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是根據小說《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而改編的一部懸疑片,講述的是兩大盜墓門派「卸嶺」和「搬山」合作盜墓的事,無論是取景還是配樂,都將小說中誇張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在軍閥混戰的民國年間,專業盜墓流派 「卸嶺」盜魁陳玉樓與軍閥羅老歪合謀盜取瓶山元墓,屢次失敗之後遇到了同為盜墓流派「搬山」首領鷓鴣哨。兩大流派盜墓的目的不同,所擅長的手法也完全沒有相同之處,但終歸是各取所需,陳玉樓力邀鷓鴣哨加盟,鷓鴣哨也早有此意,於是便開啟了盜取瓶山的兇險之途……
「卸嶺魁首」陳玉樓為人仗義、機智過人、見多識廣,他帶領著「常勝山」數十萬盜匪四處盜取古墓,通常是將其所盜古墓洗劫一空,為了就是養活數十萬的幫眾及民眾,可以說是令人敬佩的「義匪」。「卸嶺」一派盜墓的手法簡單又粗暴,那就是靠眾人之力,再加上專業工具,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陳玉樓平日裡對手下關愛有加、普濟百姓,深得麾下門徒的愛戴,在被軍閥馬振邦抓到的時候,面對死亡的威脅,「卸嶺」門徒也沒有一個背叛陳玉樓的,這也正是陳玉樓的「卸嶺力士」能夠挖平一座山盜取寶物的前提。既然陳玉樓擁有數十萬門徒,為了還要和軍閥羅老歪「勾結」呢?個人認為,陳玉樓的手下多是「匪」,最多也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在那種軍閥混戰的年代四處盜墓免不了需要官軍的支持,生性耿直的羅老歪也算是陳玉樓自己培養的官軍吧。至於羅老歪為什麼會對一個盜匪頭子言聽計從呢?這就很簡單了,首先羅老歪是粗人一個,他更需要陳玉樓這樣見多識廣的人出謀劃策。其次,羅老歪之前跟著陳玉樓身後肯定撿到不少好處,從利益方面考慮,必須要跟著陳玉樓。羅老歪死後,陳玉樓刀殺馬振邦,正是一群視死如歸的門徒身被炸藥為他壯膽壓陣。所以說,「卸嶺」靠的是眾人之力並不完全正確,因為真正強大的是「人心」。
「搬山」首領鷓鴣哨武功高強、閱歷豐富、膽識過人,終生都在為解除族人魔咒而在尋找「雮塵珠」。相比之下,「搬山」一派就沒有「卸嶺」那麼人多勢眾了,鷓鴣哨帶著師弟「小洋人」和師妹「花靈」就是全部的「搬山」一派了。雖然勢單力薄,但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在瓶山的關鍵戰鬥中,「搬山道人」的技能多次起到了決勝的作用。先不說鷓鴣哨多次救出陳玉樓,在進入地宮的過程中就是依靠「搬山道人」 馴養的穿山穴陵甲鑽出進入通道,在擊敗「劇毒蜈蚣」過程中也是依靠鷓鴣哨馴化的「怒晴雞」才獲得勝利。鷓鴣哨雙槍精準,與「蜈蚣精」從地上戰到地宮之下,又與「元將軍屍王」和「白猿精」苦苦鏖戰,時而飛簷走壁,時而龜息如屍,猶如「戰神」一般讓觀眾大呼過癮。鷓鴣哨作為「搬山首領」,他盜墓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取「雮塵珠」去解除族人的詛咒,為了完成這個心願,他幾乎犧牲了所有,令人哀嘆。
瓶山一役,陳玉樓與鷓鴣哨的結盟也是必然,英雄惜英雄,雖說盜墓目的不同,但都是為了解救蒼生,所以他們的最終目標還是相同的,也是讓人敬佩的。不知道什麼原因,這部劇的結局略顯急促,僅僅是以文字敘述的形式告訴觀眾:陳玉樓成了「陳瞎子」, 一直等著鷓鴣哨的紅姑娘病亡,鷓鴣哨身殘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