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們的日子——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講述學習、生活、心態

2020-12-24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打亂了在各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各個國家高校不斷調整的新規也讓留學生活再添變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中國留學生無法按時返俄繼續學業。對此,許多俄羅斯高校均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儘量幫助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學生完成學業;這也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學業沒有耽誤,但他們還是希望疫情能儘早結束,儘快返回學校,開啟新學期的留學生活。

而對於那些已返回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生活又有哪些變化?面對疫情,他們的心態又是如何?

01.在俄學子的「擔心」與「淡定」

面對疫情,在聖彼得堡的中國留學生也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心態。

就讀於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付煜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疫情,他感覺有些擔心。他說,「這場疫情還是挺可怕的,全球有那麼多人感染。」

付煜表示,留學生們近期愈加關注全球疫情發展的情況……「疫情是否會大面積的暴發?」「口罩是否足夠?」等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我買了N95口罩,出行、上下學期間我都會戴上,做好防護。目前,我身邊的很多同學也儘量不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這樣也是減少感染病毒的機率。」他說。

付煜介紹,聖彼得堡各大藥店能買到的口罩種類很多,但有些口罩並不是醫用外科口罩。「有些留學生對醫療方面的詞彙掌握不夠,導致所買的口罩不對。」他也提醒留學生買醫用外科口罩進行防護,多掌握一些醫療詞彙。

該類口罩只具備單層結構,只是普通的醫用口罩。(圖片由受訪者付煜提供)

據記者了解,目前俄高校制定的防疫措施還是較為嚴格的。但付煜表示,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們普遍希望,校方能再加大重視程度,尤其加強對新入境人員的防護措施。

不過,付煜強調,「目前已返校的中國留學生都很注重自我防護,也積極遵守學校及俄方規定。我們學校此前已返校的中國留學生,都能做到入境之後自覺隔離14天的規定。」

記者近日從俄政府機構官網也了解到「俄方出臺的一系列防疫政策、措施」的相關信息。莫斯科衛生部門近日消息稱,從德國、西班牙、義大利、韓國、法國、中國和伊朗等特定7個國家進入莫斯科的人員均需要接受兩周隔離,同時前往過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國家的人員返回莫斯科後必須向衛生部門登記。而莫斯科市政府官網3月8日更新的疫情相關問答顯示,若從疫情嚴重國家抵達的人員違反14天居家隔離條例,可能面臨5年監禁。

早上,去學校上課的中國留學生們。(楊夢潔/攝)

同樣就讀於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張騰(化名)對疫情卻始終保持著「淡定」的心態。「我感覺疫情(離我)還是很遙遠。怎麼說呢?就是感覺身邊的人自我防護都很好。」

張騰說,「我現在的學習與生活與往常一樣。平時除了上學,基本都是'宅在家中'學習、看書。」他說,現在在俄的中國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與以往沒有多大的差別。只不過在疫情下,大家外出、參加社交活動少了。

不過,張騰也希望「疫情能儘早結束,也希望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留學生能儘快回來,融入到新學期的留學生活當中。」

圖為一位戴口罩上學的中國留學生。(楊夢潔/攝)

02.無法按時返校學生的「心情」與「心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聖彼得堡的加工、列大、師大、航大、財大等高校,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留學生約有近千人。針對這些學生,俄羅斯很多高校也都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高桐毓,因受疫情影響而無法按時返校。他稱自己可以做「失學33天」的男主角,待在中國國內這段時間也讓自己的心情有了一個「階段性的變化」:從開始的「擔憂」,到後來「觀望」。他表示自己「還是很想趕快回到學校學習的;但是現在我也特別關注俄羅斯的疫情發展情況,以及俄政府、高校出臺的規定。」

目前,高桐毓依靠在俄同學的幫助,進行網課學習,作業由郵箱發送給老師。這讓擔心落下課程的他也鬆了口氣。

高桐毓說:「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疫情儘早結束』,人們重回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

像高桐毓一樣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留學生還有很多。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他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此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儘早踏上返學之路。」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們,在課堂上做筆記。現在的學習情況與以往一樣。(楊夢潔/攝)

03.共克時艱,留俄學子為疫情防控盡心竭力

中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也牽動著在俄中國學子的心,他們積極行動起來,為疫情防控盡心竭力……

目前,在俄中國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大家和往常一樣上下學。只不過,疫情期間大家增加了防護意識。圖為在學校食堂用餐的學生們。(楊夢潔/攝)

