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天堂影院成功開館!
每周六為弟兄姊妹推薦一部福音電影
邀請大家關注此公眾號後置頂
每周與我們一起觀影!
導演: Robert Fernandez01
途中,基督徒偶然發現了「虛華市集」,他拒絕其中所有的誘惑,裡頭的人問他天國之城有哪些他們沒有的東西時,基督徒回答說:「和平、喜樂、愛、無私、忍耐、知足,以及永不朽壞的冠冕。」
當然,基督徒也遭遇了許多困惑和陷阱,他陷入「沮喪沼澤」,需要救援,他穿越「世界森林」,甚至聽到「天國之城的王不可信任」的流言。基督徒越接近十字架,他的重擔也就慢慢卸下了。
最終基督徒成功橫渡死河,抵達天城,得享永恆的福樂。這一切主要靠基督徒自己去面對解決,雖然途中時有安息地,如富麗宮、涼亭等,時有如傳道者、釋道者、牧羊人、富麗宮的侍女等朋友的熱情接待和指點。而他先後同行的忠信和盼望卻是支撐他走完天國窄路的兩樣重要品質。看到基督徒的決心和毅力,既鼓舞人心又使人知罪,讓人不禁反思:我在「世界森林」中迷失了多少次?我在虛華市集中逗留了多久?我們的態度應該和基督徒一樣,他一直定睛在永恆的獎賞上,忠於天城的王。《天路歷程》作者約翰•班楊的故事
約翰•班揚於1628年11月出生在英國貝德福德市南約一英裡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補鍋匠,由於家境貧寒,班揚只接受了基礎教育。1644年,英國內戰爆發,十六歲的班揚參加了克倫威爾領導的議會軍。戰後回到家鄉,班揚子承父業,也做了一名補鍋匠。後來他與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子結婚。他的妻子帶來了兩本她父親送給她的書,一本是《普通人的天國之路》,另一本是《敬虔的生活》。班揚讀了這兩本書很受啟發。在經歷了漫長的信仰掙扎後,在25歲那年,1653年班揚加入了英國當地的一個非國教教會(基督新教),從此就改變了命運。1660年,他被指控未經允許就擅自舉行宗教禮拜(無執照布道)而被捕,政府當局判處約翰•班楊非法傳教,投入監獄。班揚在漫長的12年牢獄生涯中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天路歷程》第一部分正是他在獄中寫成的。1675年,他又因非法傳教的罪名再次入獄,還好這一次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獄了。約翰•班揚出獄後至臨終一直竭盡傳教,最後在探望信徒的路上身患熱病,1688年11月逝世,享年六十歲。據說班楊熟讀聖經的地步,差不多能背誦整部聖經,以致班揚成為歷史上引用聖經最多且最得心應手的作家之一,後人稱他為「讀一本書的人」。據統計《天路歷程》直接引用經文或有聖經的含義和典故的部分,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第一、二冊分別從聖經中引用了160個和94個比喻,是歷史上引用經文多的一部基督教作品。班揚最常引用的是啟示錄中的「看哪,那坐在寶座上的....」,這是他力量的源泉,「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加福音1:37)內容轉於網絡
· END ·
丨路1:37丨
因為,出於 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