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誰在「裸泳」?

2021-02-14 騰訊科技

96%直播商品購買率僅有10%,全網僅有2%商品購買率超過50%。

在直播的風口上,泥沙俱下。而在巨浪滔天的泡沫過後,似乎各方都有一肚子苦水。自2016年進入元年以來,電商直播行業發展迅猛。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直播電商GMV為310億元,這一數據在2019年為3900億元,超過20億元資金投入了40多家電商直播企業。2020年的前兩個季度,受疫情影響,大量以線下銷售為主的商家也加入了電商直播大軍。他們以為自己抓住了「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而真實的市場要殘酷的多。「我們和小瀋陽合作了一場直播,賣一款白酒。當晚下單20多單,第二天一看退貨16單。」7月8日,北京某企業負責人耿新華(化名)鬱悶地告訴21Tech,沒想到帶貨效果這麼差,好在對方退回了1.5萬元坑位費。這一成績著實令人費解。小瀋陽目前在新浪微博上粉絲數為1743萬,抖音粉絲數為1915.2萬。粉絲不再為明星帶貨買單了?答案是肯定的。21Tech了解到,直播翻車令商家虧損的明星不在少數,所謂的流量與粉絲注水嚴重。

「現在請明星直播,簡直就是被詐騙。因為她們很多的數據和粉絲量都是造假的。」上海某品牌負責人林昊(化名)對21Tech直言,品牌看中的正是明星的影響力,但是如果摻水嚴重的話,就是直接的欺騙。此前,林昊公司的一款爆款茶具,邀請藝人葉一茜在淘寶直播中進行推廣。一場直播下來,賣出的商品只有寥寥數單。「我們客單價是200多,葉一茜賣出去的總金額不到2000元。」林昊對此感到十分氣憤,當時直播間顯示的在線觀看人數近90萬。而第三方數據平臺小葫蘆大數據檢測顯示,葉一茜在淘寶平臺的12場直播中,場均總銷售額為144.1萬元,場均總PV171萬。林先生認為這一數據注水嚴重,以葉一茜直播間每場銷售商品在25件計算,場均總銷售額可能只有幾十萬。

遭遇這一尷尬的結果後,他與葉一茜所屬的MCN機構快樂訊廣告傳播有限公司多次協商無果,對方表示從始至終就沒有承諾過銷售金額。在林昊多次投訴後,該公司最終同意退回一萬元坑位費。無獨有偶,林昊與快樂訊廣告傳播有限公司合作的另一名藝人大左,銷量也十分慘澹。「總共銷售額是5千塊,但是他收的服務費只有2500元,銷售佣金是10%,最後拿到手的是3千元。」林先生說,之所以對於大左的合作結果還算能接受,是因為對方態度較好。對於直播的真實成交和數據,快樂訊廣告傳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拒絕了21Tech的採訪。此後,林昊又斷斷續續與多位明星進行合作,效果並不如他預計的那樣理想。「一般來說,場均PV數基本對應的就是銷售額,像薇婭的場均PV數在2000萬左右,她一場直播銷售額幾千萬也十分正常。」同樣的遭遇也發生在耿新華身上,他的公司名下有幾家網店,同時還登陸了天貓和京東。今年也陸續請了一些快手大V直播、並參加了拼場的明星帶貨,效果均不理想。「小瀋陽賣的那款白酒,下單了20多單,第二天退了16單。最後對方退回了1.5萬元坑位費。」他透露。遭遇這樣的情況,對ROI(投資回報率)有要求的企業很著急。耿先生就表達了這種焦慮,「小瀋陽方面承諾ROI能到10,結果2都沒有。」

他同時提到,業內為了營造銷量大好的假象慣用的手法:「就是刷單,然後第二天退貨。」

多次合作下來,林昊對於明星直播已經基本掌握了合作的原則,他把問題歸結為高額的坑位費。「坑位費這些太高的話,只有微商品牌能受得了。我們算過,如果承擔坑位費,商品的成本得在兩折以下才能賺到錢。」對於利潤空間相對較小的電商產品來說,也只有通過降低商品本身的質量才能獲利。耿新華也有同感,「我們公司參加的直播帶貨基本都是拼場,單個坑位費太貴,扛不住,也不敢賭。接受21Tech採訪的多家品牌方人士都認為,電商直播市場已經進入紅海。直播帶貨這一模式的品效與行業的規範,均存在問題,根本無法達到各方的期待值。網紅直播帶貨火爆,其實也逃離不了基本商業規律。即足夠大的流量、足夠低的折扣和精準的客戶群體。但是,在精準定位這個層面上,翻車的主播也不在少數。6月29日晚,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淘寶直播「新國貨首發」專場,完成了自己的淘寶直播首秀。

