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全球的國產手機,為什麼在日本賣不動?

2020-12-22 騰訊網

日本,奇怪的手機市場。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堪稱優秀,華為、OPPO、小米、vivo等國產手機代表不僅進入第一梯隊行列,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強手掰手腕,還在亞洲、歐洲和非洲遍地開花結果,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沒有國產手機攻不下的市場。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

從華為到小米OPPO,統統成other

近期,IDC對日本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做了調查,結果表明,排前五的手機品牌分別為蘋果、夏普、富士通、京瓷和索尼,國產手機包括華為、小米和OPPO,統統成為「other」,根本沒有存在感。

是否國產手機只是一時失手?答案是並非如此。

在2020年Q1的數據中,國產手機同樣沒有一個品牌進入前5,全部蹲在了「other」群裡。

排在第一的依舊是iPhone,份額超過40%,日本本土手機品牌共佔據近40%份額,韓國三星進入前5的位置。

日本市場的這一格局,恰好和全球大多數地區相反:三星佔據第一位置,國產手機緊隨其後咬得很緊,iPhone則被左右夾擊。

國產手機在日本市場集體表現一般,和初來乍到有一定關係。

2018年1月31日,OPPO宣布進軍日本市場,目標是日本的年輕人,投放的第一款機型是R11S。OPPO行動近兩年後,2019年12月19日,小米也宣布進入日本市場。

OPPO請日本女星指原莉乃出演廣告

市場進入時間短,使國產手機很難衝上頭牌的位置,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國產手機並非都是初來乍到者。2007年,華為手機就開始進入日本市場,彼時華為成立手機業務部也不過4年時間。2015年4月,中興手機也宣布進軍日本。

儘管起了個大早,但華為、中興手機在日本市場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中興手機現已難見蹤影,華為手機則在咬牙堅持。

英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統計顯示,2015年華為手機在日本的份額僅為1.2%,熬到2019年,份額終於上漲到5%,離進入前5名僅一步之遙。

2019年也是5G手機元年,華為看到了在日本市場擴大份額的機會,準備大幹一場,為此還將低價位的5G手機產品線引入日本。

但不巧的是,此時美國開始封鎖華為,華為手機被禁用谷歌全家桶服務,擴大日本市場的計劃因此戛然而止。

中國手機集體表現不佳,和日本市場的特殊性有直接關係。

賈伯斯被日本通信運營商「欺負」

其他國家或地區,銷售手機的渠道要麼是線下專賣店或零售店,要麼是線上電商,簡單說是全渠道銷售,

但日本的手機銷售渠道卻完全不同,基本被NTT DoCoMo、KDDI和軟銀等三大通信運營商壟斷,它們是進入日本手機市場的三個入口。

三大通信運營商不點頭,手機根本進不了市場。

可能很多人對此會感到不可思議,在日本賣手機難道還要三大通信運營商頒發許可證?答案是差不多。

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換號(換通信運營商)不換手機再正常不過,在日本卻行不通。

日本的通信運營商為了拴住用戶,會在手機中添加SIM卡鎖,使手機和通信服務不可分離,

舉個簡單例子,軟銀賣出的手機在NTT DoCoMo那兒根本用不了,除非你再從NTT DoCoMo買一部手機,反之亦然。

至於從第三方渠道購買手機,在日本根本就進不了網。

如此一來,通信運營商就完全控制了手機銷售渠道,地位非常強勢。

2008年7月,「iPhone 3G」在日本首發上市,強勢的軟銀為吸引人氣,將入門版的價格壓到人民幣1410元,僅為官方售價的1/3左右,連賈伯斯也無可奈何,為打開日本市場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iPhone 12今年在日本上市後,軟銀繼續推出折扣制度,將入門版iPhone 12的價格壓到3537元人民幣,iPhone 12 Pro入門版的價格壓到4387元人民幣,等於在蘋果的官方售價上打了個五折。

日本通信運營商之所以要把手機價格壓到官方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根本目標只有一個,利用手機吸引用戶,推銷利潤豐厚的合約套餐,這套模式說白了就是「充話費送手機」。

