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觀眾對於竇文濤和許知遠的比較由來已久,但是透過俞飛鴻這面「照妖鏡」才更能看清他們的原型。
竇文濤採訪俞飛鴻是在2016年5月25日的《鏘鏘三人行》,在座的還有馮唐。
許知遠對俞飛鴻的採訪是在2017年1月份的《十三邀》。
竇文濤出生於1967年,是鳳凰衛視的主持一哥,是俞飛鴻深交多年的「閨蜜」,也是俞飛鴻唯一傳過緋聞的男人。
吃瓜群眾總是惋惜,竇文濤和俞飛鴻這樣的才子佳人為何走不到一起,或許鳳凰的同事對竇文濤的評價能給出答案,評價如下:他是個文人,性格像頭霸氣的獅子,思考力像匹蒙古的野馬,但行動上卻像只米老鼠。
由此可見竇文濤內心的自卑與缺乏安全感。跟俞飛鴻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就是對他自己最好的保全。
許知遠,出生於1976年,是中國著名公知。他最大的特點是不論在文章中還是訪談中,都體現著一個知識分子對中國過去與未來的思考,充滿憂患意識,時刻在苦苦追問: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許知遠過去與俞飛鴻沒有太多的交集,對俞飛鴻的了解幾乎都來自於俞飛鴻的影視作品。
因此,採訪的時候,第一次見俞飛鴻的許知遠緊張的許久說不出話來,嘴巴不自覺的抽搐著,表情不知如何是好的如同陷入初戀的青澀少年。
或許正是這樣的「故交」與「初見」背景懸殊,導致了竇文濤和許知遠在採訪中表現的如此不同。
在採訪中,竇文濤保持一貫的優雅得體的著裝,一絲不苟的三七分髮型,一副高知分子的黑框眼鏡,嘴角微微上揚的表情。談話的內容也是一貫的直面社會現實,嬉笑調侃、插科打諢、直接露骨。
比如逼問俞飛鴻為什麼保持單身,單身和生理需要的解決是否有衝突,單身女性如何看待性,你覺得老一個人待著,精神正常嗎?
雖然竇文濤並無惡意,同樣是常年單身的他,與其說是在問問題,不如說是在節目中借俞飛鴻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但是從此被觀眾打上了「油膩」和「直男癌」的標籤。
反觀許知遠,採訪俞飛鴻時穿著一件文藝的白襯衫,襯衫最上面長年解開的三顆扣子,一頭凌亂毛糙的捲髮,不停冒油光的酒糟臉。
相比於竇文濤,許知遠的訪談就純淨溫柔的多。
先是左手託腮,痴痴的一句:你真是很好看啊。
然後又欲言又止、汗出如漿的說:我曾夢到過你。
提問的內容也是一本正經,絲毫不敢造次,從事業的突破、審美的探索、情感的追求到認知的改變,許知遠像青春期的男孩,在心愛的女孩面前,掏出了自以為的渾身解數,只求能多聊一會兒是一會兒。
要知道,這完全不是許知遠的作風。
以「帶著偏見看世界」標榜的許知遠,並不是一個健談的人,所以在很多訪談中都會出現尷尬的停頓,掩飾性的微笑,沒話找話的喝酒、吸菸等鏡頭。在跟李誕對話時甚至明顯表示不想聊了。
但在俞飛鴻面前許知遠不僅放下了他一貫的宏大命題、哲學思考,反而像是拉家常似的一直在拋話頭,雖然始終沒有掌握聊天的主動權。
對這期的訪談,觀眾同樣給他打上了「油膩」甚至「猥瑣」的標籤。
也有人說許知遠就是另一個版本的竇文濤。
能從談話風格迥異的竇文濤和許知遠身上看出相似性的人還是比較有洞察力的。當然這相似性並不是指的網評的「直男癌「與「油膩「。
首先,他們都是真誠的,雖然竇文濤喜歡給真誠披上玩世不恭的外衣,許知遠的真誠則是赤裸裸的,無所畏懼的,即使被罵的體無完膚。
其次,他們都試圖通過談話表達自我,雖然竇文濤的方式是談笑風生、瀟灑從容,他巧妙的把那些文人的小心思揉碎了扔進那些粗鄙的現實當中,一邊說著黃段子、調侃實事,一邊又假裝很困惑的去向嘉賓求解一些人生的矛盾或者問題,不經意間再給出自己獨特的思考;許知遠的方式則是缺乏技巧的,甚至是自虐似的,他有時候在提問之前就先給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挑戰似的把問題拋出來。
當然,從談話技巧、應對風格和節目效果上來看,竇文濤都顯得更遊刃有餘,但許知遠值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傾聽者,這比那些喜歡掌控話語權、以偏狹的一己之見代替嘉賓觀點的主持人要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