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

2021-02-13 佛法無邊

發願: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吾心怡悅

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

法顯:西行求法第一人

一部《西遊記》使唐僧西遊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其實比唐僧玄奘早230年,我國第一位西行取經的僧人是東晉的法顯。

法顯俗姓龔,晉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襄垣縣)人,3歲度為沙彌,20歲受具足戒。法顯志行明敏,儀軌整肅,在仙堂山修行數十年。50歲遊歷長安,慨律藏殘缺,矢志尋求,隆安三年(公元339年),時年62歲,從長安出發,度流沙,赴天竺,遍訪聖跡,尋求律藏。經時14年,輾轉30餘個古國,取得了佛經12部60餘卷。75歲歷經艱難從海路歸國,公元412年於青州(今青島嶗山)上岸,至建康(今南京)道場寺翻譯佛經百萬餘言,後至荊州辛寺(今湖北省江陵縣)著《佛國記》,86歲圓寂。

        

玄奘西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然而你知道麼?早在東晉,我國就有一位高僧法顯,他早玄奘230年成就了西行取經的壯舉,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到印度求法的僧人。

法顯法師跋山涉水,歷時13年,漂洋過海週遊了東南亞31個國家,寫出了不朽之作《佛國記》。

今天和大家分享三集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全片共分《亂世尋法》、《經行萬裡》、《攜律東歸》上、中、下三集,每集時長35分鐘。

上部《亂世尋法》

《佛國記——法顯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國,更是一種捨身求法的精神。

無論從紀錄片的角度去評價,還是重拾高僧法顯的記憶,這部片子應該都稱得上是佳品。從這高度濃縮成精華的105分鐘,無數觀眾見證了法顯法師的傳奇一生——從法顯龔家莊的誕生,到仙堂寺受大戒,而後由長安出發,60多歲高齡歷經14年時間、30個國家的茫茫求法之旅。

法顯法師比玄奘法師更驚人的地方是,玄奘翻越帕米爾高原時是30歲,而法顯已經67歲,法顯從68歲開始考察印度河、恆河流域的佛教文化,78歲走海路北上回國,80歲開始翻譯帶回來的經典,寫作《佛國記》。

他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餘秋雨先生在他的書中感嘆:「這位把彪炳史冊的壯舉放在65歲之後的老人,實在是對人類的年齡障礙作了一次最徹底的挑戰,也說明一種信仰會產生多大的生命力量。」


備受關注的三集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無論從紀錄片的角度去評價,還是重拾高僧法顯的記憶,它實在太精彩了,應該稱得上是中國紀錄片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一個不得不說的金牌班底

再現一代高僧法顯的傳奇,顯然是一個巔峰挑戰。而央視首播了的《佛國記——法顯西行》,大受觀眾高溫熱捧的溢美語彙,則證明了幕後班底應對巔峰挑戰的實力。

據了解,作為操刀《佛國記——法顯西行》的金牌班底,從組建之初,即以追崇人文主義的行為理念,締造了他們共同的人文理想和聚集了卓越的行動力量。這無疑為爾後的行為和結果作了最結實的鋪墊。

譬如,擔綱《佛國記——法顯西行》攝製總顧問的田志明、顧問陳少慈,總策劃張志剛、總監製桑愛平和策劃劉春雷、陳銘龍及出品人李忠秀、總製片人張銘澤,業內外認知度極高的總導演金鐵木、編導鄧斐、執行製片人金城、司路路,包括《探索·發現》欄目組製片人王新建、總監製金越等,他們中的任意一位都是整個金牌班底的中堅力量。還有不可不說的九方名座(北京)影視投資公司、北京上造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八匹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他們更以認真聞名業界。正是基於這一堪稱「百分百金牌團體」的最佳組合,巨製一部最具震撼力的大片,不再只是他們圈定的同一目標,而且更是行動的一致指向。用真正的行動,他們在整部紀錄片的前前後後詮釋並傳遞了人文精神和藝術哲學的應有之義。

