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皮子墳》和《牧野詭事》扎堆2017年暑期檔之後,盼星星盼月亮,「燈絲」們終於等到又一部鬼吹燈系列網劇上線。1月21日,由管虎擔任監製,費振翔擔綱導演,改編自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小說的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正式登陸騰訊視頻,會員已可先睹為快6集。
不久前才因為電影《鬼吹燈之雲南蟲谷》受到驚嚇的觀眾,在《怒晴湘西》播出之前並不敢抱太大指望。畢竟,管虎+費振翔的製作組合,在《黃皮子墳》上已經栽過一次跟頭,網友至今心有餘悸。
加上盜墓題材拍攝起來有難度,以及幾部鬼吹燈系作品豆瓣評分不佳,接連透支觀眾的信任,使得即便擁有人氣開掛的潘粵明挑大梁,觀眾對《怒晴湘西》的成色依然要打上問號。
對於外界的擔心,前晚的首播給出了答案:沒有懸浮獵奇特效、沒有熱血浮誇套路、沒有迴避驚悚畫面……鬼吹燈系列改編網劇拍到第三部,《怒晴湘西》不僅保留了盜墓探險題材的精髓,還多了一分武俠港片的寫意瀟灑。掉過一次鏈子的管虎團隊,這次在原著還原和改編製作上做到了高水準,目前1.4萬人打分、評分8.4的成績也超越此前的《精絕古城》,成為鬼吹燈系列口碑最佳的劇集。
《怒晴湘西》成為《鬼吹燈》系列口碑最佳
導演自述「吃一塹長一智」
改編尊重原著,人設改動基本獲書粉肯定
在《怒晴湘西》之前,《鬼吹燈》系列的網劇已經有了《精絕古城》和《黃皮子墳》,對於這類題材,原著粉最擔心的莫過於影視化過程中對原著面目全非式的改造,以及大幅度的削弱小說中的恐怖情節。
《怒晴湘西》令人驚喜的恰恰是在小說的還原程度上。作為中國最火的盜墓小說之一,即使沒看過的人,多半也聽過。小說集探險、驚悚、懸疑、傳奇於一身,無論是「人點燭,鬼吹燈」的民間俚語,還是「摸金、卸嶺、發丘、搬山」這四大盜墓門派,以及它描述的天馬行空的地宮世界,都足夠引起讀者的好奇心。
作為繼《精絕古城》與《黃皮子墳》之後,騰訊視頻參與出品的第三部鬼吹燈系列網劇,《怒晴湘西》改編自小說全系列的第七卷,主要講述卸嶺、搬山兩大盜墓門派首領陳玉樓及鷓鴣哨一起發掘瓶山大墓的故事。
潘粵明飾演的陳玉樓出身盜墓世家,目力出奇,失明前眼力過人,能夠「觀泥痕、認草色、尋藏識寶」,自命不凡又善於籠絡人心,二十多歲就成為幾十萬卸嶺的總舵主。高偉光扮演的鷓鴣哨則是shirley楊的外祖父,同時也是搬山派的盜魁,下墓只為求取雮塵珠,整個故事的時間設定在1949年以前,抗日戰爭爆發的時期。
相比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的摸金三人組,雖然只佔了系列小說一卷的篇幅,但陳玉樓和鷓鴣哨在原著黨心中的分量卻並不低,尤其「最後的搬山道人」鷓鴣哨,這個角色的人設很像武俠小說裡的世外高人,長得帥、高冷、身手不凡,和紅姑娘的一段探險情緣又蘇又悲情,被認為是全書最吸粉的人。
有過《黃皮子墳》改編失利的教訓,《怒晴湘西》上線當晚,導演費振翔專門在豆瓣以實名發表隨筆,自述要「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的改編會「在絕對尊重原著的情況下稍加調整」。
從改編效果來看,劇版對小說的內容做到了大部分的還原,故事情節基本保持小說原貌,場景、情節設計有邏輯,角色選擇貼近書中的人物,主要劇情幾無遺漏,兩集就完成了集結人馬、主要角色相遇、進瓶山尋寶的鋪墊敘事。