當晚5小時的直播吸引了830萬人次觀看,帶貨銷量2.72萬件,客單價高達826.31元,預估GMV2200萬元。由於一般算法抓取的是直播間價格,領券購買的優惠並未減掉,實際成交額要低於上述估值。參與了吳曉波直播首秀的某品牌負責人告訴21Tech,贊助秒殺產品和其他一些大品牌的坑位費在30萬元,但是統一對外口徑報價是60萬元。「我們付了60萬元坑位費,但是實際成交5萬元都不到。真是令人大跌眼鏡,當時我預估能賣50萬,樂觀的說能到150萬,按照100萬備的貨,還好我只進倉了一半。」他安慰自己,就當是品牌形象露出和強化,坑位費當作是品牌廣告費。對比同是「文化人」的羅永浩直播首秀,成績顯然要優秀得多。當天在抖音的觀看人次為4892萬,預估銷售額1.68億。顯然,吳曉波的粉絲定位為企業主和一線白領等高端人群,但是在線購買的動力並不強。相反,羅永浩的粉絲多為宅男死忠,加上選品非常精準,如投影儀、剃鬚刀、辦公用品等等,因此需求也廣泛得多。

針對明星直播品效不佳的現狀,凱詰電商市場總監楊洋對21Tech表示,大流量不等於大轉化,在當前的帶貨直播模式中,常常出現明星人設與帶貨貨品有「違和感」,且明星對待帶貨直播的態度往往傾向於「撈金」,缺乏對產品的篩選和了解,這些都是導致大流量無法大轉化的原因。第一,明星對產品的基礎賣點、應用場景必須熟悉,以此來帶動消費者體驗與認知;第二,明星帶的貨要與人設匹配、貨品匹配、人群匹配,圍繞其粉絲畫像與購買力選擇貨品;第三,運營需要前置,優化貨品篩選、前期宣傳、話術優化、復盤總結等。

針對直播行業的亂象,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國內首份《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對直播電商中的各種行為都作出了了全面的規範。《規範》從7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行。《規範》中規定,營銷主體不得利用刷單、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篡改交易數據和用戶的評價信息;不可以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欺騙、誤導消費者。在網絡直播營銷中發布商業廣告的,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各項規定。除了遵守新出臺的《規範》,買賣雙方建立更好的合作機制,也是保證這一商業模式走得長遠的保障。但是,上述規範尚未提出明確的懲罰機制。第三方數據平臺小葫蘆大數據監測顯示,藝人張庭在7月4日的一場直播中,其銷售的一款面膜觀眾購買率達到了130.4%。這一數據存在刷單造假的嫌疑,因此被系統外顯提示為「數據異常,本商品可能被直播間觀眾批量購買。」

第三方電商大數據行業人士解釋稱,「通過抽樣抓取全網3000萬下單商品模型計算後,得出了96%直播商品購買率僅有10%,全網僅有2%商品購買率超過50%。」 該商品購買率超過了130%,說明在該商品上架後的短短5分鐘的時間內,其實際訂單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在線觀看人數,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種種刷單造假行為,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信任基礎。林昊吸取了與藝人葉一茜合作失敗的經驗,決定與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合作帶貨。郎朗不收取坑位費,只收取比例略高、但雙方覺得合理的分成。「郎朗更看重產品力,且與公司的產品更契合。直播帶貨這個模式,不共贏是不行的。」林昊認為。這與楊洋在採訪中提到的「人設匹配」不謀而合,共贏也是當下的電商直播行業從業者常常提到的詞。如何通過相關規範與行業內部的磨合運作,讓這一模式長遠發展,讓「熱量+銷量的化學反應」更為強烈,是各方都在思考、期待的未來。楊洋直言,明星帶貨直播的現狀並不完善:「目前明星帶貨已經逐步冷靜下來,回歸到直播本質上,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明星報價高,企業ROI要求高。雙方都有點著急,功利性都有些強。」他認為,未來的明星帶貨會常規化。直播帶貨,對於明星而言是寵粉圈粉的一個補充手段。對於企業品牌而言,明星效應降低產品導入成本,明星提升產品信任度,是一個產品競爭力的補充手段。「目前大家對這件事期待有點過大了。明星帶貨本身在企業運作中,就是游離在品宣部門和銷售部門的產物。每個企業對明星直播的訴求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賣方市場進化,驅動買方市場跟進的場域。」楊洋總結道。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即使明星的流量再強,也難以號召他們買單。而另一些流量明星,即使有粉絲「撐腰」,也難以形成可持續性的消費。無論是平臺還是商家,抑或是準備來割韭菜的明星,都需要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價值。

