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確保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範圍

2020-12-2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3月20日,民政部發布《關於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紮實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就貫徹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此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作出要求。明確提出要簡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受理低保申請,確保所有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都能納入低保範圍。

3月6日,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基本照料服務保障作出部署。

對此,民政部要求,要抓緊細化政策舉措。疫情嚴重影響當地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根據影響的程度,確定增發生活補助的範圍和標準。簡化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受理低保申請,確保所有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都能納入低保範圍。進一步細化臨時救助的類別和情形,重點救助新冠肺炎患者及受影響家庭。非本地戶籍的新冠肺炎患者,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急難發生地應當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結合當地實際明確臨時遇困外來人員申請臨時救助的具體情形、標準和救助時限,統籌運用好實物幫扶和現金救助政策。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保障好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方面的作用,指導社區(村)或安排相關人員、機構加強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幫助。

同時,完善價格聯動機制。各省級民政部門要主動協調發展改革等部門,密切關注疫情防控期間食品類物價變動情況,及時提出應對意見。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科學確定價格臨時補貼標準,並按時足額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適當提高補貼標準。處理好價格臨時補貼與提高低保標準之間的關係,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民政部強調,要統籌推進兜底脫貧。各地民政部門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貧困人口救助幫扶,落實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及時救助因疫致貧返貧群眾。要會同扶貧等部門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開展數據比對和摸底排查,加強特殊群體關愛幫扶,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決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各項任務。

民政部還對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和加快實現社會救助線上辦理作出要求。包括現階段要全面公布現有的社會救助服務熱線號碼,加強電話值守,保障熱線暢通,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並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社會救助工作深度融合,不斷優化完善政務服務流程,積極推行社會救助全流程線上辦理,方便救助申請,縮短辦理時限。民政部特別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可將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作為調查審核的主要方式,入戶調查可採用電話、視頻等非接觸、遠距離靈活方式。

此外,民政部要求要加強部門協同和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通過「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將掌握的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信息及時轉介給相關部門,協助做好專項救助申請工作。同時,各地民政部門要根據疫情影響、兜底脫貧、物價聯動等因素,精心測算社會救助資金需求,及時報黨委和政府以及同級財政部門,力爭增加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資金投入。

