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風物誌丨歸宿於分水的大人物——陳鵬年

2020-12-27 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在湘潭縣的西南邊陲,距離縣城70公裡的地方,是與湘鄉市臨界的分水鄉。這裡有一座東霧山,遠遠望去,青翠蔥蘢,煙嵐雲岫,因為清初名臣陳鵬年葬於此,東霧山便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陳鵬年墓前的武將。

史料記載,公元1664年,陳鵬年出生於湖廣長沙府湘潭縣石村,即今射埠鎮巨魚村的池子頭。那麼他和湘潭縣分水鄉有著怎樣的聯繫?為何最後厚葬在東霧山?11月13日,我們走進分水,登上東霧山,探尋歷史。

祖籍江西,遷居湘潭

陳鵬年的祖籍在江西廬陵,始祖陳友德在明中期遷入湘潭,定居現湘潭縣分水鄉槐北村東霧山。陳友德的後人有兩支分別遷徙到了湘潭境內的窯灣和石村。

陳鵬年出自書香門第,祖父郭金臺曾任嶽麓書院山長,是明末有名的湖湘才子。一個陳姓,一個郭姓,為何成了祖孫關係?市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準介紹,郭金臺本名陳元湜,因少遭家難,父子離散,母親去世,在母親一個內侄的撮合下,將陳元湜過繼給了其在易俗河沙頭的嶽父郭氏,因此改名郭金臺。陳鵬年的父親陳式谷本是郭金臺陳姓家族的房侄,因郭金臺中年喪子,便將陳式谷過繼為子。陳式谷的幾位同胞兄弟均在童年時期遭清軍湘潭屠城被難。郭金臺彌留之際,囑其子孫改回陳姓,還原血脈嗣續,那時的郭鵬年才十來歲。

「改回陳姓後,陳鵬年必然要踏上陳氏家山東霧山的尋蹤之路。這些都在他後來寫的詩詞裡可以探尋到細節。」文史專家何歌勁說,陳鵬年寫下多篇以《東霧山》為題的詩作,從中可以得知東霧山既是陳鵬年所在的陳氏家族始祖移居湘潭最初的落腳地,也是其先世及本人一度的讀書之所,這裡一草一木都留下先祖的印記。東霧山上有個東岑庵,陳鵬年曾在這裡讀過書,陳鵬年後來在京城旅寓所寫懷鄉詩中就有一首《東岑禪院》提到了在東岑庵的讀書生涯。

改郭歸陳,陳鵬年最終也落葉歸根,被葬在了東霧山,完成了祖父的遺願。

能吏清官,備受褒獎

陳鵬年既是能臣,又是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陳鵬年生於1664年,字北溟,又字滄州,清代官吏、學者。二十八歲中進士,為官三十二年,勤政清廉,聲名遠播,康熙皇帝讚譽「陳鵬年做清官之人」;雍正皇帝褒獎他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臣」;他所為官之處百姓稱他為「陳青天」。

陳鵬年中進士後,授浙江衢州府西安縣知縣。到任日,陳鵬年先在縣衙設案焚香,對天發誓:「自今伊始,鵬年服官行政有不若於天理、不即於人心者,明神殛之。」隨後,又書「清」「慎」「勤」三字,貼於室內以自勵。

任期內,時三藩亂後,戶口流亡,豪族相率佔田擴產,陳鵬年查實田畝所屬,據田計糧,盡去弊端,使數千農戶安於生產;興修水利,築砌堰壩,疏通城壕,引渠建分水閘,旱時開閘放水,以灌溉東郊農田,鄉民稱為「陳公閘」。

因民生凋敝,當地養有女嬰多行溺斃,陳鵬年發現後,明令禁止這一惡習,挽救了不少女嬰的性命。有些人便將這些女孩改姓陳,以示感激。

陳鵬年後來歷任山陽知縣、海州知州、江寧知府、蘇州知府,兩度進京在康熙皇帝身邊修書,署理霸昌道。他滿腔正氣,廉潔愛民,每到一個地方任官,不僅發展生產,還注重社會風氣的教化,幫助地方全方面發展,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實幹型好官。