我們招聘

「產經領域爆款內容策劃和運營」,

有爆款內容打造經驗者優先。

簡歷請投遞至:lincelkong@tencent.com

詳情戳>>

歡迎分享、點讚、在看,一鍵三連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交60萬坑位費僅成交5萬?吳曉波:不實報導
    網易科技訊 7月9日消息,昨日有媒體報導稱,吳曉波帶貨"翻車",有商家交60萬坑位費,實際成交5萬元都不到。對此"吳曉波頻道"回應稱,這屬於不實報導。
  • 直播帶貨翻車、數據被指造假 財經大V吳曉波回應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直播帶貨翻車、數據被指造假 財經大V吳曉波回應了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0日電 9日晚間,針對微信公眾號「21Tech」發布的文章《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直播成交不到10單,誰在「裸泳」》,吳曉波頻道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文中有失實部分,屬不實報導
  • 明星直播帶貨又添大腕兒,汪峰直播首秀花落誰家?
    1、7月10日(今晚)8點,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將迎來羅永浩新一輪直播帶貨。(飛象網)3、7 月 9 日晚間,吳曉波團隊發布聲明,稱 21Tech 的稿件《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 10 單,誰在 「 裸泳 」?》
  • 「遠見」明星直播帶貨「翻車」 誰之過?
    本期話題:明星名人直播帶貨數據遭媒體「起底」爆料: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直播次日,超一半訂單被取消。誇張數據,引發關注;商家吐槽「直播帶貨」一旦踩坑,猶如「遭遇詐騙」。坑位費、打賞、銷售抽成,名人和明星帶貨有哪些成本和規則?刷流量、造銷量,電商直播「風口」下衍生了哪些灰產和泡沫?主播臺前「毫不費力」的背後,是怎樣「拼盡全力」?未來,如何引導和規範產業更加健康發展?
  • 又一批明星造假事件被爆料!茶葉營銷騙局背後,誰在裸泳?
    明星網紅直播賣茶的泡沫,終於被戳破了! 當下,茶市低迷,很多茶老闆病急亂投醫,直播躺槍了。不是說直播不好,但請明星網紅直播賣茶,絕對是最不靠譜的一個。
  • 明星直播賣貨都假到南天門了
    1 前兩天公眾號「21Tech」爆了大料,質問「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誰在『裸泳』」。 第一個例子就說到了葉一茜。一場直播下來,賣出的商品只有寥寥數單。我們客單價是200多,葉一茜賣出去的總金額不到2000元。 也就是說,葉一茜直播賣茶具,一場直播下來10套都沒賣到。
  • 直播帶貨數據背後有多少真實?有多少水分?
    李佳琦、薇婭帶火了電商直播模式,不少明星紛紛入局,以「直播帶貨」等字眼頻登各大社交媒體熱搜,在動輒成交量上千萬的數據背後,有多少真實?又有多少水分?  近期一篇《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的文章引發熱議。
  • 前有羅永浩打臉,後有吳曉波翻車,直播帶貨也成韭菜收割機了?
    其實,這也沒什麼好稀奇,畢竟名人帶貨又不是第一次翻車,瀋陽賣白酒,下單20多單,退貨16單;葉一茜賣茶具,90萬人觀看成交額不到2000元;羅永浩直播間小龍蝦過期不少商家也跑來訴苦:現在請明星、名人直播就是被詐騙,某明星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近90萬,結果只賣出不到2000元……
  • 小瀋陽被吐槽直播帶貨能力差,一晚上僅成交20單,第二天退貨16單
    小瀋陽被吐槽直播帶貨能力差,一晚上僅成交20單,第二天退貨16單文|閒雲明星帶貨現在成了網絡直播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明星投入到了直播帶貨的發展浪潮中,平臺和賣家看中的是明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但明星的帶貨能力究竟有多強,直播數據到底是真是假,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 直播頻翻車,明星帶貨路在何方?
    當明星們加入直播帶貨的戰局後,大字報裡的數字誇張程度加倍,千萬、億甚至都變成了常見的單位。但數據也能造假,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參與人的潤色美化,層層疊加後,就是一場自我欺騙的狂歡。退水後,裸泳的人最尷尬。
