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戰列艦炮塔發展歷程(上)!

2020-12-25 火器營營長

很多軍事愛好者對二戰時期戰列艦大口徑艦炮的熱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些人甚至對艦炮的各種型號都了如指掌。但是你知道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嗎?本文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大口徑艦炮的炮塔發展歷程。

在木製帆船時代由於火炮射程近、軍艦航速慢,海戰雙方往往需要近距離接觸才能有效摧毀敵艦,這一時期參加海戰的戰艦基本上都是以側舷炮為主的,通過炮門將炮架好之後發射彈丸攻擊敵艦。工業革命開始後隨著蒸汽動力和鋼鐵的發展,蒸汽鐵甲艦逐漸取代了風帆木製戰艦。1862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爆發了一場規模較小但卻充滿標誌性的海戰——「漢普頓錨地海戰」,這次海戰中北方軍出動 了「莫尼特」號鐵甲艦迎戰南方軍的「維吉尼亞」號鐵甲艦。

旋轉炮臺與側舷炮之間的較量

之所以說這次海戰充滿了標誌性是因為「莫尼特」號鐵甲艦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旋轉炮臺的鐵甲艦,而「維吉尼亞」號鐵甲艦當時還是側舷炮,新型炮臺與側舷炮的較量就這麼開始了。儘管海戰雙方都沒能將對方的鐵甲艦擊沉,但「莫尼特」號鐵甲艦旋轉炮臺可360度射擊的優勢非常明顯。「莫尼特」號鐵甲艦滿載排水量1000噸,中間為圓柱體機械齒輪旋轉炮臺,需要先將彈藥從下層的彈藥庫提上來再以前裝方式進行裝填。彈藥裝填時為了保護射手會將炮臺背面面向敵方,裝填完成後再調轉炮口進行射擊。由於這種新型炮臺是約翰埃裡克森設計的,所以後來人們便將這種炮臺成為「埃裡克森」式炮臺,「埃裡克森」式炮臺是現代戰列艦炮塔的雛形。

工業的發展給炮臺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潛力,1874年英國開工建造的「英弗萊息白」級鐵甲艦在艦體中部對角安裝了2門406毫米雙聯裝艦炮。採用前裝模式的艦炮在裝彈時需要將炮管壓低再利用液壓裝置進行裝填。雖然無法像「莫尼特」號鐵甲艦一樣旋轉360度進行射擊,可「英弗萊息白」級鐵甲艦也對後來的艦炮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前裝艦炮

中國在1881年向德國採購的2艘「定遠」級鐵甲艦的炮臺位置在設計時參考了英國的「英弗萊息白」級鐵甲艦比如「定遠」級鐵甲艦的2門克虜伯1880式305毫米艦炮就是按照斜對角分布,不同的是「定遠」級鐵甲艦的裝彈方式為後裝,轉動方式則為人力+蒸汽輔助,裝填時需要先將人力將炮彈和發射藥一起從彈藥庫吊到炮臺然後再手動裝填。「定遠」級主炮的炮罩則是看到了德國「薩克森」級鐵甲艦前甲板露炮臺的缺點,為主炮裝上了輕型炮罩。

露炮臺

露炮臺則是前無畏艦向無畏艦過度的一個特徵,英國「君權」級鐵甲艦前後甲板中線各有1門雙聯裝343毫米MK-2型主炮,MK-2型主炮就是典型的露炮臺。露炮臺最大的缺陷就是炮臺周圍只有圍壁而頭頂是露天的,作戰時一旦炮臺被命中的話射手就可能會被「團滅」。既然露炮臺缺陷這麼明顯,那麼能不能使用機械/液壓裝置控制艦炮的俯仰呢?這時地阱炮就出現了。

建造中的定遠艦主炮

早在「英弗萊息白」鐵甲艦時期為了給前裝艦炮裝彈艦炮的俯仰機就已經發明出來了,這時只需將俯仰機用在地阱炮上面就可以。地阱炮發射時將炮身抬高進行射擊,射擊完畢後降低炮身進行裝填。中國威海日島炮臺也曾使用地阱炮進行作戰,如今還有一些地阱炮的殘骸保留下來。

