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跳出舒適圈,為美好的生活拼搏

2020-12-22 IT人的世界

在三線城市工作的時候,我們公司管吃住,所以每天早上8:00上班,我每天只要4到5分鐘就可以走到辦公室上班,每天下班是5:30,有加班的時候,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準點下班的,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我每天活得都很舒服,每天晚上不到6:00我就可以到家,然後打開電視劇,一直到晚上11:00.這樣的生活對於我這樣的90後來說是非常奢侈的,當然啦,這樣的工作收入每年基本可以攢下6萬左右。

對於這樣的工作,我是比較喜歡的,但是我也是比較厭惡的,喜歡的是他迎合了我骨子的懶惰,厭惡的是這樣的舒適讓我離自己夢想的生活越來越遠,離我曾經的目標越來越遠。

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夢想的生活我辭掉了這份工作,毅然踏上了北漂的生活。在北京找到的工作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一家研究所,在這個課題組人不多,每天早上9:00上班,晚上5:30上班。公司設定的工作時間是這樣的,但是由於我每天需要坐地鐵,所以我每天早上需要7:40起床,然後8:00出門吃飯,到9:00之前到達公司,在北京的工作狀態和原來的工作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裡每天需要匯報自己要完成的任務,然後根據自己設定的目標去有計劃地幹活,基本上在上班期間是一直都在忙碌的工作,到5:30下班的時候,全公司沒有一個人會下班,大家都會工作到7:30以後才開始陸續的打卡下班。我每天在北京的工作時間基本就是早上8:00出門到晚上9:00回家。

每天都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在三線城市,天黑的時候路上得行人會非常得少,但是北京不一樣,每個都是在忙忙碌碌得,無論什麼時候你只要出門都會看見忙碌得人們,然後激發著你去一刻不停地去工作。

如果有誰想要在年輕的時候為自己拼搏一把,我是真的建議大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就來大城市,一睹不一樣的人生,真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會逼著你去成為那個夢想中的人。如果我的觀點有不妥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改正。

