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視劇《琅琊榜》的續集,《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由正午陽光製作,集合了黃曉明、劉昊然、佟麗婭、張慧雯、梅婷等演員。可是平均收視率為0.496,網播量也不算高,在網上也沒有多少討論度。
雖然前作《琅琊榜》的收視率也不算好,但是網播量很不錯。劇播之後收穫了一大批擁躉。更有許多觀眾反覆觀看這部劇,甚至到了摳細節的地步。
那麼,《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為什麼不火呢?
一.首先是整體情節上的喪。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劇本坦白來說並不算一個好的劇本,只有部分情節尚有可取之處。
《琅琊榜》的主角梅長蘇既已死去,故事就不可能再接著講下去。
因此續集被設定為蕭庭生一家新一輪的朝堂爭鬥。
本來權謀類的戲份除非寫得很精彩,一般觀眾根本就不喜歡看。
像是《大明風王朝1566》這樣的神劇,收視率也不高。
芒果臺從前就是看這樣的劇收視率不高,才憤而一頭投入雷劇懷抱,再不回頭。
這樣的設定更有一種物是人非,強行為了續集而續集的既視感。
編劇打好劇情框架之後,沒能豐富其中的細枝末節。
主角蕭庭生一家,從劇開播起就一路「喪」到底。先是大哥為了救蕭平旌而死;然後長林王蕭庭生身死,留下一句「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長林王府一夕之間崩滅,剩下蕭平旌一人獨活,女主林奚也因為之前的齟齬離開了他。
只有到結局的時候蕭平旌率軍進都城救皇帝,殺反派,節奏才提了起來。
根據戲劇結構的規律,一部戲劇是有起伏的,情節的走向不可能永遠都是一條直線。
主角再怎麼笨也不可能永遠都被反派吊打吧,總得給正派一次喘息的機會啊。
從整體來看,這部劇的劇本是不符合戲劇規律的。
先天不足的劇本,任你怎麼拍攝,任你用再好的技巧,都無補於事。
二.主要人物的性格沒有立起來,結局悲慘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主要人物中,黃曉明飾演的蕭平章,人物設定更像是《琅琊榜》中梅長蘇的延續,一樣身著狐裘,一樣計謀深遠,一樣重情重義。
這就涉及到了人物性格的重複。
不同的是,蕭平章的父親是叛賊。
可是蕭平章並沒有因此改變本心,始終善良正直。
即便如此,蕭平章未能保護自己,未能保護住長林王府,未能分清黑白,力挽狂瀾,肅清朝堂上的濁流。最後為了救平旌而死去。
人物計謀深遠的形象沒有立起來。
再說到劉昊然飾演的蕭平旌。
劇的開始他的設定是在陌生人面前看到親人受傷會驚慌的莽撞少年。
調查北境水患時卻又是足智多謀的少年「柯南」,表現得十分聰慧。
明明武功高強,在後來的情節中卻又一不小心中了濮陽纓的暗算,間接導致蕭平章死去。
在編劇的筆下,這個人設是矛盾的,你無法看出他到底是聰明還是不聰明。
說到郭京飛飾演的反派濮陽纓,本以為他是為了夜秦國復仇才這麼喪心病狂地謀害長林王府。
後來編劇揭曉他在大梁攪渾水只是因為他是反社會人格???
看了這麼久,編劇就一句「他是變態」給打發了?
他的行為動機要是復國那還合理一點。
劇的人物性格是矛盾的,又讓觀眾怎麼入戲呢。
三.正午陽光一貫的節奏問題
加上最近播出的《清平樂》,正午陽光的大部分劇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節奏問題。這個問題不止正午陽光的導演有,其他很多國產劇的導演也有,例如把《九州海上牧雲記》拍成了風景記錄片的曹盾,拍《東宮》男女主重要感情戲時節奏怎麼看怎麼奇怪的李木戈導演,拍主要情節人物對話尤其慢的《天盛長歌》導演。
從某個方面說,有些劇這樣做是有注水的嫌疑。
正午陽光的導演拍戲的節奏一般都比較慢。即使是比較爽的權謀劇《琅琊榜》,節奏和以前正常節奏的劇相比也慢很多,這在該劇的前幾集有所體現。
這樣的節奏掌控可能在拍像《父母愛情》這類需要挖掘細節的生活劇時比較合適。
放到權謀劇裡,正像是看牛拉犁,越看越著急,提不起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