度快分不開。
  • 自行車王國為何受制於小小的變速器
    企業一邊為不愁訂單欣喜,一邊為禧瑪諾、速聯等國際品牌變速器供應不足苦惱  變速器是自行車傳動系統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自行車產業鏈利潤最大的環節。但這個市場長期被日本禧瑪諾、美國速聯等國際品牌佔據  為什麼自行車王國會被小小的變速器「卡脖子」?
  • 自行車,似曾相識燕歸來
    文 | 李焱大清早,在人流如織的街道上,數不清的自行車,混雜在電動車、三輪車、公交車、地鐵及各種類型的轎車中間,像逆流而上的魚群,「譁啦啦」地向前湧去,飛轉的車輪在陽光下閃耀著鱗片的銀光;在川流不息的都市間,不少白領模樣的年輕人,騎著湛藍色的山地車,嫻熟輕捷靈巧地往來穿梭,輪圈、鋼絲旋轉著一圈圈的光環;在城鄉的大街小巷,不時瞥見中老年人騎著自行車
  • 煙臺質量抽查3批次電動自行車不合格 綠源電動車上黑榜
    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網站於10月12日公示的《2020年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公示》顯示,本次共抽查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36批次,其中合格樣品3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經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不合格批次率為8.33%。其中,著名品牌綠源電動車(山東)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 如何挑選到安全又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頭盔?
    電動自行車頭盔該怎麼選?近期,多地出臺新規,要求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在騎乘中,也應佩戴好頭盔。為什麼騎乘電動自行車,也要佩戴頭盔呢?什麼樣的頭盔,適合騎電動自行車時佩戴呢?在深圳市龍華區某路口,一名身穿藍上衣的男子和一名身穿粉色長裙的女子,前後騎電動車通過路口。此時一輛小客車沒有剎住車,先後將二人撞倒。男子佩戴了頭盔受輕傷,而女子未佩戴頭盔,頭部受到重創,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近年來在交通事故中,電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數佔到了30%,其中80%左右為顱腦損傷致死。
  • 2021年電動車品牌推薦,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選購指南,小白速成老司機
    說到家用電動自行車,很多人是都有了解,它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大家可能還不太了解的是到目前為止國內的電動車保有量有進3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規模
  • 渭南電動自行車是否需要上牌?超標電動車目前怎麼辦?聽臨渭交警...
    對於超標電動自行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設置原則上不超過三年的過渡期,也就是說這類車不是立即就不能上路行駛了,政府隨後會出臺關於超標電動自行車的臨時牌照管理政策,大隊正在積極等待這個政策的出臺,這個政策出臺後會對外公布關於超標電動車怎麼掛牌登記。
  • 電動車新規後,電動自行車該怎麼買?這七點要千萬注意
    2019年4月電動車新規正式執行,重量在55公斤以內,時速不超過25km/h, 電機功率小於400W,電池標準電壓48V,車身最大寬度小於45釐米,有腳踏功能設計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將大量上市,不符合新規的電動自行車車型將停止生產,銷售。那麼我們在買新國標電動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 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歐美搶瘋,售價上萬的「土豪」車型也...
    美國1000美元以下自行車售罄,自行車庫存見底據媒體報導,到4月底,全美許多商店和分銷商已經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車(包含電動自行車)。現在,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自行車短缺,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
  • 德州市德城區發布通知:未滿16周歲騎電動車,未滿12周歲騎自行車...
    12月26日,德州市德城區教體局向各中小學發布關於做好中小學生禁止騎電動車的通知。通知明確未滿16周歲騎電動車,未滿12周歲騎自行車、三輪車的行為都屬於交通違法行為;要求各學校逐班逐人對學生上下學交通方式進行排查,嚴格禁止未滿法定年齡騎電動車(自行車)上下學,對違反學生發現一起制止一起。
  • 出口爆單 訂單排到明年 加班加點趕工一輛自行車的雙循環
    綠源集團總裝車間工人在檢查車輛 「今年自行車行業銷量大漲,好幾個同行告訴我,他們的訂單都排到明年下半年了,根本忙不過來。」浙江金華,綠源電動車生產基地一派熱火朝天。在寂靜了幾個月的發貨區,貨車又開始排起了長隊。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告訴記者,加班加點趕工,是如今不少自行車企業的常態。 出口爆單、訂單排到明年、銷量增長預計持續至2022年……當下的自行車產業勢頭正盛。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自行車產業生產持續向好,增幅穩步擴大。
  • 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被美歐...
    此外,電動車也受到普通民眾的熱捧。銷售額來看,義大利上漲近9倍,英國上漲近8倍,法國增長380%。歐洲買家在網上的點評(圖片來源:觀察者網)自行車海外訂單火爆的背後是,隨著歐洲疫情緩和,5月上旬開始,各國開始逐步「解封」。
  • 你有多久沒有騎過自行車了?
    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學會了騎自行車,一方面是上學的需要,二方面是那個年代也沒有電動車,汽車業很少,人們的出行方式大部分是自行車。自行車越野賽70年代到80年代結婚三大件之一就是自行車,可見自行車在歷史的長河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計劃經濟年代,買一輛自行車那絕對是一種奢侈,還得到處找人才能夠買到。
  • 青島市電動自行車已開始帶牌銷售
    自2019年12月1日,青島市全面啟動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工作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市民的通力配合下,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市共登記電動自行車191.5萬輛,其中正式號牌55萬輛,臨時號牌136.5萬輛,圓滿完成電動自行車集中登記掛牌工作。目前,全市臨時號牌和舊國標的電動自行車號牌發放已經結束。
  • 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狂飆突進
    以上是電動自行車整車行業內市場份額最大的5家公司,喊出的2021年銷量或產能目標。根據2020年的業績基礎,上述5家公司中,除了新日沒有具體公開透露銷量目標之外,雅迪2021年的目標值增加了60%,愛瑪增幅預期為60%125%、臺鈴增幅預升為60%100%、小刀自我加壓到125%的增長率。
  • 鳳凰自行車百年車行,造就經典傳奇
    2、鳳凰自行車商標創立從最早的黑白單色鳳凰標,到如今五色中英鳳凰標,鳳凰標的演變也映射著不斷前進的鳳凰。1959年1月1日,"鳳凰"商標註冊,"鳳凰"品牌創建。6、鳳凰自行車體制改革2010年,鳳凰引入民營資本,進行體制改革。建成集自行車、電動車、童車以及輪椅車等產品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兩輪車製造企業;並在上海、天津及江蘇三地建立生產製造基地。
  • 附《駕駛電動自行車和低速電動車安全...
    根據區政府關於開展電動自行車綜合整治的工作部署,我區電動自行車及超標電動自行車上牌工作於10月9日全面開展。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上牌在交管大隊車管所;超標電動自行車上牌(臨時通行標誌)有兩個點,一是平湖東路千楓園廣場,二是在平湖西路六角樓廣場,兩處都掛有大紅橫幅,標誌明顯。歡迎各位車主前來為自己的愛車上牌。
  • 騎自行車逛廈門l全國首條世界最長空中自行車道
    來廈門必須打卡的一個地方就是空中自行車道,被譽為最美空中通道的廈門雲頂路自行車專用道示範段。在BRT高架橋下兩側新架兩條寬2.8米的鋼箱梁結構高架橋,作為專屬的自行車道,形成一個獨立的空中騎行系統,成為全國最美空中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