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

2020-12-25 西部網

近日,湖北廣水一位94歲高齡的老人為激活社保卡被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卻被工作人員以「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的理由拒絕……

接連發生的類似事情,在暴露工作人員服務不到位問題的同時,也引發全社會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這一問題的關注。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這種深刻的改變對人們接受新的智能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老年人由於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中遇到種種不便。

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11月13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老年教育條例》,期望以此來加快推動老年教育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已有天津市等地對老年教育進行了專門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多地以地方立法形式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利,有助於解決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問題,建議及時總結地方成功經驗,儘快在國家層面開展老年教育立法工作,對老年大學和其他老年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等內容作出明確,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科技發展不應將老年人排斥在外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諸多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

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召開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專門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提升老年群體生活質量」進行了調研。

電費、水費基本上都在網上繳納;在醫院掛號很多已轉移到網上掛號,線下門診排隊不僅人多還經常掛不上;去銀行辦事經常被要求註冊網銀,線下窗口排成長龍;到政府窗口辦事會被要求先關注公眾號、安裝App和掃描二維碼……很多老年人向劉紅宇反映,因為不熟悉網際網路,這些對年輕人來說很方便的事情,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線上服務快速發展,使得這一問題進一步凸顯。

「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應將老年人排斥在外,老年人也有權利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有效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劉紅宇說。

為推動老年人更好適應智能技術、更好融入智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對於社會聚焦的「痛點」,《實施方案》及時作出回應,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細化了面向老年人的各項服務措施。

大部分老年人缺少繼續學習機會

人口老齡化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讓智能技術與老齡化發展相協調,是一項長期任務。為了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智慧社會,《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

《實施方案》要求,將加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能力列為老年教育的重點內容,通過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引導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積極融入智慧社會。推動各類教育機構針對老年人研發全媒體課程體系,通過老年大學(學校)、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教育機構等,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老年人提高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是,老年教育的推進需要克服不小的困難。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19年12月27日發布的《中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社會參與和文化生活方面,大部分老年人關心社區事務,老年人普遍參加各類休閒娛樂活動,但大部分老年人缺少繼續學習的機會。

程萍認為,當前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存在投入難以保障、管理欠規範、認識存在偏差等諸多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專門法律法規的缺失。

「我國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實施和發展,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有效保障。而老年教育由於缺乏專門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保障,致使其發展中的許多棘手問題難以解決,嚴重製約了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程萍說。

建議立法明確老年大學法律地位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七十一條規定,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各級人民政府對老年教育應當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加大投入。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上述規定有積極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落實起來很難,「因為這一原則性規定,尚不足以應對技術進步給老年人帶來的挑戰」。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針對老年教育作出的原則性規定,為老年教育法律法規的完善奠定了一定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老年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完善仍遠遠滯後於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程萍說。

程萍建議,在國家層面開展老年教育立法的準備工作。通過立法明確老年大學和其他老年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規劃、編制、預算以及辦學宗旨、功能定位、領導職責、管理體制、投入保障、發展規劃、評價問責等方面內容。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促進老年教育事業規範健康發展,在老齡事業相關政策措施中重視支持發展老年教育。

劉紅宇說,推進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注意因地制宜。在城鎮地區,可以充分發揮老年大學的作用,開闢專門的班級和課程,擴大招生規模;而在農村地區,則建議定期組織巡迴講座的形式,為農村老年人群體提供相關培訓。

朱巍認為,老年教育不是學歷教育,而應該是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對老年教育進行專門立法,要聚焦提升老年群體網絡媒介素養這一目標,從產品設計、政府監管、平臺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依法促進老年教育規範健康發展。

