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肩關節疼痛的肌肉總結

2021-01-20 疼痛微創醫學論壇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球窩關節,能做多軸性靈活運動, 其周圍肌肉多而薄弱,這些肌肉的損傷都會導致肩痛。其周圍的肌肉主要有:岡上肌、三角肌、岡下肌、小圓肌、 肩胛提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肱三頭肌、背闊肌、大圓肌、 喙肱肌、上後鋸肌、前鋸肌、肱二頭肌、斜方肌等。




岡上肌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 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關節囊的狹小間隙通過,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對於岡上肌的損傷可以進行空罐實驗判斷是否損傷。


當損傷時岡上肌第 1 筋膜點會導致肩部深部酸痛並且主要集中在中三角區疼痛,沿上臂和前臂向下延伸,肘關節外側疼痛明顯,上臂外展時疼痛強烈,靜止時隱隱酸痛,但很少幹擾睡眠(與岡下肌不同)。肩峰撞擊症候群與岡上肌有關,肩關節附近的「咔嚓」聲與之有關。岡上肌第 2 筋膜點會導致三角肌中束疼痛。




三角肌位於肩部,分前中後三束,整體呈三角形。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 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當三角肌後束損傷時會導致後三角,中三角,前三角疼痛,對其做搭肩試驗,三角肌疼痛明顯。當三角肌前束損傷時,牽拉前三角肌或做後摸背動作時,三角肌前束疼痛明顯。




岡下肌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蓋。起自岡下窩, 肌束向外經肩關節後面,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中部。岡下肌損傷主要引起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於關節深處,傳送到肱二頭肌、肩部外側、後頸部肩胛內側緣, 沿整個上臂和前臂向下傳送,可達整個手的尺側。引發肩膀和手臂的無力和僵硬,變得很容易疲勞,無法向後伸手夠到後背。岡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償性收縮,放鬆肩袖肌群的觸發點就能夠成功治癒「凍結肩」,右岡下肌較左岡下肌更易損傷。岡下肌損傷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通常後摸背受限,掏褲兜,扎腰帶等動作疼痛加劇。




小圓肌位於岡下肌下方,岡下窩內。起於肩胛骨內側 緣上三分之二背面,經肩關節後部,止於肱骨大結節下部。小圓肌所引起的疼痛主要為肱骨頭附著處的背側非常 局限的疼痛。




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起自 1 至 4 頸椎的橫突,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其收縮能上提肩胛 骨並使肩胛骨下迴旋,是頸椎負擔很重的一塊肌肉。肩胛提肌損傷主要表現為頸部旋轉受限,斜頸多見於胸鎖乳突肌異常,頭部晃動受限多見於上斜方肌異常。肩胛提肌筋膜點強烈的壓痛感。


肩胛提肌產生疼痛可能由於姿勢性緊張,比如單肩挎包;肩胛提肌的拮抗肌縮短造成肩胛提肌的超負荷;腰椎的側彎(腰方肌縮短)導致肩胛提肌容易受傷。肩胛提肌往往是引起肩痛最主要的原因, 其往往導致肩後方疼痛、頸肩角痛,並沿肩胛骨內側緣放 射以及後三角肌區域疼痛,嚴重時會導致劇烈的頸肩部疼 痛,頸強直。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窩,肌束向上經肩胛關節的前方, 止於肱骨小結節,其收縮能使肩胛關節內收和旋內。肩胛下肌的檢查主要從以下四點去著手:


1)肩關節外 展受限嚴重,被限制在 90°,嚴重時 45°也會受限;

2) 縮短的肩胛下肌會導致上臂內旋;

3)當人放鬆站立,手臂 自然下垂時,與健側相比手掌後翻;

4)值得注意的是大圓 肌前三角和胸大肌也會產生上述表現,但嚴重性較低。


肩胛下肌異常往往是導致凍結肩的關鍵,其靜止和運 動時都會劇痛,在肩後部,引起肩胛骨上臂後外側延伸到 肘部疼痛,也會導致腕關節的帶狀疼痛。患者能向上向前伸, 但是不能向後伸(如投標槍的姿勢)。有的患者疼痛嚴重, 導致肩關節外展小於 45°,疼痛嚴重甚至靜止時也會疼痛。




