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秋拍共推出7個專場,分別為【取境——古董珍玩I專場】【韞古——古董珍玩II專場】【符瑞——御瓷粹珍專場】【滌煩——江記藏紫砂壺專場】【禪心——古代檀香木造佛像專場】【柔輝——當代名家和田玉專場】【方式——當代藝術及輕井澤專場】【金玉青煙——讀書樓藏明清銅爐專場】,各專場擷取眾多來源顯赫、傳承有序、證書齊全的重量級拍品,以饗四海藏家。
以下是本季秋拍各大專場的精品總覽:
本季古董珍玩專場,與世界知名的英國收藏家、頂尖古董商拿達·瑞斯帝(Nader Rasti)先生合作,精心遴選,徵集到眾多佳器美玉近兩百件,將在「取境——古董珍玩 I」和「韞古——古董珍玩 II」兩個專場集中呈現,其中不僅有英國重要收藏家A&J Speelman先生的多年珍藏,亦有著名考古學家鄭德坤的私人舊藏,還有不少海外回流的精品瓷器、文房墨寶、剔紅等臻品,值得藏家納藏。
▼
318 清 乾隆 六世班禪肖像
H:48cm. W:25cm.
來源:A&J SPEELMAN(斯皮爾曼)舊藏。
參閱:
1、《紫禁城帝後生活》,中國旅遊出版社,1981年;
2、The Jongen-Schleiper Collection of Fine Thangkas , 倫敦邦瀚斯,2017年5月11日;
3、《清宮藏傳佛教文物》,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第210頁,圖36。
RMB: 1,500,000~2,500,000
說明:此像為瓷質,六世班禪頭戴通人冠,身著交領式僧衣,面頰飽滿,雙目凝視,表情祥和,面部的塑造立體而寫實。身穿藏式三法衣,外披僧氅,衣紋的刻劃簡潔流暢,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捧經文,手指的表現富有肌肉質感,一絲不苟,全跏趺坐於蓮臺上。面部及手足敷金彩,法衣施紅黃二色彩釉,所施黃彩鮮妍明快,紅彩亮麗奪目,松石綠淡雅嬌嫩,諸色萃匯,熠熠生輝。整體敷色厚重華美,製作細膩考究,六世班禪大多為金銅鑄造,如本品粉彩塑造者可謂少之又少,其製作過程更難人為控制,極容易變形疵裂,加之底部以藏、漢兩種文字金彩書寫紀年,由此可見本品之珍罕。
▼
329 明或明以上 白玉鳥首壺
H: 14cm.
出版:《木扉珍藏玉器》,Bluett&Sons,1990年,51號。
RMB: 2,500,000~3,500,000
說明:此壺白玉制,玉質略帶沁色,質地溫潤,包漿圓融。器體穩重飽滿,仿戰漢時期匏壺之造型,略加改制而成。束頸,鼓腹下垂。壺身略微傾斜,一側雕簡化的鋬手,另一側飾鳥首,壺腹裝飾簡潔明快,以減地凸起的繩結紋相接,口沿及底部飾一周連珠紋,除此之外別無他飾,鳥首雕琢生動寫實,昂首上揚,長喙曲頸,頗為特別。宋代以來仿古之風頗盛,金石學興起,追摹上三代之造型層出不窮,但又多結合時人之巧思,設計獨到,陳設效果高古靜穆,又不乏華美雅致,令人嘆服。整器以大塊白玉整雕而成,造型優雅,刀法精絕,磨工潤澤,可謂仿古彝器中之翹楚。
「符瑞——御瓷粹珍專場」徵集了一系列品質卓越、來源清晰的珍貴中國瓷器,囊括官窯彩瓷、青瓷、單色釉、空白期等御瓷精品,以及各具特色的文房小品,亮點頗多,其中不乏來源於鴻禧美術館、臺北翦淞閣、知名人士的舊藏。
▼
234 清 雍正 洋彩珊瑚地花卉紋碗
D:11.6cm×2.
