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的解剖結構

2020-12-25 騰訊網

1.肩關節的整體外形: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屬於多軸關節。其結構複雜,關節活動度大,運動方向多,是維持正常上肢功能最重要的關節。

2.肩關節的骨性結構:

肩關節由胸骨、鎖骨、肱骨、肩胛骨和胸壁構成,由6個關節組成。狹義的肩關節是指盂肱關節,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個肱骨的肱骨頭構成。

3.肩關節周圍的韌帶

圍繞肩關節的韌帶比較多,這些韌帶在維持肩關節穩定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常見的韌帶有:斜方韌帶、喙肱韌帶、喙肩韌帶、肩鎖韌帶、錐狀韌帶。

4.維持肩關節血供的血管(紅色為動脈,藍色為靜脈):

動脈主要鎖骨下動脈及其分支;靜脈主要為鎖骨下靜脈及其分之。

5.支配肩關節相關運動的神經:

支配肩關節運動的神經絕大部分為臂叢神經分支,包括腋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等。

6.肩關節周圍的淋巴組織:

肩關節周圍的淋巴管包括支氣管縱膈幹和鎖骨下幹,收集相應部位的淋巴液分別運輸至左淋巴導管和胸導管,由左、右靜脈角匯入靜脈。

7.組成肩關節運動的肌肉:

組成肩關節周圍的肌肉數量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三層。由於篇幅有限,這裡不做過多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們共同學習討論。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如果喜歡記得點讚收藏!