胸大肌是位於胸廓的前上部的肌肉,通常稱為胸肌,呈扇型,起自鎖骨內側半,胸骨和第 1~6 肋軟骨,肌束向外側集中,止於肱骨大結節嵴。


對於胸大肌造成的肩痛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前方疼痛,摸背後拉試驗陽性。臨床表現為胸大肌的上束可以導致前三角肌區域疼痛。在後摸背部的時候胸大肌上束被牽拉產生類似前三角區疼痛。胸大肌中束導致胸前區疼痛 - 肱骨內上髁疼痛 - 手臂尺側疼痛麻木。




肱三頭肌在上臂後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該臂,分為長頭、內側頭、外側頭,一個附著在肩胛骨上,另兩個附著在肱骨上。


對於肱三頭肌造成肩痛的檢查為肱三頭肌的肌肉張力增肌,雙臂上舉時,肘關節無法完全伸直,被動屈肘抬肩誘發肱三頭肌疼痛,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肉中部,鉗捏式觸診,尋找壓痛點。肱三頭肌長頭筋膜點,位於肌腹的中間,可導致上臂後側疼痛,延伸到肩後,偶爾會導致上斜方肌部位的不適感,也會向下導致肱骨外上髁處以及前臂背側疼痛,單純損傷導致上舉輕度受限。



背闊肌是位於胸背區下部和腰區淺層較寬大的扁肌,起於 7-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 3-4 肋,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大圓肌,位於人體小圓肌的下側,其下緣為背闊肌上緣遮蓋。起於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於肱骨小結嵴。



背闊肌導致的疼痛時病人上舉不受限或者輕度受限,在上舉過程中受限疼痛。站立位雙手上舉和軀幹平行,觀察病人雙上肢姿態有無上舉不完全。同時囑病人下蹲,觀察病人腰部曲度變化有無翹臀,如果翹臀說明背闊肌縮短。惡性肩胛背疼痛的原因,無法通過改變姿勢和牽拉緩解(和斜角肌不同)此種情況患者可通過頸椎磁共振,肺部檢查,心臟檢查而找到相應問題。背闊肌第 2 筋膜點位於背闊肌前緣 11 肋交界處,其產生疼痛時,還會引起前三角肌疼痛,軀幹下側疼痛,髂嵴上方疼痛。



喙肱肌在大臂的內側肱肌上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之間。起於肩胛骨的喙突,止於肱骨中部內側。近固定時,使上臂屈和內收,是肩關節水平屈的原動肌。



對於喙肱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點:

1)背部摩擦試驗:患者手從身後在腰部做橫向運動時感到疼痛;

2)上臂、肩關節外旋牽拉時會出現疼痛;

3)觸診檢查:在肌肉的中部,相當於喙突下兩到四指的位置,按壓觸診,尋找壓痛點;

4)起止點觸診:喙突按壓是否有壓痛,肱骨幹中段內側面是否有壓痛,起止點壓痛點很可能繼發筋膜問題。


喙肱肌導致的疼痛主要為前三角肌疼痛,向下傳導到上臂後側、肱三頭肌、前臂的背側以及手背,到達中指末端,喙肱肌縮短,擠壓手臂的神經,抬肩上舉部痛,上舉疼痛明顯,與上後鋸肌和斜角肌的傳導痛不同,喙肱肌不會引起肘關節和腕關節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即使在靜止的時候,症狀仍很嚴重。



上後鋸肌位於菱形肌深面,起於項韌帶下部,第 6、7頸椎和第 1、2 胸椎棘突,肌纖維斜向外下方,止於第 2-5肋骨肋角的外側面,作用為上提肋骨以助吸氣,上後鋸肌發達可以提升肺活量。



上後鋸肌損傷產生的症狀為肩胛骨深處痛,疼痛在肩胛骨上部深處最強烈,延伸到後三角區,肱三頭肌區,肘部鷹嘴區,前臂的尺側和腕掌部的尺側最後到達小指,患者主訴靜止時疼痛也存在。



前鋸肌位於胸廓的外側皮下,上部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蓋,起於上位 1 至 9 肋外側面,止於肩胛骨的內側和下角的前面。



對於前鋸肌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 前鋸肌緊張會導致肩前攏肩胛岡和肩胛骨上面突起,所以檢查是否

