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英國情懷的電影《帕丁頓熊》除了「萌」再談談其他深意

2021-01-17 鵝組編外組鵝

這個世界上有有三隻最著名的熊:帕丁頓熊、泰迪熊和維尼熊。

其中《帕丁頓熊》是一個溫暖了半個世紀的童話,後被重新演繹成一個有智慧的真人動畫片,也是成功的倫敦形象宣傳片。帕丁頓熊的原型是秘魯的「眼鏡熊」(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也叫做「安迪斯熊」,是英國作家麥可·邦德所創造。

當然帕丁頓熊不僅僅是珍稀動物,《帕丁頓熊》這部電影還濃縮了英國倫敦的景觀和人文介紹。作為一部兒童電影,它不僅製作精良用心,還能看出許多深度……英國導演保羅·金執導拍攝的《帕丁頓熊》是一部製作精良、內涵豐富的「合家歡」電影,即適合成人陪同兒童共同觀看的影片,為同時顧及成人和兒童的觀賞需求,影片中呈現兩種敘述視角,即成人視角和兒童視角。

《帕丁頓熊》僅第一部就以5500萬美元的成本,收回了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2017年12月,《帕丁頓熊2》開始在中國上映,再度受到中國觀眾的歡迎,最終收穫2.06億票房。

成長主題詮釋

這畢竟是一部兒童電影,受眾群多為兒童,所以影片中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電影中毛茸茸的可愛小熊帕丁頓其實就是一個初涉人世的天真兒童,在成人世界裡跌跌撞撞地學習各種規則、秩序,最終被成人社會所接納。

原著《一隻叫帕丁頓的熊》由麥可·邦德創作。

作家的靈感來源是在1956年12月24日路過倫敦帕丁頓車站附近的一家商店,他看見貨架上僅剩一隻玩具熊。當時覺得這孤單的熊非常可憐,於是他就買下來了,並作為送給妻子的禮物。因為過於關注這隻熊,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後來他又看見新聞紀錄片中,很多孩子因為戰爭而離開了倫敦,這些孩子在車站時都會在脖子上掛一個牌子,行李箱上也會放一些物品。

邦德就將這個形象應用到帕丁頓熊身上,帕丁頓熊身穿連帽厚呢大衣,頭頂舊帽子,腳穿威靈頓長筒靴,旁邊帶一舊皮箱,箱裡面裝他認為最重要的物品。

本來他筆下的帕丁頓熊是來自非洲,無奈非洲沒有熊,最後作者改成了秘魯,那裡正是眼鏡熊的棲息地,在導演的兩部電影中,也忠於原文,將帕丁頓熊的生活空間從秘魯的叢林跨度到英國倫敦兩個地方,小熊的身世,電影並沒有過多的介紹,甚至他之前的名字,原生家庭怎麼樣都是一個謎,非常的神秘。

在來到倫敦之後,從原始森林到文明社會的轉變之前,他只是從撫養他的叔叔、嬸嬸那裡間接學習了一點成人世界裡的規矩,當然也有他自己的理解,不過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紙上談兵,所以當他步入社會後,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脫節必定會讓他碰壁,產生種種不適應和不被成人社會所接納的沮喪,這就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

帕丁頓熊的脖子上一直掛著「請求收養」的牌子,他默默的坐在失物招領處,預示著一個剛剛進入社會的兒童急切地渴望被成人社會接納,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帕丁頓熊依照學習來的經驗向人們打招呼、脫帽致敬,但成人世界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熱情,他體會到的只有冷漠和匆匆而過的無視……

電影以一個俯拍鏡頭——矮小的、被擠得跌跌撞撞的帕丁頓,擁擠的、腳步匆忙的人群——來凸顯他的孤獨和弱小……

到倫敦以後,繁華的倫敦城,鋼索塔橋、大笨鐘、雙層紅色巴士和黑色老式計程車都讓帕丁頓熊覺得自己很渺小,這種心情就像移民一樣,陌生而未知的地方,會讓他的心理產生恐懼感,但是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又不得不走進一個陌生的世界。

