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繆依含
「上帝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也不會。一次用心的付出,喚回迷途的人生。這便是壹次心的宗旨。」面對攝像機鏡頭,應吟吟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柔和,表情則顯得十分堅定。
日前,全國首部社區矯正微電影《愛的壹次心》在我縣經過為期5天的緊張拍攝,圓滿完成拍攝任務,開始進入後期剪輯階段。據悉,該片根據我縣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項目的真實案例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未成年人社區矯正人員小磊,在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及司法相關部門的耐心幫扶、心理矯治及關愛下,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曾經墮落的悲觀主義者最終蛻變成長為一名主動幫助他人、關愛他人的義工的故事。影片在我縣龍港鎮司法分局、舥艚社區、鳳江社區等地取景拍攝,共有100多人參加了拍攝,預計將於9月下旬通過各大電視媒體和網絡平臺在全國展播。
為能搶先感受這部微電影的風採,並且更深入地了解公益組織「壹次心」,拍攝期間,記者走進《愛的壹次心》劇組,和劇中主角之一,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理事長應吟吟進行了對話交談。
美麗的意外
穿著時尚幹練,笑容平易親切,應吟吟儼然一副美麗辣媽模樣,但又不會使人產生任何距離感。就在今年正月,已經成為公司中層的應吟吟辭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說起自己最初走上公益之路,應吟吟形容這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其實很偶然,是被別人拖下水的。」
和不少同齡女性一樣,結婚生子後應吟吟在家做了一陣子的全職媽媽,後來開始到企業上班。她說,那時候工作還比較閒,空暇時她便經常參加各種活動。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幫助他人的快樂感使她頓時喜歡上了做公益,並從此「一發不可收」。「通過參加公益活動認識了很多有愛心的人,大家相處時的感覺特別真誠和純粹,所以業餘時間裡也就很樂意給他們幫忙。」不知不覺中,公益事業在她生活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從加入市民監督團到擔任龍港鎮壹加壹義工聯合會會長,大學時辦活動拉贊助的經歷和在企業中成長磨練的閱歷,使得頗有才幹的她漸漸地從參與者變為組織者,「越陷越深」,也越來越無法離開。
「剛開始的確有很多人特別不理解,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其實也並不怎麼支持。」拿著一份令人羨慕的薪水卻選擇了辭職,而公益活動由於經費匱乏則經常需要應吟吟自掏腰包,前後如此鮮明的反差難免引起周圍不少人的詫異。「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其實我自己也在心裡反覆醞釀了很久。」應吟吟說,由於團隊中人手不足,隨著公益事業的逐步開展,她發現要想做到工作、公益兩方面兼顧實在有些力不從心,不是頻繁地向單位請假就是無法專心地投入活動,她感到自己必須做出取捨。「我喜歡單純的快樂。幫助需要關懷和資助的人,這種成就感和完成一份領導交待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工作這麼多年,我多少有一些積蓄。而且我還年輕,就算會失敗大不了就是重頭再來。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我認為自己有條件去勇敢地進行新的嘗試,更何況這是一件能夠令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於是,她選擇拋開蕪雜的思慮,跟隨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忙並快樂著
近年來,應吟吟了解到我縣發生了一些未成年人被傷害和傷害他人的事件,這使身為母親的她感觸頗深,覺得有必要通過培訓和活動給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識,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她組建了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該項目於2013年4月份開始啟動,是浙江省首家專業致力於未成年人幫扶和矯正的民間公益組織,他們除了走進校園開展未成年人應急救護培訓和普法宣傳教育外,還和司法局合作,讓接受社區矯正的未成年人以義工形式加入到活動中,對在服刑青少年、在服刑人員子女、社會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幫扶和心裡矯治工作,同時組建一支由8名教育碩士組成的心理諮詢師隊伍,通過每一次用心的服務引導未成年人從小形成美好的品德,幫助他們找回自我價值,勇敢面對人生。
「這種服務在蒼南乃至整個浙江省都沒有人在做,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未成年人的思想變化很大,思想道德建設成效很慢。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你和他們溝通時要有心理學、法律方面的常識,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注意方法。監控警告的方式畢竟效果有限,而用威脅恐嚇的方式肯定不行,小孩子反而會有逆反心理。」應吟吟坦言,由於這類公益項目並沒有可以直接借鑑的模式,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探索和嘗試中不斷進行完善。
整理材料、參加培訓、與相關部門對接、和幫扶對象聊天……團隊中包括她在內只有兩名專職人員,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而且如果拉不到贊助,他們就沒有任何收入,許多資金都由她自己墊付。同時,因為未成年人的思想並不穩定,她需要和他們進行長期的溝通交流。人在深夜常常容易變得特別脆弱,有時悲觀情緒爆發,她就一直陪著孩子聊心事聊到凌晨三四點,自己卻只睡幾個小時。
在應吟吟的QQ空間裡,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在這裡,沒有官銜名利,也不會有物質和經濟上的獲取,但我們可以通過幫助更多需要關懷和資助的人,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份安靜與釋然。做義工的路上,有誤解,有責難,有困難,有困惑,但是我們一直在堅持!」 聊天中,說起遇到的困難,應吟吟情緒平靜,但是談及幫扶對象,她的眼眶卻幾次溼潤。「其實,只要你真正走入這些孩子的內心,會發現他們還是很單純的,只是缺少關愛,缺少正確的引導。我們應該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她說自己骨子裡是個倔強的人,決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當看到幫扶對象融入社會開始嶄新生活,再多的忙碌和疲憊都會被內心的快樂和滿足所取代,這就是支撐她走下去的力量。
為自己代言
「好,過。我們換個角度再來一遍。」拍攝中,劇組頂著酷暑,冒著暴雨,克服遇到的各種難題,精益求精地演繹著他們的故事。
應吟吟告訴記者,這次拍攝是幫扶過程中典型案例的一次再現,也是壹次心日常工作活動的一個縮影,所以在情感把握上大家都是本色出演。很多人都積極配合演出,比如龍港司法分局的工作人員,壹次心的義工們,龍港鎮的熱心市民等等,「可能剛開始面對鏡頭多少會有些拘謹,但大家都在努力地調整和適應。」她還提到,從確認劇本、選擇演員到敲定場地、實際拍攝,整個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給予她各種支持,這讓她感到自己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據悉,7月「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項目」成功入圍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實施類項目百強單位。組委會委託湖南電視臺從全國報名的上千個公益項目裡篩選十項拍攝微電影,壹次心未成年人幫扶中心憑藉特色項目脫穎而出,是浙江省唯一一部被組委會選中拍攝微電影的公益項目,也是全國第一部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矯正的微電影。
「我其實不是個喜歡拋頭露面的人,過去做公益我更偏向於默默無聞,想著只要自己獻出愛心就可以了。」但隨著公益組織的不斷成長與完善,應吟吟發現這種做公益的模式開始顯得有點「閉門造車」,而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更是顯得「杯水車薪」。「別人告訴我,必須要敢於站出來,為自己代言,更為壹次心代言,只有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隊伍中來,才能保持愛心源源不斷地傳遞下去。」她開始突破自己,從街坊鄰裡到微信朋友圈,以「讓每個人至少參加一次公益活動」為目標,逐漸拓展參與人群,不斷拓寬影響範圍。她相信「成功的經驗是可以複製推廣的」,而這次微電影的拍攝,不僅是對過去的梳理總結和對壹次心成績的肯定,也將通過更廣泛的平臺,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未成年人幫扶群體。
壹加壹公益熱線057768709453,更多信息請關注壹加壹公益公眾微信平臺(帳號yjygyjy)或用手機掃一下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