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填補「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樂

2021-01-13 文旅中國

「有全方位的服務,有周到細緻的智能技術培訓,對我們來說,現在的國家圖書館是全時段開放,能隨時遨遊知識海洋之樂,更能切身感受國家文化機構對我們的關愛。」78歲的劉麗道出了很多老年讀者的心聲:在國家圖書館,享貼心服務,學智能技術,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資訊時代不掉隊,美好生活有滋有味。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很快,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推進貫徹落實,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對於國家圖書館,老年群體一直是服務重點,滿足老年讀者需求貫穿始終,如今,幫助老年群體適應智能技術又提上了新高度。

「綠色通道」:助老服務隨處可見

在國家圖書館中文借閱區,遍布「續借指南」「預約外借指南」「OPAC找書指南」「快遞還書指南」「初始密碼提示」等小紙條,這是國家圖書館為方便健忘的老年讀者,特別推出的溫馨提示。這樣的信息指引簡單易懂,備受歡迎,被老年讀者親切稱為外借「掌中寶」。

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服務機構,國家圖書館始終以讀者服務為中心,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以「平等、開放、共享」為原則,推出了一系列有溫度、重實效、符合老年需求的服務舉措。

為方便老年讀者獲取文獻,國家圖書館設立了老年讀者「綠色通道」,為老年讀者提供文獻查找、預約提取等一站式服務。

由於有些老年讀者不會使用自助設備和服務,國家圖書館就設了專崗代檢代查,為老年人提供人工幫扶。在自助OPAC查詢、自助辦證、自助借還等自助服務區配備人工諮詢崗,在推行自助辦卡服務的同時保留人工辦證處,為老年讀者提供便捷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安全,控制入館人員總量,做到信息有據可查,預約制度成新常態。怎樣服務好不熟悉線上預約的老年人?國家圖書館在開通官方微信預約入館的同時,保留綜合諮詢臺預約和電話預約,方便老年人進行現場預約和電話預約。同時,在館區入口處設置「老年讀者登記處」,為預約確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登記入館服務。因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調取「健康碼」的老年人,可由工作人員代查「健康碼」信息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排老年人憑身份證、老年卡等有效證件登記進入。

此外,國家圖書館還在設施設配方面充分關注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需求,在總館北區二層和南區二層安裝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並邀請專業工程師舉辦內部員工培訓,普及急救知識;還在總館北區總諮詢臺、南區文津廳諮詢臺、南區紫竹廳諮詢臺、古籍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諮詢臺、少年兒童館諮詢臺設置便民服務箱,配齊老花鏡、創口貼、電子體溫計、雲南白藥噴霧劑、棉籤和電子血壓計,以便及時處理意外情況。

公益課堂:幫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技術

隨處可見的人性化服務讓老年群體倍感溫暖,彰顯了國家圖書館的服務意識。開辦老年課堂,幫助老年人填補「數字鴻溝」,則為老年人積極應對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體現了國家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據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起,國家圖書館就結合老年群體需求,通過公益培訓、資源推薦、讀書沙龍等形式,為老年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許多老年讀者在這裡學會了電腦打字、上網查詢、電子報紙閱覽等基本技能,也初嘗了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

老年課堂的培訓體系

面對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智能技術學習需求,結合飛速發展的數位化信息技術,2014年11月,國家圖書館推出「關愛夕陽」老年課堂公益培訓服務,充分考慮老年讀者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需求,以信息檢索、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手機等媒體應用為主,通過線上直播課堂、線下集中培訓和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等形式服務老年讀者,幫助老年人填補「數字鴻溝」,更好地融入現代化數字信息社會,同時為老年讀者提供了一個學習與溝通交流的平臺。

