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冠軍》「正常人」只是個相對的概念,誰還沒有個「無能」的方面

2020-10-12 理想國的路上

西班牙作為一個在女性平權,同志權益,家暴,為殘疾人和弱勢群體爭取權益等社會議題上的呼籲和行動都一直走在西方前列的國家,在弱勢群體的心理建設和社會尊重保障方面還是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的。馬德裡每年會舉行全球最大規模的LGBT遊行,遊行內容香豔吸睛,但同時又宣傳了LGBT文化。平時除了經常會看到大街上有為各個群體爭取利益和權利奔走遊行宣傳的隊伍之外,電視上普及弱勢群體的自我信心建立和社會活動,和基金會等,都有效的促進了社會對這些個弱勢群體的尊重和包容。所以一個西班牙人可以在大街上爆粗口,甚至是罵首相,但如果對一個同性戀喊「maricón」會被認為是及其沒修養的表現。

本片「籃球冠軍」是一部依據西班牙Aderes Burjassot殘疾人籃球隊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這支由「智障人士」組成的榮譽之隊曾經在1999到2014年間先後獲得西班牙12次聯賽冠軍。而本片中將球員中的三名設定為唐氏綜合症患者,也是希望通過這一部作品讓社會對這個特殊群體有更多的了解和關注。

Aderes Burjassot 籃球隊(黃色球衣)和籃球冠軍演員(藍色球衣)合影

男主人公Marco的人物設定是一個專業球隊副教練,因為與主教練意見不合而發生人身攻擊被法官判在一個「殘疾人團體俱樂」部做90天的義工。Marco是一個有些無知自大,對「殘疾人」和同性戀充滿刻板偏見的人。他會叫同性戀「maricon」,雖然立馬就被導演安排讓他老媽刪了一耳光,稱呼智力低下殘疾人「傻子」的這麼一個人。同時Marco又是一個在愛情中逃避責任,因為女朋友想要一個「眼睛長得像他」的孩子,而嚇得在愛情中落荒而逃的「愛無能者」。但是在這次執教由殘障人士組成的「los amigos」(朋友)籃球隊過程中,卻讓他的世界發生了更多的改變。

本片有三點讓我比較欣賞, 首先是,非常大膽的使用了唐氏綜合症患者本色出演。 唐氏綜合症最早叫「蒙古症」或者「蒙古痴呆症」,因為英國的約翰唐醫生發現他的病人的面部比正常人較寬,眼睛小而上挑,看起來與蒙古人種有類同之處,在現今醫學界認為這種叫涉及種族歧視而不再使用。(出自維基百科)由於各國患者的面容有相似的特徵,唐氏症候群病人也被稱為「國際人」。大家可以發現各國的唐氏病患者其實身高和長相都是非常相似的。患者通常的智商就在八九歲之間,也就是說他們是有輕度至中度的智力障礙。目前唐氏綜合症是無法治癒的,患者大概能活到59至60歲左右。

可以說沒有什麼比讓這群唐氏綜合症患者本色出演來向人們證明他們不是笨蛋的行為更有說服力。 片中俱樂部負責的老頭兒說 「他們擁有的只是「相對「普通人來講的其他才華」,比如它們可以準確判斷天上的飛過的飛機是哪個航班。他們也可以組建樂隊,修機車,如正常人一樣從事一些簡單地工作。有時候,他們甚至比正常人還要擁有更多的誠實,包容這些品質。 他們也有正常的喜怒哀樂,會「懟人」, 甚至可以擁有極高的情商。在故事結尾解當教練不能履行繼續執教的諾言愧疚的不辭別被發現的時候,這群「殘疾人」並沒有埋冤,有的只是感激。此時教練這個硬漢留下了夾雜著羞愧和感動的淚水,他們會爭先恐後巧妙的化解尷尬,「一定是Manuel抱他太緊了」,「不是的,他是過敏吧,我有時候也會過敏流淚」。

