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教養的3個行為,別人不好意思說,但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數

2020-12-25 兩口育兒

現在不同以往,一個家庭可能有七八個孩子。如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最多也就有2-3個孩子。所以,父母的注意力不用分給那麼多孩子,對於唯一的一個孩子,肯定要寵一點。但寵這個勁兒要是過了,孩子很容易會被寵壞的。

丁頁就一個孩子塗塗,加上他的父母也在幫忙帶孩子,家裡四個大人都圍著他轉,把他寵得跟小皇帝似的。

別人建議他對孩子管教嚴格一點,但他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總會說:「我就一個孩子,我不寵他寵誰?」這樣,別人也就沒什麼話可說了。

於是塗塗就成了無法無天的小霸王,經常搶奪同小區其他孩子的玩具。但丁頁卻覺得孩子機靈活潑,不肯吃虧,很聰明,弄得小區裡其他家長敢怒不敢言。

某天,丁頁帶著孩子出去玩耍,結果他盯上了一輛非常昂貴的小汽車。丁頁沒那麼多錢,好說歹說跟他講道理,但塗塗卻不管不顧,又哭又鬧。

見丁頁就是不同意,塗塗趁著他沒注意,居然衝過去把小汽車給砸了,還得意洋洋地說:「哼,這下你不買也得買!」

丁頁氣得要死,最後不得已花了一大筆錢買下了這個已經壞掉的玩具,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兒子好像真的被他寵壞了。

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行為時,說明他沒教養。別人可能不好意思說,但做家長的一定要心裡有數,並及時糾正。

1、不尊重其他人

尊重是相互的,一個不尊重別人的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一些小孩子我行我素,說話做事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甚至一個不如他的意,就要咒罵,對長輩大呼小叫,仿佛自己是個小皇帝。

這種性格要是不及時給他改回來,以後肯定會影響到他的交際圈。因為沒有人願意和這種以自我為中心,自大傲慢還不尊重別人的人做朋友。

2、不分場合亂發脾氣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都特別討厭熊孩子?

因為他們不分場合大吼大叫的本事實在是太厲害了。

有時候想好好看個電影,總是能碰到熊孩子在裡面大吼大叫,一點兒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讓人很是惱火。

這一類孩子,別人一看就會在心中給他添上「沒有教養」的標籤。

這種控制不了自己情緒,自私自利,不分場合大吼大叫,亂發脾氣的行為真的很招人討厭,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他!