學員王甫君認為,課堂成員來自不同單位,經歷不同、年齡不同,雖然相處短暫,但已成為一個團結和諧、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群體。她將這種進步歸功於國家圖書館的用心服務,說「國家圖書館的工作者認真負責,真情投入,視老年讀者為自己的親人,盡心竭力地位老年讀者服務,為老年讀者的點滴收穫和提高感到欣慰。」跟王甫君同樣想法的老年讀者還有很多,他們中有不少把心聲見諸文字,表達與國家圖書館的深厚感情。截至2020年底,老年課堂服務收到錦旗、手寫感謝信等讀者表揚100餘件次。

老年讀者親筆書寫的感謝信

老年課堂廣受歡迎,課程名額都供不應求,根本還在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需求。目前,老年課堂已形成「常規化+」的課程體系,每年8個系列24講課程,其中常規課程16講,再根據老年讀者需求靈活增加8講新課程。課程內容豐富,涵蓋玩轉手機、視頻製作、國粹賞析與學習、常用應用轉換、在線醫療、智能掃描和識別、安全使用、在線購物等;方式靈活,依託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微課堂」「微討論」等線上新穎便捷服務;體系完善,形成「培訓課程分層化、授課方式多元化、讀者館員溝通即時化」的格局。

老年課堂服務,真正做到了想老年之所想,為老年之所為。在這裡,老年讀者不僅能學會上網、使用智慧型手機,還能學習運用智能化服務,享受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便利。學員普遍反映,通過學習,克服了「網絡信息技術恐懼症」,充滿信心擁抱美好生活。

由此,圖書館還成為老年人溝通社會、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橋梁。有的學員製作視頻與大家分享心得,有的學員從出門犯難到「一鍵」搞定生活所需,還有的學員熱心地幫助身邊的同齡人大膽「觸網」,還有的學員已經參與到協助圖書館工作者幫扶新加入的學員,完成了服務享受者到服務提供者的身份轉化。

更多舉措保障老年人文化權益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印發《關於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公共文化領域主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提供了及時有效指導。國家圖書館以此為方法指引和制度遵循,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同時,切實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

在加強面向老年人組織培訓方面,國家圖書館依託「關愛夕陽」等服務活動,將繼續推進並優化老年人培訓課程,針對讀者服務中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高頻事項和使用場景設計簡單易學的培訓課程、使用指南,方便有意願的老年人儘快掌握基本的智能技術。

繼續加強適老閱讀資源和服務產品開發也是一大重點。國家圖書館圍繞衛生保健、安全出行、金融防騙等老年人關心關切的重點領域,將開展專題資源建設與推介;發揮公共文化宣傳陣地作用,組織開展敬老愛老、扶老助老主題閱讀活動;針對老年人在戲曲、群眾歌詠、書畫等方面的普遍文化需求,依託國家典籍博物館和國圖藝術中心,結合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為老年讀者舉辦專題講座、展覽、公益演出等公共文化活動,為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打造互動交流平臺。

擴展智能化渠道是重要路徑。國家圖書館將積極探索通過5G、超高清、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幫助老年人無障礙享受線上閱讀、線上觀展等智能化服務,提升老年人到館服務體驗。

加強制度規範是保障,國家圖書館將圍繞老年人服務實踐中面臨的突出困難與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制定或改進相關工作規範。