有翼狀肩胛;

2) 前鋸肌的筋膜點損傷與過度地使用胸式呼氣有關,所以檢查呼吸模式;

3) 檢查肩肱節律;

4) 局部觸診檢查可靠方便,位於第五六肋,腋中線和腋後線之間,平滑式觸診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明顯壓痛。前鋸肌所產生的症狀主要為肩胛下角內側疼痛,沿上肢內側放射到手掌的尺側並延伸到環指和小拇指。


此外前鋸肌還是導致肩峰撞擊症候群的重要肌肉。肩峰撞擊症候群會明顯表現出一個「疼痛弧」,即患者外展未到 60 度時疼痛較輕,繼續被動外展在 60 至 120 度時疼痛加重,繼續上舉超過 120 度時疼痛減輕,且可自動上舉。因為前鋸肌能使肩胛骨上迴旋。治療肩峰撞擊症候群,不但要考慮松解使肩胛骨下迴旋的肌肉,還需要考慮強化使肩胛骨上迴旋的肌肉,其中前鋸肌就是最重要的一塊。



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側,整肌呈梭形。肱二頭肌有長、短二頭,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長,短二頭於肱骨中部匯合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肱二頭肌肌腹部位的激痛點會導致前三角肌疼痛,前臂淺表疼痛是主訴的感覺,與岡下肌不同的是患側臥不會導致疼痛。



斜方肌位於上背及中背的表層,並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斜方肌起自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止於鎖骨外 1/3、肩峰、肩胛岡。



斜方肌的三部分任一部分損傷都會產生不同症狀。當上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同側頸部後外側痛,並且有時牽涉到同側顳部疼痛,且受損側肩膀無法承受重量;在運動方面表現為頭部和頸部的側屈運動受限,被動活動也會受限,頭頸部旋轉輕微受限;如果同時伴有肩胛提肌和頸夾肌受損,可能會使頸部出現僵直的狀況。


當中斜方肌損傷後,肩胛骨之間會出現灼熱疼痛;止點附著肩峰處疼痛和壓痛;比較特殊的症狀是手臂不自主的顫抖以及自主神經性表現的起雞皮疙瘩。當下斜方肌損傷後,會出現肩胛骨上部、肩胛骨之間,肩峰或頸部的疼痛,以及少數的頸部活動受限;下斜方肌弱化會導致肩胛骨向前下方傾斜,同時胸小肌適應性縮短,患者呈現圓肩狀態。

