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應採兒教兒子認字後,才發現識字的關鍵期很重要!

2020-12-28 育嬰師姍姍

導讀:前段時間看《新生日記》中有一個片段,是應採兒教兒子認識漢字。在Jasper識字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孩子的心不在焉。因為不認真,被媽媽教育,結果嚴肅的氣氛讓孩子愁到流眼淚。

從視頻內容中可以看出,Jasper因為生長環境以及語言環境,他英文流利。雖然與家人的對話是說中文,但他並不識字。

應採兒很重視孩子學習中文,所以採用卡片識字法,來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漢字。但能感覺到,孩子學起來比較吃力,並且學習過程乏味。這樣的原因,更多的是與識字方法以及孩子錯過了識字關鍵期有關係。

01、大量識字對孩子的好處

大量的研究表明,7歲之前是幼兒學習漢字的黃金時期。蒙特梭利也認為,3-6歲是兒童文字符號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內,孩子對文字的認知、記憶力都很強,能夠比較輕鬆就認識到大量的漢字。所以抓住這個識字的黃金期,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好處。

一方面,入學後能夠快速跟上學習進度。

我從小學一線老師那裡了解到: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要認識生字400個,還要學習書寫漢字,學習拼音,識字量很大。對於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他們不僅要適應新的環境,還要學習比之前更難的內容。所以,對於識字量比較少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進度簡直就是「災難」。因此家長常常會發現很多孩子在入學後,一直跟不上學習進度。

另一方面,感受閱讀帶來的價值。

我注意到有一個小女孩每天晚上6點左右,都會由媽媽帶著來到繪本館,讀一個多小時後離開。

有一次我與女孩的媽媽聊天得知,小女孩在讀幼兒園大班,特別喜歡閱讀。因為從3歲多開始,爸媽就教孩子識字,5歲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拼音。所以孩子現在能進行大量閱讀。

孩子媽媽說:「別的家庭是父母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但在我們家是孩子講給我們聽。她現在識字量已經超過1千,適齡的圖書已經滿足不了她的需求,所以經常會到繪本館選擇一些帶拼音的書來閱讀。我能感受到閱讀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不僅從書中感受到知識的魅力,獲得快樂。而且還增強了自信心,養成了喜歡閱讀的好習慣」

從媽媽的話語中能夠感受到,大量識字不僅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同時也給家長帶愉悅與驕傲。正是因為他們抓住了識字的關鍵期,所以年僅6歲的孩子,閱讀量已經趕超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水平。當然,除了要抓住關鍵期以外,學習識字的方法也很重要。

02、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識字

1、 遊戲的形式,讓識字過程變得更有樂趣

對於3-6歲的幼兒來說,一切以遊戲為主導活動。不論是在幼兒園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中,遊戲能讓孩子感到身心愉悅。遊戲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單純的玩,而是步入社會生活前很重要的活動與前提。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兒童在遊戲中可以認識新事物,鞏固擴大已有的概念,發展新的認知結構。所以在識字的關鍵期,家長將文字融入遊戲中,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識字的樂趣,也會大大提升識字量。

2、 採用引導教學法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2歲多開始,教孩子一些古詩與簡單的漢字,但採用的方法通常是直接告訴孩子。

心理學教授Jennifer Zosh用5年的時間與團隊一起研究發現:對於3-3.5歲的幼兒,教他們認知一些物體與文字時,採用直接告訴的方法遠不如引導孩子通過推理的方法更有效。

Jennifer Zosh教授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孩子在3歲多開始識字時,不能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而應該用引導的教學方法,更有耐心的引導孩子。

3、 與生活相結合

哥哥2歲多開始,我與先生有意無意的去教孩子認識一些漢字。當時家裡很多地方都貼上漢字卡片,比如孩子看書的時候,上面會寫著「圖書區」;推門的時候,寫著「門」;喝水的時候,會寫著「水」。總之生活中會接觸的一些地方,都會貼著漢字。我們並沒有刻意的去教孩子認識,而是與生活中的一切結合,讓他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去無意記憶。這種無意識記憶,在心理學概念中,是指大腦對外界信息的存儲功能。所以在無意中,孩子已經在大腦中儲存了這些漢字。

4、 給孩子及時的鼓勵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對於孩子來說,鼓勵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養分。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與成長規律來看,當孩子處於愉快的心情中學習時,無論是感覺、知覺,還是記憶和思維,都是處於最佳的狀態。所以在孩子識字時,家長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這樣能讓孩子更加愉快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寄語

