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賽德克•巴萊》|你也能停下來看看花嗎

2021-02-28 後腦勺

說到這部電影最原初的想法,是來源於導演魏德聖所讀的一部關於霧社事件的漫畫,一個講述臺灣原住民由於傳統文化被外來侵入者阻斷而反抗的熱血故事。導演欲將其拍成一部史詩片,除了渲染故事自帶的血性燃點、悽離淚點外,掏心掏肺地用滿滿的誠意把影片時長撐爆。對,還良心地加入了上下部分集形成的天然尿點。276分鐘,雖然冗長,但也不乏節奏感。

像這一類由文明的衝突而引發的歷史事件之中,往往牽扯到許多迷人的元素,即勇猛又悲壯,即退縮又驕傲。題材本身雖然跳不出「壓迫-反抗」的形式化老套路,但這股情感的漩渦,也夠撩人的了。

從影片開頭,賽德克們歡樂而自由的出草開始,殺戮、死亡,一直充斥著鏡頭。但這只是一首持續了幾千年的獵歌,一幅靜止了幾千年的原始壁畫。

直到霧社事件的開始,靜止的時間才飛速地旋轉起來。歷史的推動力太巨大,普通的戰士們被帶動得都停不下來了,一個個都殺紅了眼。一個賽德克追著漢人老闆喊打喊殺,直到被跑來的莫那踹了一腳。


莫那,這座時鐘走得有點兒慢,要是拿樹來作比,他應該是那種生長緩慢年輪非常緊密,木質頑固的樹種。當然這座鐘不是從一開始就慢的。青年時他也意氣風發,囂張跋扈。在成為族群英雄後,他的生命一下子膨脹起來,在他最滿足的時候,日軍進村,輕易地將他按在一堆獵來的骷髏中,在他的驕傲面前叫他萎縮下去。至此莫那成了中年外表上那種冷漠隱忍的樣子,雖然內心外穿,搞得一身紅衣,但只在陰影裡不動聲色地滋長,並緩慢而又持續地積攢著火柴尖上眯眯一點點的火藥。

因為莫那比別人走得慢一點,或者說耐心冷靜一點,所以他不僅扮演著這場動亂的領導者,他更是一名旁觀者。和世界保持著一點距離,因此也有一點餘力能看到些別的東西。當賽德克們在運動會場上嘶啦嘶啦或呯呯呯喊殺時,莫那正在傳遞武器,背著十把槍一個人在山林裡跑。然後有一個瞬間,他看到了枝頭上唯一的一朵櫻花,無比安靜的一個瞬間,雖然十把槍在哐嘡哐嘡地晃,血液在砰砰地敲擊著耳膜,上頭還播著BGM。


這可比任何殺與死都叫人難忘。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經典的對比搭配,死與生、剛與柔、動與靜、菊與刀…呃,紅配綠?誒誒,說的有點多了,對不可言說的事情應該保持沉默。


命運的手推著你奔跑,你也能停下來看看花嗎


莫那一直在抗擊著來自命運的外力,像一個套著鋼圈生長的南瓜,難怪他的屍體有不化的能力,無限接近賽德克族傳說中的神樹。作為一個人瑞,他看得見的東西比旁人多得多,他看見了花、看見了死掉的老爹、在上部結尾的時候還看了看天。

莫那一直在抗擊著來自命運的外力,像一個套著鋼圈生長的南瓜,難怪他的屍體有不化的能力,無限接近賽德克族傳說中的神樹。作為一個人瑞,他看得見的東西比旁人多得多,他看見了花、看見了死掉的老爹、在上部結尾的時候還看了看天。

除了賽德克族的神話莫那魯道,影片中還有幾個角色很讓人在意。


鐵木瓦裡斯

鐵木瓦裡斯為道澤群屯巴拉社頭目,年幼因與青年莫那魯道衝突,從此兩人成為世仇。霧社公學校大戰後,在小島的威脅利誘下,鐵木率屯巴拉社一同圍剿莫那魯道。

如果說莫那的時鐘走得慢,那麼鐵木瓦裡斯的鐘好像根本沒有走過,時針就停在青年莫那對他說[不會讓你長大]的那一刻,這是一句讖言。如果沒有日軍的侵入,他可能真的長不大。可日軍無意間阻止了他的殞命,他好像是得到了不該是他的生命不知該幹點什麼,一直就生活莫那的陰影裡,一直活在那一天,一直偏離著「時代重心」,一直被忽視著。莫那的悲劇是壯烈的悲劇,而鐵木瓦裡斯的悲劇只能是一個陰冷的悲劇。

