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現身「金熊貓」:用紀錄片展現大涼山脫貧攻堅...

2020-11-18 四川在線


李雨晗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邊鈺 攝影 向宇 盧春陽

此前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和《好久不見,武漢》而大火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現身11月11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中國故事,國際傳播」這一主題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作為一名居住在中國的紀錄片導演,真實與客觀是竹內亮對於拍攝關於中國的紀錄片時反覆提到的關鍵詞。談及創作抗疫紀錄片並親身前往武漢的初衷,竹內亮表示,「現在很多地方真的是都不太了解中國,包括日本其實也真的不了解,對中國都很多誤會,希望能將更多的真實的中國傳達給全世界。」

《南京抗疫現場》登上了日本最大的網站雅虎日本的首頁,並在朝日、TBS、富士等日本各大電視臺反覆播放;《好久不見,武漢》也讓日本網友看到了解封後最真實的武漢。紀錄片中,竹內亮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武漢戰「疫」過程以及疫後恢復情況。「當時很多西方國家的媒體,還有日本,都懷疑武漢真的是安全嗎?我就在中國,所以我想親自去看真實的武漢,把武漢的現狀介紹給全世界。」竹內亮說,拍攝這部紀錄片,想傳達給日本觀眾,讓他們了解現在真正的武漢、真實的武漢。目前《南京抗疫現場》紀錄片及影像資源入藏南京市檔案館。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竹內亮透露,自己近期也拍攝一部關於四川大涼山的脫貧攻堅紀錄片。十年前他曾到過大涼山,這一次原本也是帶著懷疑的態度前往,但親眼見識了貧困山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希望能繼續用紀錄片的方式,把這樣的真實變化也展現給日本的觀眾。

竹內亮介紹,紀錄片將聚焦一個大涼山彝族家庭,將於下月在日本一家電視臺正式播出。竹內亮說,紀錄片還是以真實為主,客觀克制,展示中國現狀給日本觀眾,讓海外的觀眾了解複雜而多面的中國。

接地氣也是竹內亮認為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的「切入點」,「日本年輕人對於小切口內容更易感興趣,旅遊、美食、美女帥哥等等。比如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在日本非常火爆。還有中國風的化妝也在日本十分流行。所以這些方面的文化交流的話,我覺得挺好的。」

「中國是拍不膩的,越拍越有趣。」竹內亮對於中國的飛速發展懷有無盡的熱愛和嚮往。被問到下一步面對「後疫情時代」還有什麼新的拍攝計劃時,他表示「經過這次疫情,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技術不斷湧現,大家對人生也有著新的思考。「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通過拍攝,記錄下這些時代的新變化。」

