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個月,原本定檔2020年3月27日的電影《花木蘭》終於在9月4日登陸Disney+在線流媒體平臺,電影由妮琪·卡羅執導,劉亦菲、鞏俐、甄子丹、李連杰聯袂出演。在不久前,迪士尼的宣布影片在中國內地於9月11日上映。
外媒盛讚,鞏俐扮演仙娘點睛之筆
從真人電影《花木蘭》的影訊展現在公眾視野之後,人們對於真人電影中缺失了動畫版負責幽默搞笑的木須龍一角大為詬病。輿論普遍認為這將失去了迪尼斯電影一貫保持的幽默歡樂的電影主題。然而在真人電影《花木蘭》登陸Disney+24小時內,一波又一波的影評出現在網際網路上,觀眾感受最強烈的就是鞏俐在影片中扮演的仙娘。
由鞏俐扮演的仙娘作為整部影片中最不拘一格的角色,也是這部全新真人電影《花木蘭》中的點睛之筆。儘管仙娘高傲而飄逸的人物造型讓人們想到了電影《沉睡魔咒》中由安吉麗娜朱莉所扮演的魔女Maleficent,但是她的出現讓在動畫電影《花木蘭》中由艾迪墨菲配音的木須龍缺席的遺憾蕩然無存,也更加符合真人電影的現實意義。
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提到,「鞏俐所扮演的仙娘角色的點睛之處就在於她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木蘭僅有的「陰陽二元論」的內涵,木蘭並不再需要成為一位男性,所謂的木蘭的新娘裝扮和替父從軍的男性軍人裝束都變得無關緊要」
眾所周知,女扮男裝的木蘭有著雙重身份,她也在軍隊中建立了友誼和有了傾心的對象,但是都無法與仙娘在她內心的存在地位相提並論。木蘭在某種程度上渴望成為仙娘,因為鞏俐扮演的仙娘散發著由內至外的魅力,她收放自如的演技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目光,同時也因為她拿捏得當的神秘感讓觀眾更加好奇這個角色的由來
在去年五月坎城電影節期間,鞏俐接受採訪時談到,「扮演仙娘不容易,她是一個非常有power的角色,她是一個巫師,一個大反派。所以在在造型方面,在服裝方面,在能量方面,在演技方面,有著很多的不一樣。在劇本的(人物角色)溝通方面,下了很多很多的功夫。」在鞏俐的演員生涯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飽滿而富有內涵的人物形象,並非單純的紙片化的人物。在一部以歐美創作團隊為主導的影片中,去豎立一個完整的反派角色形象,更加難的不易。
創作態度,全力以赴的完美主義者
「電影演員」這四個字是鞏俐從影三十年唯一承認的標籤,她在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千差萬別。縱觀鞏俐的演員生涯,從未有一個角色重複,每一個角色人物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點。對鞏俐來說,每一個新的角色都是一次挑戰,而鞏俐喜歡挑戰,也一直在追求新的挑戰。誠然,鞏俐自身在演戲方面有著過人的天分,但是天才也離不開全力以赴的創作態度。鞏俐之所以每次面對新的角色都能迎難而上,挑戰成功,原因便是鞏俐對待表演的創作態度。
每每提到鞏俐對於創作的態度,都要說起她在塑造角色上下的苦功。鞏俐《藝妓回憶錄》經典的拋扇子場面,短短數秒的鏡頭,鞏俐整整練了五個月,每天轉扇兩千下,只為了達到影片裡的完美效果,而導演當時對這個很少有人能完成的動作,僅僅要求 「試試」而已。鞏俐對此曾表示道,「很多鏡頭只能看到背後,但是不會因為只能看到背後就不表演,需要每一個鏡頭都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就是鞏俐對待創作的態度。
鞏俐說:「電影不是一個快餐的方式,需要細嚼慢咽,尊重電影。「在《花木蘭》拍攝前,鞏俐對於動作戲的相關訓練就持續了兩個多月。每一個角色,開機之前的體驗生活和準備工作是鞏俐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拍攝《紅高粱》之前,鞏俐在山東的農村住了兩個月,每天練習挑水,磨破了左右兩個肩膀。為了能夠演好《歸來》,鞏俐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去探望失憶症病人,與病人家屬聊天,不斷地與主創團隊分享細節,讓角色人物更加真實。
在全國矚目的電影《奪冠》中,鞏俐提前數月就開始了對於排球的系統訓練。甚至在離進組還有幾月之隔的坎城電影節期間,鞏俐的行李箱裡就除了日常的洗漱用品,還要運動鞋和書籍。此後沒過多久便出現在寧波北侖中國女排比賽上,現場觀摩郎平的執教。鞏俐曾說:「角色只有好或不好、成功或失敗,沒有一個演得還可以的中間地帶。「
在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時代中,鞏俐和其他優秀的導演、演員一起將中國電影送出國門,斬獲一個又一個大獎。她為我們帶來一部又一部優質的作品,她的電影精神也感染著一個又一個電影人。心懷熱愛,全力以赴。
九月金秋,兩部銀幕佳作紛至沓來
在全球受疫情影響的這半年多中,一部部影片推遲撤檔。從7月下旬電影院全面復工,到月票房突破30億的8月,影視行業逐漸恢復生機,9月也迎來了更多優質的影片。
鞏俐的兩部作品定檔9月11日上映的《花木蘭》和9月30日上映的《奪冠(中國女排)》無疑將為渴望佳片上映的電影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喚起幾代人從幼年到成年中共同的記憶和經歷。
9月,讓我們一起相約電影院,夢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