(圖片由國家圖書館提供)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但是對一些老年人而言,面對智能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卻面臨「數字鴻溝」的問題。如何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早日實現「數字脫貧」,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正視的重大課題。探尋解題之道是本文的宗旨。(三)努力消除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對於切實保障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十四五」規劃建議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概括為「六個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實現這「六個新」,就必須妥善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 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
    這種深刻的改變對人們接受新的智能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老年人由於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中遇到種種不便。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11月13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老年教育條例》,期望以此來加快推動老年教育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已有天津市等地對老年教育進行了專門立法。
  • 人民論壇網評 | 填平數字鴻溝,助力老年人樂享智能生活
    國家有責任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解決老年人在民政服務中遇到的智能技術困難,讓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助老年人填平數字鴻溝,技術革新是前提。貼和老年人的需求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智能產品和服務,促進智能技術的有效應用,使老年人能夠使用它們、敢於使用它們。目前,老年人使用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時存在諸多不便,例如圖片缺乏描述、操作困難、字體大小顏色不適等等。
  • 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來信與訪談)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後發現,目前,醫院、大型商超、地鐵、公交車均支持現金支付;菜市場、便利店等小型商鋪更偏好行動支付,甚至有拒收現金的現象,但多為「沒零錢可找」的無奈之舉。
  • 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考題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老年人面臨的掃碼難、就醫難、支付難等問題被置於「放大鏡」下,考驗著老年人持續學習能力的同時,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為當下社會的一道考題。今年9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億,其中,60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僅佔10.3%。
  • 高科技與老年人並非天然衝突 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人有多少潛能可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時不時為家裡的電腦手機和各種智能家電換個代,或者網上搞定一次手續繁複的出境遊,就在大多數老年人被「數字鴻溝」擋在門外,還在為出行、繳費、看病等日常生活問題而犯愁的時候,73歲的陸願超(化名)的「數位化」生活已經達到新境界。
  •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
    (原標題: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
  • 高考模考作文|「百校聯盟」12月份聯考「數字鴻溝」主題原創作文
    2020年8月,一段「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公眾對於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對此,有人認為,老年人在網絡時代遇到了更多障礙,社會必須要管。也有人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擁有一顆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過「數字鴻溝」。還有人認為,數字時代需要跨過「數字鴻溝」的又豈止是老人。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首批優先推動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人民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媒體、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訊、生活購物、搜尋引擎等8大類、共115家網站進行改造;首批優先推動新聞資訊、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6大類、共43個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 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看看各地都是怎麼做的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昨天(24日)公布,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 蘭州社區開「智慧型手機課」 呼籲重視老年人「數字鴻溝」
    高康迪 攝蘭州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 呼籲家庭重視老年人「數字鴻溝」中新網蘭州11月28日電 (高康迪 高瑩)「打開右上角的加號,找到掃一掃」「添加到小程序,往下一拉就可以看見了」「收到簡訊有連結和要輸入帶數字類的操作都不要進行」11月下旬,蘭州市甘家巷社區為期5期的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結課了,
  • 貼心服務消除老年人乘車「數字鴻溝」
    圍繞老年人出行可能遇到的問題 提前預想 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耐心了解老年旅客乘車的需求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文件一經發布,即獲得無數人點讚,並引發了全社會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網上消費支付受阻、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不會掛號……一系列場景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必須正視「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問題。事實上,數字鴻溝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引發數字貧困。當某個空間或人群在數字信息供給能力、數字信息獲取能力、數字信息應用能力上分別或均處於缺乏的狀態,即可認為處於數字貧困狀態。
  • 調查丨新政出臺滿月,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交通運輸部:研究解決老年人出行的「數字鴻溝」問題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交通行業將持續提升交通服務水平,研究解決老年人出行的「數字鴻溝」問題。同時,明年將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推進實現「刷臉」進站乘車。推動鐵路、民航、城市軌道交通間安檢流程優化。 2020年,全國貨運量連續多月保持正增長,其中11月同比增長7.1%。
  • 廣東數字政府用戶開放日 為老年人搭建跨越「數字鴻溝」的「連心橋...
    12月26日上午,由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主辦的廣東數字政府用戶開放日老年人專場在廣東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舉行,邀請50多位老年人及其親屬通過現場參觀和聽取講解,近距離了解「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廣東政務服務網、政務服務一體機等平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親身體驗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在便民惠民方面的系列成果。
  • 消減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產業發展迎來巨大藍海
    11月24日晚,國務院緊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重點解決部分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以及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出行、就醫和消費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
  • 安徽信息通信行業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為切實解決當前老年人使用傳統電信服務相關場景中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安徽省信息通信行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推出多項助老業務產品,保障老年用戶安心養老。一是線下專員溫馨助力,營業廳實現高效辦理。開通無碼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