相關焦點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現身「金熊貓」:用紀錄片展現大涼山脫貧攻堅的巨變
    李雨晗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邊鈺 攝影 向宇 盧春陽此前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和《好久不見,武漢》而大火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現身11月11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作為一名居住在中國的紀錄片導演,真實與客觀是竹內亮對於拍攝關於中國的紀錄片時反覆提到的關鍵詞。談及創作抗疫紀錄片並親身前往武漢的初衷,竹內亮表示,「現在很多地方真的是都不太了解中國,包括日本其實也真的不了解,對中國都很多誤會,希望能將更多的真實的中國傳達給全世界。」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我要來大熊貓基地拍日本飼養員小姐姐
    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 「網紅」紀錄片導演竹內亮: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將真實的中國傳達...
    下午的紀錄片分論壇以「融通中外·全球視野——中國紀錄片時代之責」為主題,邀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總監梁紅、紀錄片製片人劉鴻彥、探索傳媒集團副總裁魏克然、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著名紀錄片導演梁碧波、日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等參與討論。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11月27日,該片導演竹內亮受邀在南京大學演講時說:「因為很多日本人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得到控制,我才想到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竹內亮,42歲,日本千葉縣人,紀錄片導演。
  • 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打破偏見 記錄真實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我的2020年,我大概會選擇『出圈』吧。」竹內亮笑著對《北京周報》說。從去年3月到今年年初,《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後疫情時代》這3部聚焦中國抗疫的紀錄片先後上線,讓這位42歲的日本導演一躍而入中外網友的視野。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用真實的武漢感動世界
    人民網東京7月2日電(孫璐 吳穎 袁蒙)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人竹內亮。
  • 《好久不見,武漢》導演竹內亮:不要小看觀眾 想做能賺錢的紀錄片...
    「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有很多偏見。作為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作為紀錄片的導演,特別想去拍武漢,想給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武漢。」因為拍攝《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等抗疫紀錄片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國內真的火了。這個在南京已經生活了7年的日本導演日前來到上海,參加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金爵紀錄片主題論壇。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獲外交部讚賞!
    就在昨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讚了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稱讚其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讓更多人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讓更多人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人民日報  作者:劉軍國  2020-04-24 「希望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能夠更加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日本紀錄片導演:用真實的武漢去感動世界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人竹內亮。現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武漢戰「疫」過程以及疫後恢復情況。他坦言,製作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目的是把武漢的現狀介紹給全世界,不僅是給中國國內的人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看。因此,外國人想要了解的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去世病人的家屬、醫護人員等都原原本本地出現在片中。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與日本傳統的紀錄片完全不同。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
    來源標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 對話日本導演竹內亮:如實展現中國抗疫,華春瑩發言讓我感動
    即日起,我們開設「老外講中國故事」專題,展現那些多年來在不同地域、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的國際友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想。第一期,我們介紹的是拍攝中國抗疫紀錄片獲得廣泛關注的日本導演竹內亮。 「中國作為2020年世界主要國家中唯一被預測將會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究竟是如何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武漢成為全世界紀錄片創作者的聚焦之處。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
  • 日本導演拍的南京抗疫紀錄片又火了!
    「希望日本也採取有力的措施。」……一個月前的3月2日。一部由常駐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的南京抗疫紀錄短片登上了日本雅虎首頁,被多家電視臺報導。引發網友熱評不斷。出門戴口罩,進居民小區要量體溫、用手機APP登記旅行信息,「零接觸」買快餐,學生在家上網課……在短短10分鐘裡,直觀地展現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下南京人的日常生活。這些在我們眼中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在當時的日本人民看來簡直不敢想像。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
    「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二名。  《後疫情時代》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Talk 對話 | 竹內亮:一個憑感覺生活的人
    事實上,在到場的這五位導演中,竹內亮的身份最為複雜——他既是一位在中國定居的日本人,同時又是一位紀錄片導演。此前為日本NHK電視臺拍攝與中國相關的紀錄片,竹內亮因此與中國結緣,並決定在南京成家立業。在竹內亮導演看來,如今,不少國家的人對於中國存在一定的誤解。作為日本人的他,恰恰具備用一個相對客觀的立場向世界介紹中國,消除其中的偏見,描繪中國。他的作品《好久不見,武漢》(2020)、《南京抗疫現場》(2020)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是如何真實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疫。
  • 這個中文十級的老外拍攝的中國紀錄片,為何火遍中外,連外交部都點讚?
    今年上半年,《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這兩部抗疫題材紀錄片,讓日本導演竹內亮真的火了。
  • 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
    原標題:【節目評論】紀錄片:記錄決戰脫貧攻堅偉大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要重點宣傳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宣傳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舉措好辦法,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
  • 這位日本導演在中國拍紀錄片「火出圈」,他的初心令人感動→
    因為一部刷爆社交媒體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日本導演竹內亮火了!「你為什麼住在上海?」竹內亮初見記者,幾句寒暄後,率先提問。你為什麼住在這裡?過去的十年裡,竹內亮不斷把這個問題拋給住在中國的外國人和住在日本的中國人。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令人驚嘆
    」,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該片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拍攝的又一部「中國抗疫」主題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於今年元旦上線,目前在海內外各大媒體平臺都有不俗的播放量,1月3日還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了竹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