(原題為《拿什麼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這一方案具體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幾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要求日常生活場景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以及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加強應用培訓和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等。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後發現,目前,醫院、大型商超、地鐵、公交車均支持現金支付;菜市場、便利店等小型商鋪更偏好行動支付,甚至有拒收現金的現象,但多為「沒零錢可找」的無奈之舉。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但是對一些老年人而言,面對智能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卻面臨「數字鴻溝」的問題。如何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早日實現「數字脫貧」,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正視的重大課題。探尋解題之道是本文的宗旨。(三)努力消除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對於切實保障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十四五」規劃建議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概括為「六個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實現這「六個新」,就必須妥善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
    (原標題: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
  • 國家圖書館:填補「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樂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很快,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推進貫徹落實,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
  •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延伸閱讀進行適老化改造等 多部門、企業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當前,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各部門、平臺、企業也都推出多項措施,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54億。不過面對智能生活,不少老人表示:「智慧型手機APP太複雜,不會用、用不好」「子女不在身邊沒人教」「去醫院掛號都掛不了」。「掛號這一塊的麻煩我體會最深,到醫院不能現場掛號,必須網上預約。」一位老年人告訴記者。
  • 跨越「數字鴻溝」,日本老年智能化服務的解法
    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的困境早已存在,而現在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數字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現實困難,國家適時出臺了相關解決方案,要求相關部門要同時以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的方式,來為老年人提供周全、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支付難、看病難 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安徽信息通信行業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為切實解決當前老年人使用傳統電信服務相關場景中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安徽省信息通信行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推出多項助老業務產品,保障老年用戶安心養老。一是線下專員溫馨助力,營業廳實現高效辦理。開通無碼綠色通道。
  • 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來信與訪談)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重慶這個社區開了一堂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中提出,針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困難,鼓勵親友、村(居)委會、老年協會、志願者等為老年人運用智能化產品提供相應幫助,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 為幫助社區老人跨越數字鴻溝,12月21日,重慶紅糟房社區「開課」了。據介紹,該公益活動由貝殼公益推進,在全國已累計提供了11萬人次的教學幫助。
  • 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考題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老年人面臨的掃碼難、就醫難、支付難等問題被置於「放大鏡」下,考驗著老年人持續學習能力的同時,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為當下社會的一道考題。今年9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億,其中,60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僅佔10.3%。
  • 廣東數字政府用戶開放日 為老年人搭建跨越「數字鴻溝」的「連心橋...
    12月26日上午,由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主辦的廣東數字政府用戶開放日老年人專場在廣東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舉行,邀請50多位老年人及其親屬通過現場參觀和聽取講解,近距離了解「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廣東政務服務網、政務服務一體機等平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親身體驗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在便民惠民方面的系列成果。
  • 高科技與老年人並非天然衝突 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人有多少潛能可挖
    68歲的沙江退休前是某知名媒體的資深記者,工作時有20多年時間也在和電腦手機打交道,可近幾年還是真切地感覺到生活中時常會被一些「數字鴻溝」所困擾。   面對「數字鴻溝」,有人說,老年人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難民」——因為不會使用微信支付,他們被超市和菜市場「嫌棄」;因為不會網上購票,他們在人潮湧動的火車站艱難排隊;老人因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提供健康碼,被公交拒載,甚至與疫情防控人員發生肢體衝突。
  • 老年群體數字貧困治理的難點與重點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老年群體面臨數字鴻溝成為時代發展的產物。這一群體處於數字鴻溝中相對劣勢的一端,屬於比較容易識別的數字貧困人群,應當成為數字貧困治理的重點對象。面對數字時代的滾滾浪潮以及不斷加深的老齡化社會,如何確保老年人能跟上時代步伐,建設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智慧老齡社會,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
  • 高考模考作文|「百校聯盟」12月份聯考「數字鴻溝」主題原創作文
    第一個人從社會的角度,提出社會要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第二個人從老年人自身的角度,提出老年人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主動跨過「數字鴻溝」;第三個人的評論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去關注世界上同樣面臨「數字鴻溝」窘境的人和事。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國家和地區。而無論談哪個方面,都可以從前兩人的評論中得出智慧:主客觀因素相結合,便可更容易跨越「數字鴻溝」。
  • 科技賦能,讓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記者觀察)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攝為了讓廣大老年群體更好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出臺多項舉措,支持老年人學習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使其充分享受信息社會、數位化生活的紅利,提升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韓國       努力建設包容型數字社會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貼心服務消除老年人乘車「數字鴻溝」
    可是部分老年旅客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帶來了出行不便。為此,襄陽車站從購票、進站、檢票多環節入手,幫老年朋友邁過「數字鴻溝」,助力便捷出行,共迎共創共享美好數字生活。 襄陽車站客運員唐芳說:「每天在售票大廳有專人值守巡視,遇到老年旅客我們會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