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從解放戰爭之後,便是社會主義陣營的我黨領導。經過了大約三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的國民經濟依然沒有恢復得非常良好。這是因為國際兩大陣營進入冷戰之後,雖然美蘇沒有真正交火,但是美蘇兩大陣營的「小兄弟」們經常擦槍走火有所行動。
而後來美國也直接參與其中,以方便構築其在東亞及東南亞周邊的勢力範圍。蘇聯沒有派兵,但是我國卻與美國打響了韓戰。
戰爭結束之後,我國剛剛想要恢復國家生產,卻沒想到蘇聯卻開始與我國交惡。首先是我國與美國之間從尼克森訪華之後,發生了多次的友好外交。蘇聯認為我國背叛社會主義陣營,非常不滿。
對越自衛反擊戰
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再有,自從胡志明死後,黎筍成為了越南人民共和國主席,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所謂「印支計劃」。
剛開始還只是侵犯一下周邊的小國柬埔寨,後來由於蘇聯方面的大力支持,便把野心放到了中國身上。不僅在我國邊境上肆意地修築工事,還入侵我國廣西。
在他看來中蘇交惡,自己又有和蘇聯籤訂的合作協議。一旦自己進攻侵略中國,蘇聯必定能夠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可惜越南的美夢並沒有實現,縱觀整個中越戰爭,蘇聯根本沒有派兵越南。
戰爭中的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的國際形勢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就在那一刻起似乎中國真的如毛主席所說的站起來了。
但是事實上,一個久病在床的病人經過與病魔抗爭,想要站起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個羸弱了近百年的國家,想要站起來又何談容易。
抗戰八年,國共內戰剛剛過去,全中國人民正待休養生息,國家建設百廢待興。而這時國民黨殘餘勢力依然不放棄在大陸進行破壞。而且在中國廣大土地上還有山間的土匪惡霸佔山為王,給新中國不斷製造麻煩。解放軍的很多指戰員都亟待休整。
戰爭中的士兵
而在這時的國際上美蘇關係日益惡化,進入冷戰和軍備競賽。這讓我國的國家領導人非常緊張,畢竟近百年落後的教訓太沉重了。於是,我國在這一階段開始了兩彈一星,以及國內軍工生產等重大項目。
國際形勢由於冷戰的深入越來越緊張,美國由於杜魯門總統的上臺,展開了對亞洲地區的鐵腕控制。韓戰打響之後,我國為了能夠保證解放戰爭所打下的江山,進行了抗美援朝的反擊戰。而這時雖然我國戰勝了,但是畢竟戰爭還是會耗損國力的。
而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沒有佔到便宜,於是將戰火引向了東南亞。越南戰爭爆發之後,我國改變了對於周邊社會主義陣營的無私幫助。在越南戰爭當中並沒有像韓戰一樣出兵越南,而是通過戰爭指導、少數出兵、提供軍需等方式來幫助越南抵抗美國的侵略。
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帶領越共軍隊成功地將美軍拖入持久戰爭。最終美軍無奈地宣布越南戰爭失敗。
戰爭中的士兵
風雲突變的國際形勢
而1969年,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同志因病去世。黎筍接替他成為了越南的最高領導人。黎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野心家,他在胡志明的葬禮上宣讀了一份遺囑,遺囑中揚言要越南成為主宰印支半島的國家。
那時的黎筍政府認為,越南已經打敗了世界強國法國,甚至連軍事世界第一的美國都戰勝了。自己一定可以取得戰爭勝利。於是經過六年的韜光養晦,終於在1975年出兵侵略柬埔寨。
而在這時,社會主義蘇聯已經改換了領導人,1964年,勃列日涅夫推翻了赫魯雪夫的修正主義路線,坐上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席位。
而1975年時的蘇聯雖然發展鼎盛,但是蘇聯陣營的很多國家都已經開始出現社會問題了。最顯著的就是民主德國,很多民主德國的老百姓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奔向資本主義陣營的一邊。
黎筍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在社會主義陣營當中有一個「老大哥」思維。即革命資格越久,越應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地位。但是當年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去世的去世,老矣的老矣。新上任的這些年輕的領導人早已經改變了,社會主義陣營是一家的想法。
更何況中國又因為「四人幫」鬧了十年動亂,社會結構更是搖搖欲墜。雖然年輕人的心裡依然有著革命熱情,但是骨子裡早已經不會唯蘇聯是從的樣子了。蘇中之間也因此產生了極大的隔閡。
