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艦」鐵甲出水!

2020-12-26 澎湃新聞

「定遠艦」鐵甲出水!

2020-09-2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17日

山東威海灣劉公島

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

「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

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

經過10多小時的

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

成功將「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

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

鐵甲為一整塊

長2.86米、寬2.6米、厚30.5釐米

重約18.7噸

是「定遠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也成為甲午戰爭實物證據

「定遠艦」鐵甲

是目前國內出水唯一一塊

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

經過測繪記錄

鐵甲在9月18日被安全送往劉公島上

存放在專門修建的文保室脫鹽池內

進行保護處理

來源:人民網

監製:文靜

原標題:《「定遠艦」鐵甲出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鐵甲依然在!定遠艦重約18噸鐵甲在威海劉公島海域打撈出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 通訊員 王嵐17日,是清末中日黃海海戰126年紀念日,旗艦定遠艦憑藉其超強的鐵甲防護能力,面對日艦圍攻,屹立不退。而在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也迎來一個重大的消息,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最終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從而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經過測繪記錄,鐵甲於9月18日被安全送往劉公島上,存放在專門修建的文保室脫鹽池內進行保護處理。
  • 定遠艦鐵甲出水現真身!它與馬尾關係千絲萬縷
    據新華社9月21日報導,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19日傳來消息,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已成功將一塊重約18噸的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據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出水唯一一塊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
  • 定遠艦鐵甲出水!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定遠艦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奮戰,最終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從而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 這塊鐵甲長2.86米、寬2.60米、厚0.33米,重約18噸,是定遠艦的防護裝甲。它不僅是百年前甲午戰爭實物證據,是教育警醒國人的最好教材,也是記載中國近代海軍艦船發展史的重要證物。
  • 北洋艦隊鐵甲戰列艦定遠號的歷史宿命
    定遠艦定遠號戰列艦是清廷海軍頂尖的7000噸級鐵甲艦,也是北洋艦隊的旗艦,同時期的姊妹艦還有鎮遠艦、濟遠艦和威遠艦!從參數上看,這四艘軍艦絕對可以稱霸整個亞洲…然而結局是冰冷而殘酷的!定遠艦1886年8月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到訪日本!日本人被這些巨艦所震撼,有著憂患意識的大和民族感覺到了威脅。很快,日本人就以"定遠"、"鎮遠"二艦為假想敵來發展軍備建造軍艦。
  • 定遠艦33釐米鐵甲被打撈,北洋水師真正戰敗原因:不是炮彈不足
    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定遠艦和鎮遠艦仍然存在,日方的松島號被炮彈擊中喪失了戰鬥力。李鴻章和北洋水師的官兵一致認為——「雖然雙方互有損失,但是日軍的船隻傷重先退,我軍算是小捷。」 然而,次年2月,威海衛陣地失守,日軍用清軍的海防重炮對港內的軍艦發起猛烈進攻,定遠艦受到重創沉沒。
  • 尋找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擬從海底提取10噸重鐵甲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四川在線記者從威海相關部門獲悉,8月10日,「2020•山東威海定遠艦遺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劉公島定遠艦遺址考古工作平臺「豐旺10」平駁船上舉行開工儀式。定遠艦為清末北洋艦隊旗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排水量7355噸,1885年回國入役,為當時「亞洲第一巨艦」。
  • 這塊「鐵甲」上了《新聞聯播》,啥來頭?
    昨天的《新聞聯播》提到了一艘聞名中外的軍艦——中日甲午海戰沉艦定遠艦。關於它,近日又有了新發現。 9月17日,在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經過10多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成功將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