相關焦點

  • 肩關節疼痛怎麼辦?了解肩部組織,教你用運動緩解疼痛
    一旦某一韌帶受損傷就會形成肩關節脫位情況。在肩關節的外部又有肌肉群包圍著,抵禦外部的壓力以及支配關節運動。肌肉群分別包括三角肌後部,肱三頭肌、小圓肌、大圓肌、背闊肌、斜方肌中部、岡下肌等,肌肉群在外部包圍著肩關節,起著支配和保護作用。但是如果我們訓練過程中不注意這些肌肉的鍛鍊,就會造成肌肉損傷,進而對肩關節造成損害。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損傷是運動健身中最容易發生的運動損傷,損傷後不但會出現肩膀疼痛,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據調查數據顯示,健身的人群中,發生過肩關節損傷的多達45%,而損傷的人群中又有40%的人肩部疼痛持續至少一年[1]。
  • 肩關節長期疼痛別總在肩上耗精力了,你需要在臀部上找找原因
    經常肩關節酸痛,上舉或向後伸困難。你天天找人按摩疼痛的肩膀,卻一直是暫時的緩解,兩三天後肩關節又開始作妖似的疼痛?你相不相信,你頑固性的肩關節的疼痛,或許來自你視而不見的臀部肌肉失衡哦?要不要不這麼扯?
  • 右肩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肩關節局部的情況有這些
    引起右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頸椎病/內臟疾病/肺部問題等等,但是下面我們主要從肩關節局部的問題介紹一下。第一,長期的伏案工作。平時久坐,經常在電腦前工作,肩膀會長時間僵持著,肩關節得不到適當的活動與放鬆,久而久之,肩關節就會出現疼痛的現象。
  • 肩關節疼痛一定是肩周炎嗎?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看你佔了哪些
    有些人肩膀會突然出現疼痛感,且持續的時間較長,容易誤認為是肩周炎引起的,自己亂用藥物,導致治療效果不明顯,還會使疼痛感加重。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引起的,導致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日常肩部活動過度,也會引起肩關節疼痛,患者需要了解清楚。
  • 肩關節疼痛,含胸圓肩。有可能肱骨前移了,四個姿勢穩定肩關節
    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從肩關節處手臂外展肩外旋。如果肱骨頭抬高,超過肩關節水平位置,是出現了肱骨前移。肩袖肌群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肱骨前移的出現,主要是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不穩定,前下方靠肩胛下肌來維持。這樣很容易造成肩胛下肌受損,並限制肩關節的活動。肱骨前移會引發圓肩駝背,並導致上肩部肌肉過緊,進一步引發頸椎前伸。
  • 肩關節彈響該怎麼辦?
    一 什麼是肩關節彈響肩關節彈響主要是因胸廓與肩胛骨連接處在肩胛活動或運動時出現異常的摩擦而產生可以聽到的聲音或觸摸到的震動。肩胛骨在胸廓上滑行,形成肩胸關節。肩胛骨和胸廓間有兩塊肌肉:肩胛下肌和前鋸肌,數個滑囊,正常時,肩胛骨滑動自如、無感覺;當該滑動引起不適、疼痛感覺,伴響聲、摩擦感時,即為痛性肩胛骨彈響症。
  • 肩關節疼痛不等同於「肩周炎」 扭一扭甩一甩反而可能帶來大麻煩
    醫生提醒,肩關節疼痛不等同於「肩周炎」,盲目的自我治療,不但不能改善症狀,反而有可能使問題進一步嚴重。當出現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時,一定要及時就醫。目前,老人已接受肩關節微創手術縫合修復撕裂的肩袖肌腱,並正在進行正確的康復鍛鍊。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運動醫學、關節骨病科副主任醫師餘敏提醒,肩關節疼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都屬於肩周炎。目前「肩周炎」這一診斷已逐漸被擯棄,取而代之的是「凍結肩」這一診斷。凍結肩是肩周炎中常見的一個類型,通常所說的肩周炎又多半指的就是凍結肩。
  • 肩關節背後的保護盾——肩袖肌群,加強它,遠離運動傷病!
    肩袖肌群,一個你可能比較陌生的肌肉群,不過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肌群,作為健身者這個肌群是你必須要去了解一個肌群,因為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有肩部疼痛,受損的經歷,那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肩袖肌群有關,可以這麼說,加強肩袖肌群,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運動傷病,讓你肩關節更為穩固。
  • 因摔倒而導致的肩關節韌帶撕裂該怎麼治療?
    這兩種情況造成的損傷的機制是不同的,其治療的原則也不是很相同,那麼因為摔倒所導致的肩關節韌帶撕裂,就是後者。如果肩部關節的韌帶撕裂的話,肩部會出現明顯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主要是肩部的上方,跟關節活動有關的地方。而且疼痛是反覆發作的,有時還會在夜間發作,不可以在受傷的位置側著睡,這樣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作息時間。
  • 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
    對於老百姓,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 還是「肩周炎? 兩種疾病都會引起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 但是兩者也是有區別