其次,是本片的語言和情感處理非常到位。看過西班牙電視劇的人都知道, 西班牙電視劇中經常充斥著板鴨人民嘮嘮叨叨的家長裡短,無休無止地吐槽和國罵,這也曾經是我看不下去西班牙電影和電視劇的一個主要原因。連《紙鈔屋》這種搶劫印鈔大樓的炸裂劇情都能拖泥帶水到讓我棄劇。然而在這部「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影片中,可能也是由於這些「智障殘疾人」的特殊身份,所以對話都是簡潔直接,擲地有聲。一切都是乾脆直接,並沒有刻意的煽情。

片中的情感處理是非常明了的。教練和殘疾人隊員是一種「互相治癒」的關係。教練是一個「愛無能」的人,明明有一個深愛的女友,卻害怕給予承諾,一味的逃避。童年開始父親形象的缺失使得他成為一個「父親」患有深刻的恐懼。而在執教「los amigos」朋友之隊的時候,他卻對這幫「成年孩子」表現出了非凡的耐心和責任心,與隊友之間建立了「信任」,最終帶領球隊走向國家聯賽的決賽。 在這個過程中,Marco也最終克服了自己不能做一個「父親」的恐懼。

而對於這幫特殊的球員們來說, Juanma克服了對水的恐懼愛上了洗澡澡,害怕被拋棄的恐懼被「守信」和「負責」的治癒, 所有隊員的在籃球比賽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獲得了「理解和尊重」。片尾他們感謝教練說「你像普通人一樣對待我們」,這也是所有殘障人士的心聲,渴望從社會生活中得到的「正常的對待」和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最後,想說的是這部片子的劇情看起來是個俗套「籃球追夢故事」,但是傳遞的價值觀卻一點不俗。在國家籃球聯賽比賽決賽中,「朋友隊」最後一個三分球並沒有奇蹟般地投中奪得冠軍。但是在獲得第二名之後,他們卻開心的和第一名的「矮子隊」們相互擁抱祝賀,高喊我們都是冠軍。是的,我們的生活不是勵志劇,並不是那麼頻繁地被幸運眷顧,而重要是的不放棄去努力,享受過程突破自我的過程。

比賽結束後,大家在海灘上慶祝,嬉笑,打鬧,教練一番肺腑之言表明會對「los amigos」不離不棄,本以為故事會在這個畫面美好的happy ending中結束。然而導演確沒有放棄最後一個表達的機會, Marco接到電話後毫不猶豫的選擇去更好的球隊執教,在俱樂部卻愧疚地連親自」告別「的勇氣都沒有,本來打算偷偷溜走,反倒是這群「成年小孩」們的包容和理解寬慰了失約的Marco。 也許「相對而言」,他們才是我們被教育的「誠實,包容,遵守約定」的正常人呢。