當然,在金牌班底中,作為《佛國記——法顯西行》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的總導演,金鐵木應該是一個很難被忽略的大腕。如果要在中國紀錄片圈找幾個代表人物,金鐵木首屈一指。從《復活的軍團》2億人的收看紀錄,到之後的《圓明園》、《玄奘之路》、《大明宮》、《問道樓觀》等贏得的5億觀眾和海外票房,幾乎所有主流紀錄片獎項,每一部作品都是關照中國人文歷史的宏大敘事,並呈現出一個時代的大精神。所以不得不說,如果要將《佛國記——法顯西行》巨製為一部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總導演最適合的人選應該就是金鐵木。

一切因了這樣一個十分了不得的金牌班底,他們強勢出擊,再塑《佛國記——法顯西行》經典,從各方匯集的消息來看,其已在國內點爆了2013年大片的天空。

還原一代高僧的求索之旅

對於《佛國記——法顯西行》,要想把還原歷史人物的活兒幹得十分漂亮,除了對《佛國記》原著的正確取捨和恰如其分的判斷,並讀懂高僧法顯的內心世界,還有十分必要的以很講究的敘事結構和故事性,給觀眾看一個傳奇的「故事」,而不只是一串「紀錄」。

據此,無論從仙堂山接地氣,還是到拍攝地實戰,總導演金鉄木對《佛國記——法顯西行》始終給予很特別的人文關照。圍繞再現高僧法顯捨身求法的中國脊梁形象這一總體定位,由演員及整個紀錄片的包裝,除了強調充分表現出一種影像的震撼力、視覺衝擊力,還尤為高度注意了還原的藝術魅力。他在負責任地告訴每一個觀眾:「活生生地、火焰一樣地存在過」,這就是東晉高僧法顯。

當然,作為主要創作核心的編導鄧斐,也同樣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華。從對這一頗具挑戰意味題材的準確選擇,及至諸如富有創造性的思考、編導方式的獨特選擇、後期極端負責的編輯製作等系統性的編導表現,他始終付諸了最大的真誠,並將追求頂峰藝術的夢想以心靈傳遞的方式融進了每一幀光影和每一個細節。這些別具匠心的努力乃至完美收官,無疑獲得了空前好評.

而具有豐富業內經驗的總製片人張銘澤,從零距離解讀襄垣有關高僧法顯的佛跡,到《佛國記——法顯西行》如期首播,也一再表達了極大的關注。他真誠地說:整個過程也是在向永不言棄、捨身求法的高僧法顯致敬。

因為如此,在不到一年的巨製過程,整個團隊始終表現出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值得一提的還有高僧法顯的扮演者郭九龍。他以曾擔當《末代皇帝》、《黃飛鴻》等影視片中的角色所歷練出的厚實功底,從形象氣質上,努力接近歷史上真實的高僧法顯,無論是異域的三次落淚,還是尋求戒律的執著,儼然再現了一代高僧本真的風採。

於是,無數分享大片榮光的觀眾,順理成章地看到了借鑑遊戲《羞辱》預告片裡的一些元素,《佛國記——法顯西行》的片頭打開了一扇一千六百年前的世界佛國之門。除了用劇情解構和史實還原相結合的方式展現法顯的一生,還採用實景與CG動畫相結合的製作手法,包含運用大量古代場景復原和視覺特效,沿著高僧法顯的一生路徑,依次還原了法顯故裡龔家莊、古樸莊嚴的仙堂寺、夏坐的石洞、氣勢恢弘的長安、西域的若干古國、天竺的佛教聖地等歷史上諸多重要場景的真實還原,詳細再現了一幅觸動心靈的歷史畫卷。

就這樣,聆聽歷史的召喚,《佛國記——法顯西行》金牌班底虔誠地復活了高僧法顯一段段埋藏千年的傳奇。

呈現中國脊梁的精神風骨

《佛國記——法顯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國,更是一種捨身求法的精神。

全片共分《亂世尋法》、《經行萬裡》、《攜律東歸》上、中、下三集,每集時長35分鐘。從這高度濃縮成精華的105分鐘,無數觀眾見證了法顯的傳奇一生——從法顯龔家莊的誕生,到仙堂寺受大戒,而後由長安出發,60多歲高齡歷經14年時間、30個國家的茫茫求法之旅。

