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中新網太原2月24日電 題: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作者高雨晴

  「數學分析、代數、信息、文化、俄語.....。.」24日,就讀於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的山西太原「00後」姑娘黃思琪(化名)正在家中學習新學期的課程。

  開學將近,一些中國留學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無法按時返回俄羅斯繼續學業。最近,俄羅斯許多高校已做好為部分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的準備。

  除夕當天,從數千裡之外的莫斯科回到太原家中的黃思琪,萬萬沒想到,原本半個月的寒假因疫情變為一個多月足不出戶的長假。「當時沒想到疫情會這麼嚴重,機票也是提前買好的。」黃思琪說。

  「本來我們2月7日開學,現在學校將中國留學生的假期延長至3月。」黃思琪告訴記者,為了不耽誤學習,學校方面特別為遠在中國的留學生提供電子課程,以實現「停課不停學」。這讓擔心落下課程的黃思琪鬆了口氣。

  「目前,老師將一些學習資料通過郵箱發送給我們,基本每門課都有。」黃思琪說,由於俄語課本理解難度較大,宅在家這段時間裡,她結合中國的慕課來完成新課程的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發生之後,黃思琪的歷史老師奧爾加(Ольга)還向其發來慰問信息,告訴她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

  同樣被迫「滯留」在家中的,還有來自山西大同的左恆,現在是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經濟管理系的一名大一學生。「我認識的很多留學生朋友,跟我一樣,因為疫情沒來得及返回俄羅斯。」左恆說。

  據該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1072名中國留學生,其中487名寒假未回中國,165名自1月27日起已陸續返回俄羅斯,截至目前,仍有420名中國留學生身在俄羅斯境外。針對後者,該校制定專門的教學方案,包括提供電子課程、電子作業,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至學生郵箱。

  與黃思琪一樣,左恆在家中並沒有閒著。為了不耽誤新學期課程,除了通過學校提供的教學方案學習數學、地理經濟、俄語等課程以外,左恆還計劃聯繫自己的俄羅斯同學,向他們借筆記。

  擁有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於近日發布關於中國留學生延遲開學的俄文、中文雙語公告。公告稱,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本學期中國留學生全日制教學開始時間推遲到2020年3月16日,在此之前,教學計劃由各院系根據個人計劃制定,包括進行遠程教學和使用其他電子教學設備。

  此外,俄羅斯圖拉國立師範大學、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俄羅斯南聯邦大學、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等高校也紛紛表示將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數千名中國留學生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雖然少了正常的課時,但卻多了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此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春暖花開之時,踏上返學之路。(完)

