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鐵路運輸法院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助推法院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0-12-24 中國法院網
 

  結案率達99.76%,結案平均用時僅23.9天,吉林鐵路運輸法院受理各類案件是改革前的10倍……自2019年4月擴大案件管轄以來,全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串串喜人的數字背後,凝聚著該院全體法官幹警多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幹勁,攻堅克難、務實創新的擔當。

  吉林大地上,一支充滿精氣神、富有戰鬥力的法院隊伍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路上奮勇前行。

  發揮黨建引領把握正確方向 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

  近年來,吉林鐵路運輸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長春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的堅強領導和監督指導下,按照突出「六個強化」,實施「六大工程」,實現「六個提升」的總體思路,堅決走「黨建與院建並軌同行」的發展新路,全力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有效促進法院各項工作深入開展,不斷向一流法院的目標奮勇邁進。

  如今,走進吉林鐵路運輸法院,乾淨整潔的行政爭議化解中心,精心設置的黨員初心牆、文化長廊,高效投入的辦公氛圍,處處展露著生機與活力。

  眼前的這番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昔日鐵路法院辦公環境差、受理案件少、幹警人心渙散的狀態。

  「通過管轄改革,吉林鐵路運輸法院煥然一新,幹部隊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改過去隊伍精氣神不足的弊病,老同志有了舞臺,年輕同志有了未來,都對工作充滿了熱情,研究工作、推動工作的氛圍日漸濃厚。」長春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琳平說,她親眼見證了吉鐵法院的華麗蛻變,從過去的邊緣化,到現在儼然成為鐵路法院系統的「排頭兵」。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找準黨建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把黨建工作融入法院各項工作,確保每一起案件都取得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改革之初,吉林鐵路運輸法院院長張建國便明確了該院的發展思路。他認為,黨建工作與審判執行、與政務管理不可分離,齊頭並進、有機融合、互相促進,才是正道。

  該院在探索中開闢出「黨建與院建並軌而行」的發展思路,把黨建思想和審判思維同步深化、黨建理論和業務知識同步學習、黨支部和業務團隊同步設置、黨建任務和審判執行同步部署、黨建制度和業務規程同步完善、黨建績效和審執質效同步考核,形成「六同步」工作法。

  牢牢把握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本質屬性,吉林鐵路運輸法院把「政治建院」作為首要任務,把講政治貫穿法院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法院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行進。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全力打造「制度+教育+排查+監管」四個陣地,做到從嚴教育、從嚴監督、從嚴查處,樹立起公正廉潔的良好形象,確保實現「廉潔拐點」。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更好讓制度發揮作用,著力打造高素質隊伍,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吉鐵法院領導幹部積極發揮頭雁效應,衝在前、幹在先,以身作則,敢為人先。充分發揮院黨組成員和中層幹部作用,帶領全院上下一條心,構建齊心聚力謀發展的嶄新局面。」長年與鐵路法院打交道的吉林鐵路運輸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凱說,吉鐵法院這支隊伍始終拼博進取、爭創一流,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實施創新工程打造過硬團隊 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之前我跑了多個部門、耗時一年半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來到吉林鐵路運輸法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後,不到10天就收到了滿意的答覆。」吉林市民高先生對記者說,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法官熱情接待、忙前忙後,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這僅僅是該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工作的縮影。擴大管轄以來,吉鐵法院大力推崇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廣大幹警的創造力,積極深化改革、鼓勵創新,為各項工作開展注入強大動力。

  2019年7月,該院率先成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這是促進行政爭議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一次全新探索,有力促進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我院充分發揮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行政調解的職能作用、司法調解的主導作用,以及調解工作對依法裁判的補充作用,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初始階段。」張建國說。該項工作得到最高院和省法院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一年多來,通過化解中心成功化解的行政案件佔全部行政案件的30%左右。

  在法院工作中,送達往往是困擾基層辦案法官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是造成辦案周期過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為規範訴前調解和送達行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方便廣大群眾辦事,吉鐵法院在立案庭下設訴前調解—集中送達組,集約化開展訴前調解和集中外勤送達工作,讓審判人員專心辦案,實現人力資源集約化,目前已成功直接送達47次,送達率達100%。

  「我們在送達的同時進行訴前調解工作,為當事人釋法明理,並為他們提供專業法律建議,在為人民群眾貼心服務之餘,也提高了法院的辦案效率。」吉林鐵路運輸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劉冬蕊說。

  此外,按照審判專業化、管理扁平化的要求,結合內設機構改革,吉林鐵路運輸法院採用「1+1+1」模式設置5個專業化審判執行團隊,將院領導編入相應審判團隊,促進了審判資源從分散配置向集中配置的轉變。新的審判團隊運行後,實行「隨機分案+動態調整」的分案模式,打破了原有庭室建制,改變了原有庭室間案件量、工作量不平衡的問題,實現司法資源和審判力量的優化配置,切實提升審判執行質效。

  記者在走訪該院時發現,這個「小而精」的司法團隊普遍年輕化,愛創新,點子足。據介紹,全院在編幹警平均年齡37歲,三分之一以上具備碩士學歷。院黨組因勢利導,推波助瀾,將幹警學習方向引導到隊伍建設上來,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我能夠看出『情懷』二字,閃耀著點點星光,照亮他們的快速成長之路。」張建國說。

  強化深度融合提升審判質效 進一步助推高質量發展

  擴大管轄以來,吉林鐵路運輸法院強化深度融合,實施使命工程,進一步提升審判質效,通過全體幹警共同努力,服判息訴率、申請再審率、再審改判率等指標均居於全省前列。

  優化營商環境。結合「法企共築」品牌,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受理吉林站、中鐵九局、鐵凇集團等鐵路企業法律諮詢60餘次,解答勞動爭議、侵權責任、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40餘個法律問題。「吉鐵法院為我們鐵路企業定製專屬法律『服務包』,提供「點對點」精準服務,開展企業風險防範講座等。同時,針對企業合同制定、程序履行、人員聘用等風險防控,提出切實可行建議,提高了企業的風險防範意識。」提起吉林鐵路運輸法院,瀋陽鐵路局吉林車務段段長王志鵬讚不絕口。

  強化府院聯動。該院深入落實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意見,健全完善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一個中心」和行政爭議訴前化解機制、重大案件協調化解機制、司法建議通報反饋機制、司法審查定期通報機制、裁執分離工作機制、旁聽庭審評議機制、府院聯合調研機制等「七個機制」建設,制定《吉林鐵路運輸法院府院聯動機制工作規則》,建立雙重府院聯席會議制度,召開府院聯動座談會,與10家市直行政機關共同籤署「聯動機製備忘錄」,以審判白皮書、司法建議等方式強化對糾紛的預測、預警和預防。今年以來,該院主動出擊化解各類行政爭議63件,成功調解行政案件3件;發出司法建議書11篇,促使行政機關完善執法工作,為群眾有效化解難題。

  強化環境保護。自環境汙染案件由鐵路法院專屬管轄以來,吉鐵法院以維護社會和諧、助力美麗吉林建設為目標,妥善處理好環境汙染類糾紛案件,為保護吉林生態環境作出積極貢獻。在永吉縣興隆村21戶農民訴鐵路企業水汙染侵權糾紛案件中,經法院多方協調,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村民們不到2個月就拿到了賠償款。

  擎旗奮進正當時,凝心聚力再出發。今後,吉林鐵路運輸法院將不斷創新突破,完善符合時代要求、契合區域特點、體現鐵路法院工作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推動各項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為實現吉林法院高質量發展、為落實長鐵中院「三步走」工作部署,奉獻吉鐵智慧、貢獻吉鐵力量。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