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鬥魚與虎牙的合併大戲有了最新進展,但同時也迎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11月11日,鬥魚管理層稱,「今天早上,鬥魚已經向SEC遞交了私有化退市的申文件。」虎牙CEO董榮傑則表示:「如果與鬥魚的合併順利完成,我們對其中蘊含的機遇感到非常振奮。」
然而,當前反壟斷之風愈演愈烈,外部監管環境正在發生巨變。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直指網際網路企業的壟斷問題,尤其是涉及VIE架構的企業。
對此,網際網路學者、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如果沒有《徵求意見稿》,鬥魚和虎牙的合併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在《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後,二者的合併出現了一定風險,或許存在變數。
鬥魚、虎牙合併後佔據遊戲直播市場80%份額,騰訊成最大贏家
11月11日,鬥魚和虎牙同時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並對外披露了合併的最新進展。其中,鬥魚已向SEC遞交了私有化退市的申報文件,正等待批准。
在此前的10月12日晚間,虎牙與鬥魚聯合宣布,已籤訂「合併協議與計劃」,二者現有股東將在合併後公司中各佔50%的經濟權益。雙方預計,合併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合併完成後,騰訊通過收購各方股份,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擁有67.5%投票權。
根據Mob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直播行業風雲洞察》,遊戲直播經過爆發式增長後,市場趨於冷靜,玩家僅剩數十位。同時市場格局既定,現已形成了虎牙和鬥魚「雙雄」爭霸的局面,兩者市場份額接近80%。
Mob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遊戲直播競爭格局中,騰訊是遊戲直播最大的幕後贏家。騰訊除了自有平臺企鵝電競外,還為鬥魚和虎牙的最大股東,其在遊戲直播行業的戰略優勢地位日益明顯。騰訊向直播產業發起攻勢,實則看重直播平臺遊戲推廣和賽事傳播的實力。
不過,近年來快手、嗶哩嗶哩(B站)等玩家也紛紛進入遊戲直播賽道。其中,B站直播以遊戲直播內容為核心搭建多元化內容生態,通過加大對遊戲內容和頭部電競版權投入,持續提昇平臺內容對年輕用戶的吸引力和行業競爭力。快手直播近年來則在主播培育、活躍用戶、電競內容、商業變現等層面均有快速發展。
對於新晉玩家是否會對自身構成威脅,鬥魚和虎牙的高管在11月11日晚間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均稱,B站、快手帶來的影響不大。
鬥魚管理層表示,「目前電競行業的競爭格局並無大變化,這些平臺為遊戲直播帶來了更多新的流量,帶動了更多個性化的用戶群體來關注電競領域,也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提升。」
「我們整體認為Up主轉遊戲直播,這一波基本已經結束了。所以我們認為,接下來B站在遊戲直播對虎牙鬥魚的衝擊應該不會特別大。」虎牙CEO董榮傑則表示,「我們內部看到的快手數據,其實在遊戲直播方面,對行業帶來的實際衝擊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董榮傑還表示,「我們整體是認為,遊戲直播這個行業,它的業務形態跟短視頻行業,尤其像快手這種偏社區的行業,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我們會更偏向內容的主動運營。然後像快手這樣的就是偏平臺規則會多一點。我覺得這可能是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反壟斷監管趨嚴,鬥魚虎牙合併一事或增變數
然而,在鬥魚、虎牙逐步推進合併之時,反壟斷之風也正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給二者合併增添了變數。
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徵求意見稿》,直指網際網路企業的壟斷問題。《徵求意見稿》指出,平臺經濟領域壟斷協議主要是指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協議、決定可以是書面、口頭等形式;他協同行為是指經營者雖未明確訂立協議或者決定,但實質上存在協調一致的行為。
《徵求意見稿》特別提到,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認為,《徵求意見稿》不僅僅是針對電商平臺,而是針對所有網際網路平臺。「現在監管的態度很明確,提倡合併者主動申報。如果不主動申報,監管部門就會主動監管。」
他認為,鬥魚和虎牙的合併在業界有非常大的影響,騰訊應該會主動向監管部門申報。