花岡兄弟

從小受日本教育、取日本名的賽德克巡察

簡直是兩條沐而冠的山犬。肉體雖然修建得有禮有貌的,渴望著更先進的文化,但內心深處仍然蟄伏著野獸,可以細嗅玫瑰,卻不可以被馴服,無論這種馴服的願望來自他們本身還是別的誰。即渴求著侵略方,又不能割捨山野的根,又是處於生命氣味最濃的美青年時期,在雪白的紙門上寫訣別書的片段美極了。

前面說到了莫那看的櫻花,是臺灣原產的櫻花,寒緋櫻,或叫山櫻花,因其花色深而得名,花期1至3月。霧社地區還有一種白色櫻花,霧社櫻。霧社也有櫻都之名。其實霧社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在十月下旬,這裡的滿山紅纓也只是導演的藝術渲染。由於櫻花這一意象作為日本文化的代名詞象徵性太強了,此處的櫻花盛開使人覺得在臺灣與日本文化之間多了一些聯繫與認同,不知是否導演本意。

在賽德克巴萊拍攝期間,劇組資金一直捉襟見肘,魏德聖東拼西湊四處籌集資金才使得電影最終完成。對於那些在困難時刻幫助他的人,電影的最後字幕特別以「天使·巴萊」稱呼他們,巴萊意為真正的,全意為真正的天使。

晚安,後腦勺lovers.

