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嚴敏:一個真實的社會實驗家

2020-10-15 兩半看世界

前言

高頻詞,導兒,嚴導牛B,嚴導!!!回來啦!!

你打開今年在B站爆火的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滿屏的歡迎嚴敏彈幕,而這往往是大牌的明星嘉賓才有的待遇。

極少有導演能像嚴敏這樣,其本身就是一個文化IP。

綜藝節目導演出名的代表人物:歌手(洪濤)、爸爸去哪(謝滌葵)、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陳曉卿),還有極限挑戰(嚴敏)。

嚴敏和其他導演的一個區別可能是,他已經慢慢走出成就他個人的綜藝的光環,形成了自帶流量,自帶口碑的象徵。

在這個意義上說,嚴敏已經不太像傳統的電視導演了,他更像一個電影導演,類似於馮小剛、諾蘭,導演本人就是作品質量的保證,本身就有著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而無需依賴成名的嘉賓。

網際網路上關於嚴敏導演的記錄大多是從2014年極限挑戰第一期開始的,往前關於嚴導的記錄就幾乎寥寥無幾,哪怕他還曾經擔任《聲動亞洲》的副總導演。


「讓事情成為它本來的樣子」

看遍了嚴敏從極限挑戰到說唱新世代期間所接受的採訪,印象最深的就是嚴敏導演說的這句:「讓事情成為它本來的樣子」。

被問到什麼是真實?

嚴敏:真實就是每天在發生的,每個人心裡真實的想法、欲望。他可能經過了各種各樣的偽裝,但不管它以哪種偽裝呈現在你面前,連帶那個偽裝本身也成為了真實。人可欺一時,不可欺一世,把所見的真實按照生活的邏輯去串在一起的時候,你自然可以發現當中的荒謬,那就是喜劇。

嚴敏對真實有近乎苛刻的執念。

在圈內把找託當默認的潛規則,把製造巧合當作必要的表現手法時。

嚴敏依然在固執地堅持真實

《極限挑戰》第一季第三期,嚴敏給六個人設計了一個在街頭賣夜宵的任務,從節目效果來說完成得很好,大批的粉絲圍觀明星很開心,嘉賓順利把夜宵賣出去也很開心,觀眾看得也開心。

但除了嚴敏。

在採訪中,嚴敏對那個環節很自責,他一直耿耿於懷了很久,為什麼?「因為那一次我們脫離了主題的本質,我沒有讓他們體會到真實,他們還是明星,而不是賣燒烤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身份優勢消解掉了完成任務的動力。」

或許這種對真實的追求來源嚴敏本人的世界觀。

就比如他非常排斥兩分法的思維,非敵即友,非好即壞,「我的世界裡,我會本能地排斥任何兩分法思維的人」。

他覺得人性是灰度的。

真實的世界亦是如此,白天的小偷可能也是個病床前的孝子。

我猜,這可能也是在羅志祥出了事情之後,嚴敏還依然敢於在社交平臺上祝福小豬生日快樂的原因,他見過小豬工作的樣子,勤奮、敬業,不會因為私德的因素完全否定一個人。

哪怕這一點可能一度影響了《極限挑戰》的播出。

嚴敏在極限挑戰的前幾季,從不去規避一些不美好的事物。

男人幫們勾心鬥角,互相算計。

後來被迫整改,從「這就是命」到「這就是愛」。

堅持真實,有時需要一點代價,但絕不停止對真實的追求。

所以《說唱新世代》的Slogan是「萬物皆可說唱」,嗯,這很real,很嚴敏。


「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是什麼能夠讓嚴敏接連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呢,僅僅是真實嗎?這恐怕遠遠不夠。

在一片真人秀的海洋中,帶領極限挑戰殺出紅海,在兩個說唱綜藝已經上線了的情況下,以說唱新世代打破常規。

嚴敏似乎總能在看不到改進空間的競爭市場中構建起自己的內容護城河。

嚴敏曾經在採訪中提到,金泰浩是他的靈魂導師,「因為他教會了我理念,那個核心就是,我永遠地覺得電視人不是趨炎附勢這個時代的,電視人是要努力地去為這時代提供思考的寬域。」