相關焦點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是人體中最大關節,而且也是最靈活的關節,解剖結構也是最複雜的關節;同樣,肩關節在日常生活和運動健身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肩關節出現問題就等於整個上半身的活動受限,嚴重的還會影響吃飯、睡覺等日常活動,所以在平時要經常「保養」,出現問題後要及時「修復」,避免損傷越來越嚴重。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肩關節脫位是老百姓
  • 「肩關節-5」解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①
    如果你不了解解剖結構的話,只要記得這種夾擠類型就是肱骨沒正常的在盂窩裡面活動。至於為什麼肱骨無法在盂窩裡好好活動,因為原因太多且繁雜。不過,要知道肩夾擠的情況持續發生,會讓肩峰下空腔裡的組織徹底受損,產生嚴重的疼痛。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今天由陳疾忤教授來為大家講解「肩關節脫位」,為你講解長久以來被輕視的「肩關節脫位」。PART.01為什麼脫位的大多是肩關節?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肩膀脫臼,指的是「頭」離開「託盤」。肩關節解剖示意肩關節容易脫位與兩點有關:1.肩關節的解剖: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就像放在球託上的高爾夫球一樣,活動範圍大,但也很不穩定。
  • 鼻的解剖結構——蝶竇
    解剖結構蝶竇頂壁和側壁即是鼻中顱底,與蝶鞍、頸內動脈、海綿竇、視神經、視交叉,以及第Ⅲ、Ⅳ、Ⅴ、Ⅵ對腦神經等中顱窩重要結構的解剖關係極為密切。蝶竇外側壁解剖重要而複雜。蝶竇外側壁薄,如果氣化過度,則外壁常菲薄甚至先天性闕如。上述重要結構可裸露於竇腔之內,是發生失明、大出血等重大併發症的最危險的解剖變異。
  • 【解剖基礎】詳解「肩胛下肌與前鋸肌」
    看了這些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能對肩關節的治療手法有了更詳細的認識可能是知曉了
  • 【解剖】上肢
    【解剖】上肢 肩關節:前後位X線
  • 小圓肌--解剖與臨床
    起始於肩胛骨 的腋窩緣上三分之二背面,經肩關節 後部,抵止於肱骨大結節 下部。【神經支配】小圓肌接受腋神經支配【作用】1、岡下肌是 肱骨外旋肌,和3個兄弟(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共同固定肱骨頭於肩胛骨關節盂。「盂」代表表淺的意思。2、小圓肌作用同 岡下肌。小圓肌解剖與臨床
  •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盂肱關節與上肢訓練思路
    盂肱關節盂肱關節是由肱骨與肩胛骨組成的關節,也是我們肩關節複合體最後一個要介紹的關節把它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它的特殊性,在大多數人眼裡盂肱關節就等於肩關節,但實際上,通過前九講文章的講解,你現在已經對於肩關節複合體有了全面的認識,相信你也已經知道盂肱關節嚴格上講只是屬於肩關節的一部分
  • 肩關節的故事 (一)
    人類走出叢林邁向原野,直立行走使整個人體結構逐漸演變和進化。上肢放棄了攀爬,因而手臂變短,也不再有強健的力量,轉而以手為中心變得更加靈活和準確。手的作用的充分發揮是要依靠肩關節的有力支持。肩關節為了手而偏重於靈活,所以它的穩定性是它要付出的代價,肩關節脫位佔所有關節脫位總和的一半。
  • 如何改善肩關節靈活性?做好4個動作,讓你上肢鍛鍊無憂!
    今天,我們就圍繞著肩關節展開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討,到底如何改善我們的肩關節不靈活這個問題呢?閱讀本文您將獲得:1、肩關節的組成結構特點。2、肩關節不靈活的危害。3、如何改善肩關節靈活性?一、肩關節的組成結構特點在我們想要提高肩關節靈活度之前,首先我們先來了解肩關節的結構,這樣更好地幫助大家理解與分析動作,讓上肢訓練不再痛苦!1、肩關節是由肱骨和肩胛窩組成的,肩胛窩和肱骨沒有結構上的支撐。
  • 2021護士資格考試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01 呼吸系統解剖結構
    2021護士資格考試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01 呼吸系統解剖結構 2020-11-
  • 神經解剖——橈神經
    頸肩腰腿痛屍體解剖班開課了4月30日,鄭州,頸肩腰腿痛屍體解剖班(理論知識+屍體解剖+實踐操作)了解詳情,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斜方肌   腓總神經   股神經   臀上皮神經   腰方肌   喙肱肌   肩胛上神經   旋後肌 胸鎖乳突肌   枕下群肌    椎枕肌   人體解剖   踝關節
  •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怎麼一回事?專家的建議仔細聽聽
    肩關節為什麼會脫位呢?肩關節的脫位是很常見的,發病率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一半。這與肩關節的生理結構有一定的關係,肱骨頭大,並且關節盂比較小而且很淺。關節囊鬆弛,而這一部位的活動範圍又很大,很容易遭受到外界的壓力。肩關節脫位多發於青少年,並且男性的發病率要比女性高一些。
  • 【人體解剖畫集】 頭——大腦、半腦的結構
    4.差不多,就可以用黑色鉛筆把大的結構用實線勾勒一遍,後面的彩鉛上色就以這個實線為參考了。5.這次顏色來說比較單一,我還是先選用了淺色鋪了一遍。8.完成:不斷的對陰影部分進行修改,在最後用白色提亮。小結:這次感覺用筆更加大膽和流暢,不足的地方對線還是處理的不夠好,過渡不夠自然。
  • 肩關節彈響該怎麼辦?
    一 什麼是肩關節彈響肩關節彈響主要是因胸廓與肩胛骨連接處在肩胛活動或運動時出現異常的摩擦而產生可以聽到的聲音或觸摸到的震動。肩胛骨在胸廓上滑行,形成肩胸關節。肩胛骨和胸廓間有兩塊肌肉:肩胛下肌和前鋸肌,數個滑囊,正常時,肩胛骨滑動自如、無感覺;當該滑動引起不適、疼痛感覺,伴響聲、摩擦感時,即為痛性肩胛骨彈響症。
  • 了解基本的解剖結構,讓你的瑜伽練習更安全有效!
    隨著現代瑜伽的發展,瑜伽體式的編排融入了解剖學的知識,兩者緊密相連。結合解剖學的瑜伽習練,讓瑜伽更加科學,更有利於習練的安全與身心健康。有很多人對身體的肌肉和結構還不太了解,導致理解不了口令中需要做功的具體部位。
  • 肩關節脫位應該怎麼辦?
    肩關節脫位是一種骨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衝擊,甚至是扭轉手臂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一旦發生,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 如何通過訓練來增加肩關節健康
    肩關節傷痛的主要原因以及改善建議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肩關節的解剖圖: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肩關節是一個非常精密複雜的關節, 越是精密的關節,當有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導致整體的問題。除天生的肩關節損傷外(比例極低),通常導致肩關節損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肩關節靈活性缺失導致的肩峰撞擊肩關節正常屈曲的角度是在170°-180°的,而由於目前大家的生活工作習慣,大部分人的肩關節靈活度都不夠,當靈活度不足的時候,我們的肩部在抬起的時候可能會發生肩峰碰撞
  • 練寬肩時,需注意肩關節的穩定性!
    ,屬球窩關節,球指的就是肱骨的肱骨頭,窩指的是就是肩胛骨的關節盂,它是我們全身最靈活的球窩關節,可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正是由於這個靈活性的特點,肩關節的穩定性就自然地處於弱勢地位,導致肩關節在訓練時,比較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