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宇宙有文化中國不多見的城市讀本南都周刊
這幾天寶能和萬科開戰,王石又一次同時出現在了金融版和娛樂版,金融界眾口一辭希望王石能挽回萬科頹勢,娛樂界則又扯出了王老師的戀情:
「你搶了年輕人的女朋友,年輕人搶了你的公司,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這句話在網上瘋轉,時至今日,男人的閃失失敗依然要賴在女人頭上。
原來女人這麼重要。
黃小姐這幾天採訪了在這次新聞中躺槍的田樸珺田小姐,田小姐在採訪中說「我明白,你們是討厭我得了便宜還賣乖……」
其實沒人能夠真的得到便宜,特別是在商人之間。
從一個不起眼的臨街的小門直上三樓,出了電梯門是一個略顯荒涼的大堂,空蕩蕩的方型空間裡掛著一張孤零零的畫,那是畢卡索最著名立體主義作品《夢》。明麗夢幻畫和這灰黑冰冷的大堂有點不搭調,剛去完洗手間的田樸珺扶了扶這張孤獨的畫,說:這是我臨的第一張畫,他們都說我畫畫有天份。
↑ 田樸珺臨摹畢卡索的作品《夢》。
《夢》確實是初學者最容易臨摹又最喜歡臨摹的畢卡索作品,老畢把他對於小他三十歲小情人的愛簡單又明亮地表現出來,官方解說詞裡有這麼一句「在這一幅具有風格的作品中,畫家既表現了少女肉體之美,也表現了他自己對精神和肉體完美結合的追求。」,他們相遇的時候,畫中的女孩才17歲,而到她34歲生日時,64歲的畢卡索仍然熱情如火地寫道:「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感情讓我們瞠目結舌,也總有一些巧合讓我們覺得意味深長,比如臨摹這幅畫的田樸珺小姐在現實生活也當中也找了一位比她大三十歲的男人,與中國最著名的房地產大亨的忘年戀讓她在2012年年底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人們在她的私人博客裡發現了老成嚴肅的房地產大亨笨拙稚氣的那一面,他為他的小女友做了一鍋賣相奇差的紅燒肉,而年輕的女孩則發出的甜蜜嬌嗔」總算吃到了笨笨的紅燒肉」,這件事讓這段凌厲的緋聞有了一絲溫馨,以至於連帶「笨笨紅燒肉」都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
事已至此,這位31歲姑娘的前世今生被事無巨細地挖了出來,比如她曾經是一個不出名的演員,比如她曾經演過的性感電影的片斷,比如她出現在各種場合與男名人熱情性感的照片,比如她入讀的商學院對於年輕女孩獵取多金男的借鑑意義……
總之,輿論全面立體地把這個年輕女孩塑造成了新時代拜金女性樣本,並且不懷好意地把她朝著小三、狐狸精、小婊子一類的路線推進,這是典型的中國語境下與成功男士戀愛的女性最常見的待遇。
而田樸珺小姐顯然沒有打算接受,她的反擊自然而迅速,與業已單身的房地產大亨同遊紐約的照片見諸娛樂報紙封面,她接受採訪時不停地提及自己的獨立與堅強,例如如何賺取了第一桶金,她年長的男友如何在她超強的行動力面前敬佩得五體投地。
2014年她甚至還出了一本書《習慣就好》,到處宣講她如何成為一名獨立女性,人們對她的評價迅速兩極化,一些人更討厭她了,一些人則改變了觀念。
更有趣的是她甚至還得了一個聯合國頒發的表彰獨立女性的大獎,在演講中她說:「女人要出人頭地,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事實上,所有的人想要成功,都得需要別人的幫助,不分男女。」……
「我明白,你們是討厭我得了便宜還賣乖……」她抬頭直視我,眼神異常銳利。
↑這是田小姐在TEDx的演講《人生與獼猴桃》,田小姐說,她經歷了一些之後發現自己不是個滾圓的雞蛋,而是一顆與眾不同的獼猴桃。