據悉,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會在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館教育組的指導下,迅速成立了「冠狀病毒抗擊小組」,幫助在各個學校的同學解決相應問題。

為幫助學生順利返俄,學生會以最快速度聯繫海航、俄航、芬航、烏拉爾航空等10多家航空公司,並發布確切航班信息,供大家參看。

學生會還聯繫列大、加工、師大等20多所高校外辦,諮詢關於「中國留學生返俄注意事項」等熱點問題。同時,學生會還幫助無法按時返俄學生儘快聯繫各個學校外辦,做到無法按時返校學生與學校的及時溝通。

上述截圖為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會成立的工作組,為學生們解決相應問題。

(原標題:【留俄學子】疫情下,我們的日子 —— 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講述學習、生活、心態)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龍報網

相關焦點

  • 《匆匆那年之彼得堡》: 在線連續劇講述中國年輕人在俄生活
    在聖彼得堡正在拍攝俄中在線連續劇,創作者都是當地高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連續劇主要講述在俄中國年輕人的故事。
  • 留學生在海外|Life goes on:疫情下的愛丁堡學習生活感受
    不過,從愛丁堡大學中國學生聯合會的留守互助群人數來看,我所在的是第五個群,已有499人,之前的四個群人數都差不多滿五百人了,可見其實留守的中國學生數目也不少。在海外的留學生是回國還是留守,這個話題近來在網際網路空間上被塗上了過多的色彩。我認為,是去是留是學生和學生家長個人的選擇。
  • 疫情下的小確幸:以樂觀心態擁抱新學期 上紐大留學生線上線下齊開課
    在上紐大宿舍,來自韓國京畿道的Jinuk Kim(左)與來自中國內蒙古的室友馬藝偉合影學校抓緊溝通協調 助力外國留學生安全入學九月以來,上海各高校陸續開學。受疫情影響,到校註冊的留學生中,大多是在中國境內的學生,多數國際學生將遠程上課,直至獲得入境許可後再返回校園。
  • 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中新網太原2月24日電 題: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作者高雨晴  「數學分析、代數、信息、文化、俄語.....。.」
  • 國外疫情結束遙遙無期,無數中國留學生已準備休學了
    自從國外疫情暴發,留學生夾在國與國之間成了最勢單力薄的一群人。想回國吧,機票難買,還要面臨機上感染的巨大風險。繼續留在國外吧,除了遠程上上網課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沒學可上,房租水電照付,生活環境風險又高。這日子太南了。很多留學生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今日疫情。
  • 疫情下數十萬滯留留學生:80萬學費上網課,留英申請人數暴漲
    這與之前中國家長對海外留學的謹慎態度形成巨大反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特殊時期下,2021年依舊要上網課的中國留學生又該怎樣抵抗晝夜顛倒的學習壓力,達到最優學習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將目光瞄準第一屆「居家留學生」群體,圍繞他們堅持上網課的初衷、上課實況、學習挑戰等深度對話。
  • 疫情下的留學生生活—英國&愛爾蘭篇
    4月10日,澳帆直播間邀請了四位正在歐洲英國、愛爾蘭留學的澳帆學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疫情下的留學生生活。四位同學兩位來自「翡翠島國」愛爾蘭,兩位來自英國。這兩個在歐盟地區英語為母語的國度,目前的疫情也比較嚴重。 首先直播主持人周老師給大家展示了最新關於疫情狀況的統計。
  • 【影視推薦】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小編最近重溫了一遍兒時看過的紀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還記得紀錄片中90年代去日本留學的年輕人們,個個懷揣夢想,咬著牙走過艱難的每一步。這些印象在我小小的心靈中難以忘懷。雖然隨著我們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沒有90年代初的前輩們那樣苦,但他們身上的堅毅,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繼承的。現在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片子吧。《我們的留學生活一在日本的日子》是一部介紹新一代海外遊子在日本求學奮鬥的系列紀錄片。由留日學生利用業餘時間,自己集資,歷時三年,屢經磨難,親手製作的。
  • 疫情下中國留學生生存圖鑑:回國還是留下?
    上周,我在微博向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徵稿,希望他們記錄下所在地疫情的情況和留學生們的生活狀態。消息發出後,收到了很多小夥伴的回信,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珍貴記錄,大家居家、囤糧、在線上課,每個人也遇到了多多少少的煩惱。這些遍布世界的鮮活記錄,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下,海外華人與國內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實樣貌。
  • 疫情下留學生怎麼保險?
    □實習記者 於文哲2020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當前,疫情雖然已在國內得到控制,在海外仍持續蔓延。數據顯示,截至本報發稿,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3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80萬例。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美國,感染數、死亡數都佔全球總數約1/4。
