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滑板,跌倒再爬起來,所以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只會變帥……」這是歌曲《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中的歌詞。滑板提倡的競技精神、積極向上的態度,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鐵粉」。
「人生就像滑板,跌倒再爬起來,所以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只會變帥……」這是歌曲《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中的歌詞。滑板成為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它提倡的競技精神、積極向上的態度,也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鐵粉」。
在濟南寬厚裡的角落裡,就有這樣一群「滑板少年」,他們戴著帥氣的鴨舌帽,穿著嘻哈風的衛衣,個性盡顯地馳騁著……
馨馨今年11歲,就讀於經八路小學六年級一班,是個活潑好動又執拗的小女孩。因為長板滑得好,她常常被一些大哥哥大姐姐明裡暗裡地羨慕嫉妒。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馨馨7歲時與長板結下不解之緣。這個因為幾個滑板視頻而愛上滑板的小女孩,終於在2016年生日那天,拿到了她的第一塊滑板,那是一塊「小魚板」。
馨馨很快熟悉了滑行,之後又了解到了長板dancing,不斷地在「小魚板」上嘗試小飛俠、交叉步等舞步動作。爸爸姜校見她如此痴迷長板玩法,決定給她買一塊長板。就這樣,馨馨與長板正式相遇,這成為了她精彩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滑板運動在國外非常盛行,並且入選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只是這項運動在國內非議挺多的。」姜校說,因為是一項街頭運動,所以大眾對它的誤解和偏見很深,覺得不安全,覺得不務正業,很多人指責說不應該在路上滑,甚至指責他們對路人不負責任,這對馨馨和他來說也成了見怪不怪的事。
今年暑假的第一天,姜校帶馨馨出去找場地訓練,結果公園拒絕他們進入,最後他們不得已只能去一個停車場練習。姜校說,平時馨馨基本上都是在像寬厚裡這樣的半封閉街道練習,要不就是在小區的停車場,「我們小區的人都對這個勤奮努力的小姑娘評價很高,這幾年堅持下來,每個周末,她的身影都是我們小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馨馨喜歡這項運動,所以她的家人就陪著她,也鼓勵她堅持下去。姜校認為,在課餘生活之外有個專注的愛好是件好事,只有堅持下來才能有所收穫,「我給馨馨拍視頻的初衷也是希望能通過視頻記錄下她的每段成長,多留下些通過長板串起的童年記憶,記錄下她努力的汗水,意外的受傷,每次面對挫折和不斷嘗試直到成功後的喜悅,這些都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每年的長假,姜校都會帶著馨馨做一次長板旅行,確切地講是旅行中穿插拜訪一些當地的板友,或者順便參加一些滑板活動或者聚會,飽覽了名山大川的同時,也多了解一些與滑板有關的文化和故事,讓馨馨往更深層次去了解這項運動。奶奶也經常陪著馨馨旅行,南來北往,走過了中國許多城市,在這種以長板運動作為紐帶的旅程裡幾代人增進了感情,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因為長板,馨馨變得堅強和獨立,也打開了自己的社交窗口。「出門參加活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她跟著本地板友組隊去,這些經歷讓她具備了團隊精神,聽從安排、和睦相處,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姜校認為,馨馨學會了如何溝通、交往和分享,視野也開闊了很多,這種生活課,是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成長。
今年,由於疫情和六年級學業壓力增大的緣故,馨馨練習長板的時間基本上都壓縮在了周末,每次「刷街」4小時,「我和馨馨也在溝通如何有效地打理好時間,定好目標,把效率提升上去,也早早約定好,要先做完功課再去滑板,所以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中等偏上。在老師眼裡她是一個比較外向的小女孩,同學們也都很佩服她,覺得她很有勇氣。」姜校說。
馨馨單純地享受著長板帶來的快樂,「追夢的路上不要遺忘一路的風景,無數情感交織的經歷才是生活。」姜校在馨馨的生日寄語中這樣寫道。
徐慧是一位5歲女孩的媽媽,她留著短頭髮,喜歡穿板鞋和T恤,工作之餘,她熱衷於接觸新事物,長板就是其中之一。平日裡,只要一有空,母女倆就會帶著「板兒」出現在寬厚裡。
2018年6月,因為「圍觀」了一場長板嘉年華比賽,徐慧與長板結緣了。買板初衷是因為把健身房當澡堂堅持了一年以後,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而長板則可以帶著女兒萊萊一起參與進來,培養兩個人的運動能力和毅力。
談起這項運動,徐慧用「上癮」兩個字形容,「站在板上就是整條街最開心的人。」每到周末,徐慧就會帶上萊萊一起滑板,看著萊萊小心翼翼地上板、滑行、剎車,一次一次戰勝自己,從不敢玩到流暢滑行、再到解鎖新動作,徐慧感受到了滿滿的成就感。
而長板帶給孩子的收穫遠不止如此。徐慧說,因為參與戶外運動,孩子的免疫力增強,其次也順勢對孩子進行了「挫折教育」,「因為自己是獨生子女,不想讓孩子像我們這一代一樣被父母過度保護,長板正好可以磨鍊孩子的毅力,讓她在未來人生路上能夠敢於面對挫折。」
徐慧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並接觸滑板這項運動。她認為,小朋友對滑行類的東西都非常感興趣,例如滑板、輪滑、平衡車,「它在小朋友眼裡是一個非常新潮的運動,很酷很炫。」
徐慧說,運動這個東西只要你能堅持一個月,把它貫穿到每天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個習慣,「習慣養成了之後,所帶來的收穫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自2016年8月3日舉辦的國際奧委會會議宣布滑板被正式確立為東京奧運會的五個新項目之一以來,滑板運動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掀起了一波浪潮。作為滑板運動的主力軍之一,越來越多的兒童加入其中。」濟南某滑板店店主宋易在接受記者採訪中如是說。
宋易的滑板店在2016年開業,幾年的時間裡,他也看到了練習者年齡的變化,「以前高中生、大學生比較多,這幾年八九歲跑來找我學滑板的小學生很多。」
每周,宋易都會和店裡的三位滑手一起出現在寬厚裡,免費為喜歡這項運動的青少年安排滑板公開課,每次都會吸引30人左右參加。在宋易看來,玩滑板並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只要孩子有興趣、有勇氣去駕馭滑板,就夠了。
宋易說,就小朋友而言,他們更多會優先選擇長板,因為和普通滑板相比,長板板面更長更寬,輪子更大更軟更寬,擁有更長的續航能力,穩定性也更好,因此也被稱為「陸地衝浪板」。
宋易介紹,一般一塊長板的價格在七八百到一兩千元之間,普通滑板的價格在五百到千元之間,又因為屬於消耗品,在經常練習的情況下兩三個月需要更換一次板面。宋易說,除了費用問題,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支持。在他接觸的兒童中,其家長大都三四十歲,對這項運動的接受程度較高,「家長都是支持孩子出來運動的,他們基本都不宅在家裡玩手機,除了滑板還學習遊泳、書法,課都很滿,學習成績也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