康熙60年(1721年),陳鵬年接手河道總督之職。

落葉歸根,移葬湘潭

在治理河道期間,陳鵬年屢進治河方略,果斷處理應急事件,深受朝廷嘉許,康熙贊其「此等事真有擔當,有識力,不愧古大臣也」。雍正繼位後,實授河道總督。陳鵬年經常食宿河堤,與卒役一起堵口疏流,不避寒暑,常常廢寢忘食,後來積勞成疾,逝於武陟工所。

雍正聞訊痛悼,稱「陳鵬年潔已奉公,實心為國」,賜銀兩千兩以養贍其母,並賜葬,予諡「恪勤」,賜其母封誥,視一品例賞給其子恩蔭。靈柩初厝南北壩尾,後移靈清江浦(河道總督駐節地,山陽縣內),送歸湘潭原籍。官牟、役夫、居民數萬人繞棺,哀傷懷念。第二年冬,入祀河南、江寧、西安名宦祠,武陟、清江兩地建祠祭祀。靈柩於雍正三年移往東霧山。雍正四年四月,遣官盛葬於湘潭縣屬舊十四都東霧鳳形山。

當時的陳鵬年墓氣勢恢宏,墓區佔地約10畝。有墓廬兩棟。墓道近百米,分別有三孔門的石柱小牌樓和花崗巖石柱石樑大牌樓,神道兩旁分立有中原風格雕刻的石像(文官武將四座和石刻動物四座),還立有一塊高約3米、寬1.5米的漢白石神道碑,碑文為禮部尚書張伯行所撰,內閣學士、禮部右侍郎吳士玉所書。拾級而上,山坡為陳鵬年墓穴,墓碑書有「陳恪勤公之墓」。

當地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末,牌樓等石頭物件被用來修建水庫,墓葬也被破壞。後來,又有人偷走了石狗、石羊等。今天,我們僅能憑藉存留在此的兩尊文官武將石像、一尊石馬和散落在一旁的麻石,依稀想像昔日的氣勢。在當地的一家敬老院,我們看到了殘存的神道碑。

恢復墓葬,宣揚廉政

為發掘地方文化資源、推介湘潭歷史文化名人,湘潭地方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們通過搜集各地地方志、清史稿和歷史人物資料等文獻,進一步挖掘陳鵬年的故事,集編成書,初稿已成。「陳鵬年作為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為民辦實事,為官清正廉潔,可謂是能吏清官。深入挖掘其故事,不僅豐富了湘潭的歷史文化資源,對當今黨政機關幹部廉政之風建設也具有較好的教育意義。」陳準說。