3、分不清對錯

孩子的是非觀是從小形成的,倘若他沒有基本的對錯意識,比如:覺得抄作業不是壞事,這種偏差要是一直放任不管,終究會釀成大禍。因為他們壞而不自知。所以當孩子的觀念出現偏差時,父母應該及時糾正他,幫助他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被慣壞的孩子,可能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活得有滋有味。但社會上的其他人可不會像父母一樣慣著他,要是他一直是這個性格,肯定會對他未來的生活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4個跡象暗示孩子「沒教養」,外人不好意思說,父母要心中有數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或者破壞座椅或者滑梯等公共物件,則會被人說缺乏教養,沒有素質,不僅小孩子會受到排擠,就連家長也會被一併批評。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家長溺愛孩子,孩子都很多沒教養的行為,在家長眼中卻被認作是平常之事。
  • 孩子沒教養都是被「寵」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別讓溺愛傷了孩子!
    父母不要總是寵著孩子,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千萬不要寵壞孩子,當孩子出現這三個行為,就說明他沒有教養,要及時幫孩子改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尊重別人孩子被寵壞,不尊重別人,經常對大人呼來喝去,看起來一點都不尊重人。
  • 學習「區分行為」,讓孩子有教養
    曉紅被老師叫去談話,是因為孩子們在學校裡給別的孩子取外號,開別人的玩笑,在老師的課堂上沒有紀律,表現更不禮貌。曉紅想從學校回來後,好好教育一下孩子,可沒說兩句話,孩子就開始頂嘴了,直截了當地說:「哎呀,你別嘮叨了,煩死了。」曉紅便兇了孩子兩句,結果孩子奶奶馬上出來維護孩子,還說曉紅當著媽媽的不懂心疼兒子。
  • 朱天衣:把孩子交給別人教養的不是好父母
    簡單說,這安親班幾乎代替了父母的職責,往好的想,孩子回家前已諸事完畢,不必再為課業煩心(有時僅僅為督促回家功課就可弄到親子間大傷感情),但往往孩子的學習狀況也全都拱手讓人了,父母最後只以看得到的成績高低評斷安親班與孩子努力與否,如此惡性循環,會讓安親的老師更以填鴨方式對待學生,反覆寫模擬考卷的結果,個個都成了考試高手,但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沒人知道,
  • 「他還是個孩子」,一句話毀掉多少孩子,別再讓沒教養成為藉口
    可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卻成了眾多"熊孩子"沒教養的擋箭牌,讓這些孩子無法無天,長大後吃了大虧。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真實例子,有一個小男孩小時候特別淘氣,總愛欺負同學,有一次還把一個女同學的臉給抓傷了,女同學的家長找這個男孩的家長理論,男孩的媽媽說:"她是個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小題大做。"男孩沒有受到一絲懲罰。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和孩子一起思考過:當你讓別人傷心的時候,你應該是說一句什麼呢?在生活中孩子有時候也會犯錯,會因為某些事情打擾到或者影響到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學會道歉。真正的道歉不是簡單的說一句「對不起,不好意思」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關於道歉這個話題,我一直想好好地跟大家聊一聊,我家兩個孩子在對道歉的認識上,最開始的時候是對「對不起」和「道歉」的困擾。
  • 帶寶寶出門被說「沒教養」,千萬別這麼幹,會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對方一個年輕姑娘,一臉嫌棄、滿目鄙視的說:「真沒教養,你媽怎麼教你的」,孩子被大人猙獰的表情和惡狠狠的話嚇哭了,跟在寶寶身後的媽媽,馬上擋在了孩子前面,雙方對峙起來。帶孩子外出,難免會遇到各種奇葩事兒,我們和孩子都有可能遇到,被別人指著鼻子說「沒教養」,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既能化解事件,又能儘量不讓周邊的惡意傷害到孩子呢?
  • 對於孩子的教養問題?楊穎這樣說
    論教養和氣質教育不能通過一個人的外在素質來體現,而要通過他的內在素質來體現,受過教育的人比沒受過教育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青睞,受過教育的孩子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青睞。楊穎是每個人都應該熟悉的明星。她可以說是氣質明星,她很早就開始出道了,現在滿打滿算的努力很多年了。
  • 孩子看到某人為什麼突然大哭?這不是迷信,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
    這不是迷信,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在這個時候聽到老爺爺嘆了一口氣說,孩子看見我就哭,看來我這是活不長時間了呀,那個媽媽聽到趕緊就說是孩子小比較的認生,不管老爺爺的任何事情,但是老爺爺只是搖了搖頭便走開了,但是一個時候有的一些人可能感覺非常的疑惑,為什麼孩子看到有的一些人就會哭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孩子認生的一個原因吧。