相關焦點

  • 廣東:因殘、因病致貧對象納入救助範圍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莫冠婷 韓堃)對申請低保、特困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增貧困人口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及個人,視情由當地鄉鎮(街道)或縣級民政部門先行給予臨時救助。
  • 疫情災情影響下,如何防止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貴州民政有招
    12月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脫貧攻堅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等災情影響,貴州省困難群眾收入減少、支出增加,還有的困難群眾外出務工無著返鄉,所以今年兜底保障任務更重了。
  •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
    「從目前情況看,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都納入了低保或特困救助的政策範圍,納入低保和特困政策體系特殊貧困群體都達到了脫貧收入標準,能夠如期實現脫貧。」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在近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 民政部:疫情期間兒童監護缺失需第一時間報告並納入救助範圍
    2月11日,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按照兒童自身和家庭情況分類做好臨時照料服務。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兒童監護缺失主要包括: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離觀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疫情影響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
  • 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濟寧市民政局今年發放供暖補助208.5萬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是當前的民生大事,濟寧市民政局高度重視,綜合採取多項措施,紮實做好睏難群眾生活安排,確保困難群眾溫暖、安全過冬。首先是及時足額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通過政策告知、入戶排查、信息比對、定期巡訪等措施,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政策保障範圍,足額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等,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天氣、疫情等影響。目前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6.2萬人、特困人員3.5萬人,累計發放保障金9.8億元。其次是發放冬季取暖補貼。濟寧市於2008年建立困難群體冬季取暖補貼制度。
  • ...社會救助助力脫貧攻堅系列報導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不含整戶納入低保範圍的貧困人口),可參照單人戶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切實加強脫貧攻堅中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工作,加強低保對象數據動態核查,堅持以家庭收入核查結果和家庭困難程度作為納入和退出低保的核心依據,對納入低保範圍的脫貧不穩定人員,實施低保漸退政策,實現穩定脫貧後再退出低保範圍。
  • 民政部:「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王祖敏)記者從中國民政部26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20年,中國各級民政部門全力以赴戰疫情、抗汛情、兜底線、保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我國城鄉低保標準同比分別增長7.7%、11.3%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翟翔、孫少龍)記者從26日在京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我國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發展取得突破,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人均每月665元和每年5842元,同比增長7.7%和11.3%。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有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救助保障範圍。
  • 三亞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官方指南來了
    三亞市困難群眾怎麼申請社會救助?申請社會救助有哪些條件?三、納入低保對象,要經過哪些必經程序?凡是提出低保申請的家庭和個人,均應向民政部門提供《海南省社會救助誠信承諾和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和其他申請材料,民政部門受理後,進行入戶調查、家庭經濟核對後,經過審核審批,且審核審批結果經公示無異議,方能納入低保保障範圍。四、納入低保對象,要提交哪些材料?
  • 「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1月4日,十堰市竹谿縣城關鎮民政所所長林昌平到困難群眾劉某家回訪。「暖和著呢,謝謝關心。」劉某說。40歲的劉某是單親媽媽,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已上大學,5歲的女兒小希上幼兒園。在劉某租住的房裡,客廳牆邊擺著好幾個裝藥品的紙箱,裡面有她平時要用的藥。劉某患慢性腎病多年,近年來加重為尿毒症,每月醫藥費2000多元,可她沒有收入來源。「前些年我跟朋友合夥開服裝店,後來虧損就關了店,還欠了債。
  • 2021年低保全面取消?民政部回應!補貼上漲,2種人會被移除
    幫助困難人群,脫離貧困,走向小康的幸福生活,是國家的總目標在國家的幫助下,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實現了脫離貧困,保障了基礎人民的生活,我們國家現在的目標就是,幫助困難家庭,脫離貧困,讓他們走向小康的幸福。雖然我們國家幫助貧困家庭的數量非常多,所以很多人都非常擔心自己的低保會不會被國家取消呢?2021新的一年裡,國家會不會取消低保呢?針對大家所擔心的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做一下解釋,答案是不會,國家不會取消人民群眾的低保!
  • 【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你的冷暖我們記心上,嶗山區開展困難群眾送...
    寒冬來臨,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多措並舉,開展困難群眾主動排查,及時發放救助物資和資金,紮實開展困難群眾救助保障,確保他們溫暖過冬、安全過冬,讓困難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魯網1月13日訊(記者 孫曉文 通訊員 武莉淳)寒冬來臨,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多措並舉,開展困難群眾主動排查,及時發放救助物資和資金,紮實開展困難群眾救助保障,確保他們溫暖過冬、安全過冬,讓困難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 記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城鄉低保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海玲
    從事低保工作十年來,她始終牢記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堅持把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作為第一責任,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深受群眾讚譽。走家串戶 主動排查救助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日常的救助工作。
  • 恐龍園受疫情衝擊收入結構變動大 輕資產業務增速快但毛利率下降
    受疫情影響主業收入下滑嚴重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均在99%以上,主營業務突出。 從收入結構來看,恐龍園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園區綜合業務、旅遊配套服務和創新創意服務三大業務。 但截至2020年三季度,受新冠疫情期間「中華恐龍園」閉園和限流影響,公司園區綜合業務收入大幅下滑,旅遊配套服務隨之受影響,這兩項業務收入增速均出現了負增長。創新創意服務包括策劃設計與諮詢管理服務,屬於輕資產業務,收入不受疫情影響反而快速上升,在2020年1-9月期間,收入達到9280萬元,同比增速為98.05%。
  • 醫療丨國家醫保局: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職工或因高額醫療費用負擔致貧返貧的困難職工均可申請獲得相應救助。目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救助對象年度救助限額內個人自付住院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0%左右。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住院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並統一至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
  • 農村貧困戶沒有收入,想要低保怎麼申請?只要符合條件按流程走!
    內容提要: 低保是居民最低日子確保的簡稱,是在城市現已樹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日子確保、賦閒穩妥和城市居民最低日子確保等「三條確保線」準則的基礎上,樹立實施最低日子確保的準則,下面咱們就一同來看一看鄉村低保方針怎樣請求吧!
  • 心理幫扶助力困難群眾重燃生活希望
    11月25日,鹹安區民政局低保辦聯合官埠橋鎮民政辦、鹹寧市靈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深入官埠橋鎮官埠橋社區困難群眾王治兵家中,對王治兵一家進行了心理疏導工作。王治兵今年54歲,身有殘疾沒有工作, 2019年5月王治兵低保身份由於其家庭收入超過鹹安區城市低保保障標準要求被取消,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社區了解情況後,為他安排了社區的公益性崗位,積極為他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其兒子25歲,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近年卻一直沒有去找穩定的工作。王治兵和愛人都有慢性疾病,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愛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