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到媒體上爆出某人,患有抑鬱症自殺,留下遺書這樣的事件。不少人覺得抑鬱症患者就是矯情,還有的人覺得這只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只要積極向上,就能夠改變。
但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大腦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不僅是單純的心理疾病,而是在生理上產生變化之後,造成的結果。這種疾病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3.5億名患者,在我國也有超過9000萬抑鬱症患者。
這些患者承受著腦部生理病變的影響,還要不斷的接受外界勸他們自己走出抑鬱症,讓患者心理負擔更重,最終影響患者出現過激的情緒。大眾能夠了解抑鬱症,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不少人覺得抑鬱症就是自己情緒上的消極失落,但事實並非如此。抑鬱症是在人的腦部出現問題,生理性的病變影響了人的情緒。主要的病變有三個部位,分別是海馬體,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
海馬體就是在人體腦部負責儲存記憶,製造皮質醇的位置,而抑鬱症患者主要就是受到皮質醇大量分泌影響。當人體處於比較大的壓力下,就會刺激分泌這種激素,如果長時間抑鬱,就會產生過多的皮質醇,阻礙大腦的神經元生成,影響神經元短缺,就會出現精神障礙和情緒障礙。
杏仁核主要是負責反應情緒,因為受到大量的皮質醇刺激,患者腦部的杏仁核會長時間處於受刺激的狀態,很容易出現情緒敏感,神經紊亂等。最後一個就是前額葉皮層是負責調節情緒,產生記憶,做出判斷的部位,大量的皮質醇刺激,會讓前額葉皮層出現萎縮,影響患者出現記憶變差,決斷困難,情緒紊亂。
該如何判斷患上抑鬱症?
大腦出現的這些生理性變化,除了檢查儀器外是比較難以發掘的。但是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很多的行為狀態,是很容易看出異常的。如果自己或者身邊的人經常出現3個狀態,就需要提高警惕,最好去醫院看一看。
第一、否定自己,經常說我不行,我沒用。抑鬱症患者會很容易產生敏感的情緒,出現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總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或者是別人的負擔,甚至因為這種情緒產生極端的念頭。
第二、煩躁,厭煩,浮躁不定。抑鬱症患者因為體內的激素影響,很容易處於浮躁的狀態,對身邊的事情總是提不起興趣,覺得厭煩,還莫名的覺得失望和憤怒。
第三、麻木,無知覺。不少抑鬱症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出現疾病,只是對所有事情都覺得麻木,生活沒有樂趣。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更加刺激皮質醇分泌,損傷腦部。
如果一個階段內,頻繁的出現這3種情緒,除了和身邊的朋友傾訴排解這種情緒,更應該做的是找心理醫生,進行科學的疏導。因為抑鬱症患者其實是生理性的病變,而非單純的精神問題,儘早科學的診斷出抑鬱症,才能接受正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