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

2020-11-18 1905電影網

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

時間:2020.05.2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分享到:

  

  太平洋標準時間2020年5月11日19:00,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拍攝的專題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China’s War on Poverty)在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南加州電視臺播出,在官網在線直播,並陸續在 PBS全美多家電視臺播出。

  中美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中國脫貧攻堅》,用真實鏡頭向世界展示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和案例,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理念呈現給海外觀眾;通過跟蹤拍攝的方式,用六組真實人物故事,介紹中國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的具體措施,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中國脫貧攻堅工作獲得本片美國製作團隊的高度肯定。美國導演、艾美獎得主彼得•蓋澤爾表示,「帶領國際團隊在中國偏遠地區拍攝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但跨文化合作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深入了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龐大計劃是如何在中國成功開展的。我們採用紀實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通過剪輯,使故事講述從平面變為立體,力爭還原每一個真實的脫貧故事。」該片主持人庫恩表示,「《中國脫貧攻堅》和以往節目完全不同。我們深入走訪了中國的重度貧困地區,親身接觸當地村民、地方官員和第三方監督機構,進而對中國消除貧困的決心和行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認知與了解。」 

  《中國脫貧攻堅》由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庫恩基金會和PBS南加州電視臺聯合推出,拍攝歷時2年。紀錄片由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走近中國》欄目主持人、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博士主持並撰稿,中美團隊聯合拍攝,以外國人的眼光、貼近海外受眾的敘事方式,全面介紹了中國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PBS是美國的非營利性公共電視臺,面向高端受眾,電視網絡遍布美國全國,能夠觸達80%(超過2億)美國電視觀眾。PBS南加州電視臺是PBS在加州最大的電視臺,也是PBS在美國的第二大臺,覆蓋南加州地區1900萬受眾,節目可通過pbssocal.org、手機應用、Android TV、Roku、Apple TV、Amazon Fire TV等途徑觀看。

  來源:中國聯合展臺

  —END—

  文章精選

  相約《嚮往的生活4》:「新鮮感」是新賣點

  胡正榮專欄|媒體融合要配備合適的組織架構與業務領域

  讓人「瘦」不了的《風味人間2》為什麼前兩集以外國故事開篇?