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2018年,陳鵬年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在各級政府和專家的考察和推動下,計劃在分水鄉槐北村恢復陳鵬年墓,打造「湘潭東霧山陳鵬年廉政文化園」。擬建設陳鵬年廉政文化園、生態農業文化園、黨政幹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等「四園四基地」,通過將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用於具有現實意義的廉政文化教育,從而發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建設。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湘潭風物誌丨王闓運——雲湖河畔的晚清大家
    王闓運《湘綺樓記》中有記載:「年七十,門人張登壽倡議醵金,於山塘作樓,以致慶祝……度幡然更督其工,費百四金,為山中湘綺樓。孤居田邊,過者笑之。餘不得己,又自作前堂、東房,樓乃有寄。然地勢秘迤下,自餘室至樓,三下始登,樓頂始與地平,又一奇也。」只是,歷經歲月滌蕩,樓已不復存留。「這裡的湘綺樓最為獨特。」
  • 湘潭風物誌丨鐵面御史趙啟霖
    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歷史上青山橋一帶被叫作長沙府湘潭縣十四都,包括如今的青山橋和石鼓等地。說到這個範圍的人物,無人不知有個趙啟霖。趙啟霖,字芷蓀,晚號瀞園,1859年生於湘潭縣十四都,卒於1935年。
  • 湘潭風物誌丨湘潭也有一口白沙井
    湘潭在線11月3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成青)長沙有口白沙井,很有名;殊不知湘潭也有口白沙井。在湘潭縣分水鄉永紅村一處古井邊,新修的花崗石欄杆將井口包圍,一旁還豎起了嶄新的「白沙古井」立碑。汩汩清泉從井口一側流出,潺潺的流水聲瞬間感覺沁人心脾。
  •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18183首頁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神鵰俠侶2風物誌活動解鎖收集全攻略 來源:網絡
  • 人物 | 中國「傘王」畢六福:一生獻給分水油紙傘
    瀘州分水油紙傘,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早在清光緒年間的瀘縣誌,就記載「瀘制(桐油)紙傘,頗為有名。城廂業此者二十餘家。崇義分水嶺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嶺所致最佳。按瀘州史學界的廣泛說法:分水嶺油紙傘工藝的使用和傳承,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製作歷史超過四百年。隨著尼龍摺疊傘的興起,工序繁複的手工油紙傘,漸漸便脫離了現代人的視線。 如今的分水,保留傳統手工制傘的工廠,便只有畢六福的一家。
  • 身邊榜樣 湘潭2015年度人物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新聞網
    劉立忠的英勇事跡感動了許多市民,湘潭社會各界群眾和廣大網民朋友以不同形式悼念劉立忠。2015年10月28日,中共湘潭市委作出決定,追認劉立忠為「湘潭市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10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劉立忠為烈士。【入選理由】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勇於擔當的人,一個忠於人民的人!
  • 劍網3指尖江湖:九州引之風物誌篇,這個神秘的蛋是什麼呢?
    九州引之風物誌篇,這個神秘的蛋是什麼呢?大家好,我是電競千雅君 在之前的文章中千雅君提到過九州引的內容,九州引被分了五部分記載,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千雅君詳細的講述了異聞錄和群俠傳的故事,不得不說前兩本書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異聞錄,玩家在觀看完劇情視頻後就可以領到金幣獎勵,很多玩家戲稱這也太容易了,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則是九州引中的風物誌風物誌被分為了三篇小章節,分別是江湖-膳,江湖-遊和江湖-萌
  • 湘潭「味蕾地圖」④丨「大隊部」佛手卷:源自「鼎昌裕」百年老傳承
    湘潭大街小巷的佛手卷大小、形狀、口味各有千秋,無法評價誰家的口味最佳,但就其手藝傳承和受歡迎程度來看,板塘鋪「大隊部」小吃店的佛手卷毫不遜色。「大隊部」小吃店位於湘潭市嶽塘區芙蓉大道與紗廠正街交匯處的西北角,經營佛手卷、蔥油月餅、米粉、稀飯等,經過12年的口口相傳,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吃店。
  • 湘潭經開區舉行2020年暑期教師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