大唐高僧義淨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早已坦言:「觀夫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顯法師則創闢荒途,奘法師乃中開王路。」而以《佛國記》為藍本的《佛國記——法顯西行》,恰是圍繞「創闢荒途」的這一主旨,對高僧法顯精神展開幾近涵蓋了其整整一生的深度追問,從穿越南北朝背景的烽煙、形如絕境的雪山,到越過枯骨指路的沙漠和驚濤駭浪的大海,高僧法顯九死一生的求法之旅,若如創闢了一條世上最遠的「長徵荒途」。其間的任何一個細節,無處不在顯現高僧法顯骨子裡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甚至對中國當下現實的一定關照。而永不言棄、捨身求法,則詮釋了《佛國記——法顯西行》的靈魂所在。他也因之享有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宗教、文化、探險、外交行動第一人的地位。除了早唐玄奘西行取經230年、早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090年、早麥哲倫發現菲律賓1107年,高僧法顯還帶回了《摩訶僧祗律》等十一部佛經,翻譯出了對中國佛教發展產生開創性影響的《大般泥洹經》等,撰寫了一部影響彌久的記載一千六百年前西行旅途的歷史、地理、宗教的傑作《佛國記》。

於是,古往今來,不斷有大家們在自己身處的時代對高僧法顯的仰望——1983年榮獲聯合國和平獎的日本學者、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贊曰:「《佛國記——法顯西行》和翻譯的這兩種律典,在具有長達幾千年歷史的中國,這是首次完成了足以留存史冊的大長徵。無論是玄奘還是義淨,對於其它許多求法僧來說,《佛國記》已成他們去天竺的路標。」1998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印度學者阿馬蒂亞·森驚呼:「《佛國記》照亮了印度。」著名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曾把捨身求法者統稱為「中國的脊梁」……

更早些年代,高僧法顯已吸引了世界目光。作為當下的一個文化新燃點,已完成首播的《佛國記——法顯西行》,甚至「太行靈山」——仙堂山宏篇巨製的佛國記主題館群、法顯銅像和正在修復的法顯精舍、仙堂寺、講經壇等,它已再度燃起襄垣乃至中國、世界對高僧法顯的記憶。並都驚奇地發現:襄垣籍的高僧法顯,他曾經以傳奇的光芒照耀過世界!

傳遞是積善,功德無量!

 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佛法無邊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一生,一本,足矣——索達吉堪布《大圓滿前行》精裝紀念版上架

如果遇到違緣或痛苦請一心一意念誦《心經》——索達吉堪布

大恩上師推薦珍貴青海稀有藏藥——主治肺方面疾病

【每日故事】佛教故事:電影【念佛成佛二十則】

手把手教你發大財

《財寶天王咒》聽者財源滾滾!

唐卡的繪製過程,看看都醉了……

【德樂菩提】手腕上的修行

索達吉堪布教你幾種生活中用得上的咒語

200首佛歌!收藏手機裡隨時聽!轉發功德無量!

《度母贊:21倍溫暖》原聲首發——索達吉堪布的祈禱

淨空法師開示:家裡播放念佛機,能改變家宅風水、淨化磁場、超度一切亡靈

【完整版視頻】《中華醫藥》和《四高剋星》----金線蓮視頻介紹

道家秘傳之九蒸九曬黑芝麻:久服能除痼疾,皮膚光澤,白髮返黑,齒落更生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原創文章投稿:632704529@qq.com 感恩 合十!末學微信:hexifei

(歡迎將您學佛後感悟 感應 改變及經歷分享出來,利益更多人)

