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人工難」堵點,暢通「數字鴻溝」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近日,央行發布公告稱,辦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有關部門或單位,採取自行收費方式的,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涉眾面廣、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採用一卡通形式、進行封閉管理的商業園區、廠區及景區等經營場所,應支持現金購卡、充值。(中國新聞網)

現代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對於老年人群體而言,新型的服務方式反倒可能成為辦事的阻礙。前不久一老人冒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事,讓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問題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隱藏在「數字鴻溝」之後的,則是老年人無法擺脫「人工難」的困境。

現如今,智能技術運用已滲透進大多數行業領域及服務機構,購物、醫療、出行、生活繳費等日常型消費都離不開行動支付。部分行業甚至已實現全行動支付,不設人工窗口或僅提供諮詢服務,但這對使用智能設備有困難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不人性化的。此外完全依靠行動支付的形式並不靈活,也並不能滿足老年人為主的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

設置人工通道對老年人是利好,但也時常會遭遇基層不落實的行為,常常是「上頭派發文件,下頭視而不見」。本應為民服務的基層工作人員,陽奉陰違,做起「甩手掌柜」,而政策被束之高閣,失去了有效發揮作用的機會。這顯然也不能切實改善「人工難」的處境,因此抓落實是必要,也是必需,這樣才能讓政策部署落到實處,而社會和基層機關的大力監督必不可少。

首先,基層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管機制,對政策逐條進行落實,狠抓在服務中的不作為、「踢皮球」現象,避免出現類似人工窗口拒收現金的現象;其次,開放群眾評價體系和問責體系,讓老年人在接受服務後進行現場評價,對於存在問題較多的工作人員做出相應的懲罰和清退處理;最後,社會群眾對於嚴重的不落實行為應進行及時曝光處理,讓不肯落實、不願落實政策的組織和個人無所遁形。

科技進步也要兼顧不同需要,不要落下需要照顧的一代人,只有落實好相關政策,讓可靠人性化的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切實需求,才能讓老年人擺脫被邊緣化的困境。「信息鴻溝」難題解決起來本就不易,別讓「人工服務」再添了堵。(呂博霖)