地阱炮通過俯仰機升降

經過多年的發展鐵甲艦的炮臺已經升級為了炮塔,包括俯仰機、揚彈機在內的諸多設備也讓炮塔自動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再加上戰艦噸位不斷提高也為戰列艦增加主炮數量提供了硬體基礎。英國在1906年服役的「無畏」艦罕見的裝備了5門雙聯裝305毫米主炮,首尾各1門、中部鍋爐艙後1門、左右兩舷各1門,徹底改變了前無畏艦時代側舷速射炮做主角的情況,多門大口徑艦炮統一調度統一指揮的齊射時代已經到來。

無畏號戰列艦10門型號統一彈道一致的主炮具備了齊射能力

隨後人類就正式進入了大炮巨艦的戰列艦時代,而在那個「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的年代戰列艦艦炮的炮塔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呢?請看下回分解!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火器營營長,謝謝!

相關焦點

  •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萌系軍武番《少女與戰車》
    正所謂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數量要夠用,當量過百萬,蘑菇最耀眼,爆炸最美麗,愛好核平,傳承文明。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12年的萌系軍武番《少女與戰車》! 各種行進的運鏡切換、戰車長鏡頭出場、駕駛員第一視角、流暢的上彈開炮畫面以及震撼人心的開炮音效。
  • 大和號優美的艦體曲線,戰列艦中獨有的大和坂,設計巧妙作用巨大
    對於戰列艦黨來說「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是大艦巨炮時代最貼切的話語,戰列艦,這種集工業時代各種先進設備於一身的機器,本身鋼鐵的威武的身軀就非常有吸引力,特別是它那高昂著的炮口。大和級戰列艦本身的艦體設計就非常好看,在一票戰列艦中有著非常高的顏值以及它特有的辨識度,其中以它的艦名命名的「大和坂」設計是它獨有的設計。所說的大和坂就是大和級戰列艦2號炮塔位置的甲板有一個傾斜角度,使得甲板上形成了一個向前的坡面,這樣的設計在所有的戰列艦當中是獨一份。
  • 裝甲怪獸:四聯裝炮塔戰列艦
    【話說軍世】「密集火力」戰列艦:二戰另類造船史在武器裝備歷史上,炮管的數量很重要,因為他直接決定可以投入的火力密度,比如說著名的八聯裝「砰砰」炮,前蘇聯大名鼎鼎的「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還有變種「異形」:「冒藍火」的加特林,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裝備四聯裝主炮的戰列艦。
  • 德系戰列艦副炮流是怎樣煉成的?揭秘德國戰列艦的裝備的副炮
    資料圖戰艦世界中的德系戰列艦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強力的副炮。那麼作為德系九級戰列艦的腓特烈大帝,它的副炮射程是多少呢?資料圖矛與盾之間的對抗總是會向前發展的,隨著魚雷艦艇從最初噸的幾十噸的魚雷艇進化到二戰時的一兩千噸的驅逐艦,戰列艦的副炮也從最初的小口徑機關炮進化到了二戰時的127-152毫米中口徑火炮。
  • 殲20的四節電池、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懷疑你值50萬!軍迷梗盤點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這句話原話是: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大致就是誰打的遠,誰威力大誰就「真理」,這句話本來應該是形容火炮的,後來因為飛彈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這話就經常被用在飛彈上了。因此中美俄三國的洲際彈道飛彈有時候也會被冠以「真理」的名號。
  • 史上最強驅逐艦,主炮口徑達305mm,射程不到14km最終被淘汰
    在上個世紀的海軍界中,一直流傳著這麼兩句至上的「名言」:口徑即是正義以及真理總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一句話很好理解,實在是不懂的話換句話說就是460下眾生平等;至於第二句話,在那個時代就是炮艦外交的意思,想要有影響力先得有實力。當時的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追求著更大口徑,更遠射程的主炮,以確保在面對海上衝突時能夠有優勢。
  • 千億炮塔!千億星辰!「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凝結著大英帝國海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精華與心血的大海戰,在大西洋的北海上爆發。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 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紀錄:厭戰、馬薩、沙恩誰是最強者