相關焦點

  • 人要跳出自我的舒適圈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當然,人都會有惰性,有些人會不安於現狀,會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拼搏,不斷的前行;有些人安於現狀,生活在自我的舒適圈選擇了安逸和滿足。其實當一個人在自我的舒適圈生活久了,對於生活的態度和對未來的規劃是麻木的。時間長了,反而會厭倦社會的百態。情緒就受到了幹擾,總會覺得在生活上事事不如意,工作上煩惱不斷。這些現象的產生,正是因為在自我的舒適圈。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對未來的規劃,沒有了對生活奮鬥的動力。
  • 跳出舒適圈,主宰自己的生活!
    人往往習慣很安逸的呆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面,生活、工作、感情亦然,因為熟悉的感覺滿含著濃濃的安全感。打破原有的,跳出固有的圈圈,重新建立新的東西,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敢於跳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改變,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李敏本是做著小買賣,每個月收入頗為穩定,但也是只能穩定,俗話說: 不進則退!在工作中她看到自己的短板,也不甘心只做點小買賣,所以她決心要作出改變,那就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圈,不斷學習,追求進步。
  • 「跳出舒適圈後,我失業了」
    前段時間,在銀行工作了五年的師姐宣布,她準備跳出舒適圈。師姐覺得圈裡的生活正在讓她越來越頹廢,失去了以往的上進心。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師姐離開銀行,加入了一家初創企業。「舒適圈」這個概念一問世,就讓無數像師姐這樣生活在舒適圈中的職場人,如夢初醒般地開始逃離,一時間,所有的職場負面因素都由舒適圈買了單。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
    作為傳統媒體人,自己的舒適圈是否一定要踏出呢?  首先什麼是舒適圈?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跳出這個舒適圈你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 睡前思考:跳出舒適圈真的好嗎?
    當你享受安穩的時候,總有人會對你說跳出「舒適圈」,就好像跳出「舒適圈」就是我優秀、我獨立、我成長、我高貴、我氣質、我個性.......的標籤。當你反駁的時候,總有人列舉不少名人的案例來告訴你,只有跳出「舒適圈」才能成功、才能成才、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於是乎,馬雲辭去老師,走上漫漫創業路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最終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偉業;王健林放棄公務員工作,下海經商是因為跳出「舒適圈」,才最終成就了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跳出學校裡的「舒適圈」,才創造出了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
  • 楊紫曝結婚計劃,演戲跳出舒適圈生活卻沒有?張一山的差距有點大
    11月18日,楊紫接受了一段採訪,還談到了結婚生子的話題。楊紫在採訪中透露,自己身邊的演員朋友找對象都很難。他們大部分時間呆在劇組,脫離了平常人的生活,所以一些電影和電視劇得不到認可也有原因,因為沒有了解觀眾的想法。楊紫演戲跳出舒適圈,生活卻沒有?楊紫在演戲的過程中,不斷跳出舒適圈,一路走來,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她7歲就開始演戲,12歲因為參演《家有兒女》被觀眾熟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外形問題而苦惱,也是因為《戰長沙》,她重新引起了觀眾們的注意。
  • 從今天開始,跳出舒適圈,讓我們離成功近一點,再近一點
    於是,小青蛙呱呱地呼喚自己的夥伴:「你們快過來吧,這邊簡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說:「我在這裡已經習慣了,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懶得動了。」不久,水溝裡的水幹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餓死了。細心的小夥伴發現了,這個故事和溫水煮青蛙異曲同工。曾經有網友這樣調侃:「小孩子才想打破舒適圈,成年人只想在舒適圈裡躺到天荒地老。」那麼,什麼是舒適圈?
  • 何潔:跳出舒適圈做更好的自己
    3日,何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一路走來,最大的體會就是要跳出舒適圈,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在舞臺上,何解自詡為「野生歌手」,言語中滿是對舞臺的熱愛。「我就是喜歡唱歌,沒有那麼多套路和粉飾。可能有人覺得『野』、太粗糙,但『野』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經歷過風霜的野草才能生長得更頑強,我會繼續唱下去,唱歌的感覺真好。」自2005年出道至今已有15年時間,何潔一路走來雖然並非一帆風順,但是她從未放棄過對唱歌的熱愛。