此前,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曹偉就曾發文指出,「市場普遍推測,鬥魚和虎牙合併後將開展合作共同擴大市場份額;據此,兩家主流直播平臺協調立場,減少彼此的競爭和內耗,亦將是大概率事件。然而,這恰好是反壟斷執法所警惕和重點關注的對象。」
對此,劉興亮分析稱,鬥魚和虎牙合併後一定構成壟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構成壟斷並不是問題,反壟斷反的不是壟斷本身,而是濫用壟斷地位危害行業發展。
曹偉也指出,「具體到鬥魚和虎牙的合併,被《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情形可能包括:是否對非騰訊系的遊戲拒絕直播?是否對非騰訊系的遊戲限制直播?是否對非騰訊系的遊戲在直播時附加不合理的條件?是否在直播經營中對非騰訊系遊戲實施差別待遇?」
「這些問題的答案無疑都具有極高的含金量,或將帶來遊戲直播市場的徹底重構,甚至可能在上遊的遊戲產業催生出完全不同於當下的嶄新利益格局。」曹偉表示。
至於鬥魚和虎牙最終能否成功合併,劉興亮認為,如果沒有《徵求意見稿》的發布,鬥魚和虎牙的合併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在《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後,二者合併一事出現了一定風險,存在變數。不過,監管部門是否會拿鬥魚和虎牙開刀,目前還需要觀望,不好貿然下結論。
針對鬥魚、虎牙的合併是否涉及壟斷、能否通過監管層批准等問題,記者分別向鬥魚、虎牙、騰訊方面相關人士詢問具體情況,不過三方均未給出任何回復。
科技巨頭成重點監管對象,合併將面臨嚴格審查
近年來,歐盟屢屢發起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據不完全統計,被調查的科技巨頭包括微軟、谷歌、蘋果、英特爾、臉書、亞馬遜、高通等企業。以谷歌為例,有數據顯示,在過去四年穀歌累計遭到27項反壟斷調查,罰款超過96億美元,其中來自歐盟的罰款便達到了93.9億美元。
今年11月15日,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裡·布雷東(Thierry Breton)表示,歐盟委員會終於敲定了針對網際網路公司的最新監管規定草案。如果這些科技公司不遵守歐盟的新規,它們的服務可能在歐洲市場被禁。
在極端情況下,規定草案將允許歐盟禁止網際網路公司或其部分服務進入歐洲境內。在草案通過之前,歐盟反壟斷和數字監管機構目前無權實施此類禁令。不過,布雷東表示,這些更為嚴厲的制裁將只適用於違反歐盟規則的公司,而且只會在特殊情況下使用。
除了歐盟,美國的監管機構也發起了針對科技巨頭的調查。去年6月3日,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宣布對蘋果、亞馬遜、谷歌和臉書展開反壟斷調查;一年後,這四家企業的CEO均以遠程視頻的方式出席美國國會反壟斷聽證會。
今年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布一份長達449頁的數字經濟競爭調查報告,指出上述四家企業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確實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而在中國,反壟斷政策也在不斷趨嚴。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反壟斷政策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地位。
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頻頻對電商領域「二選一」等行為開展反壟斷調查,也足以表明政府對行業壟斷問題正愈發高度重視。
至於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儘管只是處於徵求意見的階段,但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受此影響出現暴跌。《徵求意見稿》發布當日,美團跌10.80%,京東跌8.89%,阿里巴巴跌5.10%,騰訊跌4.09%,小米跌4.69%......
曹偉表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網際網路平臺競爭者之間在商業活動中,是否利用了其市場支配力量排除、限制其他同類甚至不同類但平臺可能延伸其影響力的經營者的競爭,將其依據基礎平臺優勢可能存在的市場支配力量延伸到平臺以上的產業鏈條領域。如果對這一競爭趨勢置之不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未來就難以百花齊放,而容易導致只有幾家寡頭以及一眾受其控制的『小弟』。」
劉興亮對記者表示,從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有很多的合併案例,比如優酷和土豆、滴滴和快的、58和趕集,美麗說和蘑菇街、百合網和世紀佳緣,其中不乏有很多上市公司。
他指出,過去這些想要合併的行業巨頭無一例外都合併成功了,而且合併的時候都具有行業壟斷地位。但是從當前的趨勢來看,這些合併的巨頭將會面臨嚴格的審查制度,防止對行業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