當命運的手推著你奔跑,希望你也能停下來看看花

相關焦點

  •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等你等了12年
    1930年10月,莫那魯道秘密聯合6個部落、四百多位壯丁,在10月27日的聯合運動會上起兵反抗,一場求死的戰爭。隨後遭到日本人瓦斯、大炮的報復,最終自絕性命,無力回天。 《賽德克•巴萊》獲得2011年金馬獎最佳影片,並成為唯一入圍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
  • 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
    天氣開始陰冷起來,想看看陽光、沙灘、海浪的電影。於是又看了一遍海角七號。很難想像,海角七號如此輕鬆唯美的文藝片與賽德克•巴萊如此凝重的史詩片,竟然都是出自魏德聖導演。海角七號是在2008年夏天上映的,創下了臺灣本土片的票房記錄。
  • 《賽德克•巴萊》遭遇內地票房滑鐵盧
    臺灣抗日題材電影《賽德克.巴萊》5月10日在內地公映,首周即遭受票房冷遇。5月17日,該片在北大舉辦研討會,專家和業內人士給予了高度評價,票房和口碑形成了鮮明對比。發行和院線雙重身份的萬達更是公開信力挺《賽德克》,稱願意為好影片「熱血」一次。但面對唯票房論主導的內地電影市場,導演魏德聖全國一站站的宣傳能否打動觀眾?還不得而知。
  • 電影《賽德克.巴萊》給人的震撼
    《賽德克.巴萊》是我看過多遍,視覺和心靈震撼的一部影片。 這部影片全片四個半小時,格局雄渾又細緻入微。影片主要講述了1895年中國割讓臺灣,日軍佔領臺灣35年後,當地土著部落霧社的頭目莫那魯道集聚其他部落的人們共同防抗日軍,最終被鎮壓戰死的故事。
  • 賽德克巴萊影評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影評(二)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了臺灣經馬關條約被割捨後,臺灣霧社與日本人對抗的事跡,這一事件在歷史上也有講述。是這裡的櫻花更加燦爛嗎?」  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在那彩虹橋上出現了莫納和他的300戰士,靈魂的超脫用一種意會的感覺在這一刻完美的演繹出來。心存信念,死並不可怕。
  • 《賽德克?巴萊》曝史詩版片花 眾多名人鼎力推薦
    由著名導演吳宇森監製,《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5月6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式,300觀眾和片中的「300抗日勇士」一起完成了一次洗禮,現場響起13次熱烈的掌聲。
  • 臺影片《賽德克.巴萊》"登陸" 講述少數民族抗日
    臺影片《賽德克.巴萊》"登陸" 講述少數民族抗日     華語抗日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即將於5月10日和內地觀眾見面,5月6日下午,該片在北京舉行首映儀式。圖為導演魏德聖和一群臺灣原住民演員集體亮相。
  • 李光滿影評:臺灣原住民抗擊日本佔領者的震撼大片:《賽德克.巴萊》
    我們有過賽德克人以生命換來的驕傲嗎?我們活著與死去有什麼分別?當我們聽到賽德克人唱著「我們是真正的男人唷!真正的男人死在戰場上……我們走向祖靈之家,祖靈之家有一座肥美的獵場唷!只有真正的男人,才有資格守護那個獵場!」的時候,我們還能平靜地享受沒有祖靈沒有彩虹橋的生活嗎?讓我們聽一聽賽德克祖靈說的話:「來看看你的手吧,男人攤開手掌,手上是怎麼揉擦不去的血痕!
  • 《賽德克-巴萊》內地版本出爐 直觀血腥鏡頭被刪
    4月11日,去年斬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的《賽德克-巴萊》在北京舉辦媒體看片會。此次看到的版本不同於之前的威尼斯參賽版和在臺灣上映的5小時上下集版,而是由導演魏德聖重新剪輯的內地過審版本,片長兩個半小時。
  • 寶島土著的血性抗日史詩-《賽德克.巴萊》
    是這裡的櫻花開的太過紅豔了嗎?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去。寧肯站著死,不肯跪著生,這就是賽德克.巴萊的精神真諦!為何魯迅先生的真言和數十萬紅軍的抗日真諦偏偏在山重水隔的寶島土著之地被演繹的如此生動和真實!
  • 沙龍 以野蠻的驕傲歌頌意志的讚歌——從《賽德克•巴萊》談開去
    •巴萊》分為上下兩部《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它的製作跨越12年,1997年導演兼編劇魏德聖受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觸動而撰寫劇本,至2000年完成劇本《賽德克•巴萊》,2003年因預告片吸引投資失敗而暫停項目。2009年,魏德聖在《海角七號》的光環下重新啟程,倔強的靈魂終成一部史詩巨作——《賽德克•巴萊》。
  • 電影:《賽德克.巴萊》
    電影經典對話:達奇斯:「頭目,被日本人統治不好嗎?我們現在過著文明的生活,有學校,有郵局,不必再像從前一樣得靠野蠻的獵殺才能生存。被日本人統治不好嗎?」莫那:「被日本人統治好嗎?(我們)男人被迫彎腰搬木頭,女人被迫跪著幫傭陪酒。該領的錢全部進了日本警察的口袋。我這個當頭目的除了每天喝醉酒假裝看不見、聽不見,還能怎樣?!
  • 吳宇森傳染暴力 《賽德克-巴萊》竟刪130多分鐘
    開篇就將賽德克人英勇、生猛的特性基本完整地展現出來,到高潮部分,300多位勇士為了信仰,血戰日軍,「輸掉身體,贏得靈魂!用驕傲捍衛!」看得觀眾熱血沸騰。  【導演說話】此次上映的版本,刪減了不少血腥鏡頭,主要是考慮觀眾的接受程度。基本上每一場的主題戲都保留下來,刪的都是比較直接的鏡頭,不影響劇情,也不影響訊息的傳遞。比如說殺人,上一個鏡頭是舉刀的姿勢,下一個鏡頭拍人倒地就好了。
  • 做真正的人----看史詩級抗日劇《賽德克 巴萊》
    ---你明明知道這一站一定會輸,為什麼還要打?---為了快被遺忘的圖騰,拿生命來換圖騰印記。
  • 《賽德克-巴萊》口碑票房兩級:到底缺什麼?
    「《賽德克·巴萊》完全超出了你對抗日電影的想像,甚至超出了你對華語大片的想像!」「錯過《賽德克·巴萊》,將會是你人生中的遺憾……」然而,無論業內人士如何拼命泣血叫喊,收效還是甚微,觀眾依然不願為它掏錢。也許,正是因為它超出了大家的想像,所以,沒有人會相信這些「交口」之詞。
  • 《 賽德克.巴萊 》泰雅刀
    看過電影《 賽德克.巴萊 》的朋友一定會對其中高山族男子的武器——泰雅刀印象很深。
  • 《賽德克·巴萊》來了!
    兩種觀點的「激辯」影片上映的同一天,韓寒寫臺灣的長微博《太平洋的風》被轉發15萬次,導演魏德聖還在各地參加見面會為影片宣傳奔波著,而《賽德克-巴萊》卻被大量撤場。有人問,「那些光知道轉久仰的太平洋的風的人,風來了,你們接不接?」
  • 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兇殘
    電影在臺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講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頗有斯巴達三百勇士的壯烈!
  • 歷史 臺灣人的抗日故事(五):從電影《賽德克•巴萊》說起
    2012年,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曾經轟動兩岸。
  • 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
    ,戰爭   上映時間: 2011年9月   《賽德克·巴萊》主要演員  ·高山初子 ( 徐若瑄 飾)  ·中年莫那魯道 ( 林慶臺 飾)  ·青年莫那魯道 ( 遊大慶 飾)  ·鐵木瓦利斯 ( 馬志翔 飾)    ·小島源治 ( 安藤政信 飾)  ·交易所頭人 ( 馬如龍 飾)  ·川野花子 ( 羅美玲 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