  • 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那麼,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呢?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舒適圈真的舒適嗎?回答是當然舒適,不需要計劃未來,也不需要管好當下,每天無憂無慮,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像個豬一樣每天快活度日。唯一的差別是豬是吃了睡,你是吃了玩了睡。這樣的舒適圈,換誰願意跳出來?
  • 跳出舒適圈,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么蛾子安逸是這個年紀該有的生活狀態嗎?穩定的工作環境、朝九晚五的慢節奏、輕鬆自由的生活狀態...連續7年,我一直過著身邊人常說的「女孩子就該穩定一點」的生活。安於現狀or跳出藩籬?其實這是一個不斷自我抗衡與鬥爭的過程。是的,在加入艾為之前,我的生活工作狀態很穩定,穩定到一眼就能看到幾十年後的生活,穩定到讓人沒有激情。一想到自己也許會漸漸習慣安於穩定,習慣被穩定抹殺掉全部的熱情,內心便非常惶恐。
  • 于小偉:不斷跳出舒適圈
    他表示,不願意把自己鎖在一個既定的框架內,越是有挑戰的角色,就越想去嘗試,嘗試不同的角色,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他直言:「我就想做一個好演員。」 本報記者 劉桂芳 來源:今晚報
  • 走出舒適圈,是你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最近常聽到一個網絡流行詞——舒適圈。是指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太安逸而變得不想動腦筋。經典電影《肖申克救贖》裡有這麼一句臺詞:「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別人的30多歲在奮力拼搏,而你的30多歲在「得過且過」。最後,等待你的結局只有被辭退。正如馬東在《奇葩說》裡說的:「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而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主動跳出舒適圈。
  • 跳出舒適圈!北京電視臺前花旦,多次跨界為哪般?
    彼時,時值大學二年級的慄坤得知北京電視臺正在為奧運特別項目選拔主持人,她和她的同學們心中便燃起了熊熊鬥志,決定去試一試。而這個決定,註定伴著艱辛,在東五環中國傳媒大學上學的她,每日要公交轉地鐵才能到達西三環外的北京電視臺,光光是往返就耗費了她五小時。
  • 學員專訪 | 陳明軒-「理工男」進階成男主,追夢的人請跳出舒適圈
    遇見配音  賦予生活另一種美好
  • 跳出舒適圈,在天行一中找到讓自己真正優秀的舞臺
    在文章中他回顧了2019年,這一年,原本在省內一所重點學校的國際部接受了近一年國際教育的他逃離了之前的舒適圈,背井離鄉轉入天行中美班。在天行不到半年,他收穫良多。展望未來十年,他希望可以不忘初心,來日可期。歲月的暖,漫過時間的河,撫過久閉的心扉,我在時光斑駁深處,聆聽到花開的聲音。
  • 跳出舒適圈自己話事
    毅然決定向外闖,陳婉婷否認是有感在TVB機會有限而心灰意冷離巢,只是想嘗試跳出舒適圈,「離開不代表不合作,只是不籤長約,因籤長約要把全部日子留給公司,如果我要做其他工作就要請假。我在無線又無經理人,隨著外面的工作開始多,再請假就要扣錢,所以想轉換合作形式」。
  • 三公掉扇子,五公划水,復活回來的金莎還是不想跳出舒適圈
    在五公的表演中,因為關係到晉級,所以姐姐們幾乎都拼了老命,金莎在五公的時候把劉海剪了,原本以為她要一雪前恥,誰知道節目呈現出來還是不溫不火,穿著一件大裙子,但是舞蹈動作基本上沒怎麼設計她的聲音甜美,但是總體來說沒有突破,不像張含韻挑戰一下搖滾,也不像藍盈瑩那樣精心編排,更不用說鬱可唯花20萬編曲,朱婧汐用電子音樂來為自己助陣了
  • 37歲唐嫣,是時候該跳出你的舒適圈了
    十幾年前出道時,唐嫣就已經開始演各種傻白甜瑪麗蘇的角色,如今十幾年過去,37歲的唐嫣已經為人母,她的同班同學童謠已經拿了視後,她卻還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出不來。37歲的唐嫣,是時候該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了。早期的唐嫣,是從出演傻白甜偶像劇開始入行的。
  • 胡鴻鈞《降魔的2.0》熱拍 生日許願跳出舒適圈
    胡鴻鈞胡鴻鈞正忙於為無線劇集《降魔的2.0》的拍攝,而不久之前,他剛慶祝完自己29歲的生日。他坦言,希望身體健康之餘,工作上也希望能更有衝勁。他接受訪問時坦言喜歡在工作中過生日,對於粉絲每年都會為他慶祝生日,他表示:「本身粉絲俱樂部想幫我組織生日會,但我要開工......年紀越大越覺得身體健康要緊,也希望自己有拼勁、衝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跳出舒適圈。」
  • 那些所謂逃離舒適圈的人,不是敗在了路上,就是輸在了起點
    於是大家都開始主張什麼跳出自己生活的舒適圈,什麼要敢於改變和挑戰自己,要嘗試一些自己不敢嘗試的,反正總結一句話就是:「去挑戰一切你不敢挑戰的東西,讓自己換一種活法。」能敢於跳出自己生活的舒適圈是一種好事情,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的時候,你所謂的跳出舒適圈,最後帶來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改變可能遠遠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甚至可能原地踏步或者倒退,讓自己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糟糕。盲目去相信挑戰自己就能改變,走出舒適圈就能改變生活,改變自己,最後可能會輸得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