  • 同學聚會上,這3種行為最「沒教養」,班長:同學不會待見你!
    現在學生黨的班級活動可以說是多姿多彩,也是我們青春最美好的回憶。同學聚會更是每個班級多多少少會有的一個娛樂活動。在聚會一起吃飯時,這三種「沒教養」的行為,我們都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給聚會上自己在乎的那個人留下「沒教養」的印象!1.喜歡擺譜,不尊重服務員。
  • 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教養,而教養能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有本本事。 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飯桌文化」,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在過去的飯桌上,最忌諱的就是吃飯的時候亂講話了,不過,現在卻改變了很多,雖然飯桌成為了交流感情的地方,但基本的禮貌還是要遵守的。
  • 有兩件事≠沒教養,父母鼓勵孩子勇敢做,娃長大後可能會給你驚喜
    楠楠看著女兒眼裡噙著淚水,站在那不說話,楠楠正準備開口說話,婆婆小聲說道:「別讓孩子不懂分享,做一些沒教養的事,再說人家是客人。」因此,楠楠便將要說的話憋了回去。女兒像是鼓舞,把玩具給要了回來,而婆婆則怨怪楠楠,沒有將孩子教育好,覺得孩子不會分享就是自私,不會禮讓,就是沒教養。生活中,不少父母會強迫孩子「大方」地將自己的心愛之物分給其他小孩,若是反抗,就被指責和沒有教養,其實並非如此。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位媽媽點餐的時候,她的孩子先爬上了餐椅,繼而又爬上了餐桌。等她點完餐一看,孩子高興地在餐桌上蹦蹦跳跳。年輕的媽媽說上面危險,讓孩子快下來,但是小傢伙啊啊大叫就是不肯下來,於是這位媽媽扭頭和店員說:「他在家就總是爬到茶几上玩,讓他下來就是不,真是沒辦法。」
  • 家庭的家教好與壞,3個細節決定孩子將來的教養,未來飛多遠多高
    家庭的家教好與壞,3個細節決定孩子將來的教養,未來可以飛多遠多高 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父母最真實行為隱藏在孩子中。種植什麼樣的因,將生產什麼樣的果。很多父母通過名牌包包、手錶、跑車來炫耀自己的財富,他們卻不知道炫耀財富的最高水平:如何教育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 蒼井空高調曬娃,評論區卻炸鍋了,教養是孩子一輩子的修行
    也有人說生孩子也洗不掉身上的髒。孩子長大總會知道以前的事情,孩子成長中難免會被別人用「有色眼睛」看待。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送來祝福,認為當了媽媽,好好陪伴孩子。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公眾人物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既要受得了鮮花和掌聲,也要經受詆毀和污衊。網友素質自古就層次不齊,拋去她以前的經歷,作為媽媽還是很同情她。
  • 為什麼你的孩子沒教養?
    但今天還是要說一個跟全世界兒童都有關的話題有人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無理取鬧的熊家長但你不教育孩子遲早有一天你就要為孩子的行為買單▼去年一條新聞一架從中國開往洛杉磯的航班上所以,每次被熊孩子刷屏大家都不禁想問「熊父母」:為什麼你的孩子沒教養?
  •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當我們想要塑造孩子的人格時,父母先要嚴謹自律、自身端正,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薰陶孩子。久而久之,即使父母不說教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品質優良。朋友是位運動愛好者和環保人士,每次出門都會格外帶個黑色的塑膠袋,看到路邊有垃圾都會主動裝進袋子裡。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潛移默化,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前段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室內遊樂場玩,看到了一幅非常讓人感動的畫面:有個大概3歲的小朋友在遊樂場滑梯下面喝水的時候不小心把水瓶子失手掉在了地上,因為是室內的那種遊樂場,孩子們都是穿著襪子在裡面跑來跑去的那種,所以在滑梯下面有水就很不方便。孩子媽媽沒有責備孩子,從管理員那兒找了塊抹布就開始擦。那個小傢伙也看似很蒙,愣了一會兒也跪在地上開始幫媽媽擦。
  •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虛,做人要做到心中有數
    在說話時總是為了能夠保全對方的安全,或者為了保全對方的利益,會故意說一些謊話,感覺像是壞人一般和對方撕破臉,此時我們如果只看自己眼前的一幕,會覺得這個人確實不可交,但其實眼睛見的不一定為實,做人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 升旗儀式上杜江全家脫帽:有教養的孩子,別人看得到
    我是中國人,我要驕傲的告訴全世界。我的身後是偉大的中國。這是多好的教養啊。沒有教養的孩子,前途堪憂我有一個同學,小時候老愛欺負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在學前班的時候,他要我頭往下倒著從田埂滑下去。那時候的我膽小懦弱,他說的只能照做。滑到下面的時候,臉上有被青草劃傷的小口子,我的頭有一瞬間的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