這也許是三個小時聊天裡,田樸珺最田樸珺的時刻。
大部分的時間,她都面色和悅,有時坦誠到讓人有點擔心。儘管此前她已經在樓上開了一個下午的會,「王家衛」、「張佳嘉」、「投資方」、「預算」這些詞不斷地從二樓的長桌前飄落,她依舊在接下來的採訪中精神飽滿談興飛揚。
「我前天、大前天、大大前天,三天睡了不到6個小時……如果不出去見人,我基本上都在公司,因為我很喜歡在這裡呆著。」辦公室是她自己設計的,還上過時尚雜誌,材料大部分是朋友一個舊辦公室拆來了。
「你猜花了多少錢?"她興致勃勃地考我。
我儘量往少裡猜「二十萬……」。
「十萬」她大笑起來,十萬能在京城裝修出一間頗有格調的辦公室,確實也是一件了不得的。
↑ 田樸珺的工作室。
自已動手,豐衣足食,一手帶大她的姥姥教她「一等人不教就會,二等人教了就會,三等人教了也不會」,田樸珺這一輩子都在努力做上等人。
就比如學室內設計這件事,設計師的傲慢,朋友對她沒品味的嘲諷,還有因為吐槽設計師不好時,男友王老師的斷語:你能改嗎?不能就閉嘴……這三件事讓她下定決心學設計,在紐約的書店裡沒日沒夜地刨書,還拜了個巴西老師,如今除了布線、留燈這些專業事情,室內設計裡有關視覺的一切都被她一概拿下,「這個門是用拆下的地板做的,想不到吧」她深情地撫摸著那堵漂亮的門,得意地說 「我現在以裝修為樂,我跟我的朋友說乘我沒成為著名設計師前趕緊請我,不然就要花大價錢羅。」
你很難界定眼前這位姑娘的身份,演員這個身份有點過氣,設計師又還在萌芽中,名男人的女朋友顯然不是她最喜歡的,事業女性更符合她對自己的定位。
她的公司是時髦的「文化新媒體公司」,主業是為網絡提供視頻節目,也有遊戲和各種資本運作。她的最新的作品是2014年開始與樂視合作的「致敬大師」系列,簡單地說,就是以她為主角遍訪紐約、米蘭、論敦當地大師的高端訪談錄,打扮得文靜高雅的她和各界名人侃侃而談。當然如果你是業內人士,還是可以觀察得到節目後的贊助商:每一次採訪到最後她都要送給名人們一個XX牌枕頭,而每一集節目的演職人員表裡,還有三位接受XX牌枕頭的中國名人,這當中當然有她的好朋友王石和馮侖。
↑ 上圖為田樸珺採訪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安德烈·波切利先生,下圖是採訪馮侖的合影。
這是一個商業社會,每個節目都得有贊助商,不然拍不下去,這無可厚非,但田小姐慷慨到連私生活也貢獻出來的,她和王石一起選床墊是去年一單熱辣的娛樂新聞,而狗仔隊拍下的現場恰好就在慕思店裡,對於廣告商來說,田小姐絕對是一個異常敬業的合作者,和她的合作,得到的永遠比你付出的多,「我是一個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
「我不願意求人,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為什麼要求你?可能這件事情是你幫到我,沒準下一件事情是我幫你。」
田姑娘這樣梗直的個性當然不適合跟紅頂白的娛樂圈,「十七八歲時特別想當明星,恨不得明天就能紅,後來接觸到了這個圈子,我覺得以我的性格估計夠嗆。」她曾經非常非常努力的演戲,也非常非常認真結交導演,但她奮鬥了這些年,最出名的角色仍然不過是在一部流行宮鬥戲裡演一個側福晉——只有兩場戲。
「22歲就沒有再去演戲了,那個時候從骨子裡已經把這份虛榮放下了」,當然還有最現實的考慮,一個小演員一集幾千塊或者幾萬塊的收入完全無法讓她實現替母親在上海買一所房子的願望,「首付要一百萬,當時一百萬對我來說是天文數字」,很多年以後她不無感慨地說,而這個時候已經有真人秀出比這個高得多的價錢請她參加,可是她已經不屑賺這個錢了「他們花這麼多錢就是為了看你出醜。」