但是他也一直記得嬸嬸說過的話:假設你善待他人,世界則會變得更好。

因此在倫敦,帕丁頓熊也是盡最大的努力找尋家的感覺,幸運的是新家很喜歡他,還給了他帕丁頓這個名字,新的家庭,新的生活,導致小熊身份的改變,也是成長的過程。從《帕丁頓熊》到《帕丁頓熊2》,貫穿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就是小熊如何成功地融入到布朗先生的家庭中。

不過在《帕丁頓熊》中這一線索主要集中在「想要有個家」,而在《帕丁頓2》中則體現在「相愛一家人」。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就是拍攝給兒童看的,但大部分成年人看過之後也會從中感受到一些道理,甚至會有衝動也想要養一隻小熊。

社會文化對小熊的改變,從賦予他名字開始,在神秘的叢林,小熊有自己的名字,那是野性的代表,在進入現代文明之後,他有了「帕丁頓」這個名字,意味著他告別了自己野性歷史,姓名是一個人的符號標誌。

最後小熊和布朗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對小熊從排斥到真心接納的布朗先生說:「每個家庭都應該有隻熊」,最終被成人社會接納的帕丁頓感嘆:「這就是家。」

一部旅遊宣傳片該有的樣子

電影中的景色剪輯在一起,簡直就是一部倫敦的城市宣傳片。

一棟棟英倫式的房子、英式裝潢,方方面面,到處都是英倫風,一家人的穿著也非常英倫,你所能想像到的一切都象徵著倫敦。英式文化,並不僅僅體現在大本鐘、聖保羅大教堂、特拉法加廣場,以及紅色的電話亭和雙層巴士等元素上,也在人物亦莊亦諧,對傳統既充滿肯定,又不乏自我嘲弄的言行舉止上。

在電影中,英國人保守、守舊,努力維持現狀的心態顯而易見。

英國人不會承認他們缺乏美與藝術,雖然他們經常會被嘲笑,與其說這是一部旅遊宣傳片,不如說這是對於今天城市的一個合理的詮釋,小熊來到城市,發現人們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優雅有禮貌,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總是覺得自己和身邊的環境格格不入,影片沒有生硬的表現出這一點,只是潛移默化的傳遞, 這其實不只是一隻熊的心理,而是折射出一個外鄉人的心理。