  • 大批境外輸入留學生回國,疫情下:留學生該不該回國?
    「留學生」一詞近幾年也被我們熟知,留學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其他國家留學的學生。近期,不論是我國還是在國外,疫情越發的嚴重,甚至一些國家的疫情比我國還嚴重,留學生也紛紛回到我們的祖國,這就使我國的疫情狀況面臨了一大問題「境外輸入留學生」。國外的留學生對我國發展起到重要建設作用。
  • 巴基斯坦留學生亞辛:中國防疫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留在學校做一些志願者的工作,幫助留校的留學生解決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亞辛還通過社交媒體,向海外介紹轉發中國疫情防控的經驗和措施。疫情發生後,亞辛留在中國,他希望能去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城市武漢做志願者。後來,亞辛成為北京化工大學的一名志願者,幫助學校發放防疫物資,解決學校裡的留學生們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
  • 愛文世界學校:疫情下教育應保持適應性和開放心態
    他希望孩子將來在行萬裡路之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所以讓他們先在有英語的學習環境下讀書,通過潛移默化來掌握另一門語言。 王律師的選擇是當下國內家庭教育計劃的一個典型,尤其對於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中國中產及以上家庭而言,教育的賽道早就不止一條了,高考只是家長的選擇之一,出國讀大學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並且出國留學低齡化(包括小學和中學,以高中為主)趨勢在擴大。
  • 來華留學生:畢業了,不舍和中國說再見
    臨近畢業,我無數次想像著自己穿著學士服,跟老師、家人、同學們拍照的場景,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嚮往的畢業典禮變得遙不可及,但是在老師們的努力下,我們可以參加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線上畢業典禮。6月30日,北外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的老師們幫助馬來西亞留學生收拾東西,我見到了1個學期沒見面的班主任,還見到了院領導和其他老師。
  • 紐西蘭留學生:疫情影響學業 體驗不一樣生活
    中國僑網12月17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留學生群體對未來的生活和學業存在著各種迷茫和不確定。記者採訪了個幾個留學生朋友,他們談談各自感受。  工作不好找 先學車  Cheryl在奧克蘭大學讀完了金融學和數據科學雙學位,今年剛剛畢業。
  • 買菜購藥送衛生紙,疫情中他們給海外留學生最貼心的關愛
    (採訪對象供圖)YCC在3月29日宣告成立,是專門負責協調留學生相關事宜的非盈利機構,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的支持下,作為留學護航海外之家,依託與各界的廣泛社會聯繫,為加拿大的中國學子提供全方位的關愛服務。
  • 留學生疫情中的暑假依然豐富
    不過,這段疫情下的特殊時期,留學生們也想盡辦法不讓寶貴的假期荒廢掉。「失去了幾個月的上學時間,我們也在慢慢尋找能適應後疫情生活的方式。」《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了解到他們在這次假期的種種安排。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暑假不僅是一段休息的時間,更是一個脫離校園歷練自我的機會。對於已經停課幾個月的留學生來說,今年的暑假更不是「瘋玩」的假期。
  • 在美留學生講述:高昂診療費下的美國疫情蔓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美國洛杉磯連線報導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讓全世界都為之不安。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7日10時(北京時間3月7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633例,達到2111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8例,達到413例。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中,美國的情況備受關注。據統計,截至3月8日10時30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455例,死亡病例增加至19例。
  • 疫情「洶湧」下的義大利中國學子:平復焦慮情緒的是時間
    奧古斯託·卡薩索利攝 新華社發 封琦在疫情期間學了新菜。圖為她做的土豆燉牛肉。 截至3月24日的數據顯示,義大利成為全球除中國外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疫情洶湧之下的中國留學生有著怎樣的經歷,聽聽他們的講述。
  • 12位留學生講述海外「抗疫」故事
    處於海外疫情之下的他們,生活受到了怎樣的影響?面對這些變化,採取了怎樣的防護措施,又有著怎樣的煩惱與期待?RUC新聞坊邀請了12位目前身處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 以下講述順序按照截至北京時間3月20日10時的該國累計確診病例數據由高至低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