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中國脫貧|烏克蘭中國問題專家德羅博丘克:中國脫貧奇蹟具有...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文/李東旭)烏克蘭中國問題專家、鮑裡斯·庫爾茨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近日在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說,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具有強大的歷史邏輯和現實意義,它是百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復興夢想的裡程碑,將為世界解決貧困問題提供借鑑。

5月2日,孩子們在廣西興業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裡的「農家書屋」閱讀。興業縣在安置小區周邊配套建設幼兒園、小學、中學,確保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曹禕銘 攝)

改革開放加快脫貧進程

德羅博丘克認為,任何事件都離不開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貫穿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每一階段。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伊始,中國在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建立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並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從那時起,中國出現了數以億計的農民工,他們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流動,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構成了中國經濟奇蹟的基礎,也加快了農村和農民脫貧的進程。

她說,中國的脫貧奇蹟背後另一大邏輯就是「抓教育」。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科學技術被稱為第一生產力,教育和人才培養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中等和普通高等教育得到普及。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推出「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後來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計劃。通過不懈努力,中國成年人的識字率有了顯著提升,良好教育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就業和創業的機會,增加了擺脫貧困的可能性。

農民分享信息技術紅利

德羅博丘克表示,城鎮化和精準扶貧計劃對扭轉中國貧困地區的狀況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城市化,2018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農民加快成為城鎮人口,城市中產階級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和農村人口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農村貧困問題更加凸顯。德羅博丘克表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開展了「萬企幫萬村」等一系列精準扶貧計劃,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

她說,中國採取的精準扶貧計劃,改變了農村的營商環境,探索出許多特色扶貧模式,如中國不少農村都在發展特色旅遊項目,很多農戶融入到旅遊產業中來,既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也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農村。城鎮化改變了貧困人口的身份問題,精準扶貧計劃則解決了重返貧困的問題。

德羅博丘克認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營商模式和就業形式,讓貧困地區和人口有了更多追趕的機會。近年來中國在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方面引領世界潮流,中國從城市到偏遠的山村,信息技術的快速運用極大地縮短了溝通距離和時間,加快了農村資源的流動,提高了農村資源配置的效率。信息技術讓農村和農民快速、深度融入到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分享更多技術進步帶來的經濟紅利。

「脫貧是一個系統工程」

德羅博丘克認為,中國脫貧成功的另一大動力來源就是創業和創新的時代精神。她說,進入21世紀後,中國開始重視創業和創新問題,以進一步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脫貧工作開始進入新階段。其中一個重要標誌事件就是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在這一政策推動下,中國的年輕人、大學、科技園、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創業和創新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大量新興產業和企業開始湧現,很多中國初創企業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這也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提供了機遇。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創新和創業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

中國的脫貧成就令世界矚目,不過德羅博丘克認為,中國的脫貧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其中的邏輯仍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的脫貧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脫貧不可能獨立完成,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整套的扶持措施。」

德羅博丘克認為,最重要的當然是人力資本的培養、吸引投資和鼓勵創業的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這需要宏觀經濟政策、金融、稅收和司法、住房、運輸等各個方面的政策扶持。因此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應當借鑑中國的經驗,制定中長期的全面脫貧戰略。

德羅博丘克提到,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但是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和世界的經濟形勢出現不利局面。

「雖然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可能無法保障,但中國經濟安全是有保障的」,德羅博丘克認為,中國有雄厚的黃金和外匯儲備,有足夠的能力抗禦風險,相比大多數國家可能面臨的經濟負增長,中國的經濟狀況要好得多。

