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是我們經常見到,也是最為熟悉的動物之一。因為其全身的寶貝,所以成了人們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但在浙江泰順幾年前卻有一頭皈依佛門的「豬王」,央視還為它做了特別報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003年,浙江泰順的孤寡老人高老漢,從鄰村買來一頭半大的豬,當時它已經90多斤了。因為沒兒沒女,所以高老漢便把它當成了自己家庭的一員,每天與它同吃同睡,小豬成了老人最親密的夥伴。而在小豬的飲食上,老人也是非常的大方,只要是家裡有的都會給它吃。甚至連一些人參、鹿茸老人自己都不捨得吃,全都給了它。喝酒的時候也是老人一杯它一杯。
小豬長得很快,不到半年便有了500斤的分量。當時老人的親戚都要求把它殺了賣掉,誰知屠戶來到豬圈時,卻發現大肥豬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美女,屠戶大驚丟下殺豬刀就跑了。又過了一年,這豬長到了900多斤,老人再次將它賣給了另一位屠戶。但屠夫在豬圈裡還是只看到美女。這一下,附近的村民都知道老人有一頭神奇的「豬王」。
當時附近的一戶人家要擺百家宴,便慕名來到高老漢家買豬作祭禮之用。高老漢雖然捨不得,但因欠下了債務,就將豬王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出去。而買主正準備殺掉豬王的時候,許多老人都說這豬長這麼大,恐怕已經不能在殺了。最後大家湊了1萬元,將豬王送到了附近的蓮峰禪寺,僱人專門飼養。
從此這頭豬皈依了佛門。而豬王也很通人性,當有人罵它時,它便會不理人。當有人誇獎它,它就很開心。寺院的僧人看它悟性很高,就給它起了一個「珠王」的法號。
而豬王的食量實在是太大,已經長到將近2000斤,蓮峰寺也無力飼養,於是就在豬圈門口設了個募捐箱。每次有人去參觀豬王,便會為豬王募捐,所得的錢全都用來餵養豬王。而豬王的夥食也是越來越好,每天三餐都是白米飯,蔬菜要新鮮洗乾淨才行,上午9點還有一頓水果。
央視講述欄目在聽說了豬王的故事後,於2008年拍攝了《豬王傳奇》這部紀錄片,成為了當年的欄目收視冠軍。紹興書畫家楚歌看到報導後,覺得像這樣龐大的豬世所罕見,它的皮肯定也是絕世罕見。於是開價5萬想購買豬王,用它的豬皮上再現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但寺廟和村裡人都沒同意,拒絕了他。
由於豬王體重飆升,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2012年,9歲高齡的豬王病逝在了蓮峰禪寺。當地村民自發地幫它擦洗身體、在四周擺上鮮花,身上蓋著厚厚的毛毯,送別它。而寺院的高僧也親自做法替它超度。
對於如何辦理豬王身後事,村民商討出四個方案:一是,製作水晶棺,但大部分村民覺得水晶棺材造價昂貴便放棄了。二是,用山上的柴火架著火化。三是,土葬。四是,製作標本供大家參觀。最後定下的方案是,將豬王就地掩埋,並在上面按照1:1的比例給它塑造了雕像,供遊客觀賞懷念。
不得不說,雖然豬王此生只是一頭豬。但是它的待遇簡直比人都好啊!別的豬都會面臨被宰的命運,豬王卻能安逸逍遙的過完一生,這輩子也算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