款識:雍正御製
來源:鴻禧美術館舊藏。
展覽:
1.史彬士,《中國歷代陶瓷選集》,鴻禧美術館,臺北,1990年,圖142;
2.《鴻禧集珍:歷代陶瓷·鎏金佛造像特展:陶瓷圖錄》,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1995年,圖95~96;
3.《景德鎮千年展》,岐阜縣現代陶藝美術館多治見市,莰城縣陶藝美術館,笠間市,山口縣萩美術館,山口市,松濤美術館,東京,2006-7年,編號35。
參閱:
1.《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國立故事博物館,臺北,2002年,編號109(圖一);
2.《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2013年,第53頁,圖018、019;
3.《清代瓷器賞鑑》,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第97頁,圖116。
RMB: 7,000,000~8,500,000
說明:對碗侈口、淺腹、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白釉瑩潤,外壁以棗紅色為地,洋彩繪內藍外黃牡丹三朵,花朵之間間飾綠紫卷草紋。象徵大富大貴的牡丹花在枝葉襯託下,顯得格外嬌豔美麗。白釉底,底心青花書「雍正御製」兩行楷書雙方框款。康熙朝以降,色地上繪明懿花卉紋甚是流行,對比美感深得帝王青睞。此對碗製式、色調延續康熙御瓷風格,屬雍正早期經典之作,陶瓷學者稱呼此批珍稀御製瓷碗,或為五彩、或為琺瑯彩、或為洋彩,雖尚無定調,然毋庸置疑,此乃專為雍正帝所造之御瓷,端莊大方,尊貴非凡。此對瓷碗之【雍正御製】款,應屬青花書於並燒造於景德鎮御窯廠,比較同樣造於御窯廠之書【雍正年製】款官瓷,此對碗同落青花御製款,可謂寥若晨星,極為珍罕。清世宗雍正是個多才多藝的帝王,對藝術頗有追求,眼光獨到,對美的判斷帶有辯證思維。在藝術創作上,他追求精緻典雅,宮廷氣質,常令承作活計的造辦處「往秀氣裡收拾」、「往薄裡磨做」、「往細處收拾」,加之雍正帝受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影響,在其指導影響下,宮廷造辦處、景德鎮御窯廠「日常活計」都有明顯的提高,使得雍正一朝藝術創作成就有別於康乾兩朝,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不僅如此,其宮廷御用瓷製作之精美,獨步大清,以致後人評價瓷器藝術有「明看成化、清觀雍正」一說。清宮瓷胎畫琺瑯的製作發端康熙大帝,到了雍正帝時,更是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要求,迎來了琺瑯彩瓷的偉大時代。雍正帝在先帝特別招徠具備琺瑯製作技藝的西洋人入宮,設置琺瑯作坊的基礎上,甚至敕令怡親王親自監理繼續研發,增加二十多種琺瑯料色彩,傳旨景德鎮御窯廠燒製瑩潤薄透的瓷胎,以白瓷胎為地,由宮廷畫師以色彩明亮豔麗的琺瑯料在白地上作畫,並在宮中設爐二次燒製,奠定了雍正朝琺瑯彩瓷邁向巔峰的基礎。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所撰之《陶務敘略碑記》,文中對洋彩做了解釋:「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也即是說,洋彩在陶瓷分類上應屬琺瑯彩釉類,其繪畫裝飾摹仿自西洋。唐英在另一部著作《陶冶圖冊》第十七編[圓琢洋採]中有更詳細說明:「…所用顏料與法琅色同,其調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膠水;一用清水。蓋油色便於渲染;膠水所調便於拓抹;而清水之色澤便於堆填也。…」
▼
233 清 雍正 灑藍地白花(梔子花)圓盤
D:33cm.