  • 5個肩關節拉伸動作,緩解和修復肩膀疼痛,教練和醫生都會這樣說
    肩膀可以說是人體中最受困擾的關節,如果沒有適當的照顧和注意,肩膀及其周圍肌肉的活動範圍就會大大減少。緊繃的肩膀運動範圍減小會導致肩膀活動能力不足,影響運動表現,並增加肩膀區域普遍不適和疼痛的風險。(二)其他部位肌肉緊繃 :人體是一條動力鏈,動力鏈中的每一個鏈條出現了問題,都會使動力鏈中的其他部位出現問題,例如:背部疼痛可能實際上是由膕繩肌緊繃引起的,同樣肩膀不適可能源於二頭肌緊繃。
  • 「五十肩」最易勞損的肌肉,2步自測3步預防,拒絕肩後深處疼痛!
    今天又雙叒叕來講肩痛了之前我們已經了解過岡上肌、岡下肌、三角肌等肌肉與肩部疼痛的關係,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塊隱藏的很深,不易被發現的肌肉,它是五十肩主要勞損肌肉,是肩臂部痛症中疼痛程度最高的肌肉,它就是肩胛下肌。
  • 超實用的肩部拉伸操,尤其適合老年人保護肩關節
    肩關節為全身活動範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也是活動量最大的關節,人們在鍛鍊時若不注意保護,突然遭受較大暴力或長期不恰當的活動造成的勞損都會導致肩關節損傷而出現疼痛,甚至活動困難。隨著年齡的增大,肩關節的機能會隨著人體機能的衰退而衰退,至老年時骨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疏鬆、肩部肌肉力量減弱、肌腱特別是肩袖的柔韌性變差,肩關節的應變能力、承載能力、活動能力等等都會降低,並且還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因此,老年人的肩關節保養比治療更重要。老年人喜溫怕寒,肩關節更是如此。
  • 「肩關節-5」解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①
    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剛好有幾條肌肉的肌腱通過,旋轉肌群的其中一條肌肉「岡上肌」,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肱二頭肌長頭」。這些在肩峰下空腔裡的肌腱,常是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受害者。▽許多肩關節疼痛問題,隨著時間發展,會演變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所以,不管你的肩膀是如何受傷的,如過度使用、訓練動作技巧錯誤、過度伸展拉傷、肌力不平衡、姿勢不良、肩胛動態失衡,結果可能都是肩峰下夾擠症候群。這也是為什麼最好一開始就預防肩關節受傷,免得連帶形成一堆問題,又要花很多時間康復。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正常情況下,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像個小託盤凹進去)結合,並被周圍韌帶和肌肉包繞固定。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肩膀脫臼,指的是「頭」離開「託盤」。肩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非常明顯,1、通常有外傷史;2、肩關節劇烈疼痛;3、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仔細觀察肩部,通常情況下,我們還能發現:4、肩部坍塌,向下、向前下垂,肩膀上有個大的凹陷;5、肩前或腋窩可以看見脫位的肱骨頭
  • 打造飽滿肩膀的同時別忽視了肩袖肌群,它會儘可能保護你的肩關節
    身體中哪個部位肌肉飽滿會看起來讓人更強壯,穿衣更有型?大家的答案可能是飽滿的胸肌,倒三角形的背部或者饅頭形的二頭,但這些肌肉遠沒有肩膀的三角肌飽滿來的直接,肩膀是撐起我們寬度的重要位置,所以肩膀肌肉的飽滿會讓我們看起來更強壯,穿衣更有型。
  • 伸展會讓你的肌肉柔軟度更好,從而減輕肌肉緊繃感,改善身體疼痛
    現在工作都是長時間的久坐不動,你會發現一件事件就是經常會出現肩部,腰部等身體部位的不適或者疼痛。主要一個原因就是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得不到鍛鍊,從而引發身體的疼痛。這就可以解釋,你去健身房鍛鍊或者請私教授課的時候,會有拉伸的課程,目的就是讓你的肌肉得到放鬆,從而改善身體的疼痛。
  • 膝蓋疼痛難忍?多半是肌肉力量太差,這4塊肌肉必須加強鍛鍊
    通過閱讀這一篇短文,你將獲得以下內容:1、為什麼會出現膝蓋疼痛2、鍛鍊哪些肌肉可以緩解膝蓋疼痛3、如何進行鍛鍊一、為什麼會出現膝蓋疼痛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咱們先來談談運動導致的膝蓋疼痛。如果我們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較為薄弱,那麼我們在進行運動時,膝蓋就會受到較大的衝擊,如果多次重複同一練習,那麼膝蓋某些部位將會受到磨損,導致老化問題出現,最終導致膝蓋出現疼痛。
  •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盂肱關節與上肢訓練思路
    盂肱關節盂肱關節是由肱骨與肩胛骨組成的關節,也是我們肩關節複合體最後一個要介紹的關節把它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它的特殊性,在大多數人眼裡盂肱關節就等於肩關節,但實際上,通過前九講文章的講解,你現在已經對於肩關節複合體有了全面的認識,相信你也已經知道盂肱關節嚴格上講只是屬於肩關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