相關焦點

  • 《籃球冠軍》-----我們需要的只是多一點耐心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另一部西班牙高口碑佳作-----《籃球冠軍》(3月22日中國上映)Aderes Burjassot殘疾人籃球隊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籃球冠軍2018年4月3日,《籃球冠軍》在西班牙上映後,立刻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度,收穫了2314萬美元(約1.54億RMB)的總票房。
  • 《籃球冠軍》籃球冠軍觀後感
    在這個故事裡,除過教練本人,籃球隊員都是先天性智障,但又都有一部分正常人的智力,生活是能自理的,也能都憑藉自身勞動自食其力,這一點本身就很讓人感動。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他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意義展露了出來,每個人生活的都很平靜,展現出他們都已能坦然接受自己先天性的缺陷,認真地工作,努力地讓自己生活豐富些,與人多交流,譬如加入同一個俱樂部-好友俱樂部。
  • 深影•影訊 治癒系喜劇《籃球冠軍》3月22日上映
    如果用開胃小菜來形容它那這次即將上映的電影才是真正的西班牙大餐一部治癒人心的勵誌喜劇——《籃球冠軍》《籃球冠軍》憑藉2314萬美元總票房排名西班牙2018年本土電影第一和正常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工作有時候他們甚至比正常人還要擁有更多的善良、誠實,包容
  • 《籃球冠軍》心智障礙球員打籃球,打出了西班牙「奧斯卡」
    但這還沒法說明全部問題。在被稱為西班牙「奧斯卡」的戈雅獎上,《籃球冠軍》獲得了11個獎項的提名,並最終拿下了最佳電影、最佳新人男演員與最佳原創歌曲三項獎項。它還是西班牙2018年的票房冠軍,票房口碑雙豐收。可惜在院線上映以來,這部片成了十足的「冷門」電影。
  • 《籃球冠軍》獵奇又治癒!一群「智障」,竟拍出了一部票房冠軍…
    ,沒有高燃、甚至都算不上是競技,但它卻依然拍出了體育競技的魅力——《籃球冠軍》除了吊銷駕駛證兩年、支付警車修理費外,他還將面臨不少於18個月的牢獄之災,或者為社區智障人士服務90天。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雖然會打籃球,但更多的是把籃球當成玩樂的玩具。
  • 《籃球冠軍》籃球冠軍背後的意義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西班牙職業籃球教練由於與主教練的衝突導致失業,再加上情感危機,晚上酒駕出事,被安排到一個由智力殘障人士組成的社區團體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社區服務。看到自己的隊員都是殘障人士以及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任務是將他們訓練成真正的籃球隊的馬爾科很崩潰,他不相信他們能組成籃球隊出去打比賽。但在逐漸了解到每個隊員背後的故事和努力後,他逐漸開始用心去幫助他們,並最終取得全國錦標賽亞軍的故事。
  • 《籃球冠軍》這群臭男人,卻讓觀眾高潮了兩小時
    除了觀看影院上映的《無雙》、《影》、《找到你》等口碑炸裂的電影外,小影還看了一部特燃的電影——《籃球冠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個民間選手,是一群天生智力缺陷、患有唐氏症候群的籃球隊員。男主角是一名叫做馬克的大學生籃球聯隊的助教。
  • 三人籃球 兩個賽場「拿分」
    賽後,中國籃球協會三人籃球部部長柴文勝如此概括這項運動的魅力。創新備戰奧運以2020年9月初成都站比賽為起點,到12月底的珠海長隆總決賽,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在12個城市留下足跡。最終,8支球隊脫穎而出,參與總決賽的角逐。經過激烈爭奪,上海崇明隊奪得冠軍,廣東長隆隊和常州凱達重工隊分獲第二、第三名。
  • 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
    但是,沒有想到是該影片的「演員」完完全全的是真實的殘障人士,廢話不多說那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部感人的勵志電影)《籃球冠軍》主演教練馬爾科·蒙特斯是大學籃球隊助理教練,影評一開始的鏡頭就是馬爾科因為停車超時問題面臨罰單,而這個開罰單的人員正是一位殘障人士,日常在做的社區服務工作,當然這位殘障人士之後也是劇中的籃球球員~有點戲劇性吧,也巧~因為與停車場管理人的幾句爭執,馬爾科氣氛的開車離開來到了當時大學生的籃球比賽現場
  • 「履歷」優秀的西班牙申奧電影,《籃球冠軍》用正能量解壓