  • 日本甲午戰爭遺蹟:定遠艦拆下零部件蓋了定遠館
    這兩扇門板曾是定遠艦的裝甲鐵板,而這棟不起眼的房子就是定遠館,是當年拆下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的部分艦材建成的。定遠館院門是用定遠艦鐵板做成的,上門還有洞孔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於英傑、陳炳山,原題為:《日本甲午戰爭遺蹟:定遠艦拆下零部件蓋了定遠館》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國家公祭日」。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清朝為什麼要購買定遠號鐵甲艦和鎮遠號鐵甲艦呢?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
  • 風帆的落幕,蒸汽機時代的來臨,鐵甲艦時代的艦炮裝甲與火炮布局
    在1862年以前,各國海軍在風帆戰列艦與鐵甲艦孰優孰劣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難以作答。鐵甲艦擁有一定的裝甲,但是裝甲的厚度很薄(木殼鐵甲艦裝甲厚了就該沉下去了)薄薄的一層裝甲能起到多少效果?更何況裝甲帶的設計導致風帆戰列艦因為額外鋪設了一層裝甲,導致排水量上升,為了平衡質量必須必須取消掉一層炮甲板。
  • 劉公島、定遠艦取景史詩巨製《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即將登陸央視八套!
    在咱們劉公島和定遠艦景區取景拍攝的史詩巨製《鐵甲上的男人們》即將於4月21日登陸央視八套啦!北洋海軍的「熱血男人幫」壯麗來襲,速速前來圍觀吧!《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劇照儘管中日甲午海戰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慘痛記憶,但《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卻不同於以往,該劇沒有一味地表現悲痛、無奈,它不是以慈禧、光緒、李鴻章、鄧世昌、丁汝昌、劉步蟾、方伯謙這樣名聲顯要的人物為主線,而是通過一群生活和戰鬥在「定遠艦」上的水兵們的角度從另一個側面來展示出那個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用一群小人物的眼睛和事例反映出中國人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所具有的那種無畏不懼,捨生取義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操
  • 從鐵甲艦到前無畏艦:一戰奧斯曼帝國的梅蘇迪耶號戰列艦
    從鐵甲艦到前無畏艦:一戰奧斯曼帝國的梅蘇迪耶號戰列艦(1875-1914)梅蘇迪耶號戰列艦(1875-1914)克裡米亞戰爭期間,奧斯曼帝國海軍艦隊完全被俄羅斯海軍的黑海艦隊摧毀,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帝國開始重建海軍。
  • 甲午海戰中,定遠號和鎮遠號為什麼連一艘日艦都沒有擊沉?
    李三萬摘要: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兩艘主力艦定遠號和鎮遠號,排水量大,裝甲防護厚實,主炮口徑大射程遠,戰鬥力是所有參戰艦艇中最強的,為什麼連一艘日軍艦艇都沒有擊沉?1894年9月17日是甲午海戰爆發的日期,今天正是一百二十五年的幾年日,特發本文以為紀念。
  • 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它的定遠號到底有多厲害?
    能夠被《美國海軍年鑑》評定為亞洲最強艦隊,北洋水師自然是有一定客觀實力的,而作為其門面的"定遠"、"鎮遠"兩艘戰艦更是耗費了清朝近三百萬兩白銀,被共同譽為"亞洲第一巨艦"。那麼,作為北洋水師的旗艦和清朝海軍的希望,定遠號在當時的全世界範圍內到底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要想對定遠號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我們首先當然是要對其有所了解。
  •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戰列艦炮塔發展歷程(上)!
    前裝艦炮中國在1881年向德國採購的2艘「定遠」級鐵甲艦的炮臺位置在設計時參考了英國的「英弗萊息白」級鐵甲艦比如「定遠」級鐵甲艦的2門克虜伯1880式305毫米艦炮就是按照斜對角分布,不同的是「定遠」級鐵甲艦的裝彈方式為後裝,轉動方式則為人力+蒸汽輔助,裝填時需要先將人力將炮彈和發射藥一起從彈藥庫吊到炮臺然後再手動裝填。
  • 定遠號紀念艦!我們約好了,劉公島見!
    為契合精緻城市建設,響應精品旅遊、精緻景區的號召,劉公島景區整合旅遊資源,打造一站式旅遊模式,定遠號紀念艦將上塢進行維修,於近期在甲午戰爭陳列館東側區域與大家重新見面。
  • 戰列艦發展史二:前無畏艦時代!
    「定遠」艦的305毫米艦炮發射時需要先通過人力將炮彈從彈倉吊到炮塔,然後根據目標距離選取合適的發射藥包,最後進行發射,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最少需要5分鐘左右。為了彌補主炮射速太慢的缺點多國海軍在19世紀90年代起開始為艦艇大量配備口徑較小的速射炮,大口徑主炮+小口徑速射炮成為了前無畏艦的重要特徵。
  • 揭秘定遠號複製艦:裝有75mm口徑克虜伯舢板炮(圖)
    機緣巧合的是,德國多特蒙德LWL工業博物館首席館長辛克爾在10多年前發現了當年定遠艦在德國的出廠圖紙,並將它贈送給了中國。今年7月,辛克爾在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說,重建「定遠」不只是回望過去的戰爭,更是要告誡所有人,珍視未來的和平。  「眼前的『定遠』號紀念艦是目前國內的第一艘紀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