國內的通信運營商也玩「充話費送手機」,但一般只送低端型號,而且送出的手機可以使用競爭對手的網絡,

但日本的玩法不同,高中低檔手機全送,手機脫離該通信運營商就變得沒什麼價值。

正是因為手機和通信運營商深度綁定,先期佔領市場的手機品牌的地位很難被撼動,除非通信運營商翻臉,這也是多年以來,iPhone和日本本土手機品牌長期霸佔出貨量前5的原因。對後來者而言,命運就掌握在通信運營商手裡。

華為手機2019年在日本的份額之所以能上漲到5%,主要原因是進入NTT DoCoMo等通信運營商渠道。OPPO在日本耕耘兩年,也僅有2款手機通過KDDI和軟銀銷售,這被看作是重大突破。

實際上,中興、OPPO願意嘗試進軍日本手機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KDDI等為數不多的虛擬運營商誕生,撬開了一絲壟斷的縫隙,使它們看到市場機會,通過份額極其有限的無鎖版市場和虛擬運營商渠道銷售,可以找到立足點。

但站穩腳跟之後,國產手機想要完成從邊緣品牌到主流品牌的蛻變,還是繞不過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

安倍操心話費

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壟斷和強勢,不僅僅使國產手機難以在日本市場找到存在感,還因為運用爐火純青的銷售套路,使日本人付出了高昂話費的代價,以至於日本政府都要為此操心。

前面已經說過,日本通信運營商通過極其便宜的手機價格,吸引用戶入網,然後用SIM卡鎖綁定用戶。

同時,為留住老用戶,通信運營商會高於市場價格收購二手手機,比如軟銀和KDDI對二手iPhone 7 Plus的收購價超過人民幣2449.1元。

在二手手機和新手機上吃了「虧」,通信運營商自然會通過通信費從用戶那兒賺回來,結果就是,日本用戶購買手機的支出相對於通信費用只是小頭。

東京的通信費用是全世界最高的。(圖源:讀買新聞)

統計顯示,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2年資費套餐平均16萬日元,與之相配的手機價格約9萬日元,手機價格是通信費的56.25%,如果購買4年套餐,手機價格為5萬日元,是通信費的31.25%。

日本總務省的調查則顯示,流量費和話費在家庭消費中的佔比不斷提升,負擔不斷加重。2017年每戶家庭年消費首次突破了10萬日元大關,達到10.0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44.42元),在家庭消費中的比例超過3.4%,相比2010年上漲了近3成。

圖源日經中文網

為此,降低通信費用受到當時安倍政府的持續關注,安倍要求三大通信運營商降價40%。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稱,手機資費降低40%,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下降近1%。

反映到每個家庭,相當於每年手頭多出4萬日元的可支配收入,不僅家庭開支負擔減少,還有餘力用於其他消費。

日經中文網報導新聞

同時,三大運營商的SIM卡鎖機制也受到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抨擊,日本總務省規定2019年9月,通信運營商有義務為二手手機解鎖。

至於新機的解鎖,目前看還遙遙無期,中國手機想要獲得一個重新洗牌日本市場的機會,仍然需要在額頭上刻一個「忍」字。

總之,和別的國家一樣,壟斷一旦形成,破除壟斷將有如抽絲。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魔鐵的世界(ID:jiangpeiyu0916),作者:蔣培宇,原標題:《橫掃全球的國產手機,為什麼卻在日本賣不動?》,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 完 -