這種心理包含兩個對立面,一個是出於單純和無知者無畏的勇敢,另一個是孤獨帶來的自卑。我們還能從這個外鄉人身上看到執著,堅強和善良。

這種人與人的隔閡是可以消除的,同家庭走向和諧、愛克服一切困難。

同樣是打造熊形象,相對於美國的《泰迪熊》系列,韓國的《倒黴熊》系列,乃至中國的《熊出沒》系列,《帕丁頓熊》與本國文化的捆綁,在價值觀和文化輸出上的主觀意願無疑是更為明顯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這部影片呢?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最具英國情懷的電影《帕丁頓熊》除了「萌」再談談其他深意
    這個世界上有有三隻最著名的熊:帕丁頓熊、泰迪熊和維尼熊。作為一部兒童電影,它不僅製作精良用心,還能看出許多深度……英國導演保羅·金執導拍攝的《帕丁頓熊》是一部製作精良、內涵豐富的「合家歡」電影,即適合成人陪同兒童共同觀看的影片,為同時顧及成人和兒童的觀賞需求,影片中呈現兩種敘述視角,即成人視角和兒童視角。《帕丁頓熊》僅第一部就以5500萬美元的成本,收回了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 《帕丁頓熊》帶你讀懂呆萌英國範兒!
    這是既是電影童話,也是許多異鄉人真實的倫敦感悟。  《帕丁頓熊》是導演保羅·金寫給倫敦的情書,這裡的冷漠和現代生活的匆忙節奏只是表象。湊近去看,英國人骨子裡有著古板與寬容、嚴肅與逗比並存的矛盾本質。一頭紳士小熊,讓我們讀懂了倫敦這座城的「呆」與「萌」。
  • 英國萌熊暖冬回歸 帕丁頓熊官方電影書重磅上市
    從秘魯的叢林走到倫敦的街頭,再走向世界,這隻身穿藍色牛角扣大衣,頭戴紅色寬簷帽,提著小行李箱的熊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12月8日,由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大電影《帕丁頓熊2》在中國上映,官方出版物同步發行。經由英國大牌出版社HarperCollins官方授權,圖書獨家版權最終花落小博集,作為小博集圖書的開山之作,與電影聯動出版。
  • 愛吃橘子醬、逢人舉帽行禮的英國治癒系萌熊又向你走來
    就連威廉王子2015年3月時,也為《帕丁頓熊》電影在中國的首映站臺。英國國民萌熊寶寶當仁不讓,初入中國就圈粉無數!、再到愛上倫敦的心路歷程,引發了許多在英異鄉人的共鳴。電影劇情在此不劇透,反正去看過的人都表示從頭笑到尾,以及暖心無比,是個能跟全家老少一起看的好電影。那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講講這隻萌熊傳奇的開始。
  • 【強檔】英國的這隻「國寶」帕丁頓熊,可愛軟萌又治癒,帶你歡樂過六一~
    在英國,其實也有一隻萌寵,備受英國人甚至全世界人的喜愛。他就是,帕丁頓熊,有著英倫「國民萌物」的美譽,是全英國最受寵的小熊,地位堪比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只可愛的小動物由英國作家麥可·邦德在1958年創造,它是一隻來自秘魯的玩具熊,在倫敦的帕丁頓車站迷了路,後來被一個英國家庭收留。它總是頭戴一頂舊帽子,帶著一個裝有他私人物品的舊皮箱,而且還很愛吃果醬三明治。
  • 觀影團 電影《帕丁頓熊》星美上映 商報君請你免費看!
    故事圍繞一隻年輕的秘魯小熊展開。真人喜劇動畫電影《帕丁頓熊》不久前在英國上映,掀起了一股復古萌呆風,妮可·基德曼在其中飾演的冷豔反派據說會嚇哭呆在影院裡的熊孩子們,而這隻叫做帕丁頓的熊又能及時讓他們破涕為笑,大有治癒系萌寵之範兒。
  • 圖文:威廉王子也難「拯救」帕丁頓熊
    可這隻連威廉王子都來華力推的「國民寵物」,竟然在內地影市遇冷了——「電影票房」數據顯示,截至3月 9日,《帕丁頓熊》入帳5100萬,與同類型的《超級陸戰隊》2.87億相差甚遠。          現象      帕丁頓熊與「大白」命運迥異         《帕丁頓熊》與《超能陸戰隊》都有暖萌特質:要知道,「帕丁頓熊」在英國可是比肩憨豆、007的英國一大「國寶」,「大白」則被觀眾評為「年度最想擁抱萌物」,兩部影片同樣口碑爆棚。     然而在國內,這兩個萌物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 威廉王子為什麼要給「帕丁頓熊」站臺?
    作者:xunmoer 來源:格瓦拉生活網昨天晚上,英國皇室的威廉王子出席了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的《帕丁頓熊》中國首映禮,隨行的還有英劇《唐頓莊園》的主創們。這是英國最家喻戶曉的熊1956年12月24日,英國作家麥可•邦德在倫敦帕丁頓車站附近的一家店內看到一隻玩具熊。當時貨架上僅剩孤零零的最後一隻,所以邦德就買了下來送給妻子。這隻小熊激發了邦德的靈感,他用10天時間創作了一本故事書《一隻叫帕丁頓的熊》。