相關焦點

  • 疫情下,我們的日子——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講述學習、生活、心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中國留學生無法按時返俄繼續學業。對此,許多俄羅斯高校均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儘量幫助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學生完成學業;這也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學業沒有耽誤,但他們還是希望疫情能儘早結束,儘快返回學校,開啟新學期的留學生活。
  • 中國駐俄大使:俄疫情發展到關鍵節點 中俄抗疫體現關係特殊性
    張漢暉說,由於整個歐洲疫情嚴峻,俄羅斯的疫情不容樂觀。隨著檢測人數的擴大,俄境內確診人數有可能迅速增加。正如普京總統4月1日在與政府的遠程視頻會議上所表示的那樣,「俄目前的疫情發展越來越複雜」。俄方也第一時間向中方發送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預防、診斷和治療臨時指南》,為中俄部署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中俄合力切斷疫情跨境傳播提供保障。四是積極推動中俄防控科技合作。
  • 英高校課程將轉為線上 在英中國留學生:堅持完成學業
    封城期間,英國政府為了可以讓學生安心回家過聖誕節,防止因為節日學生返鄉造成疫情傳播,將於11月30日開始提供專門針對學生群體的免費快速新冠病毒檢測。來自中國上海的王湘宜,在英國諾森比亞大學學服裝設計和市場專業,目前讀大四的她在學校裡擔任中國學聯主席。她說,今年疫情期間,學校相關部門和校長都定時經常給學生們發郵件通知疫情消息,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 疫情下留學生怎麼保險?
    □實習記者 於文哲2020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當前,疫情雖然已在國內得到控制,在海外仍持續蔓延。數據顯示,截至本報發稿,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3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80萬例。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美國,感染數、死亡數都佔全球總數約1/4。
  • 正保遠程教育被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授予感謝狀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指導,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主辦的全國慕課教育創新大會(第二屆)暨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2020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中,聯席會為疫情期間做出重要貢獻的在線教學公司頒發了感謝狀,正保遠程教育旗下高校一體化教學平臺、正保雲課堂兩平臺所在公司入選。
  • 國外疫情結束遙遙無期,無數中國留學生已準備休學了
    自從國外疫情暴發,留學生夾在國與國之間成了最勢單力薄的一群人。想回國吧,機票難買,還要面臨機上感染的巨大風險。繼續留在國外吧,除了遠程上上網課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沒學可上,房租水電照付,生活環境風險又高。這日子太南了。很多留學生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今日疫情。
  • 疫情當下,留學生回國及不回國注意事項
    選擇回國:疫情會持續多長時間,回來了是否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延緩半年就需要在中國待半年,讀書工作都會被耽誤。 選擇不回國:如果不回來,待在那裡的留學生該怎麼辦?
  • 英國預計將失去4.8萬中國留學生,部分高校或破產?美國可能更難
    兩天前,倫敦一家經濟顧問公司的報導稱:由於疫情的影響,英國高校今年預計能夠招收到的留學生數量將減少12.1萬人。考慮到籤證與入境政策,結合當前防控情況來看,這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可能會約有4.8萬人。統計數據表明,在英國境內的中國留學生大約有12萬人,佔據了英國高校接近五分之一的學費收入。以利物浦大學為例,2019在讀的5550名留學生中,有五分之一來自中國。而這些學生,創造了約9000萬英鎊的收入。顯然,一旦失去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英國大學的財務缺口著實令人擔憂。
  • 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王輝耀分析,一方面,受疫情持續和國際關係變化等因素影響,眾多行業面臨可持續發展或轉型升級的挑戰,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作為畢業生深造重要途徑之一的出國留學,也受到疫情較大影響,高校畢業生尋求發展的「可選範圍」亦因此受到連帶影響。在此背景下,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後的下一步該邁向何方,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 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研究
    停課、關閉校園和留學生回國等現象使高校的正常教學計劃受到直接影響,留學市場陷入緊張氛圍。供給側的失靈使跨境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需求側遭受波及,高校學費收入減少,以部分私立高校為代表的高等教育機構面臨財政緊張的狀況。
  • 省教育廳舉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復學疫情防控新聞專訪活動
    ,形成了分級負責的工作體系,為高校科學防控、返校復學提供了有效指導;各高校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積極主動,對標對表,全面排查整改,確保「九個到位」。  就「我省高校返校復學後教學安排」的問題,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張水潮表示,延期開學以來,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高校教育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截至4月初,全省高校開展在線教學的課程門數為4.54萬門,進行在線教學的專任教師數達4.86萬人,參加在線學習的學生111.71萬人,基本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 哈佛、MIT「硬剛」川普:美國留學生的春天,大約在冬季
    但,這部分涉及到的留學生只是少數。《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跟蹤了1090所高校的秋季入學政策。截至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晚,已有60%的高校表示或已明確聲明秋季將開設面對面課程,24%的高校會採用混合教學的模式,而單純開設線上課程的高校佔比只有9%。
  • 海外疫情致多國高校停課,中國留學生面對「去留」如何選擇?
    【編輯/李影 統籌/劉姝蓉】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加重,中國留學生的境遇問題得到關注。3月16日,「網紅」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解答「留學生是否要回國」的話題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疫情之下大規模在線教學行動的...
    這意味著本學期幾乎所有高校課程教學都轉移到了線上,由此也使幾乎所有學生和任課教師全員觸線,經歷了一次真實徹底的網際網路+教學實戰操練。調查發現,大規模在線教學,雖然形式上是應急之舉,但就其實質而言,意義是全方位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它為人們全面認識、理解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思考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條件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並為高校革新傳統教學、加快推進課堂革命打開一條新路徑。
  • 英國20所高校為中國留學生包機,澳大利亞的「報應」來了
    然而,澳大利亞卻屢次在中國背後「捅刀子」。先是教唆各國對疫情進行獨立調查,再與美國合作幹涉南海問題。澳大利亞的行為顯然偏離了雙方平等互利的基礎。而基於澳大利亞對中國做出種種不友好舉動,中國也開始重新考量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合作。有數據顯示,今年8月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銳減超26%。
  • 中國發布丨出國留學生如何保障安全?上網課影響學歷學位認證嗎...
    中國網12月22日訊(記者 彭瑤)教育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針對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和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教育部堅持「屬地化管理、一體化推進」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零感染,在華外國留學生確診病例已動態清零。
  • 留學生疫情中的暑假依然豐富
    不過,這段疫情下的特殊時期,留學生們也想盡辦法不讓寶貴的假期荒廢掉。「失去了幾個月的上學時間,我們也在慢慢尋找能適應後疫情生活的方式。」《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了解到他們在這次假期的種種安排。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暑假不僅是一段休息的時間,更是一個脫離校園歷練自我的機會。對於已經停課幾個月的留學生來說,今年的暑假更不是「瘋玩」的假期。
  • 疫情之下 中國新生赴英留學有何打算?
    數據顯示,僅在倫敦讀書的國際學生每年就為英國經濟貢獻23億英鎊的淨利潤,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更是這一群體構成的主要來源。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發展,今年的新生們對赴英留學有何打算?畢業生們又將在就業時遇到什麼挑戰? 赴英讀書面臨危機?多數準留學生決心繼續 疫情之下,全球留學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留學生曲線返校,太難了
    不論是滯留國內,還是中轉第三方國「曲線返校」,「想回學校上學」成為大多數留學生的心聲。 很多留學生都標是一切還是以學業為重,不想被這場疫情打亂自己的規劃。 對於一些學校提出的遠程教學替代方案,很多留學生都不感冒。
  • 馬來西亞《星報》:中國高校清退不合格留學生
    原標題:外媒:中國高校清退不合格留學生馬來西亞《星報》1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一所大學清退92名外國留學生  近來,武漢大學清退92名學業不達標或違反校規的外國留學生。他們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該校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胡焰初表示,其中小部分學生是主動放棄學業,大部分是因為成績跟不上、違反校紀等原因被強制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