小通薦書

相關焦點

  • 賣了13年還沒有存在感,為什麼國產手機在日本賣不出去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勢如破竹,華為,小米,OPPO,VIVO已經進入第一梯隊,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大牌扳手腕,一加也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手機,地位跟早期進入中國的蘋果一樣。只不過在在各大洲都遍地開花的手機,卻在鄰居這裡碰了壁,這個鄰居就是日本。
  • 強龍不敵地頭蛇,中國手機風靡全球,為什麼卻在日本不受寵?
    知名數據機構Gartner發布的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排名,三星、華為、小米、蘋果以及OPPO佔據榜單前五。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廠商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但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在日本手機市場卻不受寵。日前,知名數據機構IDC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日本手機市場的出貨量排名。其中,蘋果以43.7%的出貨量份額拿下第一,具有很大的優勢,日本本土品牌夏普、富士、京瓷、索尼緊隨其後。
  • 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國產手機 在日本咋就幹不過地頭蛇?
    小米進入日本1周年顛覆想像的不止是小米,華為、OPPO和vivo等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都排得上號的國產品牌,在日本市場的表現估計也會讓國人大吃一驚。在日本智慧型手機市場,掌握主動權的基本是本土品牌,比如索尼和夏普,蘋果則是唯一一個亮眼的國際品牌。所以,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為啥在日本就打不過當地品牌呢?蘋果贏得市場的秘訣又是啥?日本人都愛買什麼手機?
  • 三星5G機皇冰火兩重天:在全球銷量僅次蘋果,在中國卻賣不動
    日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列出全球最暢銷的5G手機TOP 10。排行榜顯示,三星5G機皇——Note20 Ultra在全球銷量僅次蘋果,以4%的銷量佔比排名第三。不過,尷尬的是,三星5G機皇在全球市場備受青睞,但在中國市場卻幾乎賣不動,處境可謂是「冰火兩重天」。自8月份上市至今,三星Note20 Ultra在京東平臺的累計評價為1.7萬+,而同期上市的國產旗艦小米10至尊版,累計評價已有15萬+。
  • 雙11橫掃國產手機和蘋果12,iPhone11無敵般的存在!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狂歡已經快進入最後的時刻,雖然還剩下幾天的時間,但對於各家手機廠商的格局來說基本不會再有太大變化了。因為該出的招都出了,最後雙11當天應該還會有一波小高潮,而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小智發現了幾個問題,這篇文章先說第一個根據最靠譜的手機購買平臺某東數據,iPhone11從雙11第一天到現在,一直都牢牢佔據著單品銷量排行榜的第一位。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奇怪的?
  • 全球賣斷貨的國產呼吸機,缺少核心技術,地位類似國產手機?
    劃重點:1、由於「鐵肺」輔助呼吸效率不高,現在,有創式呼吸機已成為醫院必備醫療設備。呼吸機全球賣斷貨,國產呼吸機真的賺了個盆滿缽滿?01充滿傳奇的發明如果將呼吸機發明的過程拍成電影,大概率會票房大賣。05地位類似國產手機國內大多數呼吸機製造企業無法走出國門,和行業技術壁壘較高有直接關係。
  • 日本今年最賣不動的日用品是?|悅讀全球
    悅讀全球(2020.12.15)【日本今年最賣不動的日用品是?】14日,日本市場調查公司intage公布了日本2020年銷售額同比下降的日用消費品排名。intage根據其掌握的日本全國4000家零售店鋪的銷售數據,匯總了各類日用消費品推算銷售額的減少率,並將1-10月份的數據和上年同期進行了比較。包括排名第1的口紅(銷售額為上年的44%)在內,化妝品佔了排名前10的產品中的5個。可以看出,明顯受到因新冠疫情而戴口罩和減少外出的影響。
  • 日本科技很發達,為什麼日本手機在中國不受歡迎呢?原因在這裡!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亞洲發達的國家,電子產品更是很強。學姐記得在很多年前,就見過日本的手機。那時候日本的手機很漂亮,學姐很喜歡。不過現在除了索尼手機,學姐再也很難發現日本有啥好牌子手機了,幾乎沒有了。日本科技很發達,為什麼日本手機在中國不受歡迎呢??學姐跟大家分析分析哈。這件事,要從2002年說起。
  • 為什麼倉庫片一般都賣不動?
    而即便討論範圍是進口片,好萊塢分帳片和日本、印度批片的定義規則也完全不同。例如《情聖2》《爵跡2》《手機2》《她殺》等片,均因為不可抗力成為了倉庫片。第二,公司內部矛盾導致影片映期拖延。最近國產電影公司之間收購合併案例雖然並不多,但是依然存在。
  • 這是Steam上最好的國產打飛機遊戲,卻怎麼也賣不動