款識:大清雍正年製
來源:
1.日本私人收藏;
2.蔣介石舊藏;
3.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季拍賣會,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Lot.1528;
4.香港蘇富比,2008年秋季拍賣會,中國重要瓷器工藝品專場,Lot.2565。
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第78頁,圖63;
2.《玫茵堂藏中國陶瓷》,第193頁;
3.《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69頁。
4.《中國歷代陶瓷選集》,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1年,第292-294頁,圖127。
RMB: 3,800,000~6,000,000
說明:盤造型規整而典雅,敞口弧壁,底承圈足,瓷質瑩潤,胎薄體輕,胎質潔白,撫之光潤。盤之內外壁均以灑藍釉為底色,其上以瓷堆白之手法裝飾梔子花紋樣,藍白相間的色澤對比分外醒目,紋樣工整而雅致。白底雙圈內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圓盤畫工規矩而不失嚴謹之態,這與雍正皇帝提出將「內庭恭造之式」作為衡量藝術品標準密不可分。(《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雍正五年《記事錄》有:「朕從前著做過的活計等項,爾等都該存留式樣,若不存留式樣,恐其日後再做,便不得其原樣。朕看從前造辦處所造的活計好的雖少,還是內廷恭造式樣。近來雖甚巧妙,大有外造之氣。爾等再做時,不要失其內廷恭造之式。」)並在要求符合「內廷恭造之式」的同時,更反覆強調「精細」、「文雅」之原則,甚至親自關心到每一件器物具體的樣式與顏色。而如本品之裝飾紋樣即為仿宣德一朝藍底白花器物,並略加巧思化裁而成,完美體現出濃厚的宣窯遺風,搭配極富內廷恭造氣息之纏枝花卉紋,可謂一件雍正御窯法古卻不泥古佳作。相較宣窯之作,其造型、紋飾及韻味少一分清冽豪邁,多一分嚴謹秀雅,直接體現了雍正皇帝本人獨特的審美意趣。以施釉技法而言,雍正年間對早明設計的模仿可謂唯妙唯肖,正如一件刊於陸明華著《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年,圖版5-33),屬上海博物館所藏之雍正作例。與萬曆盤以一般鈷藍釉下青花作留白繪飾不同,宣德作例及上海博物館的雍正盤,皆在白釉上施一層均厚深藍色釉,其中的氧化鈷已溶解。現拍品上的藍釉更是以覆蓋細紗之竹筒吹灑上色,形成如此細緻的灑藍效果。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其瓷器精益求精,質優量寡,一器難求,其中又尤以仿古瓷的藝術成就最高,此器即為其中之佳品。造型秀美,胎質細緻,釉色淡雅,紋樣娟麗流暢,仿以古意,備儲精巧,妙不可言。
「金玉青煙——讀書樓藏明清銅爐專場」隆重呈現百餘件來自讀書樓主人楊炳禎多年的珍藏,這也是大陸拍賣有史以來,首個大規模的讀書樓藏明清銅爐專場。楊炳禎先生是臺灣宣德爐收藏界的權威人物之一,他發表的《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在學術界和收藏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二十一世紀宣德爐系統化的收藏奠定了基礎。此專場的明清銅爐形式大小各異、造型雅致、色韻內斂而光澤外顯,從小可盈握,大至擺置案幾陳設,幾乎沒有一件雷同,並且大部分著錄於《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
屆時,博樂德將邀請楊炳禎先生出席明清銅爐專題講座,以及舉辦楊炳禎《金玉青煙》現場籤售會,為廣大藏家提供千載難逢的交流機會,敬請關注博樂德公眾號(Blanc_Amoy)預知活動詳情。
▼
585 沖耳竹節式爐
D:14.5cm. H:6.3cm.
重量:約794g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出版:《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第205頁,圖130。
RMB: 400,000~600,000
說明:此竹節爐工藝精湛,造型優美,全器鱔魚黃皮色隱泛金光,底部精鑄的六字楷書款極為工整,是萬中選一的佳品。
▼
568 夔龍耳簋式爐
D:20.5cm. H:10.7cm.
