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百年老竹刻賞析

2021-02-19 拾器格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

在蘇軾心中,竹有秀逸俊雅之靈。

竹有靈氣,也接地氣。

我們早些年收入了一些老竹刻的茶則或者臂擱,現精選幾塊有代表性的供朋友們欣賞。我們覺得讓這些原本在拍賣行顯貴的拍品能夠走近大家的生活中,成為日常用器,才能體現它們真正的價值。如果親們有喜歡的可以聯繫客服詢價購買哦。

溥儒款百年老竹刻

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滿族,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書畫家、收藏家。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康有為款百年老竹刻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的獨有的書法風格,學術界稱為「康體」。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陳鴻壽款百年老竹刻

陳鴻壽(1768~1822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書畫家、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詩文、書畫,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行書峭拔雋雅、分書開張縱橫,獨步有清一代。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畫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稜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為「西泠八家」之一。

伊秉綬款百年老竹刻

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伊秉綬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季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並稱大家。

徐世昌款百年老竹刻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東海、濤齋,晚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東海居士。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安陽袁林的墓碑「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筆。工於山水松竹,如《石門山臨圖帖》等。一生編書、刻書30餘種,如《清儒學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交流/商務合作,歡迎勾搭

◎微博@拾器格物

好物推薦:


相關焦點

  • 竹徑錦灰堆:王世襄與竹刻
    四舅金西厓更是一生鍾情於留青竹刻藝術,不僅「居家之日,恆忘寢食」,即在徵途逆旅,「亦攜竹材刀刷相隨」,留下竹刻千件,被後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竹刻藝術家」和「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竹刻理論家」。幼年王世襄經常站在几案前看舅父作畫刻竹,對於這段經歷,他曾撰文細述:「幼年立几案旁,觀諸舅父作畫刻竹,情景猶歷歷在目也。」
  • 館長說|記憶中的赭紅和翠綠—民俗與竹刻
    這是我們寧波博物館最具有人氣的一個展廳↑展廳以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將富有代表性的寧波老字號、傳統婚俗、歲時節俗等,通過場景復原、文物展示以及多媒體手段,還原了當時「阿拉」老寧波的城市根與脈,展示了寧波地區特有的地域文化。
  • 從南潯少年到一代竹刻大家——金西厓竹刻藝術概說
    丙寅初冬,安吉吳昌碩老缶年八十有三」(圖一,「鍥不舍齋」木匾,臺北天璽堂藏)。此時金西厓37 歲。十八年後,當84 歲的白石老人在金西厓刻竹拓本第十一冊的扉頁上題寫 「金石篔簹」四個大字時( 圖二) ,金西厓業以年近六十了。自乾嘉金石學大興以來,迄於民國年間,「金石美學」可說籠罩傳統藝壇,「金石氣」「金石聲」差不多成為對藝文作品最重要的褒詞。
  • 雅竹流芳——常州舉辦明清竹雕竹刻與現代竹刻名家展
    那些技藝非凡的古今竹雕竹刻藝術家們,以刀代筆,運用他們的智慧和高超技法,將詩、書、畫、印等藝術樣式融為一體,賦予竹子新的生命,把中國竹雕竹刻工藝推至鼎盛,他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人類創造了美。本次展覽匯集了寶藝莊藝術館近二十年來精心竭力、點滴覓藏的幾十件明清、民國及近代竹雕竹刻藏品,更有沈華強、徐文博、王志偉等11位常州中青年竹刻名家的精品力作展出。
  • 名家筆下的貴州|鄧宏順: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
