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梨白,一枚歷史和寫作萌新愛好者,歡迎關注哦~本文為原創,盜文必究!
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清平樂》熱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在情感方面被不少觀眾所詬病。劇中,宋仁宗和女兒徽柔以及從小長大的「朋友」張茂則不止一次說了他生命中最重要、最愧疚的女人,不是陪伴他一生的妻子,更不是白蓮花的貴妃,而是他的生母,李宸妃。
《清平樂》劇照,王凱飾演的宋仁宗
電視劇中仁宗叔叔八大王在劉太后還在世時便將仁宗皇帝生母為李宸妃並非劉太后的事實透露給了他。為此,宋仁宗趙禎對於生母的愧疚之後也斷送了女兒的一生,真的把自己和最親近的人關在了世間最高貴又最冷清的宮城內。
《清平樂》劇照,仁宗叔叔,八大王
真實的歷史中宋仁宗和劉太后、李宸妃之間到底關係如何,他又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不是劉太后所生,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宋仁宗身世那些事。
宋朝,趙氏皇族最喜歡聯姻的對象便是功勳武將家族,如宋仁宗的兩位皇后,郭氏、曹氏都是這種情況;當然也不排除「真愛」亂入的情況,像是宋真宗的皇后劉氏以及去世之後被仁宗追封為「溫成皇后」的張氏。
《清平樂》劇照,真愛界扛把子溫成皇后
比起那些從小在勳貴家族中金尊玉貴長起來的姑娘們,章獻皇后劉氏和宸妃李氏倒是有著差不多境遇的出身,她們都是平常人家的姑娘。
儘管劉太后上位之後給自己捏造了一個光亮的身世,可依舊掩蓋不了她曾經因為擅長搖「撥浪鼓」被還是襄王宋真宗看上的事實。
喜歡「撥浪鼓」的宋真宗
《宋史》記載,「李宸妃,杭州人也。祖延嗣,仕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仁德,終左班殿直。初入宮,為章獻太后侍兒,莊重寡言,真宗以為司寢」。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算是出身不顯的官紳世家,初入宮廷時為彼時還是劉美人的侍兒,之後因為少言寡語,個性持重被宋真宗看上且臨幸,有子便是之後的宋仁宗。
除此之外也有資料說李宸妃的父親過世後,繼母也改嫁了,走投無路的她落髮為尼,因為容貌嬌美被劉氏看中,便將她帶進了宮。不管哪一種說法,李宸妃都是劉太后的侍女出身。
《清平樂》中的李宸妃
生了趙禎之後李宸妃又「復生一女」便再也沒有生育,可能是感念她為老趙家添了唯一一個兒子,還生了為數也不多的女兒,她被「進才人,後為婉儀」。
仁宗即位之後,給父親的女人們又晉升職位,李氏為順容,被派去守永定陵,這時趙禎並不知道李氏就是自己的生母。
《清平樂》劇照,劉太后
章獻太后也感念李氏生下趙禎且養在自己膝下,便「使劉美、張懷德為訪其親屬,得其弟用和,補三班奉職」。找到李氏的弟弟且讓他做了公務員,劉太后的這一招不能不說是一著好棋,既可以施恩與李氏,又有「威脅」的意味,李氏便無後顧之憂的去守皇陵了。
電視劇《清平樂》中趙禎一直尊太后劉氏為大娘娘,太妃楊氏為小娘娘,因為這兩個人將他撫育長大。《宋史》的后妃傳中在提到章獻皇后時,對仁宗的出身也有記載,
自章穆崩,真宗欲立為皇后,大臣多以為不可,帝卒立之。李宸妃生仁宗,後以為己子,與楊淑妃撫禮甚至。
《清平樂》宋仁宗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仁宗趙禎從生下來之後便被劉太后作為自己的兒子養育,楊淑妃也參與了養育。民間對這段歷史多有質疑,由此還演繹出了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其實仁宗之所以一生下來便被皇后劉氏「佔為己有」,無非是因為仁宗老爸宋真宗的愛慕!
《清平樂》劇照,劉太后垂簾聽政
宋真宗之所以授意且默認了劉氏撫育趙禎,也是為自己心愛的女人作為皇后挺直腰板添了一道保障。劉氏當年在宋真宗還是襄王的時候便陪侍左右,即使太宗不喜,命襄王將其趕出府外,襄王還是為其找了去處,來了一場「金屋藏嬌」。
宋真宗登基之後便將劉氏接進宮,還封了美人。劉氏身邊長相姣好的宮女李氏為仁宗生了兒子,只是「封崇陽縣君」,劉氏卻因此一路高升,從美人到德妃再到皇后之位!就憑這真宗就比之後他兒子喜歡張貴妃卻「坑」著曹皇后勇敢多了!