來源:河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南坪將打通三大堵點 長途汽車站年內搬到四公裡
    南坪中心交通4月起調整,將打通三大堵點,私家車從江南大道入南坪屆時不能再走轉盤華龍網訊 (記者 顧曉娟)20分鐘暢通南岸:即駕車行駛於南岸區的街鎮和行政中心之間,20分鐘內將實現通達。 隨著南坪樞紐工程下穿道通車,南坪的交通擁堵得到緩解,可早晚高峰期部分節點仍然通行緩慢,如何解決?
  • 打通「堵點」補「斷點」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對此,園區積極行動,推出一攬子助力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打通「堵點」、補上「斷點」,給企業吃下「定心丸」,堅定了園區企業復工復產謀發展的信心和行動。 各企業體量有差異,資金狀況及防疫工作的準備情況也各不相同,要在特殊時期解決供應鏈、人工、物流、資金等一系列問題,難度可想而知。但靈峰社區迅速推出「工業社區防疫清單」,提前為企業防疫和復工復產做好準備。同時,北侖區經信、人社、財政、發改等部門的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作為企業服務員,以「一對一」的方式,做好廠區防疫、復工申請、政策兌現等工作。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文件一經發布,即獲得無數人點讚,並引發了全社會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網上消費支付受阻、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不會掛號……一系列場景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必須正視「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問題。事實上,數字鴻溝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引發數字貧困。當某個空間或人群在數字信息供給能力、數字信息獲取能力、數字信息應用能力上分別或均處於缺乏的狀態,即可認為處於數字貧困狀態。
  • 支付難、看病難 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安徽信息通信行業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根據老年客戶需求,營業廳提供人工服務、自助終端、掃碼辦理等多種業務辦理方式。具備條件的營業廳可提供廳店下單、配送到家服務;設置老年人愛心專櫃。營業廳設置老年人愛心坐席,擺放統一臺卡,優先受理老年人業務和諮詢需求;保留現金支付方式。現金繳費與其它支付方式並行,為老年客戶提供現金、銀聯POS、第三方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提供助老服務設施。
  • 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四川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任務清單全面完成
    省醫院老年人綠色就醫通道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針對廣大老年人群體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遭遇到的「數字鴻溝」窘境,去年9月,四川省民政廳牽頭,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制定並出臺了《四川省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2020年10項行動及任務清單》,全面實施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提升,著力消除「數字鴻溝
  • 打通堵點 購物節還需要這樣的進化
    同時,一些「堵點」難點仍然存在。專家表示,近年來消費者購物需求從「淘便宜」向「買品質」升級,電商購物節也要由拼銷量、打價格戰轉為拼服務、拼產品、拼體驗。要承擔起激發消費潛力,助推中國零售業轉型升級的重任,電商購物節還需要打通諸多「堵點」難點。  服務頑疾待根治  相比以往,今年的「618」購物節開啟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補貼也更為直接。但是,不少消費者表示依舊被商家「套路」,某些商品顯示的折扣力度雖大,但很可能是先漲價後打折。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但是對一些老年人而言,面對智能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卻面臨「數字鴻溝」的問題。如何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早日實現「數字脫貧」,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正視的重大課題。探尋解題之道是本文的宗旨。二、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的困境信息化覆蓋至社會的每個角落,給年輕人帶來了不可鬥量的紅利,也造就了一條無形的數字鴻溝,把老年人攔在鴻溝的外面。(一)老年人口的信息網絡知識和技能薄弱由於多數老年人接受新的智能技術能力較低,使得老年人口、或者說人口在老齡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基於年齡的「數字鴻溝」。
  • 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考題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老年人面臨的掃碼難、就醫難、支付難等問題被置於「放大鏡」下,考驗著老年人持續學習能力的同時,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為當下社會的一道考題。今年9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億,其中,60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僅佔10.3%。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縉雲:交通治堵,讓城市更暢通
    導語12月9日,浙江日報刊發《縉云:交通治堵,讓城市更暢通》一文。全文如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縉雲縣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但隨之出現的早晚高峰擁堵、闖紅燈、非機動車逆行、車輛亂停亂放等交通亂象頻發,為改善市民出行條件,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縉雲縣治堵辦聯合縣交警大隊通過疏堵結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不斷提升交通管理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力做好治堵保暢工作,為確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創建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 人民論壇網評 | 填平數字鴻溝,助力老年人樂享智能生活
    數字時代,老年人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用戶群體。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中國已有9.4億網民,其中60歲及以上網民佔10.3%。由此可見老年人在網絡環境中存在大量的需求。但是,智能技術的革新與普及為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在生活場景中,老年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而面臨支付困難等難題。幫助老年人解決在數位化社會中遇到的困難十分必要。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後發現,目前,醫院、大型商超、地鐵、公交車均支持現金支付;菜市場、便利店等小型商鋪更偏好行動支付,甚至有拒收現金的現象,但多為「沒零錢可找」的無奈之舉。
  • 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來信與訪談)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老年人使用有障礙有讀者來信反映,一些手機程序、智能化設備、網站等沒有充分照顧老年用戶,導致老年人與現代社會之間形成一道「數字鴻溝」。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那麼,在「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東莞要如何做才能消減「數字鴻溝」,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本期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漆亞林,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昕探討上述問題。記者:您如何看待「數字鴻溝」這一社會經濟現象?
  • 如何打通「堵點」、推動銀髮經濟發展?
    如何打通「堵點」、推動銀髮經濟發展?本版推出「發展銀髮經濟」系列報導,供相關各方參考。——編 者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移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消費走進千家萬戶,也同樣影響著老年群體。當「數位化」遇到「老齡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數位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是推動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把選擇權...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超市常設的人工收銀通道,會視人流量增減,最多的時候會開到20條,儘量減少老年顧客排隊等待的時間。餐廳:自助點單「無接觸」,人工服務不降級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和「無接觸」服務的興起,如今在一些飯店餐廳裡,點單環節也變成了手機自助。老年人到了這些消費場所,能夠順利點單嗎?
  • 中國貧困地區交通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一是解決了出行難。中共十八大以來,新改建農村公路208.6萬公裡,其中貧困地區達110萬公裡,農村公路總裡程達420.1萬公裡,貧困地區新增5.1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通硬化路。二是打通了大動脈。
  • 國家圖書館:填補「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樂
    由於有些老年讀者不會使用自助設備和服務,國家圖書館就設了專崗代檢代查,為老年人提供人工幫扶。在自助OPAC查詢、自助辦證、自助借還等自助服務區配備人工諮詢崗,在推行自助辦卡服務的同時保留人工辦證處,為老年讀者提供便捷服務。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安全,控制入館人員總量,做到信息有據可查,預約制度成新常態。怎樣服務好不熟悉線上預約的老年人?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三姐弟共用一部手機上網課」「父親蹲牆角陪女兒到村支部蹭網上課」「自製『硬核』口罩引發圍觀點讚的農村老大爺」「記錄馳援火神山醫院經歷的快手卡車司機」「代表300萬同行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發言的快遞小哥」等新聞常見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