    貴州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應是中國竹刻(或稱竹雕)藝術中很有前途的組成部分,但在竹刻藝術的領域中仍未有專門的提及。竹刻藝術淵遠流長。在中國的竹刻藝術中,據目前資料看,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繪龍紋勺是竹刻藝術作品的最早代表作。該作品為竹胎,分鬥和柄兩部分。柄的花紋為三段,有透雕和浮雕再加髹漆。
  • 竹上的水墨風華——陳建雙竹刻作品賞析
  • 茂林修竹 | 晨風和煦
    林晨煦迷迷糊糊地睜開眼,一道綠色的倩影映入眼帘。村長夏遠道便以發現之地「茂林修竹,晨風和煦」為意,給他取名林晨煦夏靈娜看著醒來的林晨煦,露出了微笑,「呀,你終於醒了,你突然又昏倒了,可把我嚇了一大跳。」林晨煦看著眼前這張可人的笑臉,疼痛似乎都減少了幾分,剛才在夢中隱約聽到有人說什麼計劃之類的,可是腦袋裡昏昏沉沉的,竟然什麼也想不起來。
  • 蘇州竹刻名家李宗賢的雕刻時光
    竹刻扇骨《古文字》 近年來扇骨最是流行,李宗賢的技藝尤有用武之地,他在方寸之間注入了才華。竹刻扇骨《蜀道》與《巫峽》(一對)竹刻扇骨《劉海戲金蟾》,巧妙地將竹紋設計成金錢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重溫《你不曾見過的館藏竹刻》
  • 安吉有個大師,竹刻作品上央視名揚世界,他要開門收徒了!
    剛入港口村是一座簡樸的文化禮堂,安吉竹刻非遺技藝的傳承人——樓在亮,獨自守在這座禮堂裡,如這個安靜的村莊一般,與他最愛的竹子為伴。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樓在亮的作品不僅走出浙江,走進央視,還走出了國門,走向世界。
  • 誇肖戰「茂林修竹」的康震老師,後來怎麼樣了?
    而且這期節目的嘉賓之一,北師大康震老師現場點評肖戰時,曾誇讚過肖戰「茂林修竹」。古人云君子如竹,所以說稱讚人為「茂林修竹」可是一句非常高的評價。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在「227」之後肖戰被推倒風口浪尖,至今尚未徹底恢復。那麼當初誇讚肖戰「茂林修竹」的北師大康震老師,後來怎麼樣了?
  • 【書單駕到|作者合集篇8】顧西爵和茂林修竹合集
    《黑鐵之城》作者:茂林修竹文案:當最善良的少女將魔鬼養成,最虔誠的騎士毀滅了聖地。神所眷顧的黑鐵之城裡,時代也如落葉般凋零。白銀的王座佇立在拜佔庭,黃金之門洞開在巴比倫,新的世界便如枯木抽條般萌芽。《皇后重生手冊》作者:茂林修竹文案:本文講述的是,重生的廢后如何在太后的壓迫下和情敵的拆臺中與皇帝鬥智鬥勇。上一世,她在愛情的迷惑下,被三座大山整治得一敗塗地,還被污衊為當朝呂、霍,悲劇收場。
  • 繼2.94億汝窯盤後,鴻禧美術館舊藏竹刻精品亮相東京中央2018春拍
    壽老採坐姿,一手持壽桃,一手懷抱孩童,前身微微低伏,雙目低垂,滿面慈祥。身旁圍繞的童子或持如意,靈芝,或正與蝙蝠,仙鶴玩耍,更有的藏與袖襱中;或坐於膝上扯弄胸前的鬍鬚,壽老面容慈藹正享受著天倫之樂。壽星正面持如意童子之右側刻有楷書「三松」款。鴻禧美術館的竹刻收藏,多半有些細緻文雅或特別的趣味。雖說不特別追求名家,卻也有幾件著名竹人的經典之作。例如此件三松款竹根雕多子壽星擺件。
  • 老裁縫家紡天絲夏涼被賞析
    老裁縫家紡天絲夏涼被賞析 2015-04-21 09:37:41 來源:網際網路     夏天在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將徹底告別冬天的昏暗與厚重,輕裝上陣,迎著陽光,笑著。
  • 高中語文篇49:《登高》賞析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詩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下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 杜甫詩歌之《登高》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杜甫 《登高》 賞析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名《登高》,在前面的《九日》中,老杜寫道:「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從時間和描述的相似處可以看出,《九日》與《登高》應是姐妹篇。《九日》寫於767年的重陽節,寫得比較平鋪直敘,而《登高》在前者的基礎上,結合「夔門」特有的地理特點,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加工,使之成為了千古名詩。
  •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短歌行【唐•李白】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蘭亭序
    先生可謂是一個人書俱老,楷、行、草皆善的實力派老年書法家。蘭亭序原文魏晉·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世界名槍賞析第四十一期——M24狙擊步槍
    世界名槍賞析欄目快捷入口,現已全新改版,點擊公眾號「場館介紹」,查看所有名槍賞析文章哦!
  • 滄州市新媒體人士走進百年連勝老滄州火鍋店
    滄州市新媒體人士走進百年連勝老滄州火鍋店 2020-10-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