現代社會,每家企業都試圖建立起工業化的流水生產線,它們渴望一套流程,一個完善的框架就能包打天下。

嚴敏一直試圖打破這種套路化的模式。

「絕不重複自己。」

他談極限挑戰,「可以每集去講一件事情,而不是一整季圍繞同一個主題。」

在《極限挑戰》大獲成功之後,成為了很多節目的模仿對象,他們找嘉賓,定製角色,編寫劇本,渴望像極限挑戰那樣把「神算子」「老狐狸」「顏王」等人設立起來。

但嚴敏知道,這樣做意義有限。

「人設在某種意義上是偽命題,尤其真人秀當中的人設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非說人設,那也是「先有集體,才會有人設。」

你看嚴敏和記者的採訪也特別有意思,因為他總能跳出框架,提供反轉的回答。

記者問到:「你認為你永遠正確嗎?」

正常人:「沒有人能永遠正確。」

嚴敏:「只有小孩子才討論錯對的問題,大人想的是怎麼活著。」

記者問到:「你在節目中有覺得失控的時候嗎?」

正常人:「有時可能會。」

嚴敏:「我從來沒有試圖去控制,所以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失控。」

嚴敏屢屢打破現實框架的背後,是他對現實思考的寬域。


「社會實驗家」

先聲明,社會實驗家這個外號是我取的。

我猜,嚴敏是在用做實驗的方式去做節目。

在採訪中,嚴敏說,《極限挑戰》是一場永遠在進行中的社會實驗。

「沒有劇本,只有設定。」

「我從來沒有試圖去控制,所以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失控。」

「我的臺本好比就是實驗參數,就好比你坐上一輛車,你要做的就是確定汽車設計圖沒問題,讓專業的人組裝出來,然後你把鑰匙插進去轉一下,接下來整輛車怎麼樣運作,你不用去管它,它自己會運轉起來的。」

「就像你參加奧運會,任何一種比賽都會有規則,但你會控制結果嗎?控制在幾分幾秒進球嗎?如果試圖去控制的話,為什麼要搞比賽呢?」

這也是和拍視頻、拍電影不一樣的地方,視頻和電影每個鏡頭都是安排好的。

我一直說,我要做的不是什麼「劇情式綜藝」,我要做的是「結構式喜劇」。

什麼是結構式喜劇?靠人物的個性、人物關係、人物間的戲劇衝突形成喜劇效果。我們在極限挑戰中看到的無數經典,金條大戰,冰塊爭奪戰,綁架和營救,正是節目組為之注入結構性喜劇的框架的結果。

觀眾最喜歡看極限挑戰的哪部分?除了男人幫之間的鬥爭,那就是命運,未知的結局,所以極限挑戰中哥哥們都說,「贏就是輸,輸就是贏,最重要的是出戲!」。

所以《說唱新世代》打破常規的賽制設計就不那麼讓人意外了

戰隊cypher,「街頭battle」,流通貨幣嗶特幣。

活脫脫的地下生存遊戲。

靠實力生存,爭鬥比賽,流通貨幣。

這不就是嚴敏的社會實驗嗎。


「時代的守望者,發展道路上的稻草人」

嚴敏導演是76年生人,可以說嚴導從出生到如今,完整地經歷了巨龍中國風雨滄桑,高速發展的黃金四十年。

你點開嚴導的社交媒體,背景是英超傳奇球隊利物浦,嚴敏從小喜歡到現在。

這樣說來,作為導演就像是足球教練,賽前精心準備,排兵布陣,但是當球員上場,就總會有未知的狀況發生。

成長的時代背景 ,也讓嚴敏見證經歷了很多時代發展的裡程碑。

但是嚴敏也認為,「可能我們現在經歷的是一個發生變化的時刻,但是身處變化中的人是不容易明顯感知這些變化的。」

「我就希望做一個時代的守望者,做時代發展道路邊上的一個稻草人。」

現實主義的作品常常最有力量,嚴敏希望儘可能地關注現實、情感、代際、階層、城市化。

這也是嚴敏在節目中從來不去避諱那些不美好的一面。

「一個在前進中的、轉型期當中的社會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還不足夠美好的一面。我想通過節目告訴大家這樣一個事實,並且讓大家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的一個社會。」

