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的苦與甜

2020-12-24 十堰晚報電子版

竹谿縣思源實驗學校 徐永琪

盼啊盼,終於盼來了研學旅行。

一大早,我就滿心歡喜地拖著行李箱、背著小包去學校集合,和同學們一起坐上前往研學基地的大巴車。經過近三小時的奔波,我們來到了研學營地——武當山國際武術學院。一下車,環顧四周,發現這是一所依山傍水的學校,徜徉在優美的環境中,我想這一定會是一次輕鬆而又愉快的旅行。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五天的活動就拉開了序幕。開營儀式、組建連隊、設計隊旗、列隊訓練……一切都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晚上,舉行了生日晚宴,我們吃到了甜甜的蛋糕……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學會了太極拳,領略了道茶文化,學習了烹茶技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挑戰了遠足拉練,參觀了武當山博物館……我不得不承認,這幾天裡,每一天都很累,每晚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到宿舍,面對的都是一張張苦瓜臉,一個個叫苦連天的同學。但是,我也不得不說,我們「苦」中也有「甜」。豐富多樣的團隊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篝火晚會讓我們體驗了盡情傾訴的快樂,給我們苦澀的內心帶來了甘甜。

這次研學讓我明白了人生有很多的「苦」與「甜」,正因為人生有「苦」有「甜」,我們才會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失落中尋找希望,才會去努力讓生活更美好。