《清平樂》劇照,大多數時間為同事關係的仁宗夫妻
除了愛慕劉氏之外,宋真宗選擇皇后劉氏養育兒子的原因還因為他覺得劉氏是一個聰敏好學的人。《宋史》記載,劉氏「後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宮圍事有問,輒傅引故實以對」。
作為一個撥小鼓出身的姑娘,劉氏能夠通過學習通曉經史,且對朝廷的事情「記其本末」,就這學習能力和聰明才智也都不是「以色侍人」的李氏和一幹後宮女子可以相比的,故真宗覺得把兒子交給劉氏可以放心。種種原因之下,襁褓中趙禎的母親就被敲定了,她只能是章獻皇后,劉氏。
《清平樂》劇照,劉太后
電視劇《清平樂》最初開播的內容便是宋真宗的弟弟八大王進宮,告訴仁宗其生母為李宸妃而非劉太后,藉此挑撥仁宗、太后的關係,更是在宋仁宗心中埋下了對生母愧疚的種子,之後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清平樂》劇照,本劇第一「攪屎棍」
然史籍記載中的事實並非如此,直到劉太后去世,宋仁宗趙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時李宸妃也早已經去世。
《宋史》記載,「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遺留物賜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為皇太后,至是帝始知為宸妃所生。甲辰,以大行皇太后山陵五使併兼追尊皇太后園陵使」。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皇太后劉氏去世之後,追尊了仁宗皇帝的親生母親李氏為皇太后,這是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竟然不是劉氏所生!
宋真宗的皇后
真實歷史中,要說宋仁宗一點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不然之後就不會有八大王的挑撥。《宋史》記載,「後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更不會有大臣們紛紛上書「翻舊帳」,比如劉太后死之前曾經以皇帝的服飾祭太廟種種,這些人除了極少數人是因為這不符合國家禮儀之外,大多數還是揣摩了宋仁宗對於劉太后的「惱意」!
《清平樂》劇照,最愛綁架皇帝的大臣
然劉太后之所以能夠被宋真宗選為撫養皇子的皇后還是有理由的,李宸妃去世時她便聽從呂夷簡的建議,以皇后的禮儀下葬。待之後宋仁宗因為燕王的「挑撥」去查看生母梓宮時,發現「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故不壞」,心懷愧疚的仁宗對待劉太后的葬禮「加厚」!
宋仁宗和親生母親李氏相處的時間應該不長,甚至極少見面,劉氏去世後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就能佐證這一點。他幼時就被皇后劉氏和楊淑妃所撫養,無論是他的父親宋真宗還是皇后劉氏應該有意識的使其「遠離」李氏,這便是生在皇家的一種「悲哀」。
《清平樂》劇照,宋仁宗和徽柔
面對很多人都知道的「生母真相」,卻唯獨宋仁宗不知,《宋史·后妃傳》中記載,「仁宗即位,妃嘿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人畏太后,亦無敢言者。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所出也」。
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李宸妃,即便是在宋真宗去世之後她也對當朝皇帝是她親生兒子的事情隻字不提,除了劉太后的恩威並施外,她用自己的方式給了兒子最好的前程。
《清平樂》劇照,守皇陵的李宸妃
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時他的心境我們已經無從探知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劉太后確實養育了一位好皇帝。
宋仁宗雖然沒有祖輩人那般英勇無敵,卻是仁者仁心,他在位期間,賢臣輩出,百姓富足,這絕對有劉太后的功勞,畢竟十三歲成為皇帝的宋仁宗除了需要賢能老師的指導,也需要「母親」關愛。《宋史》中「太后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備」也佐證了這一點。
《清平樂》劇照
從仁宗的善良以及李宸妃到底都不肯說出仁宗的身世我們也可以推斷出李宸妃也是一個信守承諾,善良、感恩的女子。誰又能說她沒有付出母愛呢,她用自己的方式給了兒子最好的前程,同時作為劉氏的仕女,對於其眼界、學識肯定有所了解,正是認識到了劉太后的「好」,她才在兒子成為皇帝之後也保守「秘密」,想要讓兒子成為最好的人。
《清平樂》劇照,將女兒嫁到了李家
這彎彎繞繞中最「難受」的恐怕就是宋仁宗了,早在劉太后去世之前李宸妃便去世了,他未曾一天在生母跟前盡孝,雖貴為帝王卻永遠無法彌補對母親生育之恩的愧疚。
《清平樂》劇照,宋仁宗婦女
他厚待李家眾人,加官進爵,將公主嫁入李家,都是在「贖罪」,贖他不知生母,為報答生育之恩的罪,由此卻也害了女兒的一生。這便是他和女兒生在皇家的悲哀,也是李宸妃和自己孫女生在封建社會的悲哀!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大多為電視劇《清平樂》劇照,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萬分感謝!)
參考書籍: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