相關焦點

  • 這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蹟」(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我從事羅中農業交流與合作已經快30年了,見證了中國農業走向現代化的進程,見證了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見證了中國農民一步步從貧困走向富裕。目前,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蹟。」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副校長弗洛林·斯坦尼卡表示。
  • 「這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蹟」(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我從事羅中農業交流與合作已經快30年了,見證了中國農業走向現代化的進程,見證了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見證了中國農民一步步從貧困走向富裕。目前,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蹟。」
  • 瞭望丨脫貧攻堅:世界奇蹟
    到2020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中國將提早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  從減貧數量看,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按照世界銀行1.9美元國際貧困線標準,1981年到2013年,中國已使8.5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脫貧攻堅的中國經驗將為世界減貧貢獻力量
    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的意義。」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評價我國減貧事業的成就。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回顧中國的減貧歷程,中國在逐步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進程中,不斷總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向世界貢獻著減貧智慧。
  • 「老外有話說」中國脫貧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我認為,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並採取了務實行動。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高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國各級政府實施了許多發展項目,使近8億人擺脫了貧困。按照聯合國報告的數據,這一數字佔同時間內全球脫貧人數的70%以上,這是一項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另外,在我看來,中國東部地區的居民生活水平已經與歐盟水平持平。
  • 打贏2020年脫貧攻堅戰,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中國借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成為貧困人口減少最快的國家。在現行標準下,中國農村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了2019年末的551萬人,7年累計減貧9348萬人,年均減貧人數約1335.4萬人。貧困是世界性問題,消除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中國用7年時間創造了人類脫貧史上的奇蹟,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中國的減貧實踐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增強了反貧困信心。
  • 海外網評:史上最大規模脫貧攻堅戰,中國打贏了!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完成,意味著中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對中國和世界具有裡程碑意義。擺脫貧困,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與期盼,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5億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
    中美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用真實鏡頭向世界展示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和案例,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理念呈現給海外觀眾;通過跟蹤拍攝的方式,用六組真實人物故事,介紹中國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的具體措施,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 脫貧攻堅,為世界減貧提供中國方案
    脫貧攻堅,為世界減貧提供中國方案 2020-10-17 00:22:10   ■ 社論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快減少本國貧困人口,是對世界減貧的最大貢獻,其中的精準扶貧經驗也可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鑑。
  • 「了解更多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方瑩馨「我常對學生說,學農業一定要去中國看看。」比利時埃諾省農業與農業工程中心馬鈴薯晚疫病防治專家、孔多塞大學生物系教授弗朗索瓦·塞蒙尼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的現代農業發展經驗和脫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借鑑。
  •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給世界帶來希望——訪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狄伯傑
    新華社新德裡12月9日電專訪:中國脫貧成就給世界帶來希望——訪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狄伯傑新華社記者胡曉明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狄伯傑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脫貧成就為世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戰略和解決方案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中國日報網9月18日電 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徹底消除絕對貧困。多國專家學者表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打贏脫貧攻堅戰因而具有更廣泛的世界意義。
  • 泰國學習中國脫貧經驗 希望加強兩國扶貧合作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介紹中國扶貧成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發表了《中國扶貧經驗及未來規劃》主旨演講,介紹了中國在扶貧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說,中國在致力解決國內貧困問題的同時,通過推動南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中方願與泰方在減貧方面加強合作,造福民眾
  • 「中國果農的日子越來越甜」(我看中國脫貧攻堅)——訪日本蘋果...
    > 「中國果農的日子越來越甜」(我看中國脫貧攻堅)——訪日本蘋果種植專家鹽崎三郎
  • ...之父」吉姆·奧尼爾:中國脫貧成就是全球脫貧領域40年來最大成功
    新華社倫敦12月9日電(記者孫曉玲)中國使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其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約10%,這是過去40年來全球脫貧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功」,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說。
  • 站上海拔新高度,讓雪山作證、大地傾聽——《中國正在說》推出脫貧...
    當今中國,正在創造人類歷史的偉大奇蹟——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將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中國正在說》首次走出演播室,  挺進雪域高原,站上海拔新高度,  邀請專家學者、幹部群眾匯聚一堂,  分享脫貧攻堅的喜悅,見證人民創造歷史!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在這樣的一年即將過去之際,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中國成就的幾千年人類減貧史奇蹟,如同在人類至暗時刻帶給世界的一抹亮色,也再次激發了外界讀懂「中國奇蹟」的熱望。
  • ...金磚之父」:中國脫貧成就是全球脫貧領域40年來最大成功
    新華社倫敦12月9日電(記者孫曉玲)中國使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其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約10%,這是過去40年來全球脫貧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功」,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說。
  • 中國數億人口脫貧是全人類的巨大成就
    【特別關注】在12月15日於北京舉行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上,與會中外嘉賓們表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時間裡,致力於消除現行標準下的絕對貧困,探索形成大規模減貧和快速消除絕對貧困的中國經驗,特別是中國實施的脫貧攻堅戰,貢獻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