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西安4月5日電  題:小蘋果的鄉村振興「進行曲」——陝西洛川以「三變」改革促「三贏」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

  陝西省洛川縣是全國聞名的「蘋果之鄉」,蘋果既是「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希望所在的「幸福果」。近年來,洛川縣因時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模式,實現了農戶、企業、產業「三贏」。

  老果園的「變奏」:舊貌換新顏

  4月天,周百賢家的7畝果園中正在栽種矮化密植富士蘋果樹苗。看著一棵棵的樹苗迎著春風排列成行,周百賢的臉上也像被春風催開的花朵,笑容滿溢。

  50歲的周百賢是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黃章鄉金盆村村民,他家裡共有18畝果園,其中7畝是已經有24年樹齡的老園。「這7畝果樹是1994年種的,現在已經殘敗了,果子的質量、產量都跟不上。」他說。這幾年,周百賢一直想對果園進行改造,但是因為缺少資金和精力,而未能如願。

  可如今周百賢的心願終於成真。這個契機來自於金盆村蘋果專業合作社與洛川紅富源果業公司合作實行的「三變」改革特色模式——果農只需將果園入股給紅富源果業公司,就可免費改造成矮化密植果園。按照合約,4年新建果園產生效益後,每年產生利潤果農和公司按照6:4比例分紅,果農佔大頭。

  「去年我拿自家7畝老舊果園入股。入股後,我們果農不用投入一分錢,所有投資、生產、運營全由公司負責。」果農周百賢說,「在沒有受益前,每年每畝果園我還可以從公司預支1000元,保障日常生活支出。」目前,金盆村已有13戶果農用70多畝老舊殘敗果園入股。

  產業「曲式」:用「三變」實現「三贏」

  洛川紅富源果業公司董事長周宏說,這種模式首先對果農有利,果農不需投入改造資金、精力,就有利潤分成,效益超過老舊果園;果農不用再擔心蘋果銷售,從投入、生產、運營、銷售等所有環節全部由公司負責;果農還可以僱員的形式進入公司掙取薪金,「經過測算,到了盛果期,果農每畝可拿到利潤分成6000元。」

  其次,企業也能從中受益。「我們企業已經擁有1300畝的蘋果基地,並自有果庫、自營品牌和銷售渠道。要鞏固和擴大企業經營,就需要有更多符合市場要求、標準統一的高品質蘋果。這種模式也正符合我們企業拓展市場的需求。」周宏說,

  而對整個洛川蘋果產業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洛川縣是延安蘋果的發祥地,栽植歷史悠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蘋果在洛川開始大面積種植。目前,60萬畝耕地中,蘋果種植面積50萬畝;16萬農民中,95%以上種植蘋果。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隨著產業的持續發展生產基地逐年老化,果園效益受到影響,果園更新優化和升級非常迫切,這為洛川蘋果產業發展探索出新的路徑。

  在洛川縣石頭鎮牛天咀村,「三變」改革也正在推進實施。在這裡,洛川富百蘋果專業合作社同13戶果農籤訂20年土地入股協議,流轉土地215畝。這215畝土地將被改造成為高標準有機果園。按照入股合約,在初果期和盛果期,果農將拿到每畝果園收益的60%和70%。除此之外,合作社還從收益中每年分出1萬元,用來壯大村集體的資金。

  鄉村振興樂章:創新「三變」特色模式

  金盆村、牛天咀村正在試點的,都是洛川「三變」改革的新探索。洛川縣目前有12個試點村,每個村都根據自己的特色有不同的模式,因時、因地制宜。

  水渭村,位於在不適宜蘋果生長的洛川川道地區,共有26戶、108口人。2010年整村移民搬遷到新村,搬遷之後,舊村莊就閒置成了「空殼村」。這裡的「三變」改革,卻是另一種模式。

  2017年,水渭村25戶農戶的216畝集中連片土地的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村委會,由村委會統一協商折價入股到水渭川牧業有限公司。不僅如此,村委會還拿閒置的宅基地、廢棄廠房,甚至一棵老槐樹進行入股,規模化發展湖羊養殖、牧草種植、旅遊開發等產業。在每年固定分紅後,村委會再按土地全部流轉、部分流轉和果園流轉三種類分別付給流轉戶土地租金和分紅。

  「在這樣的經營模式下,不僅能盤活集體資源,壯大集體經濟,更能讓村民得到長期實惠。」水渭村支部書記郝水榮說。

  38歲的水渭村村民段國平說:「我家裡有14畝土地,但過去每年一畝地收益只有四五百元,一年也就六七千元。但是現在流轉土地的收入一年就是7000元,我就近在企業打工一年收入3.6萬元,加起來一共是4.3萬元。這是過去完全不能比的。」

