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仵樹大
「村北原來那片窪荒和臭水溝裡,漚物臭氣衝天,經過老鮑帶領我們一整治,變化是翻天覆地呀。」12月16日,在舞陽縣孟寨鎮莊羅村,談及村裡村外的大變化,村黨支部書記羅群海首先提到的就是「老鮑」。
「老鮑」名叫鮑文博,是漯河市委辦第五批選派到舞陽縣孟寨鎮莊羅村駐村第一書記。今年3月份,面對疫情,鮑文博抱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毅然逆行而上駐村堅守,與村民共築疫情防控堅固堤壩,用真心澆灌鄉村振興之花,用真情譜寫駐村幫扶之歌。
從「鮑哥」到「老鮑」
其實,「老鮑」年齡不大,1982出生的他大學一畢業就穿法袍進法院,之後到市委辦從事文牘工作。而這一次,他把駐村作為了解農民的好機會,想著要在村裡歷練,補人生閱歷短板。
駐村伊始,鮑文博看到的景象是——村幹部坐困愁城,守著攤子等換屆;黨員忙著打工掙錢,爭取在城裡安家置業;群眾各自扒拉「小算盤」。鄉親們說:「鮑書記,你白白淨淨,就不像幹活人,俺村裡的困難,你也管不了,鍍鍍金,別擱這兒受罪了。」
鮑文博一聽這話,偏不服輸。一安置好被褥行囊,就入戶宣傳防控知識,多方協調購置帳篷、口罩、消毒液、醫用酒精,並帶領黨員幹部24小時值班,嚴防死守。村民們開始相信「鮑書記」是在用心幫扶。「鮑哥,想不到,你這麼拼。」村裡的年輕人徹底服了。
針對村裡3戶(9人)未脫貧戶家庭,鮑文博逐個研判落實幫扶措施,該兜底的兜底,能就業的就近安置公益崗。還聯繫市骨科醫院十幾位醫療專家到村裡為300多名群眾義診。並出資2000多元為長年患病的貧困戶購藥。貧困戶馬慶合拉住鮑文博的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老鮑,今黑兒擱俺家吃吧。」
剛入村時白白淨淨、90多公斤的鮑文博,因為天天吃不上應時飯,體重掉了十幾斤,臉膛膚色也曬得和村民一樣分不清,頭髮也掉稀了,看上去真的老了十幾歲。
半年多時間,從「鮑哥」到「老鮑」,隨著老少爺們兒對鮑文博稱呼的轉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悄然走進了百姓心中。
從「龍鬚溝」到「示範村」
老少爺們兒認可了,鮑文博開始從抓班子著手,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陽光村務」機制,開好「三會一課」,上好「主題黨日」,通過逐個談心,召開代表會議,深入田間地頭三問於民,他真正把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起來了,同時也理清了工作思路,找到了振興發展的制約瓶頸。
充分了解情況後,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人居環境改善難題,鮑文博利用節假日帶領村「兩委」班子到臨潁縣南街村、陳莊村和漯河市郾城區遊莊村、薛莊村等地實地參觀。回到村裡,他多方爭取資金130多萬元,迅速組織實施了整治項目,新修道路1.7公裡,新建黨建主題遊園、村規民約遊園和健身廣場,徹底整治黑臭「龍鬚溝」,鋪設了650米下水道、1.5公裡人行道。莊羅村變成了有名的「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鮑文博還專門邀請市裡建築設計和園林專家,採用無人機勘測等手段,科學規劃莊羅村發展藍圖:兩橫七縱道路兩側綠化美化圖、文化廣場優化圖、村文明布局圖、高質量種植養殖圖、木材加工及作坊圖,村民學習文化技術培訓中心……
如今,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工作實效和模範帶動作用大大提升,全村已經形成了禁燒看護有人主動守、防控防疫有人主動查、環境衛生有人主動管、脫貧致富都在做的良好幹事創業氛圍。
版權聲明報業集團網站簡介廣告服務人才招聘聯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