這裡有更多的佛教故事,帶您更好的認識佛教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上中下全集
    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上部-法顯西行中部-經行萬裡下部-攜律東歸>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呈現中國脊梁的精神風骨。《佛國記——法顯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國,更是一種捨身求法的精神。全片共分《亂世尋法》、《經行萬裡》、《攜律東歸》上、中、下三集,每集時長35分鐘。從這高度濃縮成精華的105分鐘,無數觀眾見證了法顯的傳奇一生——從法顯龔家莊的誕生,到仙堂寺受大戒,而後由長安出發,60多歲高齡歷經14年時間、30個國家的茫茫求法之旅。
  • 【佛教電影】《佛國記—法顯西行》
    備受關注的三集大型佛教史詩紀錄片《佛國記——法顯西行》,無論從紀錄片的角度去評價,還是重拾高僧法顯的記憶,它實在太精彩了,應該稱得上是中國紀錄片中不可多得的佳品。一個不得不說的金牌班底  再現一代高僧法顯的傳奇,顯然是一個巔峰挑戰。
  • 佛國記——法顯西行
    法顯:西行求法第一人一部《西遊記》使唐僧西遊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其實比唐僧玄奘早230年,我國第一位西行取經的僧人是東晉的法顯。這是《佛國記》(又稱《法顯傳》、《歷遊天竺記》等)開篇的第一句話,也是法顯大師當年西行求法的目的。
  • 周末繼續愉快 ● 電影推薦 | 《佛國記》法顯西行 經行萬裡 影響久遠
    《佛國記——法顯西行》是關於佛教歷史的紀錄片,全片共分《亂世尋法》、《經行萬裡》、《攜律東歸》上、中、下三集,每集時長35分鐘。以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法顯,從長安出發,歷經千辛萬苦西行取經並將其翻譯漢字,傳於後世,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動人事跡。法顯(334-420)東晉(山西臨汾)人。中國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 法顯:西行求法第一人
    此時,13年的時光已逝,隨同一起西行的僧人或亡或留,只剩下這位年近80的老人,形單影隻。他再也沒有強健的體力去走得更遠,但這並沒有阻擋他思想的腳步,於是才有了他翻譯的那些佛教經典,還有一部洋洋灑灑的《佛國記》。這樣一條路線,即使放在今天,對於那些擁有精良裝備的探險者來說,也會感到一絲畏懼。而這一切,卻發生在距今1600年前的東晉時代。
  • 佛國記:法顯大師西行
    經央視精英團隊傾力打造的大型佛教文化類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法顯大師,從長安出發,歷經千辛萬苦西行取經並將其翻譯漢字,傳於後世,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動人事跡。全片合集分上、中、下三部分,時長約102分鐘,採用實景與CG動畫相結合的製作手法,帶您感受法顯大師的艱難取經之路,引您走進那一段困難重重、曲折動蕩的歷史,為您重現一幅如夢如幻的異國風情畫卷、揭曉埋藏千年的傳奇人生,是中國紀錄片裡程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佛國記——法顯大師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國,更是一種捨身求法的精神。
  • 佛國記
    于闐國,位於今新疆和田,讓中國西行第一人朱士行永遠的停留在這裡。很有意思的是這位朱士行,法號八戒。《西遊記》中對豬八戒的塑造,應該是提取了朱士行的素材。在小乘佛教盛行的于闐國,法顯並沒有放棄對大乘佛法的嚮往。這次等待法顯一行的是冰封雪山和高聳的蔥嶺,歷經一個多月的艱難,一行僧人終於翻越過這片雪域,到達天竺國。
  • 法顯大師《佛國記》
    經央視精英團隊傾力打造的大型佛教文化類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法顯大師,從長安出發,歷經千辛萬苦西行取經並將其翻譯漢字,傳於後世,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動人事跡。而以《佛國記》為藍本的《佛國記——法顯大師西行》,恰是圍繞「創闢荒途」的這一主旨,對高僧法顯大師精神展開幾近涵蓋了其整整一生的深度追問,從穿越南北朝背景的烽煙、形如絕境的雪山,到越過枯骨指路的沙漠和驚濤駭浪的大海,高僧法顯大師九死一生的求法之旅,若如創闢了一條世上最遠的「長徵荒途」。