調整部分主要集中在主線人物的設定上,小說裡最重要的兩大主角是鷓鴣哨與陳玉樓,劇集有略微轉移重心的趨向,通過第一集給難民發放食物,有意往心懷蒼生的方向重新塑造陳玉樓。小說裡,陳玉樓心高氣傲,舌燦蓮花,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他個性上的一些特質,才導致其之後的種種際遇。
劇中的陳玉樓目前看來不如原著驕傲,雖也自命不凡,但義莊追貓和瓶山遇險兩段情節中,陳玉樓一前一後的反差表現更多帶有一絲滑稽的萌感,因此誕生了一批湘西富二代自配LED眼鏡的搞笑表情包。
有部分網友認為如此處理,弱化了人物性格中自負的這一弱點,用戲劇包袱代替了戲劇衝突。但就整體而言,四星以上豆瓣評分佔比接近90%,說明觀眾對改編總體上還算滿意。
特效鏡頭佔比高達58%
更多精力用在角色刻畫和視覺呈現上
不過一年多前,同樣是管虎+費振翔的製作配置,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曾引發大批原著黨的「聲討」:隨心所欲創新,在盜墓探險題材基礎上拍出了一部鄉村愛情故事,成為眾多觀眾的「吐槽」。僅從目前上線的六集內容來看,《怒晴湘西》不再把重點放在重新編故事上,而是花了更多精力用於角色刻畫和特效呈現。
一直以來,受政策束縛的盜墓探險題材,如何在允許範圍內最大程度還原小說中的地宮世界,同時滿足劇粉和書迷對未知事物的想像和認知,大概是令所有製作者最頭疼的問題。而這一次,《怒晴湘西》的鏡頭運用真的是為了劇情和故事服務了,特寫鏡頭能看到演員皮膚上的粗糙顆粒感,符合人物常年翻山越嶺、打洞下鬥的客觀事實,整個劇的故事節奏和氛圍也就到位了。
豆瓣網友給出好評
作為小說開篇的經典一幕,《怒晴湘西》裡狸子精附身耗子二姑的情節,曾是不少人的童年「噩夢」,因畫面極具獵奇與驚悚觀感,又兼具鷓鴣哨與陳玉樓相遇的故事情節,這一幕被原著黨視為重點期待的橋段之一。
看到狸子精附身耗子二姑,你怕不怕?
實際呈現上來說,令書粉和路人觀眾都感到諸多驚喜。以陳玉樓義莊追貓開始,到他孤身一人進入深山野嶺,親眼目睹狸子精食屍體內臟,與叼走耗子二姑耳朵的野貓撕扯,再到鷓鴣哨攜師弟師妹出場,施展搬山派絕技擊斃狸子精,全程融入了多幀特效鏡頭,與普通鏡頭融入一體。觀眾一邊被嚇得瑟瑟發抖,一邊又控制不住想了解後續發展。
有網友讚嘆,「我去,這一段帥呆了!拍出中國風易經八卦、茅山道士的感覺了,除了以前的港片,好多年沒看見這種畫風了」。更多觀眾無法相信《怒晴湘西》與《黃皮子墳》用的是同一個幕後班底,「靈魂發問:黃皮子墳和怒晴湘西真的都是管虎導的嗎?那他在導黃皮子墳的時候是腦袋秀逗了嗎?」
微博上好評也不少
至於很多人會擔心的特效問題,《怒晴湘西》雖不能和好萊塢大片相比,但看得出來花了不少工夫。比如開場部分的雪地獵狼,鮮活逼真,被觀眾評價為「終於不用看二哈偽裝大尾巴狼了」。據導演費振翔透露,全劇總計21集片長約630分鐘,其中特效鏡頭佔據370分鐘,比例高達全劇的58%,拍攝過程各種人困馬乏、挑戰極限,「夜戲一拍就是一個多月,選的場景都是一般人不會去的地方」。
當然,《怒晴湘西》也並非沒有「缺點」,雖然很多原著黨在歡呼改編沒有辜負期待,肯定製作團隊對原著的理解大大超過上一部《黃皮子墳》的水平,但也有部分觀眾對陳玉樓這一人物的改動提出異議。對陳玉樓的弱化處理固然打破了傳統盜墓劇主角無所不能的全能形象,喜劇化的處理也中和了劇集過於驚恐的部分,但如此一來,角色個性缺陷模糊化後,人物因性格原因而遭受的命運打擊,呈現上還能否自然合理不違和,多少讓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