    盤點: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紀錄1、艦炮最遠命中停泊艦隻記錄:約28公裡;1942年11月8日,由美國麻薩諸塞號戰列艦創造,麻薩諸塞號是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暱稱「南胖」)的第三艘,1942年服役,3座三聯裝主炮塔,主炮口徑406毫米,滿載排水量4萬6000噸。
  • 逐鹿全球角逐四海,舷側對敵設計,吹響戰列艦復興號角的君權
    19世紀80年代,各大強國已經發現隨著交戰距離日益增加,敵方艦艇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航向,艦艏對敵設計所謂的火力優勢就無從發揮,也就是說艦艏對敵設計的本質僅僅是四方向單炮塔對敵。使用條件苛刻的撞角更是顯得累贅而無用。從這個角度考慮,擁有最大化主炮射界的軸線炮塔布局是戰艦發展的必然。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美國對第一代「倫敦條約」戰列艦的設計是:搭載3座四聯裝炮塔,其上架有12門14英寸口徑大炮。這一令人生畏的火力配備可以媲美「五大」——即美國在該條約籤署前建造的最後五艘戰列艦。    但是,「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有一項例外條款,即如果3個初始締約國中的任何一個未能批准該條約,那麼對火炮的口徑限制可以升至16英寸。日本最後沒有籤署條約,因此14英寸的限制並沒有得到推行。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這些都是圖紙上就能看出來的,建成使用還有什麼問題,大家還不知道。所以在1922年底,當「納爾遜」級戰列艦的開始在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位於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的沃克造船廠建造時,英國皇家海軍就已經開始計劃下一代戰列艦了,初步設想新的戰列艦規格:排水量28000噸,裝備9門356毫米(14英寸)主炮。他們對戰列艦的要求就是強大、強大、更加強大。
  • 火力全開《戰艦世界》M系戰列科技樹曝光
    【全新科技樹M系戰列艦一覽】本次全新版本更新M系新增戰列艦8艘,分別是Ⅲ級~Ⅹ級的南卡羅來納、懷俄明、紐約、新墨西哥、科羅拉多、北卡羅來納、衣阿華、蒙大拿。8艘戰艦基本代表了美軍戰列艦的發展歷程,和各階段武器實力。
  • 穿越二戰:大和級戰列艦和052D驅逐艦,誰更勝一籌?
    作為具備大口徑攻擊火力和強裝甲防護性能的水上艦艇,戰列艦曾經是海戰中的一款重要武器。在二戰結束之前,戰列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許多國家的主力艦型,可以執行遠洋作戰的任務。可是由於航母的發展,二戰之後這種艦艇逐漸被淘汰,美蘇兩國當時還有處在研製中的戰列艦項目,最後也還是沒能繼續下去。據了解,美軍研製的最後一款戰列艦是蒙大拿級戰列艦,從設計之初這款艦艇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美方計劃打造一款巨型的艦艇,火炮口徑提高到406mm,長度方面達到了280m,同時在防護方面,這款艦艇的裝甲設備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1909年,英國開工建造俄裡翁級戰列艦和獅級戰列巡洋艦,進入採用343毫米主炮且炮塔全部沿中軸線布置的「超無畏艦」時代。,增大艦體和主炮口徑,將其打造為日本首級「超無畏艦」- 日本稱為「超弩級戰艦」。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
  • 052D型驅逐艦和1943年的衣阿華戰列艦45公裡外偶遇,誰會贏?
    假如一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和二戰時期的美國所建造的衣阿華戰列艦在45千米的開闊海域相遇,0252D型飛彈驅逐艦取勝的概率很大,當然052D型飛彈驅逐艦所冒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 從太平洋到海灣戰爭,星條旗下的最後一型戰列艦依阿華級
    該級戰艦作為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也是最新的一款戰列艦,自服役以來就在太平洋戰場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類海軍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依阿華」戰列艦的設計歷程實際上早在日意兩國宣布拒絕籤署《倫敦海軍條約》之後,美軍就已經開始為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做準備了。
  • 《戰艦世界》中,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日本戰列艦?
    這款作品就是《戰艦世界》,在戰爭題材的遊戲中,這款遊戲真的算的上是精品了。當你進入遊戲後,仿佛回到了二戰時期,龐大戰艦和巨型火炮交織成的史詩畫卷。在這之中有超過300艘一戰和二戰的歷史名艦,如密蘇裡、俾斯麥、大和,你都將有機會在遊戲中親戚指揮,但是在眾多國家之中,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日本的戰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