「翻開現在的各個節目,很少有現實主義的作品播出,這一塊的內容我覺得我可以做很久很久。」

全世界那麼多業內同行,能讓嚴敏真正敬重的不多,金泰浩就是其中一位。

問之原因,在嚴敏看來,金泰浩真正做到了,「把一檔電視節目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到了一起。」

所以你看極限挑戰,計程車司機,清潔工,早餐店鋪,快遞小哥,高空作業的工人,還有大山裡的孩子,每一個角色都蘊含著嚴敏的現實主義關懷。

你看說唱新世代,女性困境、校園暴力、家庭關係,你能從選手的歌詞當中看到複雜的現實生活的不同面向。

萬物皆可說唱,從極限挑戰到說唱新世代,節目的形式在變,但是嚴敏現實主義關懷的精神內核卻一直沒變。

「中國也需要有一檔節目,來表現中國國民的根系。」

,這是嚴敏的決心與恆心。

相關焦點

  • 專訪導演嚴敏《說唱新世代》窺見中國說唱真實面貌
    Keep it real(保持真實),是很多說唱歌手都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真實表達、真實生活,用本心面對一切,一直是中外說唱歌手共同追逐的目標。在由B站出品,嚴敏(《極限挑戰》1—4季總導演)執導的說唱音樂類節目《說唱新世代》中,「真實」成為節目向觀眾傳遞的主要元素。說唱歌手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創作什麼樣的作品?如何在battle(對決)中保持自我?
  • 綜藝導演都不討喜,為何嚴敏是個例外
    相比之下,綜藝導演就比較「卑微」了。首先來說,他們大多數都沒什麼知名度。其次,明星對他們也都沒什麼敬畏,頂多就當成一個相熟的幕後工作人員。大多數人唯一叫得出名字的綜藝導演估計就是嚴敏了。可見,這位綜藝導演的人氣真不是蓋的,他在綜藝導演圈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例外了。現在中國的綜藝不說上千也有好幾百檔了,綜藝導演的人數自然也不在少數,為何只有一個嚴敏呢?
  • 選手鏡頭自己搶,嚴敏復出後在說唱節目做科學實驗
    這裡就需要嚴敏導演要壓場子了,意思就是我只做整體的框架,具體的行動你們自己看著辦。《極限挑戰》第四季後,嚴敏辭去極挑導演一職後,男人幫也一個接著一個的離開極限挑戰,經過一波大換血之後的極挑越來越沒勁了。
  • 《中國新世代》總導演嚴敏吐槽黃子韜發飆?曝光德雲男團下任C位
    短短一個月內,說唱基地從無錫一座瀕臨拆遷的瓦礫場上拔地而起,這種奇蹟般的效率在當下被稱為「中國速度」,與節目裡rapper們描述的社會現實遙相呼應。嚴敏相信,在當代中國這個飛速發展迭代的社會,好的壞的、歡樂與沉重都可以寫進歌詞裡,它理應包羅萬物、容納真實,是真正屬於勞動人民的藝術。「嘻哈音樂只是一種音樂形式,中國窮人和美國窮人,中國校園弱勢群體和美國校園弱勢群體,中國女性和美國女性,遇到的是不一樣的問題。請你們好好地寫中國人所遇到的那些問題,我們底層人民自己的努力奮鬥,這是keep real。」
  • 嚴敏導演的新綜藝來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再出一個《極限挑戰》了
    一說起嚴敏導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尤其是看過《極限挑戰》一到三季的觀眾,自從嚴敏導演的團隊沒有做「極挑」了,很多網友都覺得不習慣了,尤其是到後面幾季那些條條框框跟其他的綜藝節目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都是很多的規則,嘉賓不能破壞導演組的規則,一定要按照規則來,雖然總說無規則不成方圓,但是真人秀節目如果被設定的太多條條框框了反而不好
