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預計將失去4.8萬中國留學生,部分高校或破產?美國可能更難

2020-12-24 誠言呈語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兩天前,倫敦一家經濟顧問公司的報導稱:由於疫情的影響,英國高校今年預計能夠招收到的留學生數量將減少12.1萬人。

考慮到籤證與入境政策,結合當前防控情況來看,這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可能會約有4.8萬人。

01英國大學或陷財務危機

在國內,從小學到大學的費用都很低。

我們似乎從來沒有關注過學費這項支出,也不太容易想像學費收入對於國外高校有多重要。

但是在英國和美國,留學是一項重要的產業,學費更是高校主要財源之一。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長博克雷蒂尼亞說,英國大學因嚴重依賴對留學生繳付的高額費用而變得脆弱。

而《衛報》的統計數據也顯示,留學生已成為支撐英國大學的重要財源,一些留學生一年的學費就超過了兩萬英鎊。

可見,留學生收入對英國高校的財務狀況影響頗大。

那麼失去留學生這一財源後,將會產生多大的財務缺口?報導中也做出了預測:25億英鎊,約合220億人民幣。

什麼概念呢?

就是英國接近四分之三的大學(91所)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不排除破產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在高校收入減少的情況下,考慮到3萬名大學工作人員面臨下崗、3.2萬個工作崗位面臨降薪以及其他的經濟風險,這種窘境將給英國整體財政造成超過60億英鎊的損失。

這其中,中國留學生對英國高校的影響有多大?

統計數據表明,在英國境內的中國留學生大約有12萬人,佔據了英國高校接近五分之一的學費收入。

以利物浦大學為例,2019在讀的5550名留學生中,有五分之一來自中國。而這些學生,創造了約9000萬英鎊的收入。

顯然,一旦失去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英國大學的財務缺口著實令人擔憂。

02美國高校可能更加艱難

英國高校面臨的問題迫在眉睫,但更應該擔心的,可能還是美國的高校。

美國高校同樣依賴留學生的高額學費,在一些公立高校中,來自留學生的收入已經佔到了學校財源的50%以上。

但和英國不同的是,從2008年到2018年,美國50個州裡有47個都大幅減少了教育經費的預算。10年間,降幅最大的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55%。

跟清倉大甩賣似的。

結果弄得這些學校的老師早在幾年前,沒事就出來遊個行抗個議。被削減了薪資後殘存的那點教學熱情基本上都用來幹這些了。

但日子再難也得接著過,貴為高等學府的美國公立高校,不得不一邊提高學費,一邊花式營銷。

在橄欖球賽現場安排中文解說,校內建中餐館,給教職工培訓中文,有的還跑到國內的社交平臺上開了個帳號,專門用中文給你介紹學校的招生信息。

美國高校為了留住中國留學生,可謂費盡了心思。

不止如此,還有學校為此買了份保險。這份保險的內容我都是頭一次聽說,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來自中國學生的收入在一年之內下降超過20%,保險公司就要負責最高6000萬美元的賠償。

我也鬧不清這到底屬於什麼險種,但至少說明中國留學生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而這次疫情對美國的留學產業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參照英國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國留學生的留洋熱情大概率也會降溫。

那麼財務狀況本身就捉襟見肘的美國公立高校,日子怕是會比英國高校更加艱難。

03一點擔憂,和兩點反思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財務危機,英國紛紛呼籲外部援助。

雖然這些聲音是發向英國相關部門的,但顯然還包括了另一層意思。

說實話,這些年國內富豪向國外巨額捐款的消息,每次都看得我堵心的不行。

而這次英國的高校呼籲援助,又有沒有人,有多少人會去響應?我確實有些擔憂。

去常春藤名校留學,這無可厚非。

但這些年,即便不算援助和捐贈,海外留學生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用支出,也撐起了不少教學質量不那麼突出的公立高校。

用和國內高校費用差著數量級的學費,拿一個低配版的學歷,這到底圖個什麼呢?

另一方面,即便是去國外名校留學,學成後回國的有多少?

雖然這些年海歸學子從數量和比例來說,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不得不注意的是,這其中高學歷、自然科學研究方向的高水平人才數量,仍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

如果更多的高學歷、有成就的學子回國效力,祖國的發展會不會更快呢?