    為提升教育系統幹部、新進教師和學科教師的專業技能,打造一支高素質校長、教師隊伍,8月24日,湘潭經開區舉行2020年暑期教師能力提升專題培訓開班儀式。湘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利文,湘潭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劉華,各中小學校校長、書記、教學副校長,小學語文老師共300餘人參加。
  • 「悠悠分水」宋朝分水縣狀元詹騤考證
    後在《人物簡介》中載:「詹騤,北宋詹山人。《詹氏宗譜》載為大中祥符元年進士第一名,縣人稱之為狀元,史書無考。」 2008年縉雲縣黃帝(仙都) 文化研究會出版了《縉雲文化研究》論文集。其中有《縉雲詹騤的傳說和考證》,文中對縉雲各種記載詹騤的史料進行分析和探考,得出了縉雲詹騤並非南宋淳熙二年狀元詹騤的結論。「 縉雲民國辛巳《詹氏宗譜》載:「詹騤,字象先,一字存孝。
  • 【夢幻風物誌】大力金剛傳
    一雙耳朵招風一般大,整個一張臉眉開眼笑的,讓人一下子生氣不出來。「傳統大力一族是金黃色的,而你是藍色的大力,這不是更完美嗎?顏色不同代表資質更優。孩子,你是千萬年都難出的一個武學奇才!」「我看你善良敦厚,不是輕易報復別人的人。孩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可以隨我去西天小雷音寺一番。我教你領悟佛法善惡,洗滌你一身冤屈產生的煞氣。你可願意。」「武學奇才?」
  • 地方文獻丨《北京工業志·汽車志》
    地方文獻丨《北京工業志·汽車志》 2020-06-21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獲獎名單公布!還有「繽紛獨角獸」優化新進度
    愛上這樣的煙火王者風物誌邀你共創!雲閣綺霞-王者榮耀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專業獎、人氣獎腦洞新奇獎、LOFTER專屬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快和小妲己一起去看看叭!王者榮耀世界觀策劃:形象地將三分兩大陣營——益城和魏都的領袖、軍師對峙之感以交鋒形式展現出來,三分之地的戰爭一觸即發,氛圍緊張,也讓人感受到三分之地英雄輩出,為自己理念而爭取的意氣。稍遺憾的是,在對三分風貌氣質呈現上,稍弱了一些,主要聚焦在英雄人物的呈現上。
  • 黃曉明:成東青失去的愛情,陳鵬又贏了回來
    不知道為什麼,黃曉明飾演的這些個「土裡土氣」的角色時,總是能get到人物內心深處的那個點。難道是《神鵰俠侶》裡楊過這個角色太深入人心?不得而知。《中國合伙人》裡,三個有著美國之夢的年輕人不斷地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終於能夠和一些商界大佬平起平坐。
  • 王者風物誌|投稿盤點,絕美插畫、創意周邊一次看夠!
    風物誌大賽正在火爆進行中,期待更多召喚師大大的投稿!作品賞析召喚師們心中的三分之地是一副怎樣的畫卷?這片土地上又正演繹著哪些煙火味的故事?Q:請問此次同人大賽的範圍是只包含三分之地的英雄和風物嗎?王者的其他英雄是否可以?
  • 無問西東 | 願得陳鵬這樣的一心人
    這句話跟陳鵬那句「我就是為你託底的人」骨子裡很一致,難怪最近看他接受採訪時候說,陳鵬的愛情觀和自己的很接近。 陳鵬這個人物,怎麼說呢,初看是比較二比較暖,頭腦簡單容易成為備胎那種,但如果仔細琢磨一下熱烈感情線之外的東西,甚至延展到電影整體的人物立論,卻真心沒有這麼簡單。
  • 【萬城風物】檳榔扇
    明代編的《正德瓊臺志》中就有記載:「檳榔皮扇《格古要論》:檳榔蓬皮可為扇,亦引風氣。《外紀·寄張翽詩》:聞君新制檳榔扇,幾欲求觀未有因。坐擁定如聃老子,行持應類呂仙人。編蒲織錦千般舊,剪月裁去一樣新。安得芸窗來一握,手揮三伏播秋旻。」古史料中所說的檳榔蓬皮,即萬城人所俗稱的「檳榔歸」。用「檳榔歸」製作檳榔扇,很簡單。我母親是這方面的高手。小時,我曾看母親製作檳榔扇的全過程。
  • 叱吒風雲的 捻軍首領張宗禹歸宿何處
    由1852年起事後配合太平軍作戰,太平天國失敗後繼續戰鬥,前後堅持鬥爭達十六年之久,活動範圍波及八省。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張宗禹作為西捻軍的統帥,對後期捻軍的生存、發展和覆滅起著巨大的作用,他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
  • 風物誌丨漢畫天趣 渾然如拙——漢畫藝術博物館
    這是獨屬於漢代的風格,濃烈的自信與極度的浪漫在誇張的石刻線條中被放大、延長,綿延成幾千年的藝術脈絡。 博物館內陳列的幾百塊漢畫像石、磚,大的多達數噸重,全是館長全國各地行走發現並想方設法運回收藏的。
  • 當導演陳鵬意外「撞上」偶像蔡徐坤
    由於劇中主演蔡徐坤借選秀綜藝走紅,該劇在未開播之前熱度大增。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新劇上線,陳鵬忐忑。這種忐忑的心情和這部網劇剛剛拍完後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樣,如今擔心口碑和點擊,彼時的他擔心的是新劇《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的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