  • 佛學:鳩摩羅什、道安、法顯西行對佛教的貢獻,一切皆有起源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其不斷發展的歷史時期,總會有一些人為了傳承而做出巨大貢獻,今天便向大家介紹佛學中的鳩摩羅什、道安、法顯西行對佛教的貢獻,一切皆有起源: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龜茲國國(今新疆庫車縣)人。
  • 推薦十八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歷史迷珍藏
    今天給大家介紹18不恢弘的歷史紀錄片,都是關於中國歷史的,看完這些紀錄片,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又會更進一層了。1《公元一六四四》一六四四年,這年對大明王朝來說註定是個不吉利的年份。在這年,幾個人關鍵人物的決斷為未來的歷史走向定下了基調。 崇禎皇帝的抉擇。
  • 中國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大師」帶回經律11部譯63卷
    「難行能行!」這是現代人回顧法顯大師生平和貢獻後的讚嘆,也是踏入公元二千年後出版一本有關大師的高僧繪本書的名稱。在中國佛教史上,法顯大師是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東晉時代,由天竺傳入中國的佛經漸多,但律典卻十分不足。「既然大法可從印度傳來漢地,為什麼不通過西域到天竺尋求戒律?」基於這個信念,大師走上艱苦卓絕的求法之路。
  • 中國地理學上的傑作,禹貢地域圖,佛國記(下)
    大家好,跟著莉莉看歷史,今天和大家講一講《禹貢地域圖》和《佛國記》——地圖、地理學上的傑作。西漢末年以後,天竺(今印度).的佛教逐漸傳人中國。天竺和西域(今新疆一帶)的僧侶不斷東來傳教。但他們傳譯的佛經,或經本不全,或轉譯失真,在佛學研究中常常發生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
  • 中國地理學上的傑作,禹貢地域圖,佛國記(上)
    大家好,跟著莉莉看歷史,今天和大家講一講《禹貢地域圖》和《佛國記》——地圖、地理學上的傑作。兩晉時期,地圖學、地理學取得了新的成就。西晉的地圖學家裴秀主持編繪了《禹貢地域圖》,提出了繪製地圖的製圖原理「製圖六體」,為我國傳統的製圖學理論莫定了科學基礎。
  • 他是玄奘最敬佩的僧,是西行的引路人
    在西行取經的路上,法顯才是真正的開創者。和玄奘不同,法顯基本上是一個尋常的行腳僧,沒有帶著王命,沒有帶著寄託,只帶著一腔孤勇和自我宏願。然而當法顯一行十餘人踏上西域的時候,他已經年過花甲。而玄奘西行的時候,不過二十七歲。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家還能夠徵服萬裡荊棘的求法路麼?法顯告訴了我們,可以。
  • 九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歷史愛好者快點收藏吧
    2、帝陵:這個紀錄片是值得推薦的,裡面包含著每個帝王的新衰榮辱,每個帝王的性格也說得十分到位,就連詞語的組合形容也十分精闢。看紀錄片《玄奘之路》,是一個常識更新的過程。舊日那個迂腐孱弱的唐僧印象在逐漸淡出,代之以一個智慧而孤獨、德高而執著的信徒模樣盤踞腦海,想起便幾分動容。5、敦煌:《敦煌》是由佐藤純彌執導,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主演的古裝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宋朝年間,落第書生趙行德因偶然認識西夏女子而決定探訪敦煌的故事。該片於1988年6月25日在日本上映。
  • 佛國記(法顯西行記)(內含紀錄片三集)
    佛國記  (東晉)法顯   法顯昔在長安,慨律藏殘缺,於是遂以弘始二年歲在已亥,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尋求戒律。  初發跡長安,度隴,至乾歸國夏坐。  行十七曰,計可千五百裡,得至鄯善國。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氈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諸國俗人及沙門盡行天竺法,但有精粗。從此西行,所經諸國,類皆如是,唯國國言語不同。然出家人皆習天竺書、天竺語。住此一月曰。  復西北行十五曰,到傿彝國。傿彝國僧亦有四千餘人,皆小乘學。法則齊整。秦土沙門至彼都,不預其僧例。
  • 30部經典紀錄片串起「中國文明史進程」,收藏起來!
    這部紀錄片用故事的講述方式,完整還原了長平之戰的歷史,考慮到題材的特殊性,這部紀錄片更適合大孩子看。5. 復活的軍團關鍵詞:秦史,春秋戰國,軍事史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大明宮所見證的大唐王朝興衰,是小朋友們了解唐朝歷史的佳作...14. 大唐西遊記關鍵詞:唐朝,玄奘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