我不敢妄下結論,但一定很有希望。

04寫在最後

在英國高校「如臨大敵」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年多之前,麻省理工和史丹福大學在EA輪次的錄取名單中,拒絕了所有中國內地的考生。

他們給出的理由有三個:需要綜合考量學術能力、全球願景以及人格特質。

消息一出,就刺激了不少網絡公知。

他們一邊聲淚俱下地抨擊國內教育,一邊又痛斥中國留學生在國外不愛學習,給美國教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但事實上,常春藤名校每年接受的捐助就足以讓他們把日子過的非常滋潤。與生活在「低保線」上的公立高校相比,他們當然可以張嘴就是「詩和遠方」。

也正是應了那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看看如今財源吃緊的英國高校吧。

為了吸引中國學生,英國的不少高校連英語水平的門檻都能取消,還談什麼全球願景,講什麼人格特質?

說回到留學生的問題上。

在這次疫情面前,哪怕他們一些人將來可能不回國發展,也可能個別人本身就是為了改國籍而去的。祖國為了他們的健康和安全,也都提供了無私的幫助。

我只希望當他們走下飛機,踏上故土的那一刻,能夠真正明白:最珍貴的,從不是什麼外國國籍,而是那本中國護照。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以英國為例,2020 - 2021學年英國本土及歐盟學生的平均學費為9000英鎊,而國際學生的學費普遍在2萬英鎊以上,收費標準遠高於英國本土及歐盟的學生。而美國高校同樣是頗受國際學生青睞的留學地。據美國高校聯盟統計,僅2018 - 2019學年,美國高校就接納了約110萬名國際學生,創下連續四年接收國際學生過百萬的紀錄。
  • 英國20所高校為中國留學生包機,澳大利亞的「報應」來了
    然而,澳大利亞卻屢次在中國背後「捅刀子」。先是教唆各國對疫情進行獨立調查,再與美國合作幹涉南海問題。澳大利亞的行為顯然偏離了雙方平等互利的基礎。而基於澳大利亞對中國做出種種不友好舉動,中國也開始重新考量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合作。有數據顯示,今年8月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銳減超26%。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前面兩種國家的遭遇容易理解,真正令人費解的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一方面遲遲控制不住疫情,另一方面卻鼓勵大學儘快開放。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國家的很多大學竟然已經被疫情逼到了破產的邊緣。無論是關閉校園,還是大膽開放,都有賭的成分,讓這些大學的管理者糾結不已。
  • 哈佛、MIT「硬剛」川普:美國留學生的春天,大約在冬季
    但,這部分涉及到的留學生只是少數。《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跟蹤了1090所高校的秋季入學政策。截至美國東部時間7月6日晚,已有60%的高校表示或已明確聲明秋季將開設面對面課程,24%的高校會採用混合教學的模式,而單純開設線上課程的高校佔比只有9%。
  • 英國包機接回中國留學生後,澳洲低頭服軟,希望中方也能法外開恩
    當主要留學國家紛紛開始行動,英國多所高校甚至聯合包機接中國留學生回國後,澳大利亞終於不淡定了。據新華網日前報導稱,來自英國的包機順利將中國留學生送抵英國。看似簡單的包機,實則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需要中英兩國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才能達成。
  • 美國入學留學生下降43%,首次負增長!英國申請人數多了31%
    受疫情及各種因素影響,留學生對於出國目的地的選擇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前往美國留學的人數急劇下降,而相比之下,英國留學熱度持續攀升,甚至一躍成為中國留學生首選的留學目的地。 根據《紐約時報》的疫情統計數據,11月12日美國日新增病例數首次突破15萬例。
  • 美國ICE發布官方留學生報告,47萬中國留學生拿下兩個第一!
    中國是赴美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在這152萬多留學生中,留學生人數排前三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和韓國。其中有47.4萬多人來自中國,中國留學生人數佔2019學年美國總留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是排名第十墨西哥留學生人數的24倍。
  • 2020出國留學:除了「難」,還有哪些關鍵詞說出了留學生的心聲
    上半年政府安排包機接留學生回國、下半年國外高校包機接中國學生上學。疫情下簽證辦理和國際通航規模受到限制,為響應中國留學生及其家庭的安全訴求,中國大使館組織包機接送美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地的留學生回國。
  • 允許留學生自由轉學回國內高校,可以嗎?
    2020年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曾籤發了一則封殺部分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總統令:禁止任何與在中國從事「軍民融合」項目的院校機構有關聯的學生和學者,來美國進行本科以上的學習和學術研究。而就在2019年10月1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相關提問時還表示,美國歡迎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