我不記得有哪本暢銷書上曾經講過,你真正喜歡的事你做多久都不覺得累,人最好是追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
從演員變成房地產白領,田樸珺的人生馬上發生巨變,不得不說她天生適合做生意,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很快就賺到,當然來源於房地產 ——「幹了五年,從端茶倒水開始」,她非常努力,「什麼都幹,連前臺都幹過,每到放假前我就會問我們老闆有什麼活幹?一沒有工作,我就會呆在家裡哭。」
之所以這麼拼,歸根到底,有自我價值的重建——
「我老是在追問自己到底行不行?到底行不行?但我發現當你夠執著、夠認真,比所有人都努力你就一定能行。」
「人家不見我,我坐在人家辦公室門口,從早上九點鐘一直坐到下午六點,中間人家午睡把我趕出去,大夏天我就在太陽底下曬著,結果紫外線過敏,整個臉起紅疹,下午頂著一個紅屁股臉就來了,秘書都不認識這人了,但是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當演員時就不能夠去求導演,談項目就能在那坐一天?後來我找到答案了。當這件事情是我個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到現在為止還是會不好意思,但是這件事情是集體榮譽時我就可以,我們公司所有的投資在這裡,我代表公司來求你,就覺得這個事可以拉得下臉來。」
據說她平均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有時實在沒有辦法,吃早餐時候約人談事。「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還有一個是實現自我的過程。就算活到70多歲,你才活了2萬多天,你不覺得很恐怖麼,從你出生第一天到你70多歲,一天一元錢才2萬多元。尤其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速度太快了,一年頂過去的四年。所以我覺得我現在是一天當四天活。你不把自己往死裡壓榨,時間就永遠不夠用。」
別的年輕女孩是談戀愛大過天,田樸珺是工作大過天,「這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是你100%投入一定會給你回報的,就是工作。」
那感情呢?
「感情不一定。覺得戀愛大過天的女孩都是傻子。越早知道這一點越好,早死早託生。」她輕輕一笑,無限感慨,事實上,當年轉行去房地產也是因為雙魚座女孩的戀愛大過天。「很簡單,當時有一個男朋友,我在香港、他在內地,很多人說這樣子不好,不如回來,於是就回來,結果突然有一天你失戀了,分手的時候這個人一夜之間從你的生命地、視線裡突然消失了。」
「最難受並不是說他從我這拿走什麼,而是你突然連個打電話的人都沒有了,那是挺長一段時間,是一個抑鬱期。雖然我這麼難過,可是有一件事情我應該很感謝自己,我有自己的房子,我還不至於拎著大包小包睡在馬路上,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件事情,這輩子不論你跟誰在一起,不論你身邊的男人多牛逼或者不牛逼,你都不能依靠他,你一定要依靠你自己。因為人的感情是這樣子的,牢固的時候非常牢固,但脆弱的時候有時候也是很脆弱的。突然有一天,如果感情不在的時候,起碼你自己還在。」
有些人天生是演員,有些人則天生是商人,在商業領域,她有著與生俱來的天份。
她父母是做生意的,小時候她阿姨有個小檔口,她去幫她站檔口她生意就會特別好。小小年紀,她就知道如何聯合花店做促銷廣告。 「你說我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事?肯定見到過。也有人來跟你談條件或者怎麼樣的,但是我當時的想法特別簡單,我說我傻啊?也許有一天我比你有錢了,我為什麼要找你呢?」