在大語文時代,閱讀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學業,而識字量決定了閱讀量。所以想要教孩子識字的寶媽們,記得抓住識字關鍵期與學習方法!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應採兒教Jasper識字,愁哭孩子:學會4招,識字不愁
    最近大熱的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中,應採兒在節目中輔導兒子Jasper學習漢語的時候,採用的是漢字卡片學習,結果Jasper不僅一個字也記不住,還被愁到流眼淚。應採兒對兒子說了很多鼓勵的話,並告訴Jasper學習漢語是一件比英語學習英語還要難的事情,但只要堅持下去,每天練習就一定能學有所成。
  • 應採兒教Jasper學中文,情緒即將失控,這行為值得家長學習
    於是應採兒便使用早教識字卡教Jasper學習中文漢字。所以像應採兒這樣,先自行離開,自我調節情緒之後,再回過頭來冷靜地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可以發現,當應採兒離開之後,Jasper也很懂事,她知道媽媽是因為自己的不佳表現而生氣,所以他便在婆婆的陪伴下繼續認字,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媽媽的認可,不想再讓媽媽傷心。
  • 認字越早越好?早於這個年齡段反而傷娃,正合適的年齡卻常被忽視
    識字量量多被稱為神童,可發展卻越來越差最近閨蜜跟我訴說了她的煩惱,閨蜜的寶寶有三歲半了,現在閨蜜非常著急讓寶寶識字,因為閨蜜周圍的朋友都會提前教孩子識字,這樣有利於孩子未來學業的發展。但是我聽到閨蜜這個想法後,立馬制止了她。
  • Jasper學漢字被兇哭,「虎媽」應採兒自曝:我當年也一樣
    看到兒子不是亂答一氣,就是支支吾吾,應採兒臉色都變了,壓不住的怒火。應採兒下樓來繼續教育孩子。應採兒對中文教育的重視,獲得網友的一片點讚。她教孩子認字時「上頭」的模樣,也像極了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我們。,才是智慧的學習方式。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有權威教育專家聲稱:學齡前的孩子好好玩最重要,認字讀書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那麼,家有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到底是該聽教育專家的話,還是跟進「別人家牛娃」的腳步學認字呢?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位寶媽的求助信:自家孩子目前上的幼兒園,明確表示,孩子7歲前不教認字;原因是過早認字,會禁錮孩子的思維。
  • 孩子識字別「硬背」,每天3個「10分鐘」,把娃教成「識字高手」
    很多大城市的小學生入學都要求孩子識字過千,這讓家長都開始著急,趕緊幫孩子認字、識字。可是又發現孩子只是一時興起,學了一會就不願意學了。拿著識字卡翻來覆去地給孩子念,可是怎麼都教不好,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會,不教還不行,好多小學入學都有識字數量要求。長此以往,家長也崩潰,孩子也對「識字」有了牴觸的情緒,更加不願意學習漢字了。孩子多大識字比較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認識事物和認識漢字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應採兒教育兒子要學好中文,採兒「爆」自己學習中文也很「痛苦」
    11月10日,應採兒發了個兒子Jasper(小小春)學中文的視頻,視頻中應採兒在和兒子jasper玩中文拼字遊戲時發現jasper不認識的漢字實在是太多了,應採兒當場就「黑下臉來」氣得上樓冷靜一下。Jasper看到媽媽對他沒有掌握好漢字略感失望時,一下子沒忍住不吭聲地掉下了「懊悔」之淚。Jasper潸然淚下後姥姥丁媽想帶小孫子去洗手吃葡萄,但Jasper還堅持繼續學漢字,小小年紀就有一股子不輕易言敗的勁兒,簡直未來可期大有前途啊!媽媽應採兒在調整好心情後,下樓快步走向Jasper所在房間,用英文向Jasper解釋了為什麼要學習中文以及中文的重要性。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作者|東林富很多家長都有疑問,在上小學一年級前,孩子要不要識字,要識多少字?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負責任地說,在上小學一年級前,讓孩子認識一定量的字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為什麼呢?小侄子不認識、不會寫「香蕉」和「蘋果」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從頭教他寫這四個字,我和弟弟、弟媳輪番上陣,他也寫不好,還哭天抹淚,嚷嚷著不想去上學了。班上認字多的孩子,不但聽課和寫作業無障礙,而且自主閱讀量很大。
  • 寶寶認字一大困惑:有圖就識字,蓋住圖就不認識,該怎麼破
    4—7歲是寶寶的識字敏感期,很多寶媽都會給寶寶準備識字卡片、識字積木,讓寶寶看圖識字,寶寶很厲害,很快就能記住很多字了。可是如果你蓋住圖畫,讓寶寶識字,寶寶就會一臉懵了。我家二寶現在4歲半,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麼,怎麼讓寶寶少受圖畫的影響,把漢字記牢,又不會讓認字感到枯燥乏味,讓寶寶有興趣學下去呢?《一學就會的漢字遊戲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 媽媽提問: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
    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呢?3歲寶寶已具備學習的能力,怎樣教3歲寶寶認字?下面一起來看一看。1、從最簡單開始。學齡前寶寶的智商發育還不完善,初次識字還很困難,必須找一些最簡單的單字或者單詞來教寶寶,這樣能夠讓寶寶輕鬆的認識並記住。
