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
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
肱骨前移的特點:
1、自然站立,手臂在體側放鬆下垂,肱骨頭斜向前下方。
2、手肘角度變小。
3、隨著肱骨前移,肩關節後方出現凹窩。
4、做一個動作測試,雙手握拳,手肘之間屈曲90度角。從肩關節處手臂外展肩外旋。如果肱骨頭抬高,超過肩關節水平位置,是出現了肱骨前移。
肩袖肌群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肱骨前移的出現,主要是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不穩定,前下方靠肩胛下肌來維持。這樣很容易造成肩胛下肌受損,並限制肩關節的活動。
肱骨前移會引發圓肩駝背,並導致上肩部肌肉過緊,進一步引發頸椎前伸。
另外還會造成肩胛骨的位置發生變化,出現翼狀肩胛,或肩胛骨內側緣遠離脊柱中線。
那麼出現肱骨前移該如何調整呢:
1、肱骨回位練習
坐立,立直脊柱,彎曲手肘,大臂貼緊身體,肘關節90度。從肩關節處把手臂外旋到極限位置時,把練習者的手抵在指導者的腰部,產生穩定的效果。
用一隻手託住練習者的手肘向前拉,另一隻手把練習者的肱骨頭向後推。吸氣保持,呼氣拉伸,保持10組深呼吸。
2、手臂支撐,穩定肩關節
四腳爬行式準備,雙手手指張開下壓地面,穩住肩關節,在右手下墊上一本書。
隨呼氣,左肩肩胛骨向後推,內側緣向脊柱中線靠近。左手掌心抬離地面,和右手同高位置,略保持。吸氣,左手放鬆。反覆做15組練習,再做另一側練習。
3、彈力帶對抗練習
站立姿勢準備,把一條彈力帶跨在左側肩關節上,向右下方拉。同時脊柱向上直立,背部靠牆,肩外展,肩胛骨向後靠。左側腋窩下放一個小墊子,手臂和身體側面夾緊。並用手從內側抓緊彈力帶,大拇指側朝向上方。
隨呼氣,從肩關節處外旋手臂,到極限位置稍保持。吸氣,手臂收回。
注意練習時,肱骨頭處為軸心點,手臂像一個圓軸做動作,脊柱不要傾斜。動作勻速,呼吸緩慢,反覆做15組後,放鬆手臂。
然後做內旋練習,用手從外側抓緊彈力帶。隨呼氣,從肩關節處內旋,吸氣收回,反覆做15組練習。
4、放鬆上肩部肌肉
仰臥,在肩膀處放一個滾軸。雙臂向後伸,抓住一個重物,伸展肩關節。
雙腳踩地,臀部離地。滾軸反覆滾動上肩部位置,多組練習後放下來。
除了上述練習方法,平時生活中注意坐姿站姿,並要進行脊柱的練習,改善圓肩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