相關焦點

  • 唐河縣祁儀鎮:三變改革迎發展 鄉村振興謀幸福
    央廣網南陽12月25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葉松川)讓資源變資產,讓資金變股金,讓農民變股東,這是三變改革發展之路,也是唐河縣祁儀鎮鄉村振興之路。為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農村集體制度改革,從脫貧走向致富,唐河縣祁儀鎮自2019年度開始,積極探索,多方謀劃,結合該鎮實際,因地制宜,實施「三變改革五大合作」項目工程,努力改善鄉村面貌,2020年12月24日,該鎮多村組織召開了三變改革股東分紅儀式。積極探索找路子。
  • 肅南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實錄
    近年來,肅南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系列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六抓」為重點,持續推進農牧業轉型升級,著力改善農牧村人居環境,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切實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鄉村振興呈現出由點到面、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
  • 四川綿竹: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
    活躍於綿竹鄉村一線的各類人才正揮灑汗水、傳播科技,用實幹激活鄉村的個體細胞,奮力推動綿竹鄉村發展。 開辦大學育農人 促農民素質提升 群山環抱中,暖陽照射下,位於綿竹市九龍鎮的四川鄉村振興農民大學教學樓顯得更加亮眼,樓身中部懸掛的「永久不停課、永遠在實踐、永續在探索」幾個字看上去愈發醒目。
  •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花園建成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 東陽花園村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5月13日上午,花園村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南馬鎮花園村召開。花園改革創新的這些經驗,為新時代花園的更快更好發展提供方向和路徑、積蓄信心與動力。傅顯明強調,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 堅持城鄉融合 推動鄉村振興
    「堅持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今天(12月24日)上午9:40正式召開!請跟隨小布的腳步一起走進新聞發布會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十三五」期間,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農業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譜寫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美麗富強的宏偉篇章。
  • 肅南大河鄉:紅色畫筆渲染鄉村振興秀美長卷
    通訊員 雷蕾 楊海龍近年來,肅南縣大河鄉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核心, 優先發展產業,持續改善農牧村人居環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充分發揮「五治」作用,加快推進農牧業全面升級
  • 加強組織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5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郝家莊村的草莓種植大棚裡,當地農戶在進行草莓管理。做好脫貧攻堅之後的鄉村振興工作,關係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目標的實現。各級組織部門要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著力加強組織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強黨建工作核心引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一直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職責,鄉村振興工作依然要將抓好黨建工作作為第一要務。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 廣東三水試點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 供圖中新網佛山12月21日電 題:廣東三水試點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重塑嶺南鄉村韻味作者 程景偉 黃猛高 朱靜儀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近年來佛山三水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首創「美麗指數」發布機制,發力美麗經濟,推動基層善治,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 三合街道苗龍村:「一轉三變」借力庭院經濟建設美麗鄉村
    三都縣三合街道苗龍村灣寨通過「一補三強」黨建引領思想扶貧,以庭院經濟建設為載體,破除「等靠要」「窮自在」的思想陋習,通過「一轉三變」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產業發展能力、村莊治理能力、鄉風文明建設能力,實現「生態灣寨、醉美苗家」的美好夙願,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長沙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為重點,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奮勇爭先,打開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一條具有長沙特色的村集體經濟振興之路。截至目前為止,長沙市全面消除年經營收入5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基本解決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問題。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浦城法院開展「機關聯鄉村,黨建促振興」主題黨日活動
    浦城法院開展「機關聯鄉村,黨建促振興」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3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在有理》「貴州新路」系列十一:「三變」改革何以盤活農村資源
    2017年9月,六盤水獲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從地方探索到國家試驗,「三變」改革成為全國農村改革的一張名片。「三變」改革激活了農村的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值。
  • 山西省翼城縣:香菇產業振興促鄉村振興 當地農民增收創收
    山西省翼城縣:香菇產業促鄉村振興 農民增收冬日的山西省翼城縣西閻鎮香菇生產基地工人師傅們拌料、裝袋、密封,在裝運生產線上忙得熱火朝天。     承接200多萬棒菌棒生產任務的西閻鎮香菇產業黨支部書記去年加上外銷僅僅有40萬棒香菇訂單,今年,整個沿續魯峪河道的香菇十裡產業走廊,短短一年增加到200萬棒。
  • 新希望播撒在巴渝大地上——重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綜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啟動後,長壽區引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陝西海升集團,在龍河鎮流轉土地3000畝,建設高標準全機械化柑橘種植示範園,打造從種子到橙汁的綠色生態循環全產業鏈。龍河鎮的四坪村、保合村等與市農資公司、長壽鄉村旅遊公司合作組建「重慶矗成農業公司」,流轉柑橘林2500畝,村集體、農戶以土地租金入股分紅。保合村三組村民左新忠由此受益。
  • 浙江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名單出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2日訊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農業農村廳公布浙江省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15家單位名列其中。   今年4月,浙江組織未來旅遊景區試點、山地休閒旅遊發展試點、民宿(農家樂)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方案評審,全省共有100餘家單位踴躍參與改革試點。
  • 【六院新聞】黨建結對促鄉村振興 醫療諮詢暖百姓心田
    【六院新聞】黨建結對促鄉村振興 醫療諮詢暖百姓心田 2020-10-30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頭」帶動 三抓一促 肥城市桃園鎮:黨委統領鄉村振興 融合發展...
    「龍頭」帶動 三抓一促 肥城市桃園鎮:黨委統領鄉村振興 融合發展強村富民 2020-12-2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