  •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離不開奶奶的這2點教育
    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才六歲的他,已經掌握了更多的知識,3歲時,在孟爺爺面前背詩,害怕保安的王恆屹,到六歲時,已經能自主閱讀,背詩580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詩詞方面的厲害之處,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的認字之路!總結下來是「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這個小神童的能力完全歸功於他的奶奶,離不開奶奶的這2點教育。
  • 娃說話認字記住5點
    教娃識字那些事兒!宅在家的N+1天,科大大練就了一身技能:做飯、繪畫、剪紙...樣樣精通。寶爸媽們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換了培養對象....在學齡前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秀,隨著年齡增長,過早認字的孩子優勢不再明顯。科大大有一位親戚,夫妻倆都是博士後導師。他們堅信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早認字,否則孩子入學後,成績會被其他孩子甩在後面一大截。帶著焦慮,他們讓孩子剛會坐著的時候就開始識字、提問。
  • 海歸媽媽帶兒子學中文, 她發現: 中英文啟蒙方法, 其實可以通用!
    春天兔 的兒子快5歲了(4歲11個月),2015年出生於巴黎,曾就讀於巴黎十六區一家老牌的蒙臺梭利英法雙語幼兒園。因為家有英語科班出身,熱衷學語言的媽媽,外加從小說粵語的爸爸,因此小傢伙從小生活在普通話、粵語、英語、法語四語環境中。3歲9個月時,普通話、粵語、英文水平就很在線了(只有法語在當時仍處於只能聽懂很少說的語言沉默期)。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霸氣回懟,父母值得深思
    比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認字?我們普遍都會拿著工具書,拿著識字卡教孩子認字,從來沒想過認字有什麼不好,但是昨晚,寶媽群就針對要不要教孩子認字的問題,颳起一場風波。一個當了8年的教師媽媽,經常會在群裡給我們分享育兒方法,交流經驗心得,昨晚她在群裡發給孩子的短視頻,5歲的孩子認識了1000多字,在群裡引起一篇譁然,太厲害了,正當大家讚嘆的時候,一個寶媽說:「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會害了你家娃。
  • 或是「識字障礙」,這時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表姐就說起了7歲的兒子俊俊"以前4歲就教他認字,一開始還好啊,學得特別快,教了就會,但是現在7歲,反而記得字更少了。生詞當場讀就認識,但是就是記不住!不用一天就忘記了"表妹接起來話:"現在孩子記憶力都不太行了,要多吃點豬肝補補腦"表姐擔憂的說"對啊,我一直很擔心他是記憶力不太好,在想是不是得帶他去看下這方面的醫生,孩子識字差,很容易就拉下課程,比別的孩子跑慢一步了"像俊俊一樣,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在孩子上學之後,會出現識字、閱讀等方面的困難,因此特別焦慮,擔心孩子是哪一方面出了問題。
  • 4-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掌握這5個技巧,把娃練成識字高手
    那究竟幾歲認字最好呢?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經在書中提到:「孩子的認字敏感期出現在四五歲」。也就說這個階段孩子對於文字異常敏感,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所以4-6歲被稱為識字的黃金階段,腦神經學家發現這個時期,孩子大腦的左枕區、顳區異常活躍,這個這個區域被稱為「文字盒子區」,此時識字不僅學得快,還記得牢。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自己識字經歷時,就說到4歲跟母親識字,用了一年時間學會了3000字!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好好玩:在生活中識字,在識字感受生活!
    父母有時會擔心孩子認字是不是太慢?然而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並不建議使用識字卡教孩子認字, 只要融入生活之中,每天都是很好的練習。關於孩子的認字,比我們想像得簡單,但也更複雜。簡單的是,孩子早在三、四歲就已開始萌生興趣,而不是等到小學一年級。
  • Jasper躲不過的識字坑,惹應採兒發飆:必須硬塞進腦子裡
    最近,應採兒和兒子Jasper上了熱搜,起因竟是因為「學中文」。她很嚴肅地教育兒子:「識字」幾乎是我們所有幼升小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有的家長擔心太早識字,破壞孩子的想像力;有的家長覺得當然越早越好,贏在起跑線。
  •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聽聽神童王恆屹的家人的教育秘訣
    在前三關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小恆屹的文學素養,對古代詩歌的了解,而第四個問題則處於正確的位置。由於了解古代球類運動,而且需要對圖片進行全面分析。他暫時落敗。但在自救過程中,要在100秒內說出基於12個關鍵字的100首詩歌,面對「諸葛亮」、「嶽陽樓」、「佳節」、「菊花」等關鍵詞恆屹信手捏來,到了「南京」第一次沒想起來,為恆屹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