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連接貴州與世界,展現中國創造的非凡魅力。
近日,由範冰心擔任總製片人,著名導演李舒執導、呂品品任總編劇,應昊茗、高梓淇、王汀、楊菲洋領銜主演,阮兆祥、陳嘉佳、袁新、左騰雲、袁帥、何宣林等主演,劉牧、徐百慧特別出演,王茜華友情出演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和綜合頻道下午檔同步熱播中。通過劇情的播出,觀眾在感受方清華、方清明兄弟倆創業經歷跌宕起伏的同時,也慢慢認識了正安縣——一個與吉他結下不解之緣的地方。
吉他已出圈,國貨正當時。當「高格調、高品質、高品位」成為國貨的新標籤後,每一件出品都宛如一件極具賞味的藝術品。而每一件出圈的國貨的背後,都藏有一顆匠心。
立足現實,聚焦吉他產業
素有「黔北門戶」之稱的正安縣,曾經是貴州省遵義市所轄的唯一一個深度貧困縣。然而,你一定無法想像,全球銷售的吉他中有近一半產自這裡。正安縣也因此被稱為「吉他製造之鄉」,這座藏在大山深處的吉他「世界工廠」,正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
而正安縣與吉他的結緣,便是電視劇《吉他兄弟》誕生的契機。
改革開放初期,遠在貴州省貧困山區的正安縣組織了三百個婦女南下廣州務工,號稱「三百娘子軍」,從此拉開了貴州農民工外出打工的熱潮。也許是機緣巧合,若干年後,這些來自正安的打工者們,居然有百分之六十都投身在廣州的樂器產業,許多人還成為了廣州吉他行業的佼佼者。
在《吉他兄弟》劇中,這一段過往被真實地呈現:「正安在外打工的有23萬人,廣州吉他廠中打工的有70%的正安人,其中60%想回來。」基於此,嚴正剛認為應該將正安招商引資的主方向往吉他產業引導,應該想辦法讓正安在外打工的人回家。方清華正是在嚴正剛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從而帶動正安縣吉他產業的發展。
鏡頭外的正安縣,其發展成績更加令人矚目。2019年,正安縣產銷吉他600萬把,出口到美國、巴西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動群眾就業14000多人,保障了6600多人穩定脫貧。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吉他兄弟》獨闢蹊徑,將鏡頭聚焦樂器製造,讓整部劇更加年輕、更加洋氣。「在全國大力提倡建設美麗鄉村、回鄉創業和脫貧攻堅的大環境下,很多扶貧類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但這些作品大部分講的是種植、養殖、文旅,像《吉他兄弟》這樣樂器製造工業的題材很少。」在《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看來,這個題材更新穎且具有藝術氣息,能更好地與年輕人對接,市場價值相對較高。
《吉他兄弟》既然講的是吉他製造業的故事,吉他製作的工藝和吉他廠的布景自然也要追求專業性。「兄弟倆從打工,到創業初期,再到回鄉辦廠,我們在置景上都做了區分。打工的卡門吉他廠更有廣州特色,中期創業的小吉他廠是在一個小祠堂裡搭建布景的。後期的產業園則更氣派也更有藝術性。」範冰心解釋道。除了場景上的區分,包含186道工序的吉他製作手藝也是表現的難點。假如樂器製造的環節不能讓觀眾信服,那麼創業致富的昂揚精神也就無從依附。「每個技術環節,我們都請專業人員全程顧問,就是為了保證這部劇的專業性。」
決戰商場,展現經營之道
如何塑造更具特色的主旋律影片?如何讓主旋律影片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這是每一個創作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吉他兄弟》儘可能在主線清晰的前提下,輻射了更多在年輕人興趣點上的情節。據導演李舒介紹,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吉他兄弟》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融入了商業的元素,讓該劇既有一定的藝術性又有一定的觀賞性。
在劇中,林凱樂跟方清華聊起網路遊戲的事:「網遊基本都是從高級人民幣玩家身上掙錢的,但這並不是說低級免費玩家不重要,事實上,從測評的大數據上可以看出,新遊戲、新區開始時候吸引的低級玩家越多越成功。只有吸引住了初級玩家,玩上癮了人家才肯掏錢享受更好的遊戲體驗。」
此時,方清華忽然意識到,吉他產業也是如此,只有先抓住剛剛接觸吉他的「初級玩家」,培養出興趣來才能更好地推行高端吉他,「初學者」吉他反而是市場前景最大的。他決定調整鳳鳴吉他的發展線路,開網店、產銷一條龍,開闢了吉他製作企業發展的新路徑。
在劇中,方清華帶領大家「備戰雙十一」的場景看得觀眾熱血沸騰。「短短兩小時,12000把吉他,銷售額150萬」的成績,創下了銷售奇蹟!而現實中,正安吉他確實早已部署好了電商運營的鏈條。中國製造「擁抱」直播電商,中國吉他之鄉正安向世界發聲。
在《吉他兄弟》這部主旋律作品中,網遊、電商等元素的加入顯得格外亮眼。以總製片人範冰心為代表,《吉他兄弟》的幕後創作團隊彰顯出獨特的朝氣。他們既銘記歷史大事件,又緊盯時代熱點話題,以更加年輕化的視角,彰顯出「主旋律」電視劇的魅力,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暢想未來,聚力中國創造
《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曾這樣闡述創作初心:「劇本創作的時候,中美貿易戰形勢正緊,這給我們的觸動很大。中國是一個手工業製造大國,包括吉他在內的各國產品都會在中國設代加工廠。一旦貿易衝突,中國一些做代加工的廠家,就會面臨著倒閉危機。要想真正做強,民族品牌必須崛起,所以我們在劇中對此濃墨重彩地進行了表達。」而我們通過《吉他兄弟》,看到了民族品牌的崛起。
在劇中,這樣一個情節讓觀眾氣憤不已。方清華投入市場的鳳鳴品牌吉他被丹尼爾拆去鳳鳴商標,改貼其他品牌進行銷售。丹尼爾表示,鳳鳴吉他的質量與他代理的北美八大品牌相比毫不遜色,可惜毫無品牌價值。正如方清華在劇中說的那樣:只有搞自主品牌,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才是唯一的出路。
「立足現實,緊跟時代」,《吉他兄弟》彰顯出非同一般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當下,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疫情,中國創造在參與國際分工的複雜產業鏈上,遇到的挑戰會越來越大。這一場沒有硝煙的貿易戰爭,教會我們如何在變局中勇毅前行。相比百年之前,今天日益強大的中國,在不平等條約面擁有了說「不」的權利和資本。「中國製造、外貿出口」的時代已經遠去,「中國創造、全球製造」的時代正在來臨。
一根琴弦,奏響一個縣城的致富曲;一把吉他,彈出一方地域的產業夢。更多關於正安和吉他的精彩故事,請關注正在熱播的《吉他兄弟》。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