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捧腹大笑,時而屏氣凝神、目不轉睛,時而掌聲四起……近日,由特區青年報、汕頭少年報小記者、小讀者組成的探營團先睹為快,觀看了由汕頭市歌舞團首次演繹的兩部原創童話劇《小豬快跑!!》《公主,救我!》的部分彩排,新穎的故事情節讓他們直呼還沒有看夠。就連一旁的家長也陶醉在劇情中,嘖嘖稱道,有的家長還評價,這是令孩子驚喜,也讓大人愛看的童話劇。
藝術教育正越來越受到更多老師、家長的重視,帶孩子到劇場裡看一部既有趣味性、又有啟迪性的兒童劇成為了不少家長的期望。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往往一到周末,但凡有兒童劇演出的劇場都一票難求。為充實汕頭市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少兒群體呈現更多正能量的優秀藝術作品,汕頭市文化集團在今年進行了一次創新發展的嘗試,邀請知名編導梁智為汕頭市少年兒童量身打造了兩部原創童話劇《小豬快跑!!》《公主,救我!》,並由汕頭市歌舞團的青年歌舞演員進行演繹,希望在國慶期間為孩子們送上一份「文化大禮包」!
兒童時期是孩子求知慾和想像力最活躍、最大膽、最率真的時期,他們的藝術感也從這個時期開始萌芽。孩子會通過從外界接受到的事物來認知世界、感受生活、表現生活、並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汕頭長期缺少兒童劇演出,家長們會更傾向於精心選擇各種故事書、動畫片等對孩子進行藝術啟蒙。但在梁智看來,童話劇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取代的。平面化的東西很難激發孩子的情緒,難以極大地調動孩子了解世界的積極性以及想像力,更無法形成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直觀感知。
「話劇與電視劇、電影最大的區別在於,話劇是演員和觀眾心與心的碰撞、交流,看話劇就像談戀愛一樣,需要雙方互動,演員向觀眾傳遞著信息,也接收著觀眾第一時間的反饋,根據反饋,用自己的表演回應著觀眾。」梁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參演過多部話劇和影視作品,多次擔任情景劇、音樂劇、小品編導,他認為,童話劇的表演過程是與孩子的互動,孩子不僅是旁觀者,還是參與者。它會引導孩子調動各種感官,進入到劇情之中,和主人公們一起悲傷和歡喜,一起去面對、思考、解決劇情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鍛鍊孩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為了讓這兩部童話劇更好地起到少兒藝術啟蒙教育的作用,汕頭市文化集團的這一次創新發展嘗試,也在童話劇中融入了大量的音樂、舞蹈元素,利用汕頭市歌舞團青年演員自身的表演才能,將深厚的歌舞功底恰到好處地融入到這兩部童話劇中,讓這兩部為汕頭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童話劇更加飽滿,更具魅力。
「現在的小孩所處環境太優越了,大多數人的學習和生活可以說幾乎是一帆風順的,這也導致很多家長忽略了孩子的逆境生存教育。而童年時期挫折教育的缺失,可能對今後的學習、就業造成負面影響。」梁智說。
在《公主,救我!》這部童話劇中,梁智將白雪公主這一形象進行了顛覆性的創作,他說:「在這部童話劇中,公主不再是一個軟弱的、需要被保護的小姑娘,她是獨立自主的,她有自己的思想,不畏艱險,會勇敢地鬥爭到底。這也符合當下的女性形象,我希望通過這部劇告訴孩子們,生活中會有各種挫折,我們要像公主一樣勇敢,直面生活的挑戰。」
「很期待這部兒童劇,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對白雪公主這個角色我是持批判態度的,覺得她憑藉自己的外貌、不需要通過努力就可以收穫,這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是不利的。如果能顛覆公主的這一形象,打造一個勇敢、堅強、努力的公主形象,成為孩子的偶像,這是非常好的。」丹霞小學曹文佳家長說。
由於這次排練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演員都是青年演員,接下來,梁智還希望能夠選拔一批少兒演員,讓孩子們一起參與表演。梁智認為,看完一場話劇,可以把自己的情緒、情感淋漓盡致地宣洩出來,很痛快、很舒暢,這對於生活壓力較大的都市人來說無疑也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很長時間以來,簡單的故事和誇張的人偶是人們對童話劇的固有認知,在很多大人眼中,童話劇要呈現的內容和感情既要簡單又要夠直接,這樣小孩才易於接受。但編導梁智認為,童話劇是孩子課堂以外的延伸,它是孩子接觸社會、感知社會的一扇窗,童話劇不同於課堂上的說教,它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讓孩子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從而獲取更多社會生存的知識和技能。
梁智的小孩今年8歲,平時,他也會帶著孩子走進劇場,一起看一部童話劇。他說:「我們不能把童話劇理解得狹隘了,好的童話劇應該既被小孩喜歡,也被大人喜歡。你們不能小看了孩子,只要是真正好的東西,你們能看懂的,他們也能看懂;你們能聽懂的,他們也能聽懂。如果一部童話劇,你自己覺得是哄小孩的玩意,那孩子的感受跟你也是一樣的。一部好的兒童話劇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小豬快跑!!》這部童話劇中,梁智也進行了大膽的突破,主角從一隻懶惰的小豬到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地前進,不畏艱險。他希望通過小豬經歷重重困難後蛻變成長的故事,激勵少年兒童勤奮刻苦,勇於克服困難。他說:「這部劇在激勵孩子的同時,也能讓家長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產生共鳴。」
由於這是汕頭市首次創編演繹童話劇,梁智也頗為用心地在劇中融入了汕頭元素,比如潮汕話、金鳳花……
「毒,可真毒!」「老鼠膽」……為了拉近和汕頭小觀眾的距離,讓這兩部童話劇更接地氣,不少口頭語用潮汕話演繹了出來,梁智認為,潮汕話是潮汕地區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保護和傳承下去,現在很多汕頭小孩面臨不會說潮汕話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不能斷層了。融入潮汕話,梁智覺得一方面可以提高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孩子對潮汕方言學習和研究的興趣,讓汕頭人感到親切,讓外地人認識汕頭。
而在演員的服裝中,梁智也應用了汕頭的市花——金鳳花,他說,這兩部童話劇雖然是為汕頭的孩子們創作的,但是這兩部劇接下來也要走出汕頭,讓更多人認識汕頭、了解汕頭。
作者 | 本報記者 張琪 攝影報導
文章刊發於最新一期《特區青年報》
親愛的讀者,
在新的公眾號消息排序規則下,如果你希望及時看到我們的文章,請將本公眾號設為「星標」,並儘量與我們互動:點擊在看,轉發和留言。算法時代,我們更需要您!感謝!
⭐️ 如何星標我們? ⭐️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