  • 吳曉波推翻多米諾骨牌 明星直播帶貨圖個啥?
    李佳琦、薇婭等主播界「頂流」頻登熱搜,董明珠、羅永浩等企業大佬也扎堆直播,眼看網紅們賺得盆滿瓢滿,明星們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大軍。隨著明星的入局,很多人都覺得對網紅帶貨是一場降維打擊。可是誰曾想最近吳曉波的一場直播帶貨,卻推翻了明星帶貨的多米諾骨牌。
  • 被打假的直播大V們
    近幾個月,明星大V直播數據造假的新聞源源不斷,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熱議。面對直播平臺存在的諸多問題,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起草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並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我們不禁要問,看似如日中天的電商直播業到底怎麼了?巨大的行業泡沫下,電商直播將何去何從?
  • 最新直播帶貨翻車王排行榜
    ,衣服標價8313,折後價4988,而李湘直播間的價格再減800元,優惠力度可以說還是挺大的,且觀看直播人數高達162萬,可她硬是一件也沒賣出去,直播前後銷量依然是26沒變。由於羅永浩自帶1400萬粉絲,並打著不賺錢,交個朋友的口號,再加上抖音平臺的資源傾斜,第一場直播帶貨就大獲全勝。可是好景不長,羅永浩後面的直播帶貨成交額,開始調頭直下。7月10日的一場直播,成交額更是降到了冰點,只有500萬元,還不到第一次的零頭。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對品牌來說,擁抱直播是大勢所趨,也是在成長過程中無法迴避的問題。但在直播的空前繁榮背後,天價坑位費,明星直播泡沫和一批一批關閉的直播基地,讓越來越多商家開始警醒和思考,直播對於品牌和銷售的真實價值。電影《大空頭》裡曾經這樣評價金融泡沫,「整個世界都在虛假狂歡,少數的局外人和怪才卻獨具慧眼。」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01 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
  • 為什麼說有些明星直播帶貨能力就是不行?
    這兩天,一篇《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的文章引發熱議。文章指出,如今異常火爆的明星直播帶貨,有很多「坑」——不僅坑位費虛高,銷售額也可能存在注水現象。文章列出了諸多數據,指出吳曉波、小瀋陽、葉一茜等名人的直播中存在的問題。
  • 媒體批明星直播數據作假,點名葉一茜小瀋陽,銷售額僅千元
    近來直播帶貨成為風口,在線下實體店不景氣的情況下,明星直播帶貨變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參與,有的是自己做直播帶貨,有的則是受品牌邀請開始直播帶貨。然而近日則有媒體戳破明星直播數據泡沫,直指數據作假。文章中指出,和小瀋陽合作了一場直播,賣一款白酒。
  • 42萬人觀看只成交66個,離開跑男真的啥也不是
    你覺得明星和網紅有壁嗎?過去當然有,明星高高在上受萬人追捧,而網紅只是出眾一些的普通人罷了。現在不同了,明星反倒還要去搶網紅的飯碗。前(錢)景好根據今年10月20號淘寶第一波雙十一直播的數據,當晚李佳琦直播間的觀看人數成功破億,光是定金的成交額就突破了33億,而薇婭
  • 明星也成直播界打工人
    ,直播明星紅了。另外,行業內直播的觀看人數注水,其中提及某公司邀請藝人葉一茜在直播中推廣該公司的一款茶具,結果 90 萬人觀看最終成交不過 10 單。5萬元都不到。,做好數據報表和宣傳,營造直播賺錢的盛景泡沫。
  • 2020年明星直播翻車不斷,誰是最後的贏家?
    銷量低,刷單,賣假貨的現象頻頻曝光,讓這個商業新風口敗得一地雞毛。品牌方邀請明星帶貨一定是看重明星靠著自身知名度所帶來的流量。畢竟明星現身在直播間讓很多粉絲都是慕名而來,先打call再捧場。這也是作為粉絲對愛豆的一種信任。或許還有路人之所以點開直播間看到熒幕高冷而在直播間親民的明星也會「路轉粉」的下單支持。
  • 汪涵直播費用10萬退貨率超高,李雪琴直播被曝有三百萬假粉
    近日,有網友爆出關於店鋪參與銀河眾星直播機構旗下藝人汪涵順德專場直播,開播費10W,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退款率為76.4%的消息。看來雙十一過後,商家們也是一地雞毛,數據造假害死人啊!,號召力也有點尷尬了,尤其是退款率這麼高,算是「直播翻車」了,而且這樣的成績引發了對明星直播帶貨的巨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