重量:約2101g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出版:《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第240頁,圖178。
RMB: 600,000~800,000
說明:此爐胎體敦實厚重,造型有如上古彝器,觀之令人肅然起敬。敞口、束頸、夔龍耳、圓鼓腹、高圈足。夔龍耳形如紅山玉龍, 雙眼鼓突,獨角,尾上翹,肢體矯健,張弛有度,紋飾簡約,形體誇張, 給人以力度之美。全器顯褐紅色,皮殼厚實,略顯斑駁,古韻十足。爐底棗皮紅,方框內鑄「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字深底平,字體方正,筆畫勁道有力。底部、圈足露銅處, 顯銅色黃燦, 有如黃金,是為精銅。宣爐之多,此爐尤佳!
「滌煩——江記藏紫砂壺專場」為知名品牌「江記陶藝」臻選近90把紫砂壺,包括壺藝泰鬥—顧景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周桂珍、王寅春、高海庚、朱可心、何道洪、汪寅仙、呂堯臣等當代紫砂大師的佳作,不但品相上極佳,且皆流傳有緒,來源可靠,同時亦集納了清朝、民國的一批紫砂老器珍品,製作精良,形制頗具匠心,耐人尋味。且本專場另有大雅堂主私茶茗品囊括其中。
▼
069 顧景舟 (1915-1996 ) 顧景舟製漢鐸壺
H :10cm. W:15cm.
鈐印:顧景舟(蓋款) 壺叟(把款) 景舟製壺(底款)
出版:《上好紫砂器》第97頁,上好社出版。
註:附作者本人親筆籤名證書。
參閱:
1、《紫韻雅玩》第78頁;
2、《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圖2-112;
3、《瀚海藏珍—中華文物學會30周年紀念展》第60頁,2009年歷史博物館出版;
4、《當代紫砂名陶錄》第68頁,唐人工藝出版社出版;
5、《景舟壺藝流別錄》第9頁,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6、《壺魂》第23頁,唐人工藝出版社。
RMB: 5,000,000~8,000,000
說明:此壺以紫泥底槽青為料,其身圓筒若鍾,底部略大於上部,耳形鋬,壺鈕呈柱狀,圓柱中間裝飾以凸出環線,渾然一體,既簡潔美觀又提拿方便。壺流短直向上,給人力量和向上感,嘴部外沿略突形成一若隱若現的環,流根部粗壯,便於茶湯出水集束有力。全身無刻畫裝飾,僅以材質本來面目示人,整壺造型規整,線條流暢簡練且比例協調,直中帶弧,穩定中孕育變化,線面轉換周正舒坦;平嵌蓋,蓋沿與口沿嚴絲合縫、技藝謹嚴,契合法度。壺身上下內外有三方印章,皆是陽文篆書款:壺底「 景舟製壺」大方印;壺鋬底部「 壺叟」小方印。壺蓋內「 顧景舟」中方印。除此三方印外,蓋內有四個小圓點記號,據業內方家介紹,顧老當時製作此壺時,僅作四把,分別於蓋內標記一至四個圓點標記,據此推斷此作為其四。顧老一身用印極為講究,從早年的「墨緣齋景堂製」、「武陵逸人」,到之後的「曼晞陶藝」、「瘦萍」、「荊南山樵」等,再到最終的「景舟七十後作」,「生於乙卯」、「壺叟」,從用印上便可一窺顧景舟先生一生藝術生涯的心境轉變。其中鈐於此作的「壺叟」兩字小印為顧老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啟用,這段時間可謂是其紫砂藝術的第二次高峰,這方印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更是幾乎每器必鈐,這是顧老摶砂五十載之後,技藝爐火純青之時對自身作品的再一次思考。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作品看到,此時的顧老已經有了一份雲淡風輕的氣韻,在潛移默化之中,他為作品賦予了一份清奇曠達的神韻。
「禪心——古代檀香木造像專場」甄選40尊明清木雕佛像,均以檀香木雕刻而成,其中不乏形制頗大、罕以見之的造像範例,工藝考究,品相完整,題材包括一直以來備受尊崇的佛像、菩薩像、關公像、觀音像等。本專場也是各大木雕佛像版塊中,首個皆是以檀香木為材質的木雕佛像專場。