指導老師:明淑

相關焦點

  • 研學旅行的意義
    在中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研學旅行已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環節,其知行結合的創新型教育方式,有益於提升新時代中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在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能豐富中小學的文化生活,能讓素質教育變得可視化。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實踐創新能力,因此許多學校都推出了研學旅行,以促進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 研學旅行,讓「遊」與「學」齊飛
    研學旅行由於其「遊中有學,學有所得」的特點以及特定的知識和技能導向,更是豐富體驗、提升素質的重要方式,有效地拓展了旅行的意義。研學旅行的價值在於「學有所得」通過研學旅行首先可以獲得文化知識。研學旅行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旅行,是根據教育性和目的性來安排和規劃的特色研學線路。
  • 湖北省研學旅行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漢舉行
    湖北省研學旅行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漢舉行2020-12-22 18:10:00來源: 新華網  20日,湖北研學旅行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漢舉行,會議邀請了一批實戰派和理論派研學旅行專家學者
  • 研學旅行如何發展?2020浙江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在杭舉行
    > 2月15日,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州蘭裡研學大本營正式舉行。浙江省內專家學者以及省內百餘位名師、名校長出席了本次會議,共話研學生態發展。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
  • 全國研學旅行,目的地活動產品手冊《研學黃頁》
    研學旅行目的地營地推薦(排名不分先後):麥魯小城年卡、廣東廣州白雲六就好研學基地、大吾川研學基地、開承研學基地、廈門字善紙美研學基地、蒲公英少年研學、陽光少年夏令營、多彩研學夏令營、冰城少年、天下學紙、華銀研學基地、青青麓營地、石家莊趣味研學基地、巾幗力量、青蔥匯邯鄲運營中心、青蔥匯貴陽市運營中心等等全國範圍內熱門研學旅行目的地圖文信息匯聚於一本圖冊
  • 研學旅行如何承載新時代美育教育|研學導師技能提升
    02博物館是文化和歷史、審美和探究結合的地方,將博物館資源與自然資源納入研學旅行課程開發和建設之中,開展研究性、體驗性的研學旅行課程,並形成系列課程資源,既能使地方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鍛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既讓學生了解博物館豐富的藝術文化底蘊,又幫助學生學習課本上沒有的人文藝術知識,同時收穫旅行帶來的快樂,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 霍邱縣研學旅行走出一片新天地
    近年來,霍邱縣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截止目前,全縣擁有市級研學基地3家,縣級研學基地8家,全年參與研學旅行的中小學生近20萬人次。特別是上海復旦大學每年都組織500多名師生到臨淮崗景區研學,社會評價和滿意度都很高。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工作組織。
  • 行業觀察|以研學旅行推動鄉村振興
    政策紅利下的市場也意味著巨大機遇,利用鄉村人文和自然資源開展研學課程、中小學研學旅行受持續的政策影響,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教育反應,本文就從鄉村研學的內容市場出發,對鄉村研學的主題選擇和操作等方面做了相關闡釋,以期將課堂延伸至鄉村,激發鄉村活力,提高研學旅行活動的互動性、實踐性和教育性,避免「只學不旅」「只旅不學」現象,促進研學旅行和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
  • 研學旅行的意義,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研學旅行,又名研學實踐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小學生提升核心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是集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文化體驗、資料搜集、專家點評、集體活動、同伴互助、文字總結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實踐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 芙蓉區「定製版」研學旅行線路上線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以及國家文化戰略的需求背景下,博物館研學越來越成為一種新型的文化傳播方式。12月18日,由長沙市芙蓉區委區政府主辦,長沙市芙蓉區宣傳部、文旅體局、教育局承辦,隆平水稻博物館、湖南省茶葉博物館、湖南湘繡博物館、中國紅瓷器博物館協辦,IE國際教育執行的「《讀行芙蓉》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試運營總結會暨線路發布會」於隆平水稻博物館舉行。
  • 青少年「遊學夏令營」如何進階為「研學旅行」
    2017年11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包括研學旅行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但記者發現,《綱要》所提到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研學旅行目的地合作者大會」在深圳圓滿舉辦
    大會由研學旅行(省/市)協會聯席會議主辦,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深圳市毅鵬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貴州省研學旅行協會、江西省研學旅行研究會、海南省研學旅行協會、河北省紅色旅遊協會紅色文化研學中心、包頭市研學旅行協會、廈門市旅遊協會親子研學夏令營教育旅遊分會、陝西省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共同協辦。
  • 研學旅行是什麼?孩子在研學中真的能學到東西麼?看後獲益匪淺!
    研學旅行,顧名思義有「遊」有「學」,通俗點說,研學旅行就是把課堂搬到校外,用親身體驗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看書聽講,同樣是以豐富知識為目的。但研學旅行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與自然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高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前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是:研學旅行到底是什麼?
  • 「走出校園 放飛夢想」公益研學旅行完美結營
    推進研學發展,弘揚老子文化2020年11月28日-29日由鹿邑縣老子故裡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3期面對試點中小學的免費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在我基地舉行,參訓學校有玄武天明國際學校、高集天才學校、高集鄉惠民小學,參與此次研學活動的師生及家長共計
  • 讓詩和遠方走在一起 開封市全力打造研學旅行基地
    研學旅行可謂「行萬裡路」與「讀萬卷書」的完美結合。河南省黃河文化研學旅行首席專家薛保紅感慨地說,黃河文化全域研學旅行,是培育青少年中華文化主體意識、增強文化自信的「生動課堂」,全力打造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黃河文化全域研學旅行體系勢在必行。開卷有益,析事明理。研學開封,知行中國。市文廣旅局局長魏培仕說,隨著教育改革以及文旅融合的深入推進,開封研學旅行已煥發創新之光。
  • 「葛佬杯」研學旅行美文大賽在橫峰啟動
    來自上饒市第五中學等中小學校760名學生來到橫峰葛佬產業園,參加了一場生動的研學活動,開啟了一場精彩的葛文化之旅。當日,本報人員向江西觀山月葛業開發有限公司葛佬產業園授「上饒晚報小記者研學基地」銅牌。同學們饒有興趣先後參觀了科技館、「葛 」文化長廊等地,切身體驗橫峰葛文化,近距離觀察了傳統葛粉的製作工藝,體驗下地揮鋤,親身參與葛的種植過程。
  • 西安長歌行研學—讓人文西安告訴您,研學旅行的意義
    關於研學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把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將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融合,讓孩子去看、去體會、去感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中華文化。西安研學說到吃,那西安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一座城。我們的第一站,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西安「第一小吃街」——回民街。
  • 2020年兩會|政協委員怎麼看研學旅行,市場需規範
    近幾年,研學旅行發展很快,但因為是新行業,還缺乏經驗,研學人在實踐中慢慢總結經驗。2020年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徐利明建議:完善研學旅遊市場秩序!研學旅行爆發式增長態勢,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3個問題:一是市場準入門檻低,管理規則缺失;二是評價機制缺乏標準,研學產品重形式、輕內容;三是監督體系不完善,責任不清導致效果難顯。教育、文旅、交通、衛生等相關部門的監管合力不強,導致課程設計質量不高、安全隱患多。
  • 招遠新增一處多功能研學旅行場所——龍豐源
    2019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廣泛實施以及中小學生研學實踐的深入開展,龍豐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實時把握農業項目的動能轉換,保持原有格局不變的前提下,又先後投資200萬元新打造一處「農耕文化院」,收集了一大批當地傳統的老農具和傳統生活民俗用品、傳統民居等設施,並圍繞基地原有的數百種農作物和珍稀樹種進行物種劃分、詳解;引進十幾種珍稀鳥禽類動物,著重為了營造一處可供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的最佳基地和市民休閒鄉村採摘旅遊觀光的理想場所
  • 走進從化首批研學旅行基地,數百車主直播帶貨
    同時,車主網紅在全區的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特色小鎮和旅遊景區等地現場直播進行「四貨」推廣。  其中一名汽車俱樂部的車主表示,本次活動安排的線路的遊玩點都有鮮明的研學旅行主題,又能品嘗地道的從化佳果美食,遊玩體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