而房地產生意對她的歷練是 「實打實的幫助,第一你肯定賺到了錢,母親房子的首付有了,而我見過錢了。我見過大錢,一個項目都十個億以上,聽著挺唬人的,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談的都是十幾億的項目,有的時候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但確實是真的。」
「你知道我人生的最重要的快樂建立在哪裡,對!幹成事。我不知道如何教人做生意,但房地產公司的經驗讓我更有自信,我現在一直跟我的員工說他們缺少的就是談成一個項目的經驗,一個談成過事的人的自信心和狀態和經驗和沒有談成過事的人是不同的,那是很微妙的。」
「北京我是零基礎,但後來我有了一些朋友,我的交友之道寧缺毋濫,骨子裡我不太隨和,我能稱之為朋友的人很少,其實大家到最後都會發現時間是不夠用,你真正交心的朋友沒有幾個,但是我每一個朋友真的是掏心挖肝的在交,你能分給你好朋友的時間其實沒有多少,大部分人其實只能說是認識的人或者是熟人。」眼前的這個女孩決絕地說。
她比新聞裡要好看,一米七幾的大高個兒,細白的皮膚,紅潤的嘴唇,白t恤下洶湧波濤,仿佛萬山行過,更有從頭越的豪情。
她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從小與姥姥姥爺長大,從兩眼一抹黑到在這個城市如魚得水,她花了不少年時間。讓人感嘆的是北京這個都市裡有多少像她這樣漂亮的外地女孩,滿懷希望從家鄉跑到這裡,大部分都被生活淹沒,只有她從一無所有變成了中國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我想起了松落老師對這些女孩的描述:「誰曾在年輕時到過一座大城,奮身躍入萬千生命匯成的熱氣蒸騰,與生活短兵相接,切膚體驗它能給予的所有,摸過火,浸過烈酒,孤獨裡泡過熱鬧中滾過。拆毀有時,被大城之煉丹爐銷骨毀形,建造有時,你從幻覺中尋回自己,猶如巖石上開鑿羊道,一刀一刀塑出自己最初輪廓。」
很多年以前,她第一次來到這座曠大無比的北方城市,哭了。那時她的朋友看著她,給了她最切實的告誡:你不喜歡這裡,也要在這呆在這裡,你喜歡這你也要在這呆著,那你為什麼不試著去喜歡這裡呢?這實用主義的中國哲學啟蒙了她,她張開眼睛看世界,拼命學東西,拿著《卡內基人際交往學》去學交朋友,幹事業,她的書架子上是各種各樣的勱志暢銷書,而她自己也寫了一本,這本書的扉頁上赫然就印著「獻給 所有和我一樣出生在平凡家庭但有著燦爛夢想的女孩。」
↑ 田樸珺工作室書架上的書(部分)。
這句話多麼赤誠,又多麼的中國。不是每一個出生在平凡家庭但有著燦爛夢想的女孩都能有機會站在大人物旁邊,也不是每一個獲得這種機會的女孩都期盼長成與他們同樣偉岸的樹,這是屬于田樸珺們這一代女孩獨的夢想與野心。
「我交朋友的標準還挺統一的,能在他身上學到東西。」而大人物顯然也很欣賞她的坦誠,「她那麼努力,又那麼能幹,誰都願意幫她啊。」從這個意義上,田樸珺確實是一個天生的商人,因為真正的商人最聰明,最謙虛,也最節約,總是靠直覺得選擇那最便捷最好走的路,而且全程拼盡全力永不停息,商場如是,人生也如是。
採訪那天,恰好是北京最冷的一天,田樸珺的辦公室顯得溫暖與芬芳。
儘管在新聞裡,她是一個爭議不斷的人物,我甚至還寫過專欄批評過她,但她似乎毫無介諦。
我得客觀地說,與她聊天真是一件愉快的事,她說話生動有趣充滿細節,私心雜念脫口而出,從不藏著掖著端著裝著讓人覺得特別真誠可愛。