  • 不許錯過極挑導演嚴敏新綜藝!選手表演拉胯,還把黃子韜懟到罷錄
    沉寂兩年後的嚴敏導演,居然在B站回歸,並帶來了新綜藝《說唱新世代》。,其實嚴敏就是極限挑戰前面四季的總導演。B站裡一直都有個說法就是——極限挑戰是6+1前面的數字6自然代表黃渤、黃磊、孫紅雷、羅志祥、王迅、張藝興組成的男人幫,而後面的1就是導演嚴敏。
  • 退出《極限挑戰》之後,嚴敏還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嗎?
    不得不說,《極限挑戰》的成功離不開嚴敏的加持,同樣的脫離了《極限挑戰》之後,嚴敏又是否能夠再次創造奇蹟呢? 這個疑問在近期終於有了答案,嚴敏和德雲社共同創作的《德雲鬥笑社》 同樣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驚喜。
  • 張藝興退出極限挑戰,前導演嚴敏:少一個就不做,自此再無男人幫
    原因很直白:在一次採訪中嚴敏說:只要條件允許,只要六個人都在,就做下去。六個人如果不在,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做下去了。如果六個人換一個,我也不接受那為什麼一定要六個人都在呢?娛樂圈搞笑擔當、顏值擔當,能給觀眾帶來快樂的大有人在,嚴敏需要這麼認真嗎?
  • 《極挑》導演著急炫耀自己成就,意圖抹殺嚴敏功勞,網友不傻
    眾所周知,《極限挑戰》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總導演就已經換人了。《極限挑戰》第一季到第四季的總導演都是嚴敏。導演嚴敏早就成為了靈魂式的人物。其實,《極限挑戰》剛開播的時候也一度陷入了抄襲的風波,因為不管是人物設置和節目的名稱都像極了韓國綜藝《無限挑戰》。但是,嚴敏逐漸的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
  • 找來嚴敏做導演,《德雲鬥笑社》只是想討好粉絲嗎?
    在戶外真人秀節目裡做出「男團」,這大概就是導演嚴敏的實力。四季高口碑的《極限挑戰》為嚴敏也吸了一波粉,導演如何「馴服」老油條的藝人們成為了節目的看點之一,因而在嚴敏退出《極限挑戰》後,市場也送上了一波「不滿」。從結果來看,嚴敏確實撐得上是一檔真人秀節目的靈魂。
  • 《德雲鬥笑社》我不喜歡鼓勵勾心鬥角的嚴敏導演
    導演果然是嚴敏。之前的《極限挑戰》中的令人討厭的地方,這裡也都完美繼承了。可以說,嚴敏導演的風格就是為了展現真人秀的「真人」特點,不惜不尊重規則,以不尊重規則,獲勝為榮。不尊重遊戲規則無所謂,為了勝利,規則這不重要。這固然是體現了真人秀的「真人性」,但我覺得這樣很容易誤人子弟。
  • 嚴敏導演德雲社新綜藝,再次遇到「孫紅雷」
    嚴敏導演的《》前四季,無論是收視率還是觀眾的口碑都迎來了中國綜藝的新高峰。甚至超過了當時國內首檔戶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能有這麼好的成績離不開導演的理念,讓嘉賓們儘可能地自由發揮。就是這個原因《極限挑戰》出了一個破壞之王——孫紅雷,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破壞遊戲規則。給觀眾帶來了很多歡樂。