    為什麼?我從傳播和受眾的角度,一條一條跟他講原因。首先你這是個彈幕遊戲,現在受眾群體太小,核心玩家是撐不起這個遊戲的銷量的。而大眾玩家眼裡的彈幕遊戲,基本等同於過氣類型,門檻太高,不好捕捉到樂趣。你這個遊戲走的又是Old School範兒,品質上最大的亮點是紮實,完成度高,質量穩定,但這個優點很難傳達啊,沒一些花裡胡哨的概念和表現形式,實在不好推。
  • 被「捧上天」的iPhoneSE2,為什麼賣不動了?答案很現實!
    作為世界領先的手機品牌,蘋果公司的iPhone也是家喻戶曉了,但蘋果卻始終沒有推出雙模5G手機,似乎和它世界第一的名號有些不太符合。iPhoneSE2發布之後,首月銷量就突破百萬臺了,也是近三年來手感最好、價格最低的蘋果手機。
  • Steam中國區的日本遊戲為什麼賣那麼貴?
    KT的《三國志14》定檔2020年1月16日,價格不出中國觀眾老爺所料,再創新高,PC平臺的價格是10780日元,折合人民幣715元,而限定版打出了1079元,豪華版更是飆到了3850元。從2016年《三國志13》的390元,到2017年《尼爾:自動人形》的412元,再到近期《生化危機3:重製版》的414元,在國區3A普遍200元左右的環境裡,很多日本遊戲廠商硬是逆流而上打出高價,讓國內玩家又痛又愛,並且不明所以!在中國低價區,日本遊戲為什麼賣那麼貴?
  • 國產智慧型手機大廠在日本全軍覆沒,蘋果手機依然位居第一
    隨著近些年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面向海外市場發展。像一加,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都在歐洲、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獲得不俗的表現。然而就在和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手機市場,眾多國產手機品牌卻一直沒能有所建樹。
  • 連續5年存貨80億賣不掉,曾經的國產男裝之王,為何賣不動了?
    連續5年存貨80億賣不掉,曾經的國產男裝之王,為何賣不動了?推薦語:2020年初爆發的一場疫情,衝擊了很多行業,而服裝便是在其中受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正對於此,很多國際服裝巨頭競相採用停業對策,GAP、H& M、無印良品、Zara等一大批宣布臨時關掉的品牌服裝,仍然防止不了極大的損失。而另一方面,眾多的國內服裝品牌日子也不好過,比如此前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女裝」的拉夏貝爾就陷入了負債纍纍的境地,門店關閉了幾千家之多,如今發展情況仍不容樂觀。
  • 華為被制裁後,小米、OV等國產手機廠商都開始支楞起來了。
    」 託尼拿起支熟悉又陌生的手機端詳著。 「 可不是麼,本來我是用華為的,現在不是不支持谷歌生態了嘛,就只好考慮換別家了。 」 「 歐洲嘛,你也知道,三星和谷歌的手機都賣的死貴死貴的, iPhone 又沒啥折騰的空間,比較一圈下來,還是國產小米香。
  • 中國手機為啥攻不下日本的市場?
    作者/魔鐵 中國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堪稱優秀,華為、OPPO、小米、vivo等國產手機代表不僅進入第一梯隊行列,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強手掰手腕
  • 日本手機市場銷售排名,蘋果銷售第一,國產手機未上榜
    4月17日消息,前不久,權威的數據調研機構Canaly公布了關於智慧型手機品牌在日本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相關情況,報告中顯示了日本智慧型手機品牌前五的資料。數據調研機構Canaly是一家英國公司,專注於研究企業信息和全球手機市場變化數據等,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信息。
  • 國產手機為什麼比不過iPhone?攝像頭給了我答案!
    除了時不時的放出一兩個「震驚」行業的黑科技之外,國產手機在無線充電、快充、攝像頭方面的發展儼然已經支撐起了整個中國市場的主流發展走向。甚至無線充電、快充、拍照、高刷新率屏幕、續航等這些東西以及經過長期調教的系統在流暢性也逐漸逼近甚至呈現出了趕超國際大牌的趨勢。可以說國產手機的實力絕對的不應該被小覷的,但是為什麼當問及人們在手機品牌選擇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仍更加傾向外來品牌呢?
  • 手機「IP68級」防水防塵究竟有多高!為什麼國產手機基本達不到?
    為什麼國產手機基本達不到?還記得功能機時代,全球第一部真正的防水手機,是1999年愛立信推出的愛立信R250 PRO,該機成為了後來防水手機的模仿對象。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2012年索尼將防塵防水功能列入到手機設計的重點,目前來說能做到手機上防水防塵並且一直在做的,索尼可以說是開山鼻祖。
  • 公認的技術強國日本 為什麼沒有一支手機進入全球前五?
    日本是全球公認的技術強國。用過日本產品的人都知道,不管汽車、摩託,還是手機、家電、照相機,使用者都暗撐在大拇指。技術紮實,品質一流。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日本既沒有一家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企業,連一支進入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機都沒有,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