▼
125 明 關羽立像
H:74cm
檀香木
RMB: 800,000~1,200,000
說明:關羽,又稱關公、關老爺,因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而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關聖帝、關帝君、關帝等。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聖帝」,道教奉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此尊關公立像身著追雲戰袍,頂戴青巾皂角帽,肩披英雄巾,綠袍之內,鎧甲防身,足蹬戰靴。左手握青龍偃月刀,右手做捻須狀。表情威武凜然,雙耳肥碩,眉宇之間英氣颯爽,盡顯「忠義」之勢。木胎金漆嬌豔恢弘,煞氣逼人,揮刀朝下,喻為劈刀。放置室內,有驅邪,保平安的功用。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此造像為檀香木材質,體量頗大,這在檀香木佛造像中實屬不易,由於檀香木生長極其緩慢,需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所以受限於檀香木本身的材質,大尺寸的檀香木雕佛像存世量少,本尊關羽立像是目前檀香木佛造像中尺寸最大的,系明代京造風格作品,實乃是大尺寸的檀香木雕佛造像中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方式——當代藝術及日本輕井澤專場」匯聚了近年來在國際拍場深受熱捧的當代藝術作品,其中為廣大藝術愛好者、藏家展示了數十件來自美國現象級藝術家kaws的藝術玩偶、版畫創作,並且有來自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奈良美智等當代藝術重要代表人物的精彩之作,件件版數明確;另有24張日本經典卡通形象賽璐璐;亦有當下炙手可熱、屢創拍賣紀錄的日本輕井澤威士忌酒專場。此外,還有一批當代名家和田玉,將在「柔輝——當代名家和田玉專場」敬候四海藏家。
▼
717 KAWS×空山基 沒有未來的同伴(銀)
2008年 銀鉻塑料
H: 31cm
底部款識:OriginalFake EDITION, KAWS.. Sorayama195/500, MEDICOM TOY 2008 MADE IN CHINA
版數:195/500
出版:《KAWS:1993-2010》,Shira Rizzou出版社,2010年,第234~236頁,另一版次。
展覽:「這不是一個玩具」,設計交流中心,多倫多,展期自 2014年2月7日至5月19日(另一版次展出)。
拍賣記錄:香港蘇富比,2016年6月,Lot,521,版數215/500,成交價:HKD 93,750,另一版次。
RMB: 40,000~60,000
說明:2008年, KAWS與日本藝術家空山基 (HAJIMESORAYAMA)合作, 推出未來感十足的機械KAWS COMPANION公仔,身為KAWS好友,空山基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噴畫藝術大師,他的作品精緻唯美,想像力豐富,技法精湛,把噴繪藝術發揮到極致。空山基擅長以女性的性感曲線作為創作主題,以其經典的機械女體系列聞名。此作品帶有科技及未來感的諧趣造型,並有著一絲邪惡感與冷酷金屬外表的公仔,與KAWS的連手一推出即受到相當矚目。
▼
791 輕井澤8年 輕井澤12年 輕井澤15年
175 靈猴獻壽 白玉掛件
郭萬龍 中國玉雕大師
款識 : 長宜
材質 : 新疆和田籽料
44×44×21mm.
63.4g
RMB:380,000~420,000
說明:「小猴手抱碩大的桃子」,身姿敏捷,機靈可愛,俏色巧雕。此玉料取一天然原型籽料,質地潤澤,幾乎無結構,以黃皮重點琢磨靈猴獻壽形象,琢刻工藝精湛,一絲不苟,形象逼真,寓意吉慶祥和,堪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