  • 離開《極挑》後,嚴敏導演再創高分新綜藝,網友都在自來水式安利
    嚴敏導演大家都知道,《極限挑戰》最巔峰最好看的前三季就是他一手打造的,讓無數觀眾為之瘋狂沉醉,後面第五季因為人聚不齊,再加上節目多次因為傳遞負能量被要求整改,第四季水平就有所下滑,所以嚴敏導演也離開了,導致後面第五、第六季的水平、口碑都直線下滑,國民綜藝的名聲即將不保。
  • 嚴敏導演早就回應過《極限挑戰》第六季,細心的你發現沒有?
    《極限挑戰》從一開始播出就收視長虹,導演嘛,大家都知道,就是嚴敏了。第五季退出,換成了施嘉寧。從第一季到第五季,陪伴大家走過了五年。第五季的成員大換血,網友們開始抗議了,天天去嚴敏導演微博下哭著喊著要男人幫回來,要嚴敏回來。那麼到底,極挑有沒有第六季呢?嚴敏導演早就做出過回應,請看。
  • 「德雲鬥笑社」被神化的導演嚴敏
    無獨有偶,今天德雲社更是推出團綜「德雲鬥笑社」,並與極挑前導演嚴敏合作,再加上今年的疫情,拍攝延遲,更是吊足了觀眾們的胃口。大家都很期待德雲男團與綜藝神話能擦出怎樣的火花,畢竟極限挑戰在當時的各類綜藝中脫穎而出少不了導演的功勞。
  • 極挑前導演嚴敏帶來說唱節目,比賽規則公布後,說唱變生存挑戰?
    大家還記得嚴敏嗎?就是《極限挑戰》這部綜藝前三季的導演。很多人當初喜歡這部綜藝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導演制定的規則很好玩。而且也是很真實,就憑藉嚴敏那種喜歡搞事情的性格,他製作的綜藝口碑都很不錯。不過在最近,《極挑》前導演嚴敏帶來了他的新作,是一個說唱節目,名字叫做
  • 史上時間最長電影上映:真實版《西部世界》社會實驗?
    導演在烏克蘭照原樣複製了一個「蘇聯社會」,仿佛變成了一場真實版《西部世界》式的人類學社會實驗。《列夫·朗道》劇照撰文 | 徐悅東2009年,在烏克蘭,有超過400個主要演員和10000名的參演者,離開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回到蘇聯時代,這仿佛就像一場「人類學社會實驗」。
  • 《說唱新世代》後來居上,導演嚴敏硬把說唱節目做成了「極挑」
    《說唱新世代》後來居上,導演嚴敏硬把說唱節目做成了「極挑」在說唱節目遍地開花的2020年,最後上線的《說唱新世代》卻後來居上,雖然僅僅開播了兩期,並且在前期沒有大規模宣傳的情況下,憑藉著網友們的口口相傳
  • 從大金鍊子到社會話題,《說唱新世代》用生存遊戲逼出「真說唱」
    因《極限挑戰》為觀眾熟知的綜藝導演嚴敏,今年執導了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出品的說唱類綜藝《說唱新世代》。節目裡,以素人為主的40位說唱選手,在生存真人秀規則下,創作出了打破觀眾對說唱固有印象的作品,他們對現實社會話題的思考也引發了廣泛的共鳴。《說唱新世代》因此網上獲得了9.0的高分。
  • 嚴敏的一句「歡迎回家,回到極限挑戰的家」,讓人淚目
    嚴敏操刀主持的《極限挑戰》無疑是最成功的一部戶外真人秀,各種燒腦環節,出其不意的反轉再反轉,輸就是贏,贏就是輸的理論讓這個只有六個男人組成的具有電影形式感的綜藝成為了大眾心中最喜愛的節目之一。這也是第一檔嘉賓拋棄導演的劇本,自己來做編劇,無釐頭的思維和千奇百怪的行動力都得以讓節目擁有了比較好看的點,這也製造了雞條史上最多的名經典畫面,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