  • 美國驅逐拒絕中國留學生,它卻當了「反骨仔」?
    在別的國家想著疫情期間努力吸引留學生來復甦經濟,美國卻學它的老本家美斯特邦威,不走尋常路。據路透社、《紐約時報》等媒體援引多名知情人士上周四的消息,美國白宮提出了一項計劃,打算驅逐三千名中國研究生出境!部分目前停留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將被取消籤證並驅逐出境,而在美國境外的中國學生將被禁止返回美國境內。
  • 74名中國留學生搭乘包機赴英國復學
    【同期】四川學生 王曉嵐第一次出國去英國讀書,然後我本來就覺得我們這一屆2020年是最難的一屆,然後就覺得各個方面都很不方便吧。但是國家還有我們的學校,還有海南航空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方便,給我們這一屆留學生弄了一個定心丸,讓我們覺得,雖然是最難的一屆,但是我們是最幸福的一屆。
  • 馬來西亞《星報》:中國高校清退不合格留學生
    原標題:外媒:中國高校清退不合格留學生馬來西亞《星報》1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一所大學清退92名外國留學生  近來,武漢大學清退92名學業不達標或違反校規的外國留學生。他們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該校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胡焰初表示,其中小部分學生是主動放棄學業,大部分是因為成績跟不上、違反校紀等原因被強制清退。
  • 美國即日起無限期禁止中國部分留學生入境!赴美的道路終結了嗎?
    原創 | 1847國際教育就在5月29日,美國白宮官網發布了《暫時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研究人員入境總統公告》:禁止來自中國的持有F類和J類籤證的、與中國「軍民融合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有關的中國高等院校的留學生、研究人員、訪問學者進入美國
  • 澳大利亞自吞惡果,中國留學生不來,七所大學將跌出世界前100
    撰寫:桑近些年來,莫裡森政府不斷與中國進行政治對抗與貿易摩擦,而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澳方許多產業都嚴重依靠中國市場,而莫裡森政府更是置本國企業利益與不顧,在美國庇護之下,不斷做出逾越中國底線與原則行為,對此中國堅決採取反制措施,保障本國企業核心利益。
  • 美式刁難層出不窮 歐洲「怦然心動」 赴美中國留學生動向成焦點
    【資料圖:在美國中概股留學生】「美國政府並不明智」目前約有37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求學,未來他們是否將面臨更艱難的處境,成為多國媒體的關注焦點。「無論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在美國學習科技的中國籍人士,尤其是接受了中國政府資助的人,將面臨更嚴格的審視」,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引述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公共政策助理教授錢喜娜(Sheena Greitens)的話說,美方對技術經由學術渠道、被轉移到中國的「憂慮加劇」。
  • 國外疫情結束遙遙無期,無數中國留學生已準備休學了
    如今美國新冠確診即將破123萬,每天還在以2萬的速度增長。以這個態勢,國外疫情大概率會蔓延到秋季和冬季。即便開學也很可能上的是網課……眼看著離疫情結束遙遙無期,很多留學生選擇乾脆休學呆在國內。反正也沒學可上了,還有什麼理由繼續留在國外被薅羊毛呢?
  • 留學生是祖國的孩子!目前在國外有142萬,小留學生有望包機回國
    海外病例已經接近80萬例,預計再過3-4天可能達到100萬例!隨著海外疫情的加劇,目前仍在國外的約142萬人留學生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為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各有關部門積極採取行動。
  • 疫情下數十萬滯留留學生:80萬學費上網課,留英申請人數暴漲
    距離聖誕節越來越近,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高校開始陸續放假。但是,已經在國內家裡上了一整個學期網課的中國留學生們卻憂心忡忡:他們大都和易輝一樣,接到了學校最新通知——明年繼續上網課。
  • 中國留學生成香餑餑,英國高校包機專程迎接,澳大利亞這下急眼了
    隨著英國20所高校包機,將中國留學生接回英國以後,多個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一是嘗試接回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外留學生,二是開始爭搶中國留學生的生源,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吸引更多有意願留學的學生選擇這個國家。根據中青網報導,面對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搶生源手段,尤其中國留學生成為了各國的香餑餑,澳大利亞終於急眼了。
  • 英國大學包機接中國留學生返校 歐時專訪:聽留學生們怎麼說?
    【歐洲時報記者餘梁意、陳斯睿、田皓雪子,實習記者劉洋、汪宣琪報導】9月19日,位於英國貝爾法斯特的女王大學包機接369名中國留學生回英,「英國大學包機接中國留學生返校」也衝上熱搜。該校是自英國疫情蔓延以來首次提出面向中國留學生包機的大學,在該模式獲得留學生與家長的積極響應與各界關注後,英國23所大學與海南航空達成合作,決定聯合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