1969年,蘇聯和中國在領土方面出現了嚴重爭執,發生了珍寶島事件。之後中國便主動和蘇聯切斷了陣營之間的守望相助,轉為各自為本國利益互相制約的局面。
同時,中國也開始減少與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國的合作,從而導致聯盟的破裂。而這時美國總統尼克森的訪華則成為了越南等依然堅持社會主義路線的國家對中國產生了敵視的態度。
戰爭中的士兵
越蘇友好條約
這時為了維持蘇聯在東南亞的勢力,蘇聯主動聯繫了越南,希望能夠互相聯合對中國起到反制效果。越南也正想尋找一個大國為其野心撐腰,於是兩國一拍即合籤訂了《越蘇友好條約》。
籤訂這一條約的目的一方面是越南希望通過蘇聯的幫助成就在印支半島稱霸的野心,另一方面蘇聯也希望維持以自己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繼續和資本主義陣營對抗。
條約中包括了越南從蘇聯得到兩艘護衛艦等軍事裝備,以此來鞏固兩國之間的軍事同盟。還有便是蘇聯以支持東南亞各國的獨立和革命,維持自己在東南亞的控制範圍。
而且在雙方當中的一方受到進攻或者威脅時,雙方會立即聯合起來採取有效措施來保證兩國的和平與安全。
這就給了越南完成野心的更大保證,而蘇聯也可以使用金蘭灣、峴港等海空軍基地的權利。
戰爭中的士兵
在這種情況下越南憑藉蘇聯提供的軍事支持,積極推行了「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並於1978年12月25日向柬埔寨發動侵略戰爭。而這一年,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以改變國內日益不良的經濟狀況。
事實上在越南侵略柬埔寨的時候,中國已經開始對這個鄰邦小國的野心提高了關注。中國方面集結了30萬部隊在南方的幾個省嚴陣以待,準備打一場懲越戰爭。
而這時越南借著和蘇聯籤訂的條約,根本不把中國放在眼裡。經常在我國雲南、廣西等邊境山區進行軍事蠶食。並且暴力地驅趕中國在越的移民和商人,甚至打砸搶中國商店。
鄧小平訪美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向鄧小平詢問越南和中國邊境的問題。鄧小平非常平靜地回答道「小朋友不聽話,是時候該打打屁股了」。等到他回國之後,中共中央軍委便很快做出出兵越南,對其侵犯我國領土的行為予以反擊。
戰爭中的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越南的軍事日益強盛,實際上是在中越友好時期,中國對越南派遣了非常多的基層指揮官進行軍事指導讓他們學會了我國成功的革命經驗。而越南的很多遊擊戰法是中國解放軍的拿手好戲,貓教老虎還留一手上樹的本事呢,更何況是自己的軍事看家本領。
善於鑽山洞打遊擊的越南軍隊利用地勢地形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阻礙。而作為老一輩的革命將領,出徵越南的許世友將軍和楊德志將軍根本不把這些把戲放在眼裡。
摧枯拉朽迅速奪下越南多個軍事要地。而這時蘇聯本應該出兵幫助越南一起對抗我國的,但是蘇聯卻並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一方面蘇聯社會在這時早已是外強中乾了。珍寶島事件時,蘇軍的機械化部隊對抗我國的邊防部隊都打了個平平,十幾輛T34坦克在戰場上被解放軍炸毀破壞。
戰爭中的士兵
他們早已經在多年之前就吃過中國軍隊的大虧,這時更不可能真正的出兵越南了。
而另外一方面,中美之間早在鄧小平訪華的時候,就已經對越南滋擾周邊國家的行為進行了相互探討。為了獲取中國的好感和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大面積經濟市場,美國非常支持中國當時出兵越南的決定。
並且多次向蘇聯發出警告,如果蘇聯幫助越南參與中越之間的戰爭,那麼美國也必將幫助中國。且不惜和蘇聯開戰!
蘇聯雖然非常想在亞洲範圍內鞏固勢力,但是依然忌憚美國的軍事警告。經過內部商議之後,蘇聯表示,只能簡單地為越南提供武器及軍事顧問。出兵參與戰爭是不可能的。這才能保證我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順利擊敗越南。
戰爭中的士兵
總結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後,主動出兵平定邊境混亂局勢的一場自衛戰爭。而我國國家領導人在這時能夠看清國際形勢,不拘泥於傳統外交思維與曾經的對手美國合作,足以證明了中共中央的高瞻遠矚和改革決心。
另一方面蘇聯沒有出兵越南其真正原因,首先是蘇聯在冷戰階段與美國的對抗還在繼續,雙方的基本實力此消彼長之下依然能夠互相制約。
再有就是蘇聯內部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問題。而且在社會主義陣營當中,很多國家也都開始反思蘇聯唯我獨尊的外交態度,讓蘇聯的國際地位有所動搖。
最後,中國曾經在珍寶島事件當中的表現也讓蘇聯認識到中國並不是好欺負的。而事實證明,在不久後,蘇聯也因為其內部問題導致解體,越南也在那一年停止了對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