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到底有多少泉眼?恐怕很多本地人都說不清楚,這座城市光是名泉就有七十二處,另外很多名氣不大,少為人知,或者尚未開發的。
到濟南旅遊,自然不能不去看泉眼。
濟南最大的泉眼是趵突泉,如今是市區第一名勝區,第二大泉眼是位於歷下區解放閣南部,護城河南岸陡崖下的黑虎泉,距離趵突泉不遠,每日最大湧水量達到4.1萬立方米。
上午是遊覽黑虎泉的最佳時間,也是這個免費景區最熱鬧的時間段,可以看到很多本地人拿著大瓶小瓶前來取水。
在黑虎泉的取水區,泉水日夜奔流不息僅遊客和市民自取。這裡湧出來的泉水口感微甜,泡茶效果極好,煮飯、炒菜、煮湯也能加分。
公共取水區的取水口有數個,經常排滿中老年人,有人專程開車前來取水,一次性帶走十來桶。
黑虎泉臨近濟南護城河,由石塊砌成方池,寬度約17米,深度大約3米,南壁並列著三個石雕虎頭。這裡原是天然洞穴,隱露於巖壁之下,奔湧而出的泉水來自東南方向。
每天都有很多遊客聞名前來觀賞這口巨型泉眼,稱它為「網紅景點」一點也不為過。
黑虎泉景區也是很多本地人休閒散步的去處,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中老年人或年輕父母拖家帶口前來遊玩。
黑虎泉背後的山坡上建有古典式層樓,層樓下面的石牆正中間偏上方位置上書「黑虎嘯月」四個大字。
黑虎泉的稱呼始於金代著作,來源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說岸上有一座黑虎廟,另一個說法是指泉水拍打巖石,發出的聲音如猛虎嘶鳴,因此而得名。
關於黑虎泉,其實還有一段傳說。
故事是這樣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濟南只是一座幾十戶人家的村莊,村口有個碗口粗的泉眼,是村民生活用水來源,當地人的生活因為這口泉眼和知足常樂的心態而過得簡單美滿,便將這口泉眼取名為「太平泉」。
有一天,一條青龍從天而降霸佔了泉眼,之後經常興風作浪,就連在泉水邊洗衣服的女子也被惡龍劫去。持續的厄運使當地村民苦不堪言,只能到遙遠的山邊打水,非常不便。有一年,濟南大旱,只有村口的泉眼依然奔流不息,村民為了生存,只好置辦祭品到泉眼前拜祭青龍,換來青龍暫時的溫柔,緩解用水難題。
當地村民本來就不富有,接連的祭祀加劇了貧困,很多人被迫背井離鄉。
村裡有一個長得像木炭的年輕人,名叫黑哥,和劉家的虎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一天,黑哥餵養的小黃牛被殺,再過不久,虎妹餵養的兩隻小山羊也遭遇同樣的命運,它們都被當作祭品用來祭祀青龍了。
連番遭遇使黑哥對青龍恨之入骨,立志剷除惡龍,紓解民困。從此,黑哥每天堅持習武,但功夫並沒有質的飛躍,不由得焦急不已。有一天晚上,黑哥正因鬱悶而失眠,突然眼前金光一閃,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出現在眼前,在了解完黑哥除暴安良的決心之後,答應教他武功,幫他除掉青龍。
原來這位老者就是千山佛祖,在他的指導下,黑哥很快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有一天,佛祖告訴黑哥虎妹有難,必須和青龍決戰。黑哥焦急地趕回村莊,在村口便看到青龍擄著虎妹,情急之下拔劍砍向惡龍,一人一龍纏鬥在一起,瞬時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纏鬥之間,眼看黑哥陷入險境,虎妹不知哪來的力氣,急中生智地搬起石頭砸傷惡龍的眼睛。受了傷的惡龍一頭扎進池底,黑哥見狀也躍入池底,將龍泉寶劍插進惡龍的咽喉,可惜黑哥也因此身受重傷,再也沒有起來。虎妹傷心欲絕,縱身一躍沉入泉池,兩人化作兩股清泉奔湧而出,來到地面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
為了紀念黑哥和虎妹,當地人便將太平泉改名黑名泉。
傳說終歸是傳說,不能當真,不過卻給遊客帶來趣味談資。
旅遊攻略:遊客可以乘坐公交車到黑虎泉、青龍橋、青龍橋南站下車,徒步到達黑虎泉景區。其中,K5、B36、K91、K109路公交車經過黑虎泉站,K3、K50、K101、K151、T2、T12路公交車經過青龍橋站,B70、K1、K55、K59、K151路公交車經過青龍橋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