    原來打動一個人的,只是感同身受。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你們身邊,你們又會作何選擇?也許我們的生活太美好,卻忽視了有些人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與正常人不同了。看過《籃球冠軍》才發現,他們除了智力的殘缺,其他方面跟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甚至會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 《籃球冠軍》他和我一樣
    《籃球冠軍》是2018年西班牙的票房冠軍,並不是說它在編劇結構或者攝影方面等等有什麼突破和建樹,而是電影用一個很常見的手法,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事實上,看完電影以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誰訓練了誰。作為一個健全人,我們總是帶著天生的優越感去面對著殘疾人,即使只是嘴上將帶有「智障」「殘廢」等字眼蓋去,可是心裡卻依然存在優越感,因為健全的人是社會中的大眾,而殘疾人是社會中的小眾,這是社會學中的積極排斥,但我覺得這是消極的。沒有人願意生來殘疾,沒有人願意生來受人白眼,沒有人願意生來受人侮辱。
  • 《籃球冠軍》
    坐在影院裡,引起我們的笑點恰好大多是他們缺陷帶來的,導演大概是想讓我們大笑同時引人深思,如何去關注身邊的殘疾人士,他們作為個體很清楚的明白他們是有缺陷,以後我應該不會以:「你們和正常人一樣去安慰他們,」而是像他們一樣勇敢和他們一起正視,沒有任何顧忌一起玩耍,而不是以一種要保護弱者的態度。
  • 黑子的籃球:沒有主角的光環,誠凜能夠取得冬季杯冠軍?
    黑子的籃球:沒有主角的光環,誠凜能夠取得冬季杯冠軍?本人最愛的高校沒有之一。雖然才剛創立兩年,但是由於注重基礎訓練以及團隊合作,現已成為一支擁有多方面水平的球隊,在冬季杯中奪得冠軍。個人認為吧,誠凜能夠取得冬季杯冠軍,打敗奇蹟的世代,恐怕真的是有一點主角光環。
  • 《籃球冠軍》這一群智力障礙人士,演出了西班牙的票房冠軍
    這一次,大象想做一個小嘗試,為了打破院線批片被美式電影一統江湖的局面,我們為大家選擇了一部西班牙現象級電影——《籃球冠軍》。而這隻傳奇球隊幾乎包攬了1999-2014年間的12個籃球聯賽(專為殘障人士設立)冠軍。電影《籃球冠軍》講述了一名因為酒駕被罰社群勞動的籃球教練,被迫執教一支智障人士籃球隊的故事。而片中的部分人設和訓練細節參考了真實事件。比如運動員們的訓練時間總是雷打不動地安排在每周二、周四。
  • 籃球——我們是冠軍(2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4月28日(體育·專題)(24)籃球——我們是冠軍4月22日,遼寧本鋼男籃在主場以100比88戰勝浙江廣廈、從而以4比0的總比分奪取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2017-2018賽季總冠軍。
  • 《籃球冠軍》籃球冠軍:他們是真正的冠軍
    這部3月22日上映的電影《籃球冠軍》折射了很多現實中真實的現象,整支朋友籃球隊的成員他們因為身體的缺陷在生活中飽受冷眼和歧視,但他們應該受到這些不公平的待遇嗎?答案是否定的。而電影對於這個現實的問題利用馬爾科·蒙特斯這位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進入到他們的生活,在整個球隊訓練及比賽的過程中不僅對馬爾科·蒙特斯進行了改變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溫暖與真誠。
  • 《最後的舞動》籃球的神只有一個
    看完這十集紀錄片,喬丹的形象更加的生動立體,他不僅僅只是一個全球的偶像和體育史和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但他的天賦、他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他對勝利的偏執、他略帶病態的好勝心,他的家庭培養讓他成為了偉大的開天闢地的運動員。
  • 《正常人》誰不是普通人,但誰是「正常人」
    可是自身家庭條件導致的自卑,去迎合得到階層的認可,好似很多朋友,可是這些所謂的朋友卻沒有誰懂得他真正的喜好和追求。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互相有著對方羨慕的特質,相互吸引。很喜歡劇裡對性的細膩刻畫。那迫切的性衝動,愛撫,進入彼此的身體,是兩個孤獨靈魂的擁吻。由性至愛,而孤獨的他們誰也不敢去說愛,之後便是兩人的相互折磨。
  • 愛無能的人,都有這五個特點
    只有一個朋友倔強地說:看不下去,沒感覺,誰讓我是愛無能呢。這個自我診斷雖然有點輕易,卻似乎蠻符合他的狀態——單身三年,總覺得談戀愛無用又麻煩,更可怕的是他很難對別人動心了。說起來,「愛無能」的易感人群可不僅僅是單身狗,即便是有伴侶的人也會患上這種「病」。
  • 誰能決定你是否正常?7個正常人被送進精神病院4年,後來怎麼樣了?
    實際上,在精神病院除了等待吃飯,好像也沒有其他活動了…… 如果他們向醫護人員強調:「我沒有病,幻聽都是我自己編的!我只是想測試一下醫生會不會判斷錯誤。」 結局只會吃更多藥,被關更久。醫護人員會判斷他們有「妄想症、愛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