而且更可貴的是,她還有一種讓你特別放鬆的氣場,頭髮隨意盤在腦後,腳上趿著平底鞋走來走去,順手就給你剝著桔子,細白的手指讓人想起縴手破香橙之類的香豔詞句,說話有時還吸吸鼻子,有一種小男孩式的稚氣。
「你知道麼,我們家從小把我當男孩子養,八九歲啦還赤膊在外面跑」她大笑,「我的內心住著一個男人。」
相處不累,據說是許多老男人對情侶的最高要求。如果按這個標準,田樸珺簡單就是此中高手,當然,最重要的是,她還長得讓人賞心悅目。
「有一個傳說,你能夠在15分鐘之內,能夠跟別人很好的交流,特別是男人,這是真的嗎?」
「這誰說的?」
「我在網上查的。」
「我第一次聽說這個。」
「這個神奇的技能真的要給大家普及一下」
「你覺得有嗎?」
「我不知道。」
「其實我跟誰說話都是一個樣,合不來的人,我一句話也不說。」 田樸珺淡淡地說。
在生意圈裡她以情商高著稱,雖然她常聲稱自己曾是一個人群障礙症患者,但這個昔日因為把陳可辛和褚時健稱為朋友而挨罵的中國女人在最近的幾年已經建立了她全球的金字塔尖的朋友圈——怡和集團主席亨利•凱瑟克及夫人、普利茲克建築獎首位女性得獎者扎哈•扎迪德是她朋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芬•歐倫斯是她哥們,比爾•柯林頓會並發地拉她上臺,Fendi家族最年輕的女兒為她做了一隻戒指,英國前首相切布麗教她人生道理,洛克菲洛家族的大姐大是她的閨蜜,和查爾斯王子表妹羅絲•斯坦斯一起鍛鍊,她的訪談節目走進的是邱吉爾家族祖宅布萊尼姆宮……
↑ 田樸珺與褚時健合影。
「在交朋友這一點上可以說自己還算挺強的,因為我從小都是靠自己打拼。交朋友真誠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帶著目的性,你要相信比你能幹的人,他閱人無數,比你厲害多了。」
「在紐約,哪怕你什麼都不幹,呆著也是學習。和顯赫的人交往,你什麼也不說,也是學習,他們的卓越是靠細節堆成的,而不是錢,越有錢的人反而越低調。」
「羅斯.查爾爺爺一個人自己開了個車過來找我們,普通款的奔馳,但是你別忘了他們家族是整合勞斯萊斯的;我去年在法國參加一個活動,坐我旁邊的一個老頭,那個西裝大概有30年了吧,甚至還有點小線頭、小白點,手上還纏著膠帶,指甲蓋還帶一點點泥,臉還有一點高原紅,別人告訴我那就是愛馬仕爺爺,他掏出本子記東西的時候,我都驚著了,透明的,估計不到10歐元,我關事都不會送這樣一個那麼普通的本子……他們靠自己人格魅力來徵服別人。」
談到她見過的大人物,田樸珺不禁也悠然神往,一個從寶山郊區走來的小姑娘,憑著一具肉身衝到了北京,再到紐約,再到歐洲,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前的優雅的世界,這過程中的衝擊可想而知。
↑ 田樸珺採訪洛克菲勒家族 蘇珊·洛克菲勒。
她當然也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把法國前總理當成賣酒的,把華爾街美國的私募之父當成服務員,她把大衣遞給他時,朋友的嘴全都張大了,但大家都不生氣,也許因為她年輕,因為她漂亮,當然也因為努力,更因為她是來自野心勃勃的中國……私募之父逢人就講:你知道嗎?我被一個中國的女孩當成服務員……這對一個在美國成名三十年的老人來說真是太好玩了,就像她帶著中美協會主席坐進北京那特有點有點屁味兒的的士時,老頭下車時會興奮地說,啊,我三十年沒有坐過的士了。
他們都喜歡她,也許因為她從平常生活裡來,七仙女為什麼要嫁董永,因為她欠一點平常,而大人物為什麼喜歡田樸珺,大約也因為她身上所帶的那種平常。
「無論如何,有名沒有名,我還是會照樣會去街邊吃烤串。」田姑娘驕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