  優化成本配比 去除浮躁心態 尤小剛、王鵬舉談「中制協六條倡議」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構建大扶貧格局,怒江州強化主體責任,做到黨政主責、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群眾主體,各方力量參與,合力攻堅。一仗接著一仗打,一個難點接著一個難點攻。
  • 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
    原標題:【節目評論】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要重點宣傳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宣傳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舉措好辦法,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
  • 美國公共電視50年:PBS紀錄片簡史
    PBS,即美國公共電視網,英文全稱為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1969年11月,PBS由Hartford N.Gunn Jr.,John Macy,James Day(《芝麻街》創始人之一)等人共同創立。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紀錄片《脫貧在行動丨阿媽的...
    「決戰脫貧攻堅
  • 決戰脫貧攻堅電視劇《金色索瑪花》涼山殺青 將在央視一套播出
    8月29日,在西昌市彝族音樂原創基地,伴隨著非遺傳承人、彝族姑娘吉力么子扎原生態的高亢歌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金色索瑪花》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製作,涼山文旅集團承制,歐陽奮強導演執導,徐百慧、尹鑄勝、熊睿玲、劉一含、羅昱焜、何明翰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
  • 雲南省怒江州脫貧攻堅紀錄片《落地生根》開播
    新華網昆明8月30日電(記者 嚴勇、趙珮然)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脫貧攻堅成效為主題的紀錄片《落地生根》於29日晚首播。該片拍攝歷時三年多,圍繞精準扶貧政策如何落地生根的主線,講述了大山深處一群怒族村民在政府幫扶下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故事。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現身「金熊貓」:用紀錄片展現大涼山脫貧攻堅...
    作為一名居住在中國的紀錄片導演,真實與客觀是竹內亮對於拍攝關於中國的紀錄片時反覆提到的關鍵詞。談及創作抗疫紀錄片並親身前往武漢的初衷,竹內亮表示,「現在很多地方真的是都不太了解中國,包括日本其實也真的不了解,對中國都很多誤會,希望能將更多的真實的中國傳達給全世界。」
  • 文化藝術 | 決戰脫貧攻堅電視劇《金色索瑪花》在涼山殺青 將在央視一套播出!
    8月29日,在西昌市彝族音樂原創基地,伴隨著非遺傳承人、彝族姑娘吉力么子扎原生態的高亢歌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金色索瑪花》舉行了隆重的殺青儀式。《金色索瑪花》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製作,涼山文旅集團承制,歐陽奮強導演執導,徐百慧、尹鑄勝、熊睿玲、劉一含、羅昱焜、何明翰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現身「金熊貓」:用紀錄片展現大涼山脫貧攻堅的巨變
    作為一名居住在中國的紀錄片導演,真實與客觀是竹內亮對於拍攝關於中國的紀錄片時反覆提到的關鍵詞。談及創作抗疫紀錄片並親身前往武漢的初衷,竹內亮表示,「現在很多地方真的是都不太了解中國,包括日本其實也真的不了解,對中國都很多誤會,希望能將更多的真實的中國傳達給全世界。」
  • 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播出兩部關於新疆反恐的英文紀錄片,面對涉疆紀錄片,西方媒體為何裝聾作啞?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播出兩部關於新疆反恐的英文紀錄片,真實展示了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危害,揭露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這一恐怖組織在新疆犯下的種種令人髮指的惡行,在海內外社交平臺上刷屏
  • 央視脫貧攻堅紀錄片報導黔西南鄉村醫生鍾晶為村民健康保駕護航的...
    《保健康奔小康》(節選) 10月30日,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脫貧攻堅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播出第三集《保健康奔小康》,記錄了西藏、雲南、貴州、青海、江西等省份在脫貧攻堅路上為貧困百姓治療的醫生。
  • 國產紀錄片有數量也有質量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不僅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全民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難忘之年。今年以來,圍繞決戰脫貧攻堅主題以及抗擊疫情主題的優秀紀錄片不斷湧現,成了時代的記憶和國家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脫貧攻堅主題方面,紀錄片《最是一年春好處》講述了湖南八個不同的農村地區扶農助困、鄉村振興的故事。
  •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該展還囊括了特邀的一批表現脫貧攻堅、抗疫與復工題材的繪畫、雕塑、書法、篆刻、攝影的最新創作作品,力圖多角度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脫貧攻堅歷史進程,全面展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團結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在脫貧攻堅之路上不懈奮鬥的實踐與成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文藝是要為人民畫像、為時代立碑。
  • 涼山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金色索瑪花》殺青 將在央視一套播出
    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 肖洋8月29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金色索瑪花》,在涼山州西昌市舉行殺青儀式,標誌著該劇經過60天的緊張拍攝,攝製組克服重重困難後,圓滿殺青。
  • 脫貧攻堅「志」在必得
    陝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面推進扶貧項目開工復工,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化「三比一提升」行動(比責任落實、比盡銳出戰、比精準舉措,提升脫貧攻堅質量),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 2020電視收視數據:疫情防控節目、脫貧攻堅題材佔大比重
    同時,紀錄片的每日戶均收視時長為11.9分鐘;動畫片的每日戶均收視時長為14.4分鐘;電影的每日戶均收視時長為13.2分鐘;體育節目的每日戶均收視時長為6.5分鐘;公益廣告的每日戶均收視時長為211秒。全年各頻道對主題主線節目進行大量排播,脫貧攻堅節目5月-9月連續5個月收視比重大於播出比重。
  • 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開播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系列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將於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總臺綜合頻道、農業農村頻道首播。該片記錄了一線扶貧幹部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扶貧措施的歷程。
  • 安徽臺臺長聶慶義:「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高品度謀劃  聚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宣傳主線,突出「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的新舉措好辦法」「典型事跡和感人故事」三個宣傳重點,確立以「輿論聲勢」化「決戰勝勢」的宣傳目標,在廣播、電視、網絡等陣地中統一開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看江淮」等專題專欄,構建涵蓋新聞宣傳、節目欄目、紀錄片、影視劇等多類型全媒體的宣傳矩陣
  • 《青春在大地》:傳遞脫貧攻堅的青年榜樣力量
    聚焦脫貧攻堅榜樣故事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於近期在湖南衛視播出,節目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創作導向,帶領觀眾走進10個美麗鄉村,通過「演員鄉村採風+舞臺劇演繹」的形式,展現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者「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無私奉獻與艱苦奮鬥精神。
  • 瞭望丨脫貧攻堅:世界奇蹟
    黨的十九大之後,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2年底到2019年底累計減貧9348萬人,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脫貧攻堅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為國際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方案,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甚至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