  • 【●—●】真人動畫:《帕丁頓熊》全民被這隻熊秒萌!暖暖的—溫情、有愛、萌!
    《帕丁頓熊》根據英國作家麥可·邦德1958的暢銷兒童文學《帕丁頓熊》中的小熊形象改編而成。「無能陸戰隊」那種只能弄出蠢萌形象掩蓋本身失敗的電影被帕丁頓熊秒成了渣。獻給倫敦的情書,今年最具英國情懷的電影。大老爺直接從唐頓莊園走到了現代倫敦片場。
  • 電影《帕丁頓熊》你看了嗎?
  • 影訊丨《帕丁頓熊》曝終極預告 3月5日全國爆笑上映
    萌翻全球的真人動畫電影《帕丁頓熊》定於3月5日 元宵節當天在中國歡樂上映!
  • 關於《帕丁頓熊》你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帕丁頓熊是英國兒童文學中非常著名的角色,由麥可·邦德創造。它的經典形象是一隻棕色的毛絨熊,身穿大衣,頭戴舊禮帽,隨身帶著裝有他私人物品的舊皮箱。 看過英劇的人對他應該都不會陌生,沒錯,此次為帕丁頓熊配音的正是本喵——本·衛肖(Ben Whishaw),他的聲音不只軟萌而且具有極強的戲劇張力,把帕丁頓的彬彬有禮演繹得恰到好處,給這個虛擬的角色注入了無窮的生命力。
  • 帕丁頓熊,究竟是頭什麼熊?它有原型存在嗎?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每天只能窩在家裡,雖然每天極度無聊,但也把這幾年看過的,覺得不錯的電影又重溫了一遍,今天上午又重溫了一遍《帕丁頓熊》第一部和第二部,看完電影後,除了回味那隻呆萌小熊帶來的各種笑點,還有一個問題也提起了我的極大興趣,這隻呆萌小熊的身世何來,電影本身並沒有給出答案,只有一些零碎且模糊的線索
  • 帕丁頓熊:一隻得到威廉王子親自加持的熊
    帕丁頓熊顯然不如之前也被搬上電影銀幕的泰迪熊那麼人氣爆棚。儘管它是英國兒童文學中非常著名的角色,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但對於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說依然陌生,甚至沒有另一隻英國土產熊——小熊維尼那麼深入人心。
  • 在英國的我們,都曾是那隻帕丁頓熊
    Paddington Bear 帕丁頓熊,在英國那麼多卡通角色和形象中,唯有Paddington是我的獨愛。Paddington自己說,我坐著救生艇千裡迢迢而來,最喜歡吃Marmalade果醬。...這個愛吃果醬講不清自己名字的熊,就這麼的走入了英國的千家萬戶,成為最受喜愛的Paddington Bear 帕丁頓熊。
  • 別再用帕丁頓熊代表英國,他們的童年都被一隻母豬拱了!
    說到英國人的葫蘆娃,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帕丁頓熊。紅帽子藍衣服把地鐵標示妥妥的穿在身上。在同名的帕丁頓站還有小熊的銅像。
  • 善良的帕丁頓熊回來了,全場觀眾看得溫暖爆笑(內藏福利)
    可能有的童鞋會問,帕丁頓熊是誰?藝綻君先為大家科普一下,這頭小熊可以說是英國兒童文學裡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了,地位大致相當於咱們的喜羊羊,在英國家喻戶曉,小孩子都是讀著帕丁頓熊的故事長大的。他從這些孩子身上得到靈感,創作了帕丁頓熊,獻給戰亂中的孩子,也獻給那些戰後從東歐、加勒比海和非洲等國逃亡到英國尋求避難和新生的人們。
  •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從彼得·潘、愛麗絲、天線寶寶再到小豬佩琪、小羊肖恩、哈利·波特,許多陪伴全球不同年代兒童成長的著名形象都是英國人創造的。在這個從來不缺「兒童界巨星」的國度,有一隻名叫帕丁頓的熊,在2012年榮勳「英國史上最受歡迎動畫角色」封號。
  • 帕丁頓熊演員表簡介 自黑從兒童題材電影開始
    帕丁頓熊劇照帕丁頓熊演員表簡介 自黑從兒童題材電影開始多少有點不太準確,帕丁頓熊可不是走迪士尼維尼熊那種路線。沒錯,帕丁頓熊的故事是合家歡型的:一隻喜歡橙子醬、受過人類教育會講英文的秘魯小熊,到英國倫敦尋找宜居人類家庭,最終與善良的布朗一家人相處,人獸雙方磨合至關係和諧,期間擊退一心想將帕丁頓做成標本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標本師,人熊一家從此過著開心的生活。
  • 為什麼值得帶孩子去看《帕丁頓熊》?
    這是有史以來最歡樂的兒童書之一。帕丁頓熊讓我回憶起童年,和童年該有的樣子。他屢陷麻煩,但他那麼可愛、天真、無辜,他的麻煩更像是一次冒險。他的故事常讓我們笑出眼淚。我強烈推薦這本了不起的童書。此後他又連續發表了20本圍繞帕丁頓小熊展開的童話,有繪本也有小說。因其在兒童文學領域的卓越貢